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
课 题 与朱元思书 课 型 新授课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2.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策略方法 诵读法、师友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1.了解作者。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______” 2.注音: ①水皆缥( ) 碧 ②泠泠( )作响。 ③嘤嘤( )成韵 ④鸢( )飞戾( )天者 ⑤急湍( )甚箭 ⑥ 窥( )谷忘反 ⑦互相轩邈 ( )( ) ⑧蝉则千转( )不穷 ⑨经纶( )世务者 3.了解“骈文“的有关知识。 课前导学 4.熟读课文,并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并默写全文。 5.内容理解 (1)写水异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 __ _和 的特点;写山奇,分别从 觉和 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它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3)简单赏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写法。 教 学 流 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环节 交流感知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作者以及背景资料。 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组织全班交流预习内容。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学生活动 1.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 2.师友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3.学生独自读文,注意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4.齐读课文。 5.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 6.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7.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1
三、分析课文,理清文章写 作思路: 研读共品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 第二段:先写“异水“部分,再写“奇山”部分。 教师适时引导,进行学法指导。 1.师友讨论共品。 2.全班交流。 师友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上提出。 师友相互讨论谈感受。 全班交流心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师友谈收获。 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学生活动 互助释疑 四、交流疑点,互相解答。 五、 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掌握学情,及时解惑。 六、巩固训练: 巩固拓展 学生齐读第三段。 七、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总结提高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八、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 2.背诵课文 教学环节 交流感知 教学内容 教师出示问题,适时引导 教师点评,作重点强调。 教师活动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内检查背诵:按要求写出句子。 容,引入本节课内容。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 净,天山共色。 检查背诵: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 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师友回顾交流 天下独绝。 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 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 浪苦奔。 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老师组织全班交流易错点。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写作技巧。 师友讨论共品。 全班交流 师友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师友 师友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2
三、分析课文,把握各段的 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研读共品 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四、归纳鉴赏本课写景特点。 1.意境美2.志趣美。3.语言美 4.结构美 互助释疑 五、交流疑点,互相解答。 掌握学情,及时解惑。
六、 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巩固拓展 七、拓展延伸 文中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句子,你能写出几句来吗? 八、归纳主题 九、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十、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下一课 班上提出。 教师出示问题,适时引导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师友相互交流。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全班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教师总结提升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短文,语言生动优美,巧妙地运用各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2.布置作业 与朱元思书 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师友谈收获。 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总结提高 板书设计 补充修正 教学反思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