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之后
作者:龙庆珠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06年第11期
这次我很荣幸,有机会随柳州市教科所的领导同志一起送教到三江。三江之行受益匪浅,感慨万千。在此,仅谈谈我的所见、所闻、所想。
一、朴实、真实的课堂教学
那天,我们在洋溪乡中心校听了本地一名数学教师吴老师上的“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片断如下:
师:你们见过多大面值的人民币?哪些同学用过人民币? 生1:我用过10元的。 生2:我用过2元的。 生3:我用过4角的。
师(打岔):有4角面值的人民币吗?我们应该怎么说? 生3:就是两张2角的。
生4:我用过6角的,也就是一张5角的和一张1角的。 生5:我用过2角的。 生6:我用过3角的。 生7:我用过5元的。
以上就是洋溪乡中心小学一年级二十位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从心里感觉到,这些学生用钱的机会太少了!由此可见,他们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艰苦。此时,课堂上的吴老师还是不慌不忙,面带微笑。接着,教师出示一张100元人民币,问学生:“你们见过吗?”大多数学生摇摇头,表示没有见过。教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是100元人民币。”接着,教师又出示了一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0元的人民币,学生有了以上的经验知道是50元。教师又说:“你们会不会用它去买东西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换人民币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组的桌上竖着一根竹竿,开始我不知道做什么用,课上到现在我才明白,课桌上插的竹竿是用来作换人民币的道具。教师分别把1张100元、1张50元、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的人民币夹到五根竹竿上,并将它们竖起在五个小组的桌面上。在换人民币的活动开始前,教师让学生用10张1元的人民币从她手上换1张10元人民币,并且板书:1张10元=10张1元。然后,教师再把五个信封发到五个小组,让每组学生合作数一数信封里面有多少钱,可以换竹竿上夹的哪一张人民币。活动开始后,每一组学生都在认真地数人民币,基本上会用信封里面的钱去换竹竿上夹的钱,换的时候还要说明清楚。如:我用10张1角可以换1张1元,我用10张2元可以换1张20元等。活动到了最后,第一组桌面上的竹竿夹着的那张100元仍无人问津。教师再三追问:“这张100元的人民币为什么没有人来换?”学生没有反应,课堂上出现了尴尬的局面。这时,我发现第二组的桌面上放着10张10元的人民币,我走过去,轻声地告诉学生:“你们可以拿这个信封里的钱去换那张100元人民币。”他们看着我,一脸茫然,仍然没有反应。 这位乡村教师,课堂教学准备得相当充分,她能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把人民币的交换运用到分小组活动之中,非常直观。如1元=10角,1角=10分。通过换钱的活动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思路很好,可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尴尬局面呢?我想,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学生用钱的机会太少了,对100元很陌生,不知道100元到底是多少。这让我想起了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小明的身高是130分米,我家离学校的距离是100厘米,我的铅笔长2米,数学书的宽度是14米,课桌高70米等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这些单位的含义,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加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怎样才能深入浅出,结合实际去讲解教材,让学生真正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呢?
二、热情洋溢的送教课
这是我校送教下乡时“B”类骨干教师上的一节送教课,北师大版二年级教材“买电器”。这一课主要是通过买电器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整十、整百的口算加减。
我们的这位黄老师很会煽情,有很强的亲和力。一进课堂,很快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她用激动的心情向学生介绍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日子越过越好,便邀请学生与她一起到家电城去看看,以此引入新课。然后,黄老师就分别向学生出示了家电城里商品的价格:洗衣机每台500元,电冰箱每台960元,电视机每台800元,电风扇每台200元。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这时候,教师以为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发言。可是,下面的16位学生一脸茫然,没有一个响应,课堂上顿时陷入了尴尬的局面。我们的这位教师反映很快,马上启发问道:“同学们,你们家里有什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器?”一个学生回答道:“我家有电灯。”另一个学生回答:“我家有收音机。”然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声音了。教师再启发:“看着这些电器的单价,你们会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才慢慢进入角色。
当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课堂上会又一次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呢?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学生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做数学信息,二是学生对单价是什么不理解。教师在出示洗衣机价格时,在洗衣机的图下贴出了5张100元的人民币,表示单价是500元,但是有些学生没有看出是什么意思,或者根本就不知道那是500元。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而且家里又没有这些电器。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备学生,了解学生有什么样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如果一开始,教师就明确地告诉学生,买一台洗衣机需要500元,并把洗衣机图片下的单价用数字标清楚,清晰度会更明朗一些。因此建议教师多引导学生看教材,并让学生轻声朗读教材,这时学生的眼睛、大脑和思维就会进入教材,对教材有更加感性的认识,从而理解教材的内涵,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一定要以学定教,目标才会明确。学习主要是学生自身的认知活动,他们只有采用了符合自己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学法,才能有效地促进自身知识、智能的发展。同时,数学课堂教学又是一门科学。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具备自主思维的能力,还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习数学和学好数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就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义务与职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