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中布的读音是:tǒng zhōng bù。
筒中布的拼音是:tǒng zhōng bù。 结构是:筒(上下结构)中(独体结构)布(半包围结构)。 注音是:ㄊㄨㄥˇㄓㄨㄥㄅㄨˋ。
筒中布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古代细布的一种。因多卷作筒形﹐故称。筒中布[tǒngzhōngbù]⒈古代细布的一种。因多卷作筒形,故称。
二、引证解释
⒈古代细布的一种。因多卷作筒形,故称。引《文选·左思<蜀都赋>》“黄润比筒”晋刘逵注:“黄润,谓筒中细布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戎虽不受,厚报其书。”按《晋书·王戎传》作“筒中细布五十端。”唐白居易《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卷作筒中布,舒为席上珍。”亦省称“筒布”。唐韩翃《送故人归蜀》诗:“客衣筒布润,山舍荔支繁。”
三、网络解释
筒中布古代细布的一种。综合释义:古代细布的一种。因多卷作筒形,故称。《文选·左思<蜀都赋>》“黄润比筒”晋刘逵注:“黄润,谓筒中细布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戎虽不受,厚报其书。”按《晋书·王戎传》作“筒中细布五十端。”唐白居易《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卷作筒中布,舒为席上珍。”亦省称“筒布”。唐韩翃《送故人归蜀》诗:“客衣筒布润,山舍荔支繁。”汉语大词典:古代细布的一种。因多卷作筒形,故称。《文选·左思〈蜀都赋〉》“黄润比筒”晋刘逵注:“黄润,谓筒中细布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戎虽不受,厚报其书。”按《晋书·王戎传》作“筒中细布五十端。”唐白居易《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卷作筒中布,舒为席上珍。”亦省称“筒布”。唐韩翃《送故人归蜀》:“客衣筒布润,山舍荔支繁。”其他释义:1.古代细布的一种。因多卷作筒形﹐故称。
关于筒中布的词语
布帛菽粟 出气筒 枝流叶布 发号布令 遮羞布 季布一诺 发宪布令 布颿无恙 布被瓦器 碁布星罗
关于筒中布的成语
开诚布公 炮筒子 中规中矩 发号布令 发宪布令 遮羞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