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

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

来源:筏尚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4卷第5期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Vo1_24 N0.5 2008年5月 Journal of JihIl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rdv.2008 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 张 东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处,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本文在阐述网络教育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在网上远程教育研究方面的实践体会,提出了 网上课程设计的若干原则,并给出了网络课程设计案例。 [关键词]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042(2008)05—00O9—03 Tactics Oil Design Network Courses in Distance Education ZHANG Dong (Teaching e,Jil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Changchun iflin 130022,China) Abstract:Based on stating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education,according to the prac— itcal experience on net distance education,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principles we should con.form to when we design network courses,and then gives an example. Key words:distance education;network course;design tactic 一、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 网上教育活动可以在个体、群体、众体三个层次 (一)资源共享 上进行,按活动方式可分为异步教学和同步教学。 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 同步教学具有空间上的自由度,异步教学在空间和 源、网络人力资源。网络环境资源是指构成网络教 时间上均具有很大的自由度 表1显示可以用于支 育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 持各类教学活动的部分网络信息工具。 通信设备等,以及形成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系 网络教育的时空不限性给教学活动带来虚拟 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在网络上蕴藏 性。虚拟教育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模式,可以把 着的与教育相关的知识、资料、情报、消息等的集合; 校内模式与校外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无缝 网络人力资源通常包括具备开发、建设或应用各种 连接的新型教育系统。对于实力较强的学校来说, 网络教育资源的能力的个体,如网络硬件结构设计、 这种双重办学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其教育优势。 维修人员、网络系统开发人员、网络系统安全维护人 (三)多向互动 员、教育网页开发人员、网络用户,等等。在这三部分 从学生视角来看,网络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利 资源中,网络信息资源是核心,因为其他两部分资源 用课件、信息资源及智力工具进行学习而产生互动, 是为信息资源的建立、传播和利用而服务的。与传统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在线教师、同伴、专家等对话而 的教育信息资源不同,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以电 产生互动,如图1所示。 子网络为录存载体和传输媒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具 (四)便于合作 有传递迅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凡特陛。 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 (二)时空不限 不仅能够进行交流研讨,还可以利用适当的软件工 收稿日期:2008—02—2O 作者简介:张东(1974一 ),女,吉林白城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处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0・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5月 具支持协同创作。现在许多网络教育平台带有群件 系统的功能,能够支持一个学习群体方便地进行通 讯交流、共享工作空间、共享应用软件和协同创作。 表1各类教学活动的部分网络信息 图1 网上学习的多向互动(学员视角) 二、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原则 (一)以教育改革为宗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 大方向,网上教育应该做到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 容从新、评价创新。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来说,经过 这种革新课程学习熏陶的教师们无疑会转而对中小 学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二)以异步学习为基础 网络媒体更适合于异步学习,因为异步学习可 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自由度,而同步学习 只利用了它的空间自由度,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 受到宽带的限制。就目前而言,在网络上实行同步 教学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对于网络成人教育来说, 异步学习更应大力倡导。 (三)以多元载体为环境 网络教育不应该排斥其他媒体,特别是书本和 光盘,可以作为离线学习资源。将离线资源与网络 课程相结合,可以弥补目前网上中文教育资源的不 足,减少网络信息传输的负担,并且通过减少在线学 习时间而降低费用。因此,我们主张采用网络、书 本、光盘“三位一体”的学习媒体配置,如图2所示。 图2“三位一体”的学习媒体配置 (四)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网上教育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营造一种有 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 文化。学员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 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 作品、自我评价等。 (五)以案例学习为抓手 在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案例学习历来被作 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教 师培训中,更应运用案例学习方法,让学员通过大量 的案例观察与分析,提升教学设计水平。Intemet上 有许多专门收集教案的网站,其中存有成百上千个 中小学学科教案,可以优选出许多可供教师学习的 案例资源。 (六)以学习资源为支撑 网络课程是一个以信息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 系统,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采取自建与引用相结合 的办法。比较而言,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 计为中心的,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 中心的,而且网上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 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尤其适用于成人 学习者。 (七)以合作学习为导向 合作学习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 它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的 能力。在教师教育中,如果能够让教师们学会在网 上运用电子手段进行教学研讨和协同设计教案,无 疑会对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是 值得倡导的学习模式。 (八)以电子作品为业绩 网上教学应该让学员尽量利用电子手段完成作 业,把他们的电子作品作为学习业绩。学员的电子 作品可以传送给教师,也可以通过网页形式发布,以 便接受多方评议。对于教师教育来说,特别有价值 的电子作品是信息化教案,教师通过设计信息化教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4卷第5期 张东: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 案就能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 (十)以电子学档为管理手段 (九)以结构化评价为特色 网络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 革新的测试理论主张采取面向绩效的评价,不 通过建立和维护学员的电子学档来管理学习过程。 但要知道学员做得怎么样,还要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电子学档可以包括学员身份信息、学习任务信息、学 对于网络教育来说,比较易行的方法是依据学员的 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电子作品选集等。 电子作品进行评价。课程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 三、网络课程设计案例 设计出一些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通常从作品的 为了示范如何运用上述原则来设计网络课程, 选题、内容、组织、技术、资源利用等方面确定评价的 笔者以自己承担的一门网络课程为例,在此展示此 结构分量,并具体规定各分量的评分等级。有了这 课程的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本网络课程的设计 种量规,就能大大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不但可以 方案吸收了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网络教育研究的最 教师评,而且可以让学员自评和同伴互评。如果事 新技术成果,主要特点是: 先公布量规,可以对学生完成作业起到导向作用。 图3网络课程结构示例 (一)基于资源库的课程组织 信息交流。 这个课程按内容专题组织成若干模块,各模块 综上所述,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笔者近年 采取网页结构,并且与教学案例库、常见问答库 来在网络教育研究方面形成的基本理念和实践。由 (rAQ)、评价量规库、媒体素材库、参考文献库以及 于这些研究和实践都属完善阶段,还有很大的改进 作业工具库相连接。 空间。 (二)基于电子学档的管理 本系统用电子学档记录学员的学习过程与学习 参考文献: 成果,支持面向过程的学习评价。 [1]奥托・彼德斯.数字化学习环境:开放无距离教育新的可 (三)开放式信息库结构 能和机遇[J].开放教育研究,1998,(2). 系统允许教师将优选学员的优秀电子作品上传 [2]德斯蒙德・基更.远距离教育:国际终生教育的第一选择 至案例库,也可以将学员中提出的常见问题加解答 [J].开放教育研究,1998,(2). 后作为新的raQ存入答问库。 [3]易滨.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远程学习材料设计[J].开 (四)多向互动与合作学习 放教育研究,1999,(5). 允许学员利用网上异步、实时的通讯工具,与在 线同伴合作学习,或者与在线教师和在线专家进行 [责任编辑欧喜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