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材料常识及参数

材料常识及参数

来源:筏尚旅游网
材料常识

第一节 钢材

一、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一、定义:经热轧成型、横截面通常为圆形,表面光滑的成品钢筋。本标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用热轧直

条、盘卷光圆钢筋。 二、分级、牌号

1、钢筋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235、300级 2、钢筋牌号的构成及其含义

产品名称 牌号 热轧光圆钢筋

三、验收

HPB235 HPB300 牌号构成 由HPB+屈服强度特征值构成 HPB—热轧光圆钢筋的英文(Hot rolled plain Bars)缩写 1、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公差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mm—22mm,本部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mm、8 mm、10 mm、12 mm、16 mm、20 mm。 公称直径(mm) 6(6.5) 8 10 12 14 16 18 20 22 公称横截面积(mm2) 28.27(33.18) 50.27 78.54 113.1 153.9 201.1 254.5 314.2 380.1 理论重量(kg/m) 0.222(0.260) 0.395 0.617 0.888 1.21 1.58 2.00 2.47 2.98 ±5% ±0.4 ±7% ±0.3 实际重量与直径允许理论重偏差 偏差(mm)

2、直条钢筋其长度允许偏差为0~+50mm,直条钢筋的弯曲度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

筋总长度0.4%。

3、钢筋按实际重量交货,也可以按理论重量交货,按盘卷交货时,每根盘条重量应不小于500Kg,每

盘重量不小于1000 Kg。

4、钢筋应无有害的表面缺陷,按盘卷交货的钢筋应将头尾有害缺陷部分切除。

5、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的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长度不少于500mm。 6、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

常不大于60吨,超过60吨的部分,每增加40吨(或不足40吨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的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吨。

注:表中理论重量按密度7.85g/cm3计算。公称直径6.5mm的产品为过渡性产品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标记符号为φ,通常规格6—50。 一、定义:

1、热轧钢筋: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

二、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2、带肋钢筋:横截面通常为圆形、且表面通常有两条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的钢筋。分

为月牙肋、等高肋、纵肋、横肋。

二、分类、牌号 类别 普通热轧钢筋 牌号 HRB335 HRB400 HRB500 HRBF335 牌号 由HRB+屈服强度特征值构成 英文字母含义 HRB—热轧带肋钢筋的英文(Hot rolled ribbed bars)缩写 HRBF—在热轧带肋钢筋的英文缩写后加“细”的英文(FINE)首位字母 细晶粒热轧钢筋 HRBF400 由HRB+屈服强度特征值构成 三、验收:

HRBF500 1、钢筋公称横截面积、公称重量、内径及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 (mm)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内径(mm) 公称 尺寸 5.8 7.7 9.6 11.5 13.4 15.4 17.3 19.3 21.3 24.2 27.2 31 35 38.7 ±0.7 ±0.6 ±0.5 ±0.4 允许 偏差 ±0.3 实际尺寸范围 5.5-6.1 7.3-8.1 9.2-10.0 11.1-11.9 13.0-13.8 15.0-15.8 16.9-17.7 18.8-19.8 20.8-21.8 23.7 -24.7 26.6-27.8 30.4-31.7 34.4-41.1 38.0-39.4 横肋高(mm) 公称 尺寸 0.6 0.8 1.0 1.2 1.4 1.5 1.6 1.7 1.9 2.1 2.2 2.4 2.6 2.9 +0.8 -0.7 +1.0 -0.8 ±1.1 ±0.6 ±0.5 +0.4 -0.5 允许 偏差 ±0.3 +0.4 -0.3 ±0.4 纵肋高(mm) 理论重量与 公称横截 实际重量 面积(mm2) 实际重量每米重量 允许偏差 kg/m (%) 0.222 0.395 0.617 0.888 1.21 1.58 2 2.47 2.98 3.85 4.83 6.31 7.99 9.87 15.42 ±4 ±5 ±7 28.27 50.27 78.54 113.1 153.9 201.1 254.5 314.2 380.1 490.9 615.8 804.2 1018 1257 1964 不大于 0.8 1.1 1.3 1.6 1.8 1.9 2.0 2.1 2.4 2.6 2.7 3.0 3.2 3.5 3.8 50 48.5 ±0.8 47.7-49.3 3.2 ±1.2 注:表中的理论重量,按密度为7.85g/cm3计算。

2、检验规则:

A、组批规则: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吨,超过60吨的部分,每增加40吨(或不足40吨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的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吨。

B、尺寸测量:带肋钢筋内径测量应精确到0.1mm。

C、长度:钢筋通常按定尺交货,也可以按盘卷交货,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由

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及盘径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为±25mm,当要求最小长度时,其偏差为+50mm,当要求最大长度时,其偏差为-50mm。 D、重量测量:测量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

于500mm。长度应逐支测量,应精确到1mm。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 E、力学性能:

牌号 HRB335 HRBF335 HRB400 HRBF400 HRB500 HRBF500

取样数量 F、弯曲性能:

牌号 HRB335 HRBF335 HRB400 HRBF400 HRB500 HRBF500 3、表面质量:

A、钢筋应无有害的表面缺陷。只要经钢丝刷刷过的试样的重量、尺寸、横截面积和拉伸性能不低于

本部分的要求,绣皮、表面不平整或氧化铁皮不作为拒收的理由。

B、带肋钢筋应在其表面轧上牌号标志,还可依次轧上经注册的厂名(或商标)和公称直径的毫米数

字。

C、钢筋牌号以阿拉伯数字或阿拉伯数字加英文字母表示,HRB335、HRB400、HRB500分别以3、4、

5表示,HRBF335、HRBF400、HRBF500分别以C3、C4、C5表示。厂名以汉语拼音字头表示。公称直径毫米数字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公称直径d 6—25 28—40 >40—50 6—25 28—40 >40—50 6—25 28—40 >40—50 弯芯直径 3d 4d 5d 4d 5d 6d 6d 7d 8d 取样数量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伸长率 最大力总伸长率 Rel/(Mpa) Rm/(Mpa) A/(%) Agt/(%) 不小于 335 455 17 400 540 16 7.5 500 630 15 任取2根 任取2根

D、公称直径不大于10mm的钢筋,可不轧制标志,可采用挂牌方法。标志应清晰明了,标志的尺寸

由供方按钢筋直径大小作适当规定,与标志相交的横肋可以取消。

四、进场堆码:

钢筋进场后必须严格分批按同等级、牌号、规格、长度堆放整齐,存放钢筋的场地为现浇混凝土地坪,并设有排水坡度。砌筑地拢墙,距离地面高度不宜少于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钢筋。

通常规格4—12,标记符号为φ。 一、定义:

三、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

1、冷轧带肋钢筋:热轧圆盘条经冷轧后,在其表面带有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三面或二面槽肋的钢筋。 2、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积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 二、分类:

冷轧带肋钢筋分为CRB550、CRB650、CRB800、CRB970、CRB1170五个牌号。其中CRB550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公称直径范围为4—12mm,其他牌号为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筋。 三、验收:

1、冷轧带肋钢筋尺寸及允许偏差:

公称 直径 公称 横截面 重量 理论重量 (kg/m) 0.099 0.125 0.154 0.186 0.222 0.261 0.302 0.347 0.395 0.445 0.499 0.556 0.617 0.679 0.746 0.815 ±4 允许 偏差(%) 横肋 中点高 (h) 0.3 0.32 0.32 0.4 0.4 0.46 0.46 0.55 0.55 0.55 0.75 0.75 0.75 0.75 0.85 0.95 ±0.1 +0.1 -0.05 允许 偏差 横肋 间距 允许 偏差 (mm) (mm2) 4 4.5 5 5.5 6 6.5 7 7.5 8 8.5 9 9.5 10 10.5 11 11.5 12.6 15.9 19.6 23.7 28.3 33.2 38.5 44.2 50.3 56.7 63.6 70.8 78.5 86.5 95 103.8 (mm) (mm) (%) 4 4 4 5 5 5 5 6 6 7 7 7 7 7.4 7.4 8.4 ±15 12 113.1 0.888 0.95 8.4

3

注:表中的理论重量,按密度为7.85g/cm计算。冷轧带肋钢筋没有直径的允许偏差规范指标,只有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的允许偏差,该偏差允许值为±4%(公称直径范围4---12mm)。

2、表面质量: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油污及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肋呈月牙形。可有浮锈,但不得有锈皮及目视可见的麻坑等腐蚀现象。

3、包装、标志:每盘(捆)钢筋应均匀捆扎不少于3道,端头应弯入盘内。钢筋应轧上明显的钢筋牌

号标志,标志间距为横肋间距的二倍,标志间距内的一条横肋取消,钢筋还可轧上厂名或厂标。每盘(捆)钢筋应挂有不少于二个标牌,注明生产厂、生产日期、钢筋牌号和规格。

4、钢筋通常按盘卷交货,CRB550钢筋也可按直条交货,按直条交货时,其长度及允许偏差按供需双

方协商确定。以盘卷交货时按实际重量验收,但每卷的重量不小于100kg,每盘应由一根钢筋组成。直条钢筋按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长度成捆交货,按理论重量或实际重量验收。 5、测量重量偏差时,试样长度应不小于500mm,长度测量精确到1mm重量测定应精确到1g。 6、组批规则: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与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

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60T。

一、验收:

1、热轧等边角钢尺寸、理论重量应符下表规定

尺寸(mm) 尺寸(mm) 型号 理论重量(kg/m) 型号 理论重量(kg/m) 边宽度 边厚度 边宽度 边厚度 3 0.889 6 9.336 2 20 4 1.145 7 10.830 3 1.124 8 12.276 2.5 25 4 1.459 10 100 10 15.12 3 1.373 12 17.898 3 30 4 1.786 14 20.611 3 1.852 16 23.257 4 40 4 2.422 7 11.928 3 2.332 8 13.532 4 3.059 11 110 10 16.690 5 50 5 3.770 12 19.782 6 4.465 14 22.809 3 2.624 8 15.504 5.6 56 4 3.446 10 19.133 12.5 125 5 4.251 12 22.696 4 3.907 14 26.193 5 4.822 10 21.488 6.3 63 6 5.721 12 25.522 14 140 8 7.469 14 29.490 10 9.151 16 33.393 4 4.372 10 24.729 5 5.397 12 29.391 16 160 7 70 6 6.406 14 33.987 7 7.398 16 38.518 8 8.373 12 33.159 5 5.818 14 38.383 18 180 6 6.905 16 43.542 7 7.976 18 48.634 7.5 75 8 9.030 14 42.894 10 11.089 16 48.680 20 200 5 6.211 18 54.401 6 7.376 20 60.056 8 80 7 8.525 24 71.168 8 9.658 10 11.874 6 8.350 7 9.656 9 90 8 10.946 10 13.476 12 15.940 2、等边角钢的通常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型号 长度(m) 四、热轧等边角钢(GB/T 706-2008)

热轧等边角钢通常型号为2—20,标记符号为“┕”。

3、等边角钢的边宽度、边厚度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允许偏差(mm) 型号 边宽度b 2——5.6 ±0.8 6.3——9 ±1.2 10——14 ±1.8 16——20 ±2.5 2——9 10——14 16——20 4——12 4——19 6——19 边厚度d ±0.4 ±0.6 ±0.7 ±1.0 4、热轧等边角钢按定尺交货时,其长度允许偏差为0~+50mm(无负偏差)。

5、热轧等边角钢每米弯曲度不大于4mm,5号以上型号的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4%;热轧等边

角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

+3

6、热轧等边角钢每米重量允许偏差不得超过-5%。

7、热轧等边角钢的项端直角在距端头不小于750mm处进行检查。 8、重量按理论或实际重量交货。

一、验收:

1、热轧不等边角钢尺寸、理论重量应符下表规定 型号 2.5/1.6 3.2/2 4/2.5 4.5/2.8 5/3.2 5.6/3.6 6.3/4 长边 宽度 25 32 40 45 50 56 63 尺寸(mm) 短边 边厚度 宽度 3 16 4 3 20 4 3 25 4 3 28 4 3 32 4 3 36 4 4 5 40 6 7 4 5 45 6 7 5 6 50 7 8 5 6 56 7 8 63 6 理论 重量 (kg/m) 0.912 1.176 1.171 1.522 1.484 1.936 1.687 2.203 1.908 2.494 2.153 2.818 3.185 3.920 4.638 5.339 3.570 4.403 5.218 6.011 5.005 5.935 6.848 7.745 5.661 6.717 7.756 8.779 7.550 型号 长边 宽度 100 尺寸(mm 短边 边厚度 宽度 6 7 80 8 10 6 7 70 8 10 7 8 80 10 12 8 10 90 12 14 10 12 100 14 16 10 12 110 14 16 12 14 125 16 18 理论 重量 (kg/m) 8.350 9.656 10.946 13.476 8.350 9.656 10.946 13.476 11.066 12.551 15.474 18.330 14.160 17.475 20.724 23.908 19.872 23.592 27.247 30.835 22.273 26.464 30.589 34.649 29.761 34.436 39.045 43.588 五、热轧不等边角钢(GB/T 706-2008)

热轧等边角钢通常型号为2.5/1.6—20/12.5,标记符号为“┕”。

10/8 11/7 110 12.5/8 125 14/9 140 7/4.5 70 16/10 160 8/5 80 18/11 180 9/5.6 10/6.3 90 100 20/12.5 200 7 8 10 8.722 9.878 12.142

2、不等边角钢的边宽度、边厚度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允许偏差(mm) 型号 边宽度 2.5/1.6——5.6/3.6 6.3 /4——9/5.6 10/6.3——14/9 16/10——20/12.5 ±0.8 ±1.5 ±2.0 ±2.5 边厚度 ±0.4 ±0.6 ±0.7 ±1.0

3、不等边角钢的通常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型号 长度(m) 2.5/1.6——9/5.6 4——12 10 /6.3——14/9 4——19 16/10——20/12.5 6——19

4、热轧不等边角钢按定尺交货时,其长度允许偏差为0~+50mm(无负偏差)。

边角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

+3

6、热轧等边角钢每米重量允许偏差不得超过-5%。

7、热轧等边角钢的项端直角在距端头不小于750mm处进行检查。 8、重量按理论或实际重量交货。

5、热轧不等边角钢每米弯曲度不大于4mm,6.3/4号以上型号的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4%;热轧等

六、热轧钢板(GB709—2006)

一、分类

1.1按边缘状态分: 切边 EC 不切边 EM 1.2按厚度偏差种类为

N类偏差 :正偏差和负偏差相等 A类偏差:按公称厚度规定负偏差

B类偏差:固定负偏差为0.3mm C类偏差:固定负偏差为零,按公称厚度规定正偏差 1.3按厚度精度分:普通厚度精度 PT.A 较高厚度精度 PT.B 二、验收:

2.1 单轧钢板公称厚度 3mm—400mm 单轧钢板公称宽度 600mm—4800mm

钢板公称长度 2000mm—20000mm 连轧钢板公称厚度 0.8mm—25.4mm 连轧钢板公称宽度 600mm—2200mm 2.2钢板尺寸及允许偏差:

单轧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N类)

单位:mm 下列公称宽度的厚度允许偏差 公称厚度 ≤1500 >1500—2500 >2500—4000 >4000—4800 3.0—5.0 ±0.45 ±0.55 ±0.65 — >5.0—8.0 ±0.50 ±0.60 ±0.75 — >8.0—15.0 ±0.55 ±0.65 ±0.80 ±0.90 >15.0—25.0 ±0.65 ±0.75 ±0.90 ±1.10 >25.0—40.0 ±0.70 ±0.80 ±1.0 ±1.20 >40.0—60 ±0.80 ±0.90 ±1.10 ±1.30 >60.0—100 ±0.90 ±1.10 ±1.30 ±1.50 >100.0—150 ±1.20 ±1.40 ±1.60 ±1.80 >150—200 >200—250 >250—300 >300—400 2.3宽度允许偏差

±1.40 ±1.60 ±1.80 ±2.0 ±1.60 ±1.80 ±2.0 ±2.2 ±1.80 ±2.0 ±2.2 ±2.4 ±1.90 ±2.2 ±2.4 ±2.6 切边钢板的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公称厚度 3—16 >16 公称宽度 ≤1500 >1500 ≤2000 >2000—3000 >3000 允许偏差 +10 +15 +20 +25 +30 不切边钢板的宽度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 双方协议。

2.4切边单轧钢板的厚度在距边部(纵边和横边)不小于25mm处测量,不切边单轧钢板的测量部位由供需2.5宽度应在垂直于钢板中心线的方位测量,长度为钢板内最大矩形的长度。

2.6钢板可以按理论重量或实际重量交货,(钢板每平方米重量kg=7.85kg×厚度mm)。

热轧工字钢通常型号为10—63C,标记符号为“工”。 一、验收: 1、热轧工字钢尺寸及允许偏差: 型号 10 12.6 14 16 18 20a 20b 22a 22b 25a 25b 28a 28b 32a 32b 32c 36a 36b 36c 40a 40b 40c 45a 45b 45c 50a 50b 50c 56a 56b 高度 100 126 140 160 180 200 200 220 220 250 250 280 280 320 320 320 360 360 360 400 400 400 450 450 450 500 500 500 560 560 尺寸(mm) 腿宽度 腰厚度 68 4.5 74 5 80 5.5 88 6 94 6.5 100 7 102 9 110 7.5 112 9.5 116 8 118 10 122 8.5 124 10.5 130 9.5 132 11.5 134 13.5 136 10.0 138 12.0 140 14.0 142 10.5 144 12.5 146 14.5 150 11.5 152 13.5 154 15.5 158 12 160 14 162 16 166 12.5 168 14.5 理论重量(kg/m) 11.261 14.223 16.89 20.513 24.143 27.929 31.069 33.07 36.524 38.105 42.03 43.492 47.888 52.717 57.741 62.765 60.037 65.689 71.341 67.598 73.878 80.158 80.420 87.485 94.55 93.654 104.504 109.354 106.316 115.108

七、热轧工字钢(GB/T 706-2008)

允许偏差(mm) 高度 腿宽度 腰厚度 ±2 ±2 ±2.5 ±0.5 通常长度(m) 5—19 ±3 ±0.7 ±3 ±3.5 ±0.8 6—19 ±4 ±4 ±0.9 56c 63a 63b 63c 560 630 630 630 170 176 178 180 16.5 13.0 15.0 17.0 123.900 121.407 131.298 141.189 2、工字钢平均腿厚度的允许偏差为±0.06mm。

+3

3、工字钢每米重量允许偏差不得超过-5%。 4、工字钢定尺长度≤8m时允许偏差0~+40mm(无负偏差),>8m时允许偏差0~+80mm(无负偏差)。 5、外形:工字钢每米弯曲度不大于2mm,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2%;工字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 6、重量按理论或实际重量交货。

热轧槽钢通常规格:5—40c,标记符号为[。 一、验收:

1、槽钢的尺寸及允许偏差: 尺寸(mm) 型腰 号 高腿宽 度 厚度 5 50 37 4.5 6.3 63 40 4.8 8 80 43 5 10 100 48 5.3 12.6 126 53 5.5 14a 140 58 6 14b 140 60 8 16a 160 63 6.5 16 160 65 8.5 18a 180 68 7 18 180 70 9 20a 200 73 7 20 200 75 9 22a 220 77 7 22 220 79 9 25a 250 78 7 25b 250 80 9 25c 250 82 11 28a 280 82 7.5 28b 280 84 9.5 28c 280 86 11.5 32a 320 88 8 32b 320 90 10 32c 320 92 12 36a 360 96 9 36b 360 98 11 36c 360 100 13 40a 400 100 10.5 40b 400 102 12.5 八、热轧槽钢(GB/T 706-2008)

允许偏差(mm) 截面 理论 面积 重量 腰 高度 腿宽 (mm) (kg/m) 厚度 6.928 8.451 10.248 12.748 15.692 18.516 21.316 21.962 25.162 25.699 29.299 28.837 32.837 31.846 36.246 34.917 39.917 44.917 40.034 45.634 51.234 48.513 54.913 61.313 60.91 68.11 75.31 75.068 83.068 5.438 6.634 8.045 10.007 12.318 14.535 16.733 17.24 19.752 20.174 23 22.637 25.777 24.999 28.453 27.41 31.335 35.26 31.427 35.823 40.219 38.083 43.107 48.131 47.813 53.466 59.118 58.928 65.208 ±1.5 ±1.5 ±0.4 通常 长度 (m) 5—12 长度允 许偏差 (mm) +40 ±2 ±0.5 ±2 ±2.5 ±0.6 5—19 ±3 ±0.7 +80 ±3 6—19 ±3.5 ±0.8

注:表中的理论重量,按密度为7.85g/cm3计算。

2、弯曲度:槽钢每米弯曲度不大于3mm,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3%。 3、扭转:槽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

4、检查腿宽应免除腰不平的影响。检查槽钢的长度用直尺或卷尺测量。

+5

5、槽钢按理论重量或实际重量交货。根据双方协议,槽钢每米重量允许偏差不得超过-3%。

冷轧钢板通常宽度大于或等于600mm,厚度为0.3—4.0mm,长度为1000—6000mm,标记符号为δ。 一、定义:钢板是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用大于600mm宽钢带剪切而成。 二、分类:

2.1按边缘状态分为:切边EC 、不切边 EM 2.2按尺寸精度分为:

普通厚度精度 PT.A 较高厚度精度 PT.B 普通宽度精度 PW.A 较高宽度精度 PW.B 普通长度精度 PL.A 较高长度精度 PL.B 三、验收

3.1、钢板尺寸及厚度允许偏差:

厚度允许偏差 公称厚度 ≤1200 ≤0.40 >0.40—0.60 >0.60—0.80 >0.80—1.0 >1.0—1.2 >1.2—1.6 >1.6—2.0 >2.0—2.5 >2.5—3.0 >3.0—4.0 ±0.04 ±0.05 ±0.06 ±0.07 ±0.08 ±0.10 ±0.12 ±0.14 ±0.15 ±0.17 普通精度 PT.A 公称宽度 >1200—1500 ±0.05 ±0.06 ±0.07 ±0.08 ±0.09 ±0.11 ±0.13 ±0.15 ±0.17 ±0.19 >1500 ±0.06 ±0.07 ±0.08 ±0.09 ±0.1 ±0.11 ±0.13 ±0.15 ±0.17 ±0.19 ≤1200 ±0.025 ±0.035 ±0.04 ±0.045 ±0.055 ±0.07 ±0.08 ±0.10 ±0.11 ±0.14 较高精度PT.B 公称宽度 >1200—1500 ±0.035 ±0.045 ±0.05 ±0.06 ±0.07 ±0.08 ±0.09 ±0.11 ±0.12 ±0.15 40c 400 104 14.5 81.068 71.488 九、冷轧钢板(GB708—2006)

>1500 ±0.045 ±0.050 ±0.05 ±0.06 ±0.07 ±0.08 ±0.09 ±0.11 ±0.12 ±0.15

3.2测量厚度时,不切边钢板在距离轧制边不小于40mm处测量,切边钢板在距离剪切边不小于25mm

处测量。

3.3重量按理论(钢板每平方米重量kg=7.85kg×厚度mm)或实际重量交货。 3.4表面质量:钢板表面不得有气泡、裂纹、结疤、拉裂和夹杂,钢板不得有分层。

十、热轧H型钢(GB/T11263—2005)

一、 分类、代号

H型钢分为四类,其代号如下

宽翼缘H型钢 HW 中翼缘H型钢 HM 窄翼缘H型钢 HN 薄壁翼缘H型钢 HT 二、 H型钢尺寸、理论重量 截面尺寸 腹型号 类宽板(高度× 高别 厚宽度) 度h 度b 度t1 100*100 125*125 150*150 175*175 200*200 100 125 150 175 200 200 244 250*250 250 250 294 300*300 300 300 338 HW 344 350*350 344 350 350 388 394 394 400 400*400 400 414 428 458 498 500*500 492 502 100 125 150 175 200 204 252 250 255 302 300 305 351 348 354 350 357 402 398 405 400 408 405 407 417 432 465 465 6 6.5 7 7.5 8 12 11 9 14 12 10 15 13 10 16 12 19 15 11 18 13 21 18 20 30 45 15 15 翼缘厚度t2 8 9 10 11 12 12 11 14 14 12 15 15 13 16 16 19 19 15 18 18 21 21 28 35 50 70 20 25 理论 重量(KG/M) 16.9 23.6 31.1 40.4 49.9 56.2 63.8 71.8 81.6 83.5 93.0 104.8 104.6 113.0 129.3 134.9 154.2 140.1 146.6 168.3 171.7 196.8 231.9 283.1 414.9 604.5 202.5 239.0 类别 型号 (高度× 宽度) 250*175 300*200 350*250 400*300 高度h 244 294 340 390 440 482 488 550 588 594 100 125 150 175 198 200 248 250 298 300 346 350 400 396 400 446 450 496 截面尺寸 腹宽板度 厚b 度t1 175 200 25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2 50 60 75 90 99 100 124 125 149 150 174 175 150 199 200 199 200 199 7 8 9 10 11 11 11 11 12 14 5 6 5 5 4.5 5.5 5 6 5.5 6.5 6 7 8 7 8 8 9 9 翼缘厚度t2 11 12 14 16 18 15 18 18 20 23 7 8 7 8 7 8 8 9 8 9 9 11 13 11 13 12 14 14 理论 重量(KG/M) 43.6 55.8 78.1 104.6 120.8 110.8 124.9 130.3 147.0 170.4 9.3 13.1 14.0 18.0 17.8 20.9 25.1 29.0 32.0 36.7 41.2 49.4 55.2 56.1 65.4 65.1 74.9 77.9 HM 450*300 500*300 550*300 600*300 100*50 125*60 150*75 175*90 200*100 250*125 HN 300*150 350*175 400*150 400*200 450*200 500*200 502 型号 (高度 × 宽度) 550*200 150*100 200*150 148 194 470 100 150 20 6 6 25 9 9 258.7 20.7 29.9 550*200 500 506 546 200 201 199 10 11 9 16 19 14 88.1 101.5 81.5 类别 高 度 h 550 596 600*200 600 606 646 650*300 650 656 HN 692 700*300 700 750*300 750 792 800*300 800 850*300 850 900*300 900 1000*300 1000 95 100*50 97 100*100 96 118 125*60 120 125*125 119 145 HT 150*75 147 139 150*100 142 144 150*150 147 168 175*90 171 三、 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高度H 截面尺寸 腹宽板度厚b 度t1 200 10 199 10 200 11 201 12 299 10 300 11 301 12 300 13 300 13 300 13 300 14 300 14 300 16 300 16 300 19 48 3.2 49 4 99 4.5 58 3.2 59 4 123 4.5 73 3.2 74 4 97 3.2 99 4.5 148 5 149 6 88 3.2 89 4 翼理论 型号(高类缘高重量度×宽别 厚度(KG/M) 度) 度h t2 16 117.2 167 175*175 15 92.4 172 17 103.4 193 200*100 20 117.6 196 15 119.9 200*150 188 17 134.4 200*200 192 20 153.7 HT 250*125 244 20 162.9 250*175 238 24 181.8 300*150 294 24 186.9 300*200 286 22 188.0 350*175 340 26 206.5 400*150 390 27 229.3 400*200 390 28 240.1 36 310.2 4.5 6.0 5.5 7.4 6 12.7 4.5 7.3 5.5 8.9 6 15.8 4.5 9.0 5.5 11.1 4.5 10.5 6 14.3 7 21.8 8.5 26.4 4.5 10.6 6 13.8 截面尺寸 腹宽板度厚b 度t1 173 5 175 6.5 98 3.2 99 4 149 4.5 198 6 124 4.5 173 4.5 148 4.5 198 6 173 4.5 148 6 198 6 翼理论 缘重量厚(KG/M) 度t2 7 26.2 9.5 35.0 4.5 12.0 6 15.5 6 20.7 8 34.3 6 20.3 8 30.7 6 25.0 8 38.7 6 29.0 8 37.3 8 43.6 宽度B 厚度 t1 <400 ≥400—<600 ≥600 <100 ≥100—<200 ≥200 <5 ≥5—<16 ≥16—<25 ≥25—<40 ≥40 允许偏差 ±2.0 ±3.0 ±4.0 ±2.0 ±2.5 ±3.0 ±0.5 ±0.7 ±1.0 ±1.5 ±2.0 t2 <5 ≥5—<16 ≥16—<25 ≥25—<40 ≥40 ±0.7 ±1.0 ±1.5 ±1.7 ±2.0 四、 验收

1、 H型钢应按按理论重量交货,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按实际重量交货,单根重量偏差≤±6%,每批

交货重量≤±4%。

2、 H型钢的规格标记采用:H与高度H值×宽度B值×腹板厚度t1值×翼缘厚度t2值表示。

如:H800×300×14×26,H型钢必须采用轧或喷等方式在表面标志生产厂家名称或注册商标,标志应清晰明了。

3、 H型钢的表面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裂缝、折叠、结疤、分层和夹杂。局部的细小裂纹、麻点等缺陷允

许存在,但不得超出厚度尺寸允许偏差。

十一、花纹钢板(GB/T3277—91)

一、 花纹钢板尺寸允许偏差及理论重量 基本厚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7.0 8.0 二、 验收

厚度允许偏差 ±0.3 ±0.3 ±0.3 ±0.4 ±0.4 +0.4 -0.5 +0.4 -0.5 +0.5 -0.6 +0.6 -0.7 +0.6 -0.8 菱形 21.6 25.6 29.5 33.4 37.3 42.3 46.2 50.1 59.0 66.8 理论重量kg/M2 扁豆形 21.3 24.4 28.4 32.4 36.4 40.5 44.3 48.4 52.6 56.4 圆豆形 21.1 24.3 28.3 32.3 36.2 40.2 44.1 48.1 52.4 56.2 1、 花纹钢板宽度一般为600—1800mm,按50mm进级,长度为2000—12000mm,按100mm进级。 2、 表面质量不得有气泡,结疤、拉裂和夹杂,钢板不得有分层。 3、 花纹钢板须按张进行外观和尺寸检查。连轧机轧制的可按卷抽检。 4、 钢板的厚度和纹高,在宽度方向距边部不小于40mm处测量。

十二、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GB/T3091-2008)

一、 外径和壁厚

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的公称外径6mm到1626mm,经供需双方协议,还可以定制其他尺寸的钢管。常用规格为公称外径不大于168.3的钢管,其公称口径、公称外径、公称壁厚及理论重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钢管的公称口径、公称外径、公称壁厚及理论重量

普通钢管 加厚钢管 公称口径/mm 6 8 10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公称外径/mm 10.2 13.5 17.2 21.3 26.9 33.7 42.4 48.3 60.3 76.1 88.9 114.3 139.7 168.3 公称壁厚/mm 2.0 2.5 2.5 2.8 2.8 3.2 3.5 3.5 3.8 4.0 4.0 4.0 4.0 4.5 理论重量/(kg/m) 0.40 0.68 0.91 1.28 1.66 2.41 3.36 3.87 5.29 7.11 8.38 10.88 13.39 18.18 公称壁厚/mm 2.5 2.8 2.8 3.5 3.5 4.0 4.0 4.5 4.5 4.5 5.0 5.0 5.5 6.0 理论重量/(kg/m) 0.47 0.74 0.99 1.54 2.02 2.93 3.79 4.86 6.19 7.95 10.35 13.48 18.20 24.02 注:表1中的公称口径系近似内径的名义尺寸,不表示公称外径减去两个公径壁厚所得的内径。 二、验收

2.1钢管外径、壁厚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钢管外径、壁厚的允许偏差

管端外径允许偏差(距管管体外径允许偏差 端100 mm范围内) ±0.5 mm ±1.0% ±0.75% ±1.0% —— —— +2.4mm -0.8mm +3.0mm ±12.5% 公称外径D/mm D≤48.3 48.3<D≤168.3 168.3<D≤508 D>508 壁厚允许偏差 -0.8mm 2.2长度:电阻焊钢管的通常长度为4000mm—12000mm,电弧焊钢管的通常长度为4000mm—12000mm,钢管也可以定尺长度,其允许偏差为+20mm。

2.3重量:未镀锌钢管按实际重量交货,也可按理论重量交货。未镀锌钢管每米理论重量按下列公式计算(钢的密度为7.85kg/ cm3),修约到最邻近的0.01 kg/m。 W=0.0246615×(D-S)×S

W——钢管的每米理论重量,单位kg/m D——钢管的公称外径,单位mm S——钢管的公称壁厚,单位mm

镀锌钢管以实际重量交货,也可按理论重交货,镀锌钢管每米理论重量按下列公式计算(钢的密度为7.85kg/ cm3),修约到最邻近的0.01 kg/m。 W=[0.0246615×(D-S)×S] ×C

W——镀锌钢管的每米理论重量,单位kg/m D——镀锌钢管的公称外径,单位mm S——镀锌钢管的公称壁厚,单位mm

C——镀锌钢管比未镀锌钢管增加的重量系数,见表3 公称壁厚S/mm 2.0 2.5 2.8 3.2 系数C 公称壁厚S/mm 1.064 5.0 1.051 5.5 1.045 6.0 1.040 6.5 3.5 1.036 7.0 3.8 1.034 8.0 4.0 1.032 9.0 1.014 4.5 1.028 10.0 1.013 系数C 1.025 1.023 1.021 1.020 1.018 1.016 2.4钢管内、外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折叠、裂缝、分层、搭焊等缺陷存在。

一、分类

十三、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C163—2004)

1、按性能等级分类:Ⅰ级、Ⅱ级、Ⅲ级。 2、按连接套筒使用条件分类

序号 使用要求 1 2 3 4 5 二、 验收

2.1连接套筒装箱前套筒应有保护端,套筒内不得混入杂物。 2.2连接套筒的外观质量检验应逐个进行。

2.3连接套筒的内螺纹尺寸检验按连续生产的套筒每500个为一个检验批,每批按10%随机抽检,不足500个也按一个检验批计算。

2.4连接套筒的抽检合格率应不小于95%,当抽检合格率小于95%时,应另抽取同样数量的产品重新检验,当两次检验的总合格率不小于95%时,该批产品合格。若合格率仍小于95%,应对该批产品进行逐个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5连接套筒及锁母在运输过程中应妥善保护,避免雨淋,沾污或损伤。

正常情况下钢筋连接 用于两端钢筋均不能转动的场合 用于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 用于较难对中的钢筋连接 钢筋完全不能转动,通过转动连接套筒连接钢筋,用锁母锁紧套筒 套筒形式 标准型 正反丝扣型 异径型 扩口型 加锁母型 代号 省略 F Y K S 第二节 水泥

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叫通用硅酸盐水泥。 1 分类定义、代号、强度等级 1.1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分为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Ⅰ类硅酸盐水泥,代号P.Ⅰ。在硅酸盐水泥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 1.2普通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P.O。 强度等级分为: 42.5、42.5R、52.5、52.5R 1.3矿渣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掺量>20%且≤50%,代号P.S.A;矿渣掺量>50%且≤70%,代号P.S.B。 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1.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代号P.P。 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1.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代号P.F。 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1.6复合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代号P.C。 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2验收

2.1技术要求 2.1.1化学指标

通用硅酸盐水泥化学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质量分数 % 品种 代号 不溶物 烧失量 三氧化硫 氧化镁 P.Ⅰ ≤0.75 ≤3.0 硅酸盐水泥 P.Ⅱ ≤1.50 ≤3.5 ≤3.5 ≤5.0a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5.0 P.S.A ≤6.0b 矿渣硅酸盐水泥 ≤4.0 P.S.B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3.5 ≤6.0b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a 如果水泥压蒸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至6.0% b如果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大于6.0%时,需进行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并合格。 C当有更低要求时,该指标由买卖双方确定。 氯离子 一、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

≤0.06c 2.1.2碱含量(选择性指标)

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表示。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的碱含量应不大于0.60%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1.3物理指标 A凝结时间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600min。 B安定性

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C强度

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 表2数值。 表2 单位 : MPa 品种 强度等级 42.5 42.5R PⅠ、PⅡ 52.5 52.5R 62.5 62.5R 32.5 32.5R PO 42.5 42.5R 52.5 52.5R 32.5 32.5R PS、PP、PF 42.5 42.5R 52.5 52.5R D细度(选择性指标)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其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kg;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其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2.2检验 2.2.1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出厂检验项目、细度、混合材料品种和掺加量、石膏和助磨剂的品种及掺加量、属旋窑或立窑生产及合同约定的其他技术要求。当用户需要时,生产者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天内寄发除28 天强度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32天内补报28 天强度的检验结果。

2

抗压强度 3d 17.0 22.0 23.0 27.0 28.0 32.0 11.0 16.0 16.0 21.0 22.0 26.0 10.0 15.0 15.0 19.0 21.0 23.0 28d 42.5 42.5 52.5 52.5 62.5 62.5 32.5 32.5 42.5 42.5 52.5 52.5 32.5 32.5 42.5 42.5 52.5 52.5 3d 3.5 4.0 4.0 5.0 5.0 5.5 2.5 3.5 3.5 4.0 4.0 5.0 2.5 3.5 3.5 4.0 4.0 4.5 抗折强度 28d 6.5 6.5 7.0 7.0 8.0 8.0 5.5 5.5 6.5 6.5 7.0 7.0 5.5 5.5 6.5 6.5 7.0 7.0 2.2.2批量

检验批量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编号袋装水泥不超过200吨为一取样单位,散装水泥为500吨一取样单位。 2.2.3取样验收

交货时水泥的质量验收可抽取实物试样以检验结果为依据,也可以以生产者同编号水泥的试验报告为依据。采取何种方法验收由买卖双方合同约定,卖方有告知验收方法的责任。以抽取实物试样以检验结果为依据时,买方异议时效为40天内;以生产者同编号水泥的试验报告为依据时,买方异议时效为90天内。 2.2.4判定

取样检验结果不符合化学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中的任何一项技术要求时为不合格产品。

2.3包装、标志、

2.3.1包装

水泥可以袋装或散装,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50kg,且不得少于标志重量的99%;随机抽取20袋总质量不得少于1000kg。其它包装形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水泥袋装应符合GB9774的规定。 2.3.2标志

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执行标准、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地址、生产许可证标志及编号、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净含量。包装袋两侧印有水泥名称和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的印刷采用红色,矿渣水泥的印刷采用绿色,火山灰、粉煤灰、复合水泥采用黑色或蓝色。散装运输时应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 3运输和储存

3.1水泥在运输与储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应分别储运,不得混杂。 3.2水泥储存垛高不得超过15包,垛应离地面30cm以上,离墙面20cm以上。

3.3水泥储存期一般为三个月。如有过期水泥,需挂上相应标识,待重新检验合格后发用。

二、特 种 水 泥

1、白色硅酸盐水泥 (GB2015-2005)

1.1定义

由氧化铁含量少的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及本标准规定的混合材料,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白色硅酸盐水泥(简称白水泥)。 代号P.W。 1.2材料要求

1.2.1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

以适当充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氧化铁含量少的熟料。

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不宜超过5.0%;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合格,则数量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0%。 1.2.2石膏

天然石膏:符合GB/T5483规定G类或A 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硬石膏。

工业副产石膏:工业生产中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副产品。采用工业副产品石膏时应经过试验证明

对水泥性能无害。

1.2.3混合材料

混合材料是指石灰石或窑灰。混合材料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10%。

石灰石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不超过2.5%。 窑灰应符合JC/T742的规定。

1.2.4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加入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助磨剂应符合JC/T667的规定。 1.3强度等级

白色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32.5、42.5、52.5。 1.4验收

1.4.1技术要求

A三氧化硫 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应不超过3.5%。 B细度 80μm方孔筛筛余应不超过10%。

C凝结时间 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h。 D安定性 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E强度 各标号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据:

单位:MPa 标号 32.5 42.5 52.5 F白度 1.4.2检验报告

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本标准各项技术要求及试验结果,助磨剂工业副产品石膏、外加物的名及掺加量、石膏和的品种及掺加量。当用户需要时,生产者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天内寄发除28d 强度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32天内补报28 d 强度的检验结果。 1.4.3批量

检验批量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编号袋装水泥不超过50吨为一取样单位。 1.4.4废品和不合格品

A凡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要求或强度低于最低的指标时为废品。 B凡细度、终凝时间、强度和白度任一项不符合要求属于不合格。

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 1.4.5包装、标志、

A包装 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50kg,且不得少于标志重量的98%;随机抽取20袋总量不得少于

1000kg。其他包装形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水泥袋装应符合GB9774的规定。

B标志 袋装水泥包装上必须清楚标明产品名称、标准代号、净含量、强度等级、白度、生产者名

称和地址、出产编号、执行的标准号和包装日期。包装袋两侧也应印有水泥名称、强度等级和白度。

1.5运输和储存

1.5.1水泥在运输与储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不同编号和强度等级的水泥应分别储运,不得混杂。 1.5.2水泥储存垛高不得超过15包,垛应离地面30cm以上,离墙面20cm以上。

1.5.3水泥储存期一般为三个月。如有过期水泥,需挂上相应标识,待重新检验合格后发用。

抗压强度 3d 12.0 17.0 22.0 28d 32.5 42.5 52.5 3d 3.0 3.3 4.0 抗折强度 28d 6.0 6.5 7.0 白水泥白度值不低于87。

2.1定义

2、低热微膨胀水泥(GB2938-2008)

凡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组分,加入适量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磨细制成的具有水化热和微膨胀性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低热微膨胀水泥,代号LHEC。 2.2验收 2.2.1技术要求

A三氧化硫 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应为4~6%。 B比表面积 水泥比表面积不得小于3000cm2/g。 C凝结时间 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2h。 D安定性 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E强度 各标号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据:(强度指标)

标号 325 抗压强度 7d 17.0 28d 32.5 7d 4.5 抗折强度 28d 6.5 8.0 425 26.0 42.5 6.0 F水化热 各标号水泥各龄期水化热不得超过下表数值:

(水化热指标 ) 标号 325 水化热(cal/g) 3d 170 7d 190 425 185 205 G线膨胀率 水泥净浆试体水中养护至各龄期的线膨胀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1d不得小于0.05%;7d不得小于0.10%;28d不得大于0.50%。

2.2.2检验

A检验报告 袋装水泥验收按照包装标准验收数量,随货同行应附有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三天强度

报告),并检查袋装标志是否与检验报告相符;待验收30天后向厂家收集28天强度试验报告。

B批量 检验批量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编号袋装水泥不超过200吨为一取样单位。 2.2.3不合格品

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

取样检试验结果凡比表面积、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任一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水化热超过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或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指标时为不合格产品。 2.2.4包装、标志、

A包装 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50kg,且不得少于标志重量的98%;随机抽取20袋总量不得少于

1000kg。 水泥袋装应符合GB9774的规定。

B标志 包装袋上必须清楚标明工厂名称、水泥名称、标号、包装日期、编号。掺有附加剂时必

须注明。包装袋两侧也应印有水泥名称和标号,印刷采用黑色。散装时必须提供与袋装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

2.3运输和储存

2.3.1水泥在运输与储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不同编号和强度等级的水泥应分别储运,不得混杂。 2.3.2水泥储存垛高不得超过15包,垛应离地面30cm以上,离墙面20cm以上。

2.3.3水泥储存期一般为三个月。如有过期水泥,需挂上相应标识,待重新检验合格后发用。

3、砌筑水泥(GB/T3183-2003)

3.1定义与用途

凡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水泥混合材料,加入适量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磨细制成的和易性较好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砌筑水泥,代号M。砌筑水泥分12.5和22.5两个强度等级。 砌筑水泥主要用于砌筑和抹面砂浆、垫层混凝土等,不应用于结构混凝土。 3.2验收

3.2.1技术要求

3.2.1.1三氧化硫 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应不大于4.0% 3.2.1.2细度 0.08m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0% 3.2.1.3凝结时间 初凝不得早于60min,终凝不得迟于12h。 3.2.1.4安定性 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3.2.1.5保水率 保水率应不低于80%。

3.2.1.6强度 各标号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据:(强度指标)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标号 7d 28d 7d 28d 12.5 22.5 3.2.2检验

3.2.2.1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及试验结果,助磨剂、工业副产石膏、混合材料的名称和掺加量。当用户需要时,水泥厂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11天内寄发除28d 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28d 强度数值,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32 天内补报。

3.2.2.2批量 检验批量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编号袋装水泥不超过200吨为一取样单位。 3.2.3废品和不合格品 3.2.3.1废品

凡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或12.5级砌筑水泥强度低于规定的

指标时均为废品。 3.2.3.2不合格品

凡细度、终凝时间、保水率中任一不符合标准规定或22.5级砌筑水泥强度低于规定的指标时为不合格产品。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 3.2.4包装、标志 3.2.4.1包装

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50kg,且不得少于标志重量的98%;随机抽取20袋总量不得少于1000kg。 水泥袋装应符合GB9774的规定。 3.2.4.2标志

包装袋上必须清楚标明工厂名称、水泥名称、标号、等级、包装日期、编号。包装袋两侧也应印有水泥名称和标号,印刷采用黑色。 3.3运输和储存

3.3.1水泥在运输与储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不同编号和强度等级的水泥应分别储运,不得混杂。 3.3.2水泥储存垛高不得超过15包,垛应离地面30cm以上,离墙面20cm以上。

3.3.3水泥储存期一般为三个月。如有过期水泥,需挂上相应标识,待重新检验合格后发用。

7.0 10.0 12.5 22.5 1.5 2.0 3.0 4.0 第三节 预拌混凝土(GB/T 14902-2003)

1定义

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2分类

预拌混凝土根据特性要求分为通用品和特制品。 2.1通用品

通用品应在下列范围内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塌落度、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

强度等级:不大于C50。

塌落度(mm):25,50,80,100,120,150,180。 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mm):20,25,31.5,40。

2.2特制品

特制品应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塌落度、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或其他特殊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塌落度和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除通用品规定的范围外,还可以在下列范围内选取:

强度等级: C55 ,C60, C65,C70,C75,C80。 塌落度(mm):大于180。

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mm):小于20、大于40。

3标记

3.1用于预拌混凝土标记的符号,根据其分类及使用材料不同按下列规定选用:

3.1.1通用品用A表示,特制品用B表示; 3.1.2混凝土强度等级用C和强度等级表示;

3.1.3塌落度用选定以毫米为单位的混凝土塌落度表示; 3.1.4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用GD和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表示; 3.1.5水泥用品用其代号表示;

3.1.6当有抗冻、抗渗及抗折强度要求时,应分别用F及抗冻等级值、P及抗渗等级值、Z及抗折强

度等级值表示。抗冻、抗渗及抗折强度直接标记在强度等级之后。

3.2预拌混凝土标记如下:

X CXX – XXX – GDXX – P.X 水泥品种

` 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 强度等级、抗冻、抗渗或 抗折等级值(有要求时) 预拌混凝土类别

示例1:预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塌落度为150mm,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0mm,采用矿渣

硅酸盐水泥,无其他特殊要求,其标记为: A C20-150-GD20-P.S

示例2:预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60,塌落度为200mm,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15mm,采用普通

硅酸盐水泥,抗渗要求为P8,其标记为: B C60P8-200-GD15-P.O

4检验规则 4.1一般规定

塌落度

4.1.1检验是指对预拌混凝土进行质量指标检验,以判定预拌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1.2预拌混凝土质量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出厂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应由供方承担;交货

检验的取样工作应有需方承担,当需方不具备试验条件时,供需双方可协商确定承担单位,其中包括委托供需双方认可的有试验资质的试验单位,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4.1.3当判断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时,强度、塌落度及含气量应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氯离子

总含量以供方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其他检验项目按合同规定执行。 4.1.4交货检验的试验结果应在试验后15天内通知供方。 4.1.5进行预拌混凝土取样及试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格。 4.2检验项目

4.2.1通用品应检验混凝土强度和塌落度。

4.2.2特制品除应检验4.2.1所列项目外,还应按合同规定检验其他项目。 4.2.3掺有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应检验其含气量。 4.3取样

4.3.1用于出厂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点采取,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式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 4.3.2交货检验混凝土试样的采取及塌落度试验应在混凝土运到交货地点时开始算起20min 内完成,

试件的制作应在40min 内完成。

4.3.3交货检验的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

4.3.4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少于0.02m3 。 4.3.5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样,其取样频率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A用于出厂检验的试样,每100盘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 B用于交货检验的试样应按GB50204规定进行。

4.3.6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检验试样的取样频率应与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取样频率一致。

4.3.7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进行抗渗试验的试样,用于出厂及交货检验的取样频率均应为同一工程、

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得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3.8对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进行抗冻试验的试样,用于出厂及交货检验的取样频率均应为同一工程、

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得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3.9预拌混凝土的含气量及其他特殊要求的项目的取样检验频率应按合同规定进行。

第四节

1定义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化学物质。 2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和适用范围 2.1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

减水剂可用于现浇或预制的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普通减水剂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上施工的混凝土,不宜单独用于蒸养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可用于日最低气温0℃以上施工的混凝土,并适用于制备大流动性混凝土、高强混凝土以及蒸养混凝土。 2.2引气剂与引气减水剂

引气剂与引气减水剂可用于抗冻混凝土、防渗混凝土、抗硫酸盐混凝土、沁水严重的混凝土、贫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以及对饰面有要求的混凝土。引气剂不宜用于蒸养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2.3缓凝剂及缓凝减水剂

缓凝剂及缓凝减水剂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炎热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以及长时间停放或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缓凝剂及缓凝减水剂不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下施工的混凝土,也不宜单独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及蒸养混凝土。 2.4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可用于蒸养混凝土及常温、低温和负温(最低气温不低于-5℃)条件下施工的有早强或防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2.5防冻剂

防冻剂有氯盐类、氯盐阻锈类及无氯盐类。 适用范围:防冻剂可用于负温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 2.5.1氯盐类

氯化钠、氯化钙或以氯盐为主的与其它早强剂、引气剂、减水剂复合的外加剂。 2.5.2氯盐阻锈类

氯盐与阻锈剂(亚硝酸钠)为主复合的外加剂。 2.5.3无氯盐类

以亚硝酸盐、硝酸盐、碳酸盐、乙酸钠或尿素为主复合的外加剂。 2.6膨胀剂

硫铝酸钙类:明矾石膨胀剂、CSA膨胀剂等 氧化钙类:石灰膨胀剂。

氧化钙-硫铝酸钙类:复合膨胀剂。 氧化镁类:氧化镁膨胀剂。 金属类:铁屑膨胀剂。

3混凝土外加剂的验收

混凝土外加剂的供货商必须向需方提供其厂家产品的名称、规格、合格证书、检验报告及使用说明书。

膨胀剂的使用目的和适用范围如下表:

膨胀剂的使用目的和适用范围 膨胀剂种类 膨胀混凝土(砂浆) 种类 补偿收缩混凝土 硫铝酸钙类 氧化钙类 氧化镁类 填充用膨胀混凝土提高机械设备和构件的安装质量,加快安装速度 提高抗裂及抗渗性

氧化钙-硫铝酸钙类 (砂浆) 自应力混凝土 (砂浆) (砂浆) 使用目的 减少混凝土(砂浆)干缩裂缝,提高抗裂性和抗渗性 适用范围 屋面防水、地下防水、贮罐水池、基础后浇缝、混凝土构件补强、防水堵漏、预填集料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机械设备的底座灌浆、地脚螺栓的固定、梁柱接头的浇筑、管道接头填充和防水堵漏等 仅用于常温下使用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 第五节 砌块

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2006)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与工业建筑物承重和非承重墙体及保温隔热使用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以下简称砌块、代号ACB) 1、产品分类

1.1规格 砌块的规格尺寸见表1

长度L 表1 单位:mm 宽度B 高度H 100 120 125 200 150 240 180 250 200 300 240 250 300 600 购货单位需要其他规格,可与生产厂协商确定 1.2砌块按强度和干密度分级。

强度级别有: A1.0 A2.0 A2.5 A3.5 A5.0 A7.5 A10七个级别。 干密度级别有: B03 B04 B05 B06 B07 B08 六个级别。

1.3砌块按尺寸偏差与外观质量、干密度、抗压强度和抗冻性分为:优等品(A)、合格品(B)二个等级。 1.4产品标记 示例:强度级别为A3.5、干密度级别为B05、优等品、规格尺寸为600mm×200mm×250mm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标记为: ACB A3.5 B05 600×200×250A GB11968 2、技术要求

2.1砌块的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应符合表2规定

尺寸偏差和外观 表2 项 目 长度 尺寸允许偏差/mm 宽度 高度 L B H 指 标 优等品 合格品 ±3 ±1 ±1 0 0 0 0 0 0 10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4 ±2 ±2 30 70 2 1/3 1/2 2 30 最小尺寸不得大于(㎜) 缺棱掉角 最大尺寸不得大于(㎜) 大于以上尺寸的缺棱掉角个数,不多于/个 贯穿一棱二面的裂纹长度不得大于裂纹所在面的裂纹方向尺寸总和的 裂纹长度 任一面上的裂纹长度不得大于裂纹方向尺寸的 大于以上尺寸的裂纹条数,不多于/条 爆裂、粘模和损坏深度不得大于(㎜) 表面疏松、层裂 平面弯曲 表面油污 2.2砌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单位:MPa 立方体抗压强度 强度级别 平均值不小于 单块最小值不小于 A1.0 A2.0 A2.5 1.0 2.0 2.5 0.8 1.6 2.0 A5.0 A7.5 A10.0 强度级别 平均值不小于 单块最小值不小于 5.0 7.5 10.0 4.0 6.0 8.0 立方体抗压强度 A3.5 3.5 2.8 2.3砌块的强度级别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干密度级别 强度级别 优等品(A) 合格品(B) B03 A1.0 B04 A2.0 B05 A3.5 A2.5 B06 A5.0 A3.5 B07 A7.5 A5.0 B08 A10.0 A7.5 2.4砌块的干密度应符合表5规定

表5 单位:Kg/M3 干密度级别 干密度

3、检验规则

3.1砌块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有下列情况的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厂生产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原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停产三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D:正常生产时,每年应进行一次检查。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3.2我们在验收时要做好出厂检验,按以下规则判定

出厂检验的项目包括:尺寸偏差、外观、立方体抗压强度、干体积密度。

A:同品种、同规格、同等级的砌块,以10000块为一批,不足10000块亦为一批,随机抽取50块砌块,进行尺寸偏差,外观检验。其中不符合该等级的产品不超过5块时,判定该批砌块尺寸偏差、外观检验结果符合相应等级。

B:从尺寸偏差与外观检验合格的砌块中,随机抽取6块砌块制作试件,进行如下项目检验。(干密度 3组9块 强度等级 3组9块)

C: 以3组干密度试件的测定结果平均值判定砌块的干密度级别,符合表5规定时则判定该批砌块合格。

D: 以3组抗压强度试件测定结果按表3判定其强度级别。当强度和干密度级别关系符合表4规定,同时,3组试件中各个单组抗压强度平均值全部大于表4规定的此强度级别的最小值时,判定该批砌块符合相应等级,若有1组或1组以上小于此强度级别的最小值时,判定该批砌块不符合相应等级。 E:出厂检验中受检产品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立方体抗压强度、干密度各项检验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技术要求规定时,判定为相应等级,否则降等或判定不合格。

优等品(A)≤ 合格品(C)≤ B03 300 350 B04 400 450 B05 500 550 B06 600 650 B07 700 750 B08 800 850 4.储存

砌块应存放五天以上方可出厂,堆放时应场地平整,同品种、同规格、同等级做好标记,整齐稳妥,宜有防雨措施。

二、粉煤灰砖(JC239—2001)

本标准适用于以粉煤灰、石灰或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外加剂、颜料和集料等,经坯料制备、成型、高压或常压蒸汽养护而制成的实心粉煤灰砖。 1、产品分类

1.1按砖的颜色分为本色和彩色。

1.2按规格分砖的公称尺寸为:长240㎜、宽115㎜、高53㎜ 1.3按等级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 1.4质量等级根据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干燥收缩分为 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 2、技术要求

2.1尺寸偏差和外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单位:㎜ 项 目 尺寸允许偏差: 长 宽 高 对应高度差≤ 缺棱掉角的最小破坏尺寸≤ 完整面不少于 裂纹长度 a.大面上宽度方向的裂纹≤ b.其他裂纹≤ 层裂 指 标 优等品(A) ±2 ±2 ±1 1 10 二条面和一顶面或二顶面和一条面 30 50 不允许 一等品(B) ±3 ±3 ±2 2 15 一条面和一顶面 50 70 合格品(C) ±4 ±4 ±3 3 20 一条面和一顶面 70 100 注:在条面或顶面上破坏的两个尺寸同时大于10㎜和20㎜者为非完整面 2.2强度等级应等合表2规定,其中优等品砖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U15。

表2 单位:Mpa 强度等级 MU30 MU25 MU20 MU15 MU10 抗压强度 10块平均值≥ 30 25 20 15 10 单块值≥ 24 20 16 12 8 抗折强度 10块平均值≥ 6.2 5 4.0 3.3 2.5 单块值≥ 5.0 4.0 3.2 2.6 2.0 2.3抗冻性应等合表3规定

表3 强度等级 MU30 MU25 MU20 MU15 抗压强度,平均值≥ Mpa 24 20 16 12 2 砖的干质量损失,单块值≤ % MU10 8 2.4干燥收缩 干燥收缩值:优等品和一等品应不大于0.65㎜/m ,合格品应不大于0.75㎜/m 。 2.5碳化性能 碳化系数Kc≥0.8 3、检验规则

3.1组批:每10万块为一批,不足10万块按一批计。

3.2抽样: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验的样品用随机抽样法从每一检验批的产品中抽取。其他检验项目

的样品用随机抽样法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样品中抽取。抽样数量按表4进行。

表4 检验项目 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 色差 强度等级 抗冻 干燥收缩 碳化性能 3.3判定规则

3.3.1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采用二次抽样方案。首先抽取第一样本(n1=50),根据表1规定的质量指

标,检查出其中不合格品数d1,按以下规则判定: A:d1≤5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合格。 B:d1≥9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不合格。

C:d1﹥5时,且d1<9时,需对第二样本(n2=50)进行检验,检查出不合格品数d2,按以下列

规定判定:(d1+ d2)≤12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合格,(d1+ d2)≥13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不合格。

3.3.2强度等级符合表2相应规定时判为合格,且确定相应等级,否则判为不合格。 3.3.3抗冻性符合表3相应规定时判为合格,否则判不合格。 3.3.4干燥收缩值符合2.4规定时判为合格,否则判不合格。 3.3.5碳化性能符合2.5规定时判为合格,否则判不合格。

3.3.6各项检验结果均符合以上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符合该等级。

4、贮存 粉煤灰砖应存放三天后出厂。产品贮存、堆放应场地平整、分等分级、整齐稳妥。

抽样数量(块) 100(n1=n2=50) 36 10 10 3 15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灰和砂为主要原料,允许掺入颜料和外加剂,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蒸压养护而成的实心灰砂砖。 1、分类

1.1根据灰砂砖的颜色分为:彩色的,本色的。

1.2根据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为MU25、MU20、MU15、MU10

1.2根据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强度及抗冻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三、 蒸压灰砂砖(GB/11945—1999)

2、技术要求

2.1尺寸偏差和外观

尺寸偏差和外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单位:㎜

项 目 长度 L 宽度 B 高度 H 个数,不多于(个) 缺棱掉角 最大尺寸不得大于 最小尺寸不得大于 对应高度差不得大于 条数,不多于(条) 大面上宽度方向及其延伸到条面的长度不得大于 裂纹 尺寸允许偏差 大面上长度方向及其延伸到顶面上的长度或条、顶面水平裂纹的长度不得大于 优等品 ±2 ±2 ±1 1 10 5 1 1 20 30 指 标 一等品 合格品 ±2 1 15 10 2 1 50 70 ±3 2 20 10 3 2 70 100

2.2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单位:MPa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强度级别 平均值不小于 单块值不小于 平均值不小于 单块值不小于 MU25 25 20 5 4 MU20 20 16 4 3.2 MU15 15 12 3.3 2.6 MU10 10 8 2.5 2.0 注:优等品的强度级别不得小于MU15

2.3抗冻性应符合表3规定

3、检验规则

表3 强度级别 冻后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MPa 单块砖的干质量损失,不大于% MU25 20 2 MU20 16 2 MU15 12 2 MU10 8 2 注:优等品的强度级别不得小于MU15 3.1同类型的灰砂砖每10万块为一批,不足10万块亦为一批。

3.2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验的样品用随机抽样法从堆场中抽取,其他检验项目的样品用随机抽样法

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样品中抽取。抽样数量按表4进行

表4 项 目 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 颜色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抗冻性 抽样数量(块) 各50 36 5 5 5

3.3判定规则 按下列规则判定:

3.3.1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采用二次抽样方案,根据表1的质量指标,检查出其中不合格品块数d1,

A、d1≤5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合格。 B、d1≥9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不合格。

C、d1>5,且d1<9时,需再次从该产品批中抽样50块检验,检查出不合格品数d2 ,按

下列规则判定:(d1+ d2)≤12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合格,(d1+ d2)≥13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不合格。

3.3.2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级别由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最小值按表2判定。 3.3.3抗冻性如符合表3相应强度级别时判为符合该级别,否则判不合格。 3.3.4颜色抽检样品应无明显色差判为合格。

3.3.5抗冻性和颜色合格,按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和强度级别中最低的质量等级判定,其中有一项不

合格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4、贮存

灰砂砖应存放三天后出厂,堆放时应场地平整、分级分等、整齐稳妥。

四、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15229-2011)

1、分类

1.1类别

按砌块孔的排放分为五类 : 实心 (O) 、单排孔 (l) 、双排孔 (2) 、三排孔 (3) 和四排孔(4) 。 1.2 等级

1.2.1段砌块密度等接分为八级 :500 、 600 、 700 、 800 、 900 、 1000 、 1200 、 1400。

注 :实心砌块的密度等级不应大于 800 。

1.2.2按砌块强度等级分为六级 :1.5 、 2.5 、 3.5 、 5.0 、 7.5 、 10.0 。 1.3按尺寸允许偏差、外观质量分为:一等品(B)和合格品(c)。

1.4标记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LHB)按产品名称、分类、密度等级、强度等级、质量等级和标准编号的顺序进行标记。

标记示例 :密度等级为600级、强度等级为1.5级、质量等级为一等品的轻集料混凝土三排孔小

砌块。其标记为: LHB3 600 1.5B GB/T 15229──2002。

2、原材料

2.1轻集料: 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0mm, 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天然轻集料、超轻陶粒、自燃煤矸石和煤渣应符合GB/T 17431.1的要求,其中煤渣的含碳不大于10%;煤渣在陶粒混凝土中的掺量,不应大于轻粗集料总量的30%。 膨胀珍珠岩符合JC209,但膨胀珍珠岩的堆积密度不宜低于80kg/m。 非锻烧粉煤灰轻集料除符合GB/T17431.1的要求外,SO3的含量应小于1%:烧失量小于15%。 3、技术要求

3.1规格尺寸

3.1.1主规格尺寸为390mm×190mm×190mm。其他规格尺寸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1.2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项目名称 一等品 合格品 长度 ±2 ±3 宽度 ±2 ±3 高度 ±2 ±3 注:承重结构最小外壁厚度不应小于30mm,肋厚不应小于25mm。 保温砌块最小外壁厚度和肋厚不小于20mm。 3.2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项目名称 缺棱掉角:个数不多于 3个方向投影的最小尺寸(mm) 不大于 裂缝延伸投影的累计尺寸(mm) 不大于

3.3密度等级应符合表3要求

表3 密度等级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砌块干燥表观密度的范围 <500 510~600 610~700 710~ 800 810~ 900 910~ 1000 1010~ 1200 一等品 0 0 0 合格品 2 30 30 1400 1210~ 1400

3.4强度等级符合表4要求者为一等品;密度等级范围不满足要求者为合格品

表4 强度等级 1.5 2.5 3.5 5.0 7.5

4、检验规则

10.0 砌块抗压强度 平均值 ≥1.5 ≥2.5 ≥3.5 ≥5.0 ≥7.5 ≥10.0 最小值 1.2 2.0 2.8 4.0 6.0 8.0 密度等级范围 ≤600 ≤800 ≤1200 ≤1400 4.1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为: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密度、强度、吸水率及相对含水率。

4.2组批规则:砌块按密度等级和强度等级分批验收。它以用同一品种轻集料配制成的相同密度等级、

相同强度等级、质量等级和同一生产工艺制成的10000块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为一批;每月生产的砌块数不足 10000块者亦以一批论。

4.3出厂检验时,每批随机抽取32块做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验。而后再从合格砌块中,随机抽取如

下数量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 强度:5块。

密度、吸水率和相对含水率3块。 干缩性:3块; 抗冻性:10块;

放射性:按GB6566进行。 4.4判定规则

4.4.1判定所有检验结果均符合本标准第3条各项技术要求中某一等级指标时,则为该等级。 4.4.2复检:检验后,如有以下情况者可进行复检,复检的抽样数量和检验项目应与前一次检验相同

a.按表1、2检验的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各项指标,32个砌块中有7块不合格者; b.除表1、2指标外的其他性能指标有一项不合格者; c.用户对生产厂家的出厂检验结果有异议时。

复检后,若符合相应等级指标要求时,则可判为该等级;若不符合本标准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5、产品合格证、堆放和运输

5.1砌块出厂时,生产厂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其内容包括: a.厂名与商标

b.合格证编号及出厂日期; c.产品标记; d.性能检验结果;

e.批量编号与砌块数量(块); f.检验部门与检验人员签字盖章。 6、产品堆放和运输。

6.1砌块应按密度等级和强度等级、质量等级分批堆放,不得混杂。 6.2砌块装卸时,严禁碰撞,扔摔,应轻码轻放,不许用翻斗车倾卸。 6.3砌块堆放和运输时应有防雨、 防潮和排水措施。

第六节

地材

一、砂 子(GB/T14684—2011)

1、分类

1.1 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人工砂

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 人工砂:包括机制砂、混合砂。 1.2 规格

砂按细度模数为为粗砂、中砂、细砂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为别为: 粗:3.7—3.1、中:3.0—2.3、 细:2.2—1.6 1.3类别

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其中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砼,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砼,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砼和建筑砂浆。 2、主要技术要求

2.1天然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项目 含泥量(按质量计)%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2.2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砂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350 kg/m3,空隙率小于47%。

指标 Ⅰ类 <1.0 0 Ⅱ类 <3.0 <1.0 Ⅲ类 <5.0 <2.0 3、验收

3.1天然砂的出厂检验项目为:颗粒级配、细度模数、松散堆积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 3.2组批规则:按同分类、规格、适用等级及日产量每600吨为一批,不足600吨亦为一批,日产量

超过2000吨,按1000吨为一批,不足1000吨亦为一批。

3.3砂子出厂时,生产厂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砂应按类别、规格分别堆放和运输,防止人为碾

压及污染产品。

二、卵石、碎石(GB/T14685—2011)

1、分类与规格

1.1 卵石、碎石

1.2 规格:按卵石、碎石粒径尺寸分为单粒粒级和连续粒级。亦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单粒级卵石、

碎石混合成特殊粒级的卵石、碎石。

1.3类别 按卵石、碎石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1.4根据用途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2、主要技术要求

2.1卵石、碎石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项目 含泥量(按质量计)%

项目

针片状颗粒(按质量计)% 2.3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350 Kg/M3,空隙率小于47%。

3、验收

3.1卵石、碎石的出厂检验项目为: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

3.2组批规则:按同品种、规格、适用等级及日产量每600吨为一批,不足600吨亦为一批,日产量

超过2000吨,按1000吨为一批,不足1000吨亦为一批。日产量超过5000吨,按2000吨为一批,不足2000亦为一批。

3.3卵石、碎石出厂时,生产厂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卵石、碎石应按类别、规格分别堆放和运输,防止人为碾压及污染产品。

指标 Ⅰ类 <5 Ⅱ类 <15 Ⅲ类 <25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指标 Ⅰ类 <0.5 0 Ⅱ类 <1.0 <0.5 Ⅲ类 <1.5 <0.7 2.2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第七节 装饰材料

一、陶瓷砖(GB/T4100-2006)

定义: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制造的用于覆盖墙面和地面的薄板制品, 陶瓷砖是在室温下通过

挤压或干压或其他方法成型, 干燥后,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温度下,烧制而成。

1、分类

1.1按砖的成型方法分:挤压砖、干压砖、其他方法成型砖 1.2按砖的吸水率分: 低吸水率砖(Ⅰ类)E≤3%

中吸水率砖(Ⅱ类)3%<E≤10% 高吸水率砖(Ⅲ类)E>10%

1.3根据吸水率高低陶瓷砖分为5类: 瓷质砖(E≤0.5%)、炻瓷砖(0.5%<E≤3%)、

细炻砖(3%<E≤6%)、炻质砖(6%<E≤10%)、陶质砖>10%

1.4按用途分: 外墙砖、内墙砖、地砖等

1.5根据其表面施釉与否分为有釉砖和无釉砖, 釉面砖由于色彩图案丰富,而且防污能力强,主要用于

卫生间、厨房的墙面和地面。无釉砖主要包括瓷质砖、玻化砖、抛光砖等。这类砖的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较高、吸水率较低、耐磨性好。玻化砖和抛光砖是经较高温度烧制的瓷质砖,玻化砖是所有瓷质砖中最硬的一种。抛光砖是将玻化砖表面抛光成镜面,呈现出缤纷多彩的花色。但是,抛光后砖的闭口微气孔成为开口孔,所以耐污染性相对不强。

2、验收

2.1砖或其包装上应有以下标志 A:制造商的标记或商标及产地。 B:质量标志

C:砖的种类及执行标准的相应附录。 D:名义尺寸和工作尺寸,模数和非模数。 E:表面特征,如有无釉和有釉。

2.2产品特性 对用于地面的陶瓷砖,应有以下特性 A:磨檫系数 B:耐磨性 2.3产品说明书 A:成型方法

B:陶瓷砖类别及执行本标准附录

C:名义尺寸和工作尺寸,模数和非模数。 D:表面特征,如有无釉和有釉。

二、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19766-2005)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装饰用的天然大理石板材,其他用途的天然大理石也可以参照执行。 1、分类

1.1分类:普型板(PX)、圆弧板(HM)——装饰面轮廓线的曲率半径处处相同的饰面板材。 1.2等级:普型板按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平面度公差、角度允许公差,外观质量可分为

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

圆弧板按规格尺寸允许偏差、直线度公差、线轮廓公差及外观质量可分为

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

1.3产品标记

标记顺序:荒料产地名称、花纹色调特征描述、大理石、编号、类别、规格尺寸、等级、标准号 示例:用房山汉白玉大理石荒料加工的600mm×600mm×20mm、普型、优等品板材标记如下:

房山汉白玉大理石:M1101 PX600×600×20 A GB/T19766-2005

2、技术要求

2.1普型板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单位:㎜ 允许偏差 项 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长度、宽度 ≤12 厚度 >12 干挂板材厚度 +0 -1.0 ±0.5 ±1.0 +2.0 -0 ±0.8 ±1.5 +0 -1.5 ±1.0 ±2.0 +3.0 -0

2.2圆弧板壁厚最小值应不小于20mm,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见表2规定

表2 单位:㎜ 允许偏差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0 +0 弦长 -1.0 -1.5 +0 +0 高度 -1.0 -1.5

2.3普型板角度允许公差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单位:㎜

圆弧板端角度允许公差:优等品为0.4㎜,一等品为0.6,合格品为0.8㎜ 2.4外观质量

同一批板材的色调应基本调和,花纹应基本一致。 板材正面的外观缺陷应符合表4规定 名称 裂纹 缺棱 表4 单位:㎜ 规定内容 优等品 长度超过10㎜的不允许条数(条) 一等品 0 合格品 板材长度范围 ≤400 >400 优等品 0.3 0.4 允许公差 一等品 0.4 0.5 合格品 0.5 0.7 长度不超过8㎜,宽度不超过1.5㎜(长度≤4㎜,宽度≤1㎜不计),每米允许个数(个) 沿板材边长顺延方向,长度≤3㎜,宽度≤3㎜(长缺角 度≤2㎜,宽度≤2㎜不计),每块板允许个数(个) 面积不超过6cm2(面积小于2 cm2不计),每块板允色斑 许个数(个) 砂眼 直径在2㎜以下 0 1 2 不明显 有,不影响装饰效果 板材允许粘结和修补,但粘结和修补后应不影响板材的装饰效果和物理性能。 3、物理性能

3.1镜面板材的镜向光泽值应不低于70光泽单位,若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2体积密度不小于2.3g/CM3

3.3吸水率不大于0.5% ,干燥压缩强度不小于50MPa ,弯曲强度不小于7.0 MPa 。 4、验收

4.1同一品种、类别、等级的板材为一批。

4.2包装箱上应注明企业名称、商标、标记、须有“小心向上”和“小心轻放”的标志。对安装顺序

有要求的,应注明安装序号。 4.3运输板材过程中应防碰撞、滚摔。

4.4板材应在室内储存,室外储存时应加遮盖。并按品种、类别、等级或工程部位分别码放。

三、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01-2009)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装饰用的花岗石板材,其他用途的天然花岗石也可以参照采用。 1、分类

1.1按形状分类 a普型板(PX)

b圆弧板 (HM) 装饰面轮廓线的曲率半径处处相同的饰面板材。 c 异型板 普型板和圆弧板以外的其他形状的板材。 1.2按表面加工程度分

a亚光板(YG) : 饰面平整细腻,能使光线产生漫反射现象的板材。 b镜面板(JM)

c粗面板(CM):指饰面粗糙规则有序,端面锯切整齐的板材。 1.3分级

按板材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平面度、角度允许公差,外观质量分为 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 1.4命名与标记

标记顺序:荒料产地名称、花纹色调特征描述、花岗石、编号、类别、规格尺寸、等级、标准号 示例:用山东济南黑花岗石荒料加工的600mm×600mm×20mm、普型、镜面、优等品板材标记

如下 命名:济南青花岗石 标记:G3701PX JM 600×600×20 A GB/T18601

2、技术要求

2.1尺寸允许偏差

普型板材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单位: (㎜) 项 目 亚光面和镜面板材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0 ―1.5 +1.0 -1.5 ±2.0 +1.0 -2.0 优等品 粗面板材 一等品 合格品 0 -1.5 ±2.0 +2.0 -3.0 长、宽度 ≤12 >12 +0 ―1.0 ±0.5 ±1.0 ±1.0 ±1.5 +0 -1.0 厚度 2.2圆弧板壁厚最小值应不小于18mm,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单位:(mm) 项目 亚光面和镜面板材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0 ―1.5 +0 ―1.0 高度

2.3普型板角度允许公差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单位:(mm)

板材长度 ≤400 >400 2. 4外观质量

同一批板材的色调应基本调和,花纹应基本一致。 板材正面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名称 缺棱 缺角 裂纹 色斑 色线 规 定 内 容 长度不超过10㎜,宽度不超过1.2mm(长度小于5mm,宽度小于1.0mm不计),周边每米长允许个数(个) 沿板材边长,长度≤3mm,宽度≤3mm(长度≤2mm,宽度≤2mm不计),每块板允许个数(个) 长度不超过两端顺延至板边总长度的1/10(长度小于20mm的不计),每块板允许条数(条) 面积不超过15㎜×30㎜(面积小于10㎜×10㎜不计),每块板允许个数(个) 长度不超过两端顺延至板边总长度的1/10(长度小于40mm的不计),每块板允许条数(条) 2 3 不允许 1 2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0.3 0.4 一等品 0.5 0.6 合格品 0.8 1.0 +0 ―1.5 +0 ―1.0 +0 ―1.0 +0 ―1.5 粗面板材 一等品 +0 ―2.0 合格品 +0 ―2.0 弦长 圆弧板角度允许公差:优等品为0.4mm,一等品为0.6mm,合格品为0.8mm

注:干挂板材不允许有裂纹存在。 2.5物理性能

镜面板材的光泽度应不低于80光泽单位或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体积密度不小于2.56g/cm3 ,吸水率不大于0.6%,干燥压缩强度不小于100Mpa ,弯曲强度不小于8.0 Mpa 3、验收

3.1组批:同一品、类别、等级的板材为一批。

3.2板材应注明:企业名称、商标、标记,须有“向上”和“小心轻放”的标志。对安装顺序有要求

的,应注明安装序号。

3.3运输板材过程中应防碰撞、滚摔。

3.4板材应在室内储存,室外储存时应加遮盖。并按品种、类别、等级或工程部位分别码放。

第八节 安全防护用品

一、安全平网(GB5725-2009)

1定义: 用来防止人物坠落,或用来避免、减轻坠落及物击伤害的网具。安全网一般由网体、边绳、系

绳等构件组成。

2型号P-3*6

2.1外观

同一张网同种构件、规格和制作方法需一致。外观平整。 2.2网宽或高度:P≥3.0m

2.3规格: 网长偏差±2% 网宽偏差±2% 2.4目形及网目边长:菱形边长≤8cm 2.5系绳分布:沿网边均匀分布

2.6系绳长度、系绳间距 筋、系绳一体,长度≥2*0.8m 系绳间距≤0.75cm 2.7筋绳间距≥300mm 2.8网节点:必须固定

2.9冲击性能:100kg砂包10m冲击网绳、边绳、系绳不断 2.10绳断裂强力 边绳≥7000N;筋绳≥3000N 2.11网重≤15kg

2.12标志:产品名称、标记、厂名、合格证、生产日期齐全 2.12企业标称材料:高强丝

二、密目式安全立网(GB5725-2009)

1定义:网目密度不低于800目/100cm2,垂直于水平面安装用于防止人员坠落及坠物伤害的网。

一般由网体、开眼环扣、边绳和附加绳组成。

2型号ML –1.8*6

2.1外观

缝线无跳针、漏缝,缝边均匀,不得有断纱、破洞、变形及有碍使用的缺陷 2.2规格:标准尺寸:宽:1.8m 长:6.0m 2.3网目密度(目/100cm)≥800mm 2.4环扣孔径≥8mm 2.5环扣间距≤450mm

2.6耐贯穿性 1m长钢管从不低于2.5m高处自由落体,不发生贯穿或网体明显损伤 2.7耐冲击性 100kg砂包2m高冲击,网边不允许断,网体被冲断直线长度≤200mm,

曲线长度≤150mm

2.8阻燃性能:续燃、阻燃≤4 s 2.9网重≤3.7kg

2.10标志:产品名称、标记、厂名、合格证、生产日期齐全 2.11企业标称材料:聚乙烯

第九节 周转材料

1.1尺寸和公差

一、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6-2008)

1.1.1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的规格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规格尺寸 mm 幅 面 尺 寸 模 数 制 宽 度 600 900 1000 1200

长 度 1800 1800 2000 2400 915 1220 915 1220 非 模 数 制 宽 度 长 度 1830 1830 2135 2440 12.0 15.0 18.0 21.0 厚 度 注:其他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议。 0

1.1.2对于模数制的板,其长度和公差为-3 mm;对于非模数制的板,其长度和公差为±3mm。 1.1.3板的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厚度公差 mm 公称厚度 12.0 15.0 18.0 21.0 平均厚度与公称厚度间允许偏差 ±0.5 ±0.6 ±0.8 ±1.0 每张板内厚度最大允差 1.0 1.2 1.6 2.0

1.1.4板的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两对角线长度允许公差 公称长度 ≤1830

>1830 1.1.5板的四边边缘长度之差均不得超过1mm/m。

1.1.6板的翘曲度,优等品和一等品不得超过0.5%,合格品不得超过1%。 1.2板的结构

1.2.1相邻两层单板的木纹应相互垂直。中心层两侧对称层的单板应为同一树种或物理力学性能相似

的树种和同一厚度。

1.2.2同一层表板应为同一树种,表板应紧,面朝外。表板和芯板不允许采用未经斜面胶接或指型拼

接的端接。

1.2.3胶合板中不得留有影响使用的夹杂物。拼缝用的无孔胶纸带不得用于胶合板内部。如用其拼接

或修补面板,对优等品事后应除去胶纸带,对一等品和合格品允许留有胶纸带的总长度分别不得超过板长的15%和30%;优等品和一等品背板上允许留有的胶纸带总长度分别不得超过板长的20%和30%,合格品背板上留有的胶纸带长度不限。

1.2.4板的表面应进行处理(刮光或砂光),如经供需双方协议可单面处理或不处理。

两对角线长度之差 3 4 1.3树种

1.3.1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的用材树种为马尾松、云南松、落叶松、辐射松、荷木、枫香、拟赤杨、

桦木、柳安、奥堪美、克隆、阿必东等。

1.3.2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的面板树种为该胶合板的树种。

1.4胶粘剂 制造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的胶粘剂性能应符合室外胶合板的要求。 1.5等级

1.5.1凝土模板用胶合板按成品板上可见的材质缺陷和加工缺陷分成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和合

格品。

1.5.2一般通过目测成品板上允许缺陷来判定其等级。等级取决于允许的材质缺陷、加工缺陷以及对

拼接的要求。

1.6验收检验

1.6.1在产品出场交货前,必须由生产厂质检部门进行质量检验,检验的项目包括规格尺寸、外观等

级和物理力学性能三项。

1.6.2通过逐张检验确定产品的等级。

1.6.3产品出厂时,生产厂应出具产品质量鉴定证书,注明产品等级、规格尺寸、物理力学性能数值

以及生产批号等。

1.7贮存保管

凝土模板用胶合板堆放要求场地平整,垫离地面20-30cm,堆垛在1.5m左右。露天堆放要求上盖下垫,做好防雨、防潮及防火工作,防止其它杂物和油渍污染。

二、针叶树锯材(GB/T153—2009)

1、树种:红松、马尾松、落叶松、云杉、冷杉、柏木、云南松、华山松及其他针叶树种。 2、常用木板:

薄板厚度为12、15、18、18、21MM 中板厚度为25、30MM 厚板厚度为40、50、60MM 3、常用木枋:

工程用木枋常是一等材以上,东北松、湘杉、马尾松等

模板用木枋一般采用50*100,其长度公差为+6㎝,-2㎝,厚度要求±2㎜,宽度公差为±3㎜。 4米长木枋横弯不得超过2㎝,顺弯不得超过8㎝。 2米长木枋横弯不得超过1㎝,顺弯不得超过4㎝。 4、验收: 4.1尺寸偏差

种类 长度

尺寸范围M 不足2.0 自2.0以上 偏差 +3CM,-1CM +6CM,-2CM 宽度、厚度 种类 尺寸范围MM 自25以下 25—100 100以上 偏差MM ±1 ±2 ±3 4.2缺陷 允许限度 缺陷 检量与计算方法 最大尺寸不得超过材宽的 任意材长1M范围内个数不得超过 长度不得超过材长 任意材长1M范围内个数不超过 最严重缺角尺寸不得超过材宽 横弯最木拱高不得超过水平长的 顺弯最大不得超过水平长的 特等锯材 15% 4 5% 1 5% 0.3% 1% 普通锯材 一等 25% 6 10% 4 20% 0.5% 2% 活节及死节 裂纹夹皮 虫眼 钝棱 弯曲

5、贮存应分品种、规格、整齐堆放(长大件一头齐),露天堆放应平整夯实地坪,并适当加枕垫离地

面20—30公分,注间通风,防雨、防潮、防火,上盖下垫,适时翻堆,防止木料变质,影响木材质量。

三、脚手架钢管(GB/T3091—2001)

一、脚手架钢管采用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中规格为φ48.3×3.5mm的钢管。 二、外径和壁厚及允许偏差: 公称口径(mm) 40 公称外普通钢管 理论重量(kg/m) 3.87 加厚钢管 公称壁厚(mm) 4.5 理论重量(kg/m) 4.86 ±0.5mm ±12.5% 外径允许偏差 壁厚允许偏差 径(mm) 公称壁厚(mm) 48.3 3.5 注:1、理论重量:每米重量(kg)=(外径mm—壁厚mm)×壁厚mm×0.0246615;

2、公称口径系近似内径的名义尺寸,不表示公称外径减去两个公称壁厚所得的内径。

三、钢管的椭圆度应不超过公称外径的±0.75%。 五、表面质量

1、焊缝:钢管焊缝的外毛刺应清除,其剩余高度应不大于0.5mm。当壁厚不大于4mm时,清除毛刺后

刮槽深度应不大于0.2mm;当壁厚大于4mm时,刮槽深度应不大于0.4mm。超过钢管原始表面轮廓的焊缝余高应不大于3mm。

2、错边:焊缝处钢带边缘的径向错位(错边)应不大于1.6mm。 3、脚手架用钢管不允许补焊。

4、钢管内、外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折叠、裂缝、分层、搭焊等缺陷存在;允许有不超过壁厚负偏差

的其他缺陷存在。

5、钢管弯曲度应为使用性平直。

6、钢管的两端面应与钢管的轴线垂直,且不应有切口毛刺。 六、包装

1、钢管可进行外表面涂层,涂层应光滑,附着牢固且留滴少。 2、钢管管端可加保护套,保护套可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20四、钢管通常长度为3000~12000mm,脚手架用钢管定尺长度一般为6m/根,其允许偏差为 0mm。

四、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一、定义: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的用于固定脚手架、井架等支撑体系的连接部件,简称扣件。 二、钢管脚手架扣件按结构形式分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和底座。 1、直角扣件:连接两根呈垂直交叉钢管的扣件。 2、旋转扣件:连接两根呈任意角度交叉钢管的扣件。 3、对接扣件:连接两根对接钢管的扣件。

4、底座:用于承受脚手架立柱荷载的可锻铸铁件或铸钢件。 三、技术要求

1、扣件在主要部位不得有缩松、夹渣、气孔等铸造缺陷。扣件应严格整形,与钢管的贴和面应紧密接

触,应保证扣件抗滑、抗拉性能。

2、扣件(除底座外)应经过65N.m扭力距试压,扣件各部位不应有裂纹。

3、扣件用T型螺栓M12,其总长应为(72±0.5)mm,螺母对边宽应为(22±0.5)mm,厚度应为 (14±0.5)mm;铆钉直径应为(8±0.5)mm,铆接头应大于铆孔直径1mm;旋转扣件中心铆钉直径应为(14±0.5)mm。 四、外观和附件质量要求:

1、扣件各部位不应有裂纹。

2、盖板与座的张开距离不得小于50mm;当钢管公称外径为51mm时,不得小于55mm。 3、扣件表面大于10mm的砂眼不应超过3处,且累计面积不应大于50mm。 4、扣件表面粘砂面积累计不应大于150mm。

5、扣件表面凸(或凹)的高(或深)值不应大于1mm。

6、扣件与钢管接触部位不应有氧化皮,其他部位氧化皮面积累计不应大于150mm。 7、铆接处应牢固,不应有裂纹。

8、T型螺栓和螺母符合GB/T3098.1、GB/T3098.2的规定。 9、活动部位应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10、产品的型号、商标、生产年号应在醒目处铸出,字迹、图案应清晰完整。

11、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不应采用沥青漆),油漆应均匀美观,不应有堆漆或露铁。 五、标志

1、产品上应铸出:生产年号、商标、产品型号。

2、产品标志应设置在产品合格证上,应标明:生产厂名、商标、产品型号、数量、生产日期、检验

员印记。

六、包装:扣件应分类包装,捆扎要牢固,每袋(箱)重量不超过30kg,每包应有产品合格证,包装上应

标明:生产厂名、许可证号标记和编号、产品型号、数量。 七、贮存:产品存放应防锈、防潮。

2

2

2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