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盘虬(qiú) 驻立(chù) 恣肆(zì) 孤芳自赏 ...B.黄晕(yùn) 澄清(chénɡ) 着落(zháo) 迫不急待 ...C.纳罕(hàn) 滑稽(jī) 聒聒(ɡuō) 呼朋引伴 ...D.挑逗(tiǎo) 枯涸(hé) 芊芊(qiān) 高邈深远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馈赠 束缚 诡计多端 咄咄怪事 B.嘹亮 吓唬 扼腕叹息 莺歌燕舞 C.浏览 巍峨 怒不可遏 失魂落魄 D.贿赂 木筏 十拿九稳 篷头垢面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C.没人陪奶奶的时候,她就喜欢边做事边絮絮叨叨。 ....
D.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丰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花海是人们游览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5、下列语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1 / 8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D.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句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⑤人格是心灵的庇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②④③ 7、古诗文默写。
(1)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繁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②④①⑤③
C.①⑤③②④
D.③②④①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而极爱才(______) ⑵嘱易新帽过年(______) 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 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
2 / 8
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 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
3.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________”;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陋室幽香 王忠民
①一天下午,我带两位年轻编辑去北京木樨地一处老居民楼拜访文老。文老者,年近九旬的文洁若女士也,著名翻译家。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日本作家的作品,很多都是经由她翻译才呈现在我国读者面前的。她与丈夫萧乾晚年合译了巨著《尤利西斯》,可以说已是文坛盛事、译界壮举,至今无人能与之相媲美。
②这样的一位翻译家,原本以为她一定居于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屋子,可是当她微驼着背,慢慢开门请我进去后,我暗暗吃惊当下居然还存在如此简陋的居室:一张简易的铁腿沙发,几把早已过时的带靠背的铁腿椅子,以及一张有裂缝的书桌和几个破旧的书柜,这就是文老全部的家具了。狭小的客厅给人感觉只是一个杂乱的储物间,只不过到处堆放的全是书籍而已。
③这是两年前我拜访文老时的情景。再踏进她的家门,感觉书更多了,屋子更挤更乱了。一下来了几个人,连互相错错身都有些困难。老人从里屋缓缓地拿出来一把仍然是铁腿的椅子,交给我们,让我们坐,可是那把椅子在我们几个人的手中传了一遍,始终没能挤出让它落脚的地方。
④家虽乱,但是文老记忆清晰,说话清楚,思维一点也不显凌乱。她一边说“我要给你们每人送一本书”,一边就去里屋拿书。我们都自觉地给她让出一条通向里屋的“小径”。她仍然是缓缓地进去,不一会儿,怀抱一摞书又缓缓地出来。一时间,我们都缄默了,只是静静地盯着这个慢慢腾腾却又是稳稳当当移动的身躯。我忽然觉得,她仿佛不是从逼仄得连身都挪不开的客厅穿过,而是行进在异常宽阔的人生大道上,而且走得气定神闲,无所畏惧。
⑤看她坐定在书桌旁,从一摞萧乾先生所著的《此情堪忆》中,有条不紊地抽一本写一本。每一本上都极工整地写上姓名、年月日,再并排钤好她和丈夫萧
3 / 8
乾俩人的印,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她写被赠人姓名时,不管你的另一半在不在现场,都必要写上夫妻双方的大名,郑重如一项仪式。她沉静地与人书,握笔的手一点儿也没有颤抖的样子。她凝视专注,一丝不苟,那份认真,由不得你不感动。她脸上的那种“纯天然”的表情,没法不在你的心底留下长久的印记。轮到给我题写时,老人误把在场的李建华先生的夫人闫晶当成了我的夫人,工工整整地题了“王忠民闫晶伉俪惠存”两行字。身边的年轻编辑小周轻声提醒我:“文老好像写错名字了耶!”我冲她使个眼色,让她不要声张,以免坏了老人兴致。没想到老人很快发现错误,赶紧拿起胶带纸,贴在“闫晶”两字上费事地去粘,又翻找出涂改液,在粘过的地方轻轻地涂抹,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写上我爱人的名字。我的心再次被深深地打动了!这样的一个细节,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不能不让人肃穆;这样的一个细节,于心灵的荒原上不啻是一声春雷!我想,如果小说家要描写这样一个细节,那得花多少时间去苦思冥想?如果表演者要表演这样一个细节,又要花多长时间去搜寻生活?可是于文老而言,只是她不经意、习惯性的一个动作,仅仅是她一以贯之的处世态度而已,犹如长河中随时溅起的一朵浪花、表盘上不间断的一声嘀嗒一般寻常!
⑥和文老谈话,纯粹坦荡,舒畅自然,丝毫感觉不到居高临下的冰冷或虚于应付的敷衍;面对着文老,你会觉得诸多复杂的东西都被滤去了,层叠伪饰的东西都被剥净了,剩下的,只是她的简单——皇皇巨著下的素颜,深邃思想中的本真,如有幽香氤氲在我们心中。
⑦走出这间简陋的居室,我不禁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诚如是!
(选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2期)
1.结合第②段,简要概括文老的居所“陋”在何处。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⑤段作者详写了什么内容?
4.联系全文,谈谈题目“陋室幽香”的妙处。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综观全文,说说作者眼中的文老有哪些美好品德。
2、冬 景 贾平凹
4 / 8
⑴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存,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
⑵有人从河堤上走来,手一直捂着耳朵,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吹着他的箫管,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窟窿,水嘟嘟冒上来。
⑶一只狗,白茸茸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回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⑷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里,不动也不响,一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成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
⑸有拾粪的人在路上踽踽地走,用铲子捡驴粪,驴粪却冻住了。他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笑,做出长久的沉默。有人在沙地里扫树叶,一个沙窝一堆叶子,全都涂着霜,很容易抓起来。扫叶人手已经僵硬,偶尔被树枝碰了,就伸着手指在嘴边,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一副不能言传的表情,原地吸溜打转儿。
⑹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⑺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⑻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上喷着蒸气。小媳妇们都喜欢来井边洗萝卜,手泡在水里,不忍提出来。
⑼这家老婆婆,穿得臃臃肿肿,手上也戴上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不再去恋爱了,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扒在玻璃窗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
5 / 8
⑽“奶奶,电线肿了。” ⑾“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⑿“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
⒀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里,就总是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孩子,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大叫。
(选文有删改)
1.从文中摘录表示时间转换的短语。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1)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 (2)“奶奶,电线肿了。”
3.文中第⑥段中的最安静反衬了下文哪些人的不安静?
4.本文前后两部分(以时间为界限)写的都是人和自然,但是侧重点不同,表现的主要内容也不同。请你简要解释。
四、写作题(40分)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迈进学校大门的时候,你的中学生活就已经开始了!在这里,你认识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两个月来的初中生活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
请以初中学习生活为写作素材,选取具体的事例,补全题目作文。以《我 的中学生活》 为题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6 / 8
参:
一 D D D D A C
(1)应傍战场开 (2)不知何处吹芦管 (3)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4)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二
1.⑴很(非常)⑵换(更换) 2.A
3.一笑不复言傅文忠对我的尊重和体恤 三
1. ①家具简易破旧;②客厅狭小杂乱。
2.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老虽然动作缓慢,但是气定神闲、无所畏惧的形象,体现了“我们”的无比敬仰之情。
3. 文老发现写错名字后,赶紧拿起胶带纸,贴在“闫晶”两字上费事地去粘,又翻找出涂改液,在粘过的地方轻轻地涂抹,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写上“我”爱人的名字。
4. 题目运用对比(衬托)的写法,新颖别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赞美文老虽身居陋室,却成就斐然,品德高尚,思想深邃。
5. 生活简朴;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纯粹坦荡,简单本真。 【答案】
7 / 8
1.早晨起来 吃过早饭
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北方冬日里冷得发痛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孩子的童真。 3.小媳妇 老奶奶 孩子们
4.第一部分以霜为背景,侧重写自然,表现大自然的威力;第二部分以雪为背景,侧重写人,表现人的活力 四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