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别离》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别离》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筏尚旅游网


《别离》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lzhfy

教学目标:1、理解别离诗的内涵;

2、了解十四行诗的特点。

1、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歌吟别离的诗很多很多,如我们学过柳永的《雨霖铃》,学生齐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又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在古人的眼里,离别是那样的感伤,南朝文学家江淹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那么,现代诗人、学者冯至的笔下的别离,又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呢?

2、介绍冯至

看注解:现代作家、文学家、翻译家、诗人。鲁迅评价他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

诗人”。

3、学生自读,画出难以理解的诗句,然后交流讨论。

4、师生互动,解决疑难。

第 1 页 共 6 页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

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身边感到冷,眼前突然辽阔,

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

帮助解读

A、激发学生已有体验:考上高中,初中的同学有的上了罗中,有的上了永中,

各人过各人的读书生活,各人都重新有了新的朋友,世界便分成了两个;刚到罗中的第一个晚上,最想的就是家的温暖,朋友的友情的温暖,所以就会感到冷;

B、喻体:刚出生的婴儿带给你的感受?联系“眼前突然辽阔”来理解。(新

生、起点、光明的前途等。)

呵,一次别离,一次降生,

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

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

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耘耕。

第 2 页 共 6 页

帮助解读:

如何理解“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

为了再见,好像初次相逢,

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

像初晤面时突然感到前生。

帮助解读:

A、“晤”的意思是?“初晤面”就是?“前生”的意思是?

B、当你在“今世”遇到你的“前生”,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故事;很煽情的诗句:“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

生的擦肩而过。”

C、如何读“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过去”是时间名词,不可读轻声)

如何理解?

第 3 页 共 6 页

补:把你对别人的好写在沙滩上,把别人对你的好刻在石头上。

D、当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想过去,想着朋友对你的好,自然心中会生出深

深的感激,所以,当再次相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朋友已经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友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

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

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帮助解读:

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学生自由畅述。

5、小结:此诗表现了友情的哪些内涵?(友情是朋友彼此的勉励与支持,是生

活的动力,因为友情常青,所以人生不老,此诗揭示了友情的价值。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别离是人生的常态,人生就是由不断的别离与相聚组成,每一次的别离,都会成为你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记忆。)

6、朗读全诗。

7、讨论:此诗与古代写别离的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 4 页 共 6 页

A、以抽象的思索为主,没有具体的分别对象,也没有特定的离别时间、地点;

该诗的重点不在交代事实,而在刻画内在情绪和表达深邃的哲理。“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

B、节奏上,层层上升而又下降,渐渐集中而又渐渐解开,错综而又整齐,韵法

穿插,这样的节奏善于表现沉思的状态和吟咏比较永恒的主题。

C、结构紧凑:起——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

承——别后默默地承担,严肃地生活;

转——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

合——要平静地接受人生的聚散,坦然面对岁月的流逝,人世的变化,

快乐地生活。

8、课堂练习:

A、仿写:

竹子

每攀登一步,

第 5 页 共 6 页

都作一次小结。

任选一物,抓住其主要特点,表达出一种哲思。可以写如粉笔、黑板、书本、课

桌等等。

B、以“友情”为题,写一首小诗。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