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李子保鲜技术

来源:筏尚旅游网
李子保鲜技术

摘 要:综述了李子果实在贮藏之前的处理及过程中的特性及外观与内含物的变化,并对李子果实的贮藏保鲜方法作了介绍。

Abstract: The plum fruit in storage before processing and in the process of the appear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in the contents, and plum fruit storage method was introduced. 关键词:李子;采集;冷藏;保鲜;

李子是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7~8月间采收成熟果实,洗净,去核鲜用,或晒干用。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喜食的传统果品之一。李树栽培管理容易 ,结果早 ,病虫害相对较少。李果既可鲜食 ,又可加工成果脯、果干、罐头等食品 ,所以近年来李子栽培面积大大增加 ,产量也大幅提高。但李果属呼吸跃变型果实 ,后熟速度快 ,不耐贮藏 ,

[1]

采收后果实迅速腐烂 ,货架期短。李子的贮藏保鲜是一系列工作 ,不能单纯重此轻彼 ,要从采前树体的栽培管理入手 ,到采收、入库、出库 ,每一步都要精心管理 ,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运行[2]。要延长李子的贮藏寿命 ,并保证达到保鲜的重要指标 ,即保持原有的色、香、味以及营养成分 ,必须综合全面的考虑各个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面对李子贮藏保鲜的综合管理技术做一简单介绍。 1采前因素

采前因素是果品贮藏保鲜中的重要环节 ,栽培管理技术的好坏能影响到李果 70% ~80% 的贮藏效果 ,要获得满意的贮藏效果 ,要求入库的果实必须果形端正、大小适当、风味色泽适宜 ,无病虫害。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1品种

品种不同 ,果实内与耐贮性有关的化学成分的种类与含量不同[3]。一般来说 ,早熟品种的耐贮性较差 ,中晚熟品种相对较好 ,因此要注意选择成熟期较晚、皮厚、颜色较深的品种作为长期贮藏对象。早熟品种 ,比如 6 月初成熟的极早熟品种 ,只能以短期贮藏 ,以延长鲜果货架期为主。 1.2施肥

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影响李果的耐贮性。N 肥施用过多 ,植株生长旺盛 ,果实着色不良 ,病虫害多 ,果实耐贮性降低;N 肥不足 ,枝叶生长差 ,果个小 ,品质差。P 肥过多 ,会引起缺素症 (如缺Fe、Zn 等) ;P 肥不足 ,则新梢和细根发生不足 ,果实含糖量低 ,味差[4]。K肥施用适量 ,可以促进枝条成熟 ,提高抗旱能力 ,促进果实成熟 ,提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所以要力求做到合理施肥 ,多施有机肥或复合肥 ,并根据果实生长量情况喷施适量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 ,采前喷赤霉素能明显地提高李果的耐贮性 ,降低果肉褐变程度 ,并能更好地保持李子的固有风味;喷 0.5 ×10-6 浓度的硼砂 ,可降低李果的发病率。另外 ,采前喷0.4% ~0.8% 的 CaCl2 溶液可以抑制李果中多酚酶的活性 ,从而抑制果肉的褐变 ,延长贮藏期。 1.3灌溉

合理灌溉对李果耐贮性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一般采前半个月 ,如果不是特别旱 ,就不要大量灌水和喷施农药 ,以免降低李果的品质和耐贮性。 1.4病虫害防治

用于贮藏的李果 ,必须是没有被病菌和害虫侵染的好果。因此 ,在李树整个年生长周期 ,都必须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李子的病害主要是李红叶病和细菌性

穿孔病 ,虫害主要有李实蜂和李小食心虫等[5]。 2李果的采收到入库 2.1采收

李果的采收要根据不同的用途确定采收期 ,作为贮藏用的李果要在七八成熟时采摘。此时果实已充分长成 ,果粉形成 ,且具有了品种固有的色、香、味 ,采收后果实能完成后熟过程 ,而果肉仍紧密 ,耐贮性好。李果的成熟特征是绿色逐渐减退,显出品种固有的色彩。红色品种在果实着色面积为全果的将近一半时为硬熟期,90%着色为半软熟期;黄色品种在果皮由绿转绿白色时为硬熟期,而果皮呈淡黄绿时即为半软熟期[6]。通常情况下,一般保鲜食用品种在果实接近完熟期采收;加工用的果品在硬熟期采收为宜;脆李在硬熟期采收;水蜜李在完熟前3-4天采摘。采收不可过早或过晚 ,过早 ,果实发育不充分 ,风味差 ,贮藏期对冷害敏感。过晚 ,风味减退 ,果肉松软 ,不利于贮藏。采收应在阴凉天气、晴天无露的早晨或傍晚进行 ,用手托住果实轻轻上提或扭动 ,使果实与果枝分离 ,要轻拿轻放 ,避免机械损伤 ,果实要带有果柄 ,并注意保护果面的蜡粉。实践证明李子果粉对以后的贮运保鲜影响极大。采收顺序应先下后上、先外后内 ,同一株树要根据成熟度分期分批采收 ,确保果实品质最佳。采摘的同时去除病虫果、畸形果、极小果[7]。 2.2预冷、分极和包装

李子的采收大多正是高温季节 ,果实呼吸旺盛 ,养分消耗迅速 ,易腐烂变质 ,应尽快降温 ,一般要求在 24h 以内预冷[8]。预冷方法:(1)采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注意避免雨淋。(2)直接入机械冷藏库预冷 ,温度为 4~5 ℃。(3) 放入冰窑中利用冰冷却。预冷的同时可进行挑选 ,去除不合格的残次果 ,并按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装箱。箱子要用瓦楞纸硬壳箱。最好箱内分格 ,一果一格 ,以减少挤压。装箱前箱子要用 5%NaOH 溶液洗刷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凉干。箱子不要太大 ,一般净重~10kg[9]。 3贮藏方法 3.1冰窑贮藏

这是我国传统的贮藏方法 ,属自然低温贮藏。北方可在寒冷季节收集冰块贮于窑中待用。李果装箱预冷后直接入窑。窑底铺约 0.5m 厚的碎冰 ,然后一层果箱一层冰码垛 ,垛与垛之间也要填充碎冰 ,堆好后用碎冰覆盖整个果垛 ,碎冰上加盖塑料薄膜 ,最后顶部盖一层约 80cm 厚的隔热材料 ,起保温作用 ,贮藏期间进出要注意随手关门 ,气温降至 0 ℃时可把李果转至通风窑内 ,腾出冰窑准备贮备冰块来年使用。贮藏温度应保持在-0.5 ~1 ℃之间。 3.2冷库贮藏

入贮前冷库要用生石灰或其它方法消毒。待库温降至 4 ℃后将经过预冷的李果入库 ,在 4 ℃条件下存放 2d 左右 ,再把库温逐渐降至 0~1 ℃,注意温度不可降低过快 ,以免果实表面结露积水 ,引起病菌浸染。冷库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85% ~90%, 湿度小的情况下 ,果实会出现果柄干黑、果面皱缩、果肉发糠。

为了便于了解库内各处的湿度 ,可在冷库不同位置悬挂干湿球湿度计或毛发 湿度计。湿度较小时应尽快增湿 ,可在地上撒湿锯沫;四周墙上挂湿草帘或麻袋;库内放置盛满水的大容量容器[10]。贮藏期间要通风换气 ,把果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乙烯 ,乙醇等有害气体排出一般贮藏前、后期通风次数多些 ,中期少些。李子生长期温度偏高 ,李果对低温比较敏感。在 -1 ℃就可能出现冻害 ,因此贮藏温度不可低于 -1 ℃李果贮藏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冻害引起的果肉褐变与风

味变淡。试验证明 ,间歇加温处理对防治李果受冻效果明显 ,方法是 0~1 ℃条件下贮存15d, 再在 20 ℃条件下贮存 1~2d, 如此循环[11]。 3.3气调贮藏

低温气调贮藏用于气调贮藏的杏果需适当的早采[12],采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取出晾干,这样既有消毒、降温作用, 还可延迟后熟衰变。将晾干后的杏果迅速装筐,预冷12小时~24小时,待果温降到20 ℃以 下,再转入贮藏库内堆码,筐间留有间隙约5厘米左右,码高7~8层,库温控制在0℃左右,相对湿度85%~90%,配以5%二氧化碳+3%氧的气体成分。在这样的贮藏条件下效果最好,但对低温较敏感的品种不宜采用。 这样贮藏 后的杏果出售前应逐步升温回暖,在18℃~24℃温度下进行后熟, 有利于表现出良好的风味。温度0℃~1℃,相对湿度85%~90%,气调贮藏的气体条件为氧 3%~5%、二氧化碳5%[12]。 3.4库低温贮藏

库低温贮藏的李果 ,各种变化缓慢 ,出库后应缓慢升温 ,实践证明 ,果实出库后温差越大 ,货架期越短。延长李果货架期的方法很多 ,比如采用塑料袋小包装 ,李果在紧密的环境下 ,氧气含量较少 ,呼吸强度上升较慢 ,同时也可减小运输中的碰撞与磨擦;李果出库后使用涂料、保鲜剂来延长寿命效果也很好[13]。在整个贮藏期间要注意观察 ,如果发现李果出现冷害、霉变 ,腐烂率超过 15% 要及时出库。 4展望

从长远的观点看,李树生产是东北产果的一大优势,果实品质优于南方,如果采取相应的保鲜技术措施加以贮藏,其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14]。应季上市的李子售价为1.60~2.50元/k g,贮后节日期间销售,价格为4.0~5.0元/k g。如果按亩产550kg计算,产值将由880元,增加到2200元。所以深入研究李子贮藏保鲜技术,必将极大地推动核果类果树生产的发展,促进深加工,实现北果南运[15]。

参考文献

[1] 冉立. 李子的保鲜技术[J]. 农技服务, 2004, 05:45. [2] 冉立. 李子的保鲜技术[J]. 农产品加工, 2003, 11:15. [3] 张洪文. 首席佳果——李子[J]. 吉林农业, 1997, 06:54.

[4] Tor-Magnus Enari. New opportunities in food technology created场bio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min-isymposium on food technology in the year 2000. Helsinki.1990, 6-11

[5] 申莹. 琥珀李子增收有新法[J]. 新农业, 2005, 11:13. [6] 李子的保鲜技术[J]. 农家之友, 2006, 05 :10.

[7] A A·Kader·Prevention of Ripening in Fruits by Use of Controlled At-mospheres·Food Technology, 1980, 34: 51~54·

[8] Jim M.Dunwell. Novel food products from genctically modified crop plants: methods and future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 (33):205-213

[9] 罗启正. 李子栽培[J]. 云南农业, 2000, 01: 24. [10] 李子专业村─—石硪[J]. 北京农业, 1995, 10 :13. [11] 李子系列新品种[J]. 现代农业, 1995, 02:22. [12]WileyRC.Minimally Processed Refrigerated Fntits and Vegetables.Chapman&Hall .1994

[13] 郝义, 孙万河. 李子的冷藏[J].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 1997, 06:24. [14] 李子新贵──晚李红[J].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0, 02: 21. [15]牟蕴慧.北方园艺[J].1998,11:25.

姓名 得分 5.5 评价项目 论文题目 专业 参考标准 总分 74 分数 (8.0≥X≥7.2) (7.1≥X≥6.3) (6.2≥X≥5.4) (5.3≥X≥4.7) (8.0≥X≥7.2) 选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用意义; 与内容相称;鲜明、简洁 选题有较好的理论意义或实用意义; 与内容比较相称;简洁 选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意义; 与内容一定程度上相称 选题缺乏理论意义或实用意义; 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 简明、确切全面概括综述的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 以200~300字为宜 5 摘要 比较全面准确概括综述的内容,有一定独立性; 以200~300字为宜 一定程度地概括综述的内容; 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与综述内容不符; 字数过多或过少 选择恰当,代表整篇综述; 3~5个 2 关键词 选择比较恰当,基本代表整篇综述; 3~5个 代表部分综述内容; 3~5个 不能代表综述内容; 个数不符要求 与中文一一对应;符合英文语法; 意义完整,语句顺畅 5.5 英文摘要 与中文较好对应;基本符合英文语法; 意义比较完整,语句连贯 与中文基本对应;出现部分语法错误; 语句连贯性一般 与中文不对应,语法错误严重; 缺乏连贯性 与中文对应;完全合乎文法规范 2 英文关键词 与中文较好对应;文法基本规范 与中文对应;用词尚可 与中文不对应,用词错误 归纳分析能力强; 内容全面、条理清晰; 3000~5000字;写作完全规范 归纳分析能力较强; 内容基本全面、条理性好; 40 正文 3000~5000字;写作合乎规范 归纳分析能力一般; 文笔一般,基本合乎写作规范; 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简单罗列文献内容,缺少分析; (7.1≥X≥6.3) (6.2≥X≥5.4) (5.3≥X≥4.7) (3.0≥X≥2.7) (2.6≥X≥2.3) (2.2≥X≥1.9) (1.8≥X≥1.5) (8.0≥X≥7.2) (7.1≥X≥6.3) (6.2≥X≥5.4) (5.3≥X≥4.7) (3.0≥X≥2.7) (2.6≥X≥2.3) (2.2≥X≥1.9) (1.8≥X≥1.5) (50≥X≥45) (44≥X≥39) (38≥X≥33) (32≥X≥27) 写作能力差,缺少条理; 字数过多或过少 20篇以上,5篇外文,近十年占3/4,近五年占1/2; 20篇以上,5篇外文,近十年占3/4,近五年占1/2; 所选文献具有一定代表性、可靠性、科学性; 14 参考文献 写作基本规范、准确无误 文献选择缺乏一定代表性; 中英文、年代覆盖面有限; 写作基本规范、有个别错误 文献选择过于陈旧; 英文文献少甚至没有; 写作不规范、大量错误 备注: 用批注标出批改作业的错误

(20≥X≥18) 所选文献具有代表性、可靠性、科学性; 写作规范、准确无误 (17≥X≥15) (14≥X≥12) (11≥X≥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