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标准(总9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妇产科护理》课程标准
学时:136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高专护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课程,它以妇产科的系统理论为基础,是研究妇女在非妊娠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胎儿及新生儿的生理、病理变化,还包括心里、社会与优生优育等综合性内容。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事实整体护理。《妇产科护理》课程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依据医学学科设置的护理临床课程。 (二)课程定位
《妇产科护理》课程在人体解剖与生理、护理人文课程、基本护理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孕妇、产妇、胎儿、新生儿及其家庭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为将来从事妇产科护理或实施社区母婴保健工作打下基础。《妇产科护理》课程力求突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注重自己的特色,从正常到异常、从保健预防到疾病护理、从生理到心理及社会、从个体到家庭与群体,提倡实施个性化整体护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临床护理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经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妇产科护理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课程设计主要按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工—学融合、院—校联动的深度递进式结构组合教学内容,并通过技能训练、案例分析、临床见习、模拟妇产科护理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实训、见习、实习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妇产科护理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总学时136,理论学时46,校内实训学时10,临床见习学时8,顶岗实习学时72。
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妇产科护理教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与护理技能对母婴的健康问题、疾病问题提供服务。运用妇产科护理知识、专科护理技术,沟通技能对正常产程、异常产程、妇女五期正常生理过程、保健内容、计划生育、优生育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护理与健康指导。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会孕期营养指导,能执行产前保健措施。
●能规范地进行孕期评估的方法了解胎儿生长发育。
2
●能指导孕期如何避免不良因素对胎儿的损害。 ●能指导孕妇自我检测的方法。 ●具有发现异常妊娠能力。
●能运用专科操作技能对孕妇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及自我护理指导。
●识别妇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并为护理对象。为手术病人出院提供康复指导计划。 ●能应对妇女不同生理时期的护理对象提供保健指导。
三、内容标准
(一)课程内容
按照护理专业课程目标和妇产科护理临床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护士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安排 递进 学习情境划分 1、妊娠期护理 2、待产期护理 3、分娩期护理 4、母婴同室护理 5、妇女保健 6、社区护理 校内生产实训 临床见习 门诊 母婴同室 分娩室 技能训练 炎症、滋养细胞疾病、月经失调、腹部手术病人保健与护理 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宣教、 母婴专科护理技术(腹部四步诊评估方法、听胎心音方法、骨盆外测量、会阴擦洗术、外阴消毒术、阴道冲洗术、阴道擦洗术、新生儿沫浴术、新生儿抚触术) 母婴专科护理技术(腹部四步诊评估方法、听胎心音方法、骨盆外测量、会阴擦洗术、外阴消毒术、阴道冲洗术、阴道擦洗术、新生儿沫浴术、新生儿抚触术) 能够根据孕妇特点对孕妇实施健康指导和护理、能够根据产妇及其家门诊 母婴同室 分娩室 妇科病区 庭特点实施健康指导和护理、能够观察和护理健康新生儿、能够根据产妇特点对产妇实施健康指导和护理、能够对患病妇女实施整体护理。 136 72 8 14 2 10 内容 妊娠生理与保健、妊娠异常护理、妊娠期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正常、异常待产妇女的护理 正常、异常分娩护理,分娩并发症护理 正常、异常产褥母婴的护理、正常、异常新生儿保健护理 时数 14 4 10 2 校外顶岗实习 总计
(二)学习单元设计
单元名学习目标 学习模教学设计 课时 3
称 知识内容和要求 1、能描述女性内 外生殖器官组织结构及功能; 技能内容和要求 块 1、能在模型上认识骨盆的骨骼、关节、韧带和分界。 2、能列举与月经期保健相关的护理问题。 3、能执行月经期卫生保健指导。 女性生活动一: 殖器官通过理论讲授、模型识别等解剖及形式让学生理解女性生殖器生理功官生理功能特征。 能 单元1 2、能理解月经的临床表现。 3、能叙述卵巢分泌性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4 活动一: 通过理论讲授、多媒体、录像、等教学形式让学1、能判断妊娠期母体的生理解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的主要生理及心理变化特基本情况。 1、能理解胎儿附属物的构成、单元2 主要功能。 2、识别并能解释妊娠期常见症状。 征。 活动二:(校内实训) 2、能为护理对象推测预产期。 3、能正确操作产科四部触诊手法,为护理对象确定胎产式、胎方位及三:(校外实训) 通胎先露。 4、能正确操过医院见习使学生能够对孕作骨盆外测量的方法。 期的情况进行现场的评估与指导,演讲妊娠期营养指导。 妊娠期实训使学生能够对孕期的护妇女的理评估技术进行训练与掌评估与握。(四步诊、骨盆的外测保健 量、听诊胎心音) 活动+12 4
活动一: 1、判断产程各期并能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2、应用产程图监护产程。 3、应用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识别异常胎心图形。 4、正确使用产房各种物品仪器及保管。 5、具有对正常分娩的应急处理能力 分娩期妇女的评估与护理 通过录像、多媒体形式让学生识别分娩期妇女的护理的临床表现特点。 活动二:(校内实训) 操作练习外阴冲洗术、无菌产包的铺巾术。活动三:(校外实训) 医院见习产房各种物品仪器设备及管理。 活动三:(校外实训) 通过医院见习使学生能够对产妇的分娩期进行现场的评估与指导。 1、会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的技能: 1)学会清洁乳头方法,应对异常乳头纠正方法、乳腺炎、乳头皲裂及乳房肿胀的护理措施。 1、识别产褥期单元4 母体的主要生理及心理变化特征。 2)应用早接触、早吸吮的技巧。 3)能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合理饮食。 4)正确评估子宫复旧 5)能判断产妇喂哺是否适当。 6)能进行乳房护理的健康宣教。 7)执行产褥期的护理计划。 产褥期妇女的保健与护理 活动一:校外实训 操作练习会阴擦洗术。 活动二:校外实训 操作练习母乳喂养 活动三:校外实训 操作练习乳房护理 活动四:校外实训 教学见习使学生能够对产褥妇女进行健康宣教 活动五:个案分析讨论 1、描述决定分娩的因素及枕前位的分娩机转。 2、判断分娩有单元3 关的三个假想平面及各径线的正常值。 3、列举分娩期常见的护理问题。 4+12 4+4 5
活动一:学会胎儿电子监护1、能应用高危妊娠常用的监护措施,(列举高危孕妇常用的自我监测方法)。 单元5 2、能应用胎儿电子监护的基本理论与能熟悉各种胎儿的监护措施的应用 1、能判断高危妊娠的个案。 2、能判断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意义。 3、具有对产科急诊初步的应急处理能力 4、具有对高危妊娠病人进行监护的能力 高危妊娠评估 仪的应用与保养。 活动二:高危孕妇常用的自我监测方法。胎儿监护、胎心监护的报告分析。 活动三:个案分析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活动四:校外实训 通过教学见习使学生能够 对高危孕妇进行健康宣教 1、系统叙述妊娠合并症与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的相互影单元6 响。 2、列举妊娠合并症孕妇常见的护理问题、相关护理措施及依据 1、能判断流产、异位妊娠、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并进行护理评估及制定护理计划。 2、为患有内科疾病的孕妇提供孕期、产时、产后的自我保健技巧及整体护理。 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妇女评估与护理 活动一:通过理论讲授、多媒体、录像、等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异常妊娠妇女的评估与护理。 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活动三:校外实训 通过教学见习使学生能够对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妇女进行健康宣教 活动一:通过理论讲授、多1、讨论分析影响分娩的常见因单元7 素。 2、能为异常分娩常见类型的患者及制定护理措施。 1、会分析异常分娩的个案。 2、能为异常分娩的个案制定护理计划。 异常分娩妇女的评估与护理 媒体、录像、等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异常分娩妇女的评估与护理。 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活动三:校外实训 学生能够对异常分娩孕妇进行评估与健康宣教。 +4 6+4 2+4 6
1、能识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及羊水栓塞的临床单元8 特征。 2、会判断造成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及羊水栓塞的因素。 1、制定并执行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及羊水栓塞的主要护理问题。 2、制定并执行预防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及羊水栓塞的护理措施。 分娩期并发症妇女评估护理 活动一:通过理论讲授、多媒体、录像、等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评估与护理。 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活动三:校外实训 通过教学见习使学生能够对分娩期并发症妇女进行评估与健康宣教。 活动一: 通过理论讲授、多媒2+4 1、系统陈述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 单元9 2、叙述急慢性盆腔炎、淋病的病因、预防及处理措施。 体、录像、等教学形式让学1、识别常见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个案,提供自我保健咨询指导,并执行相应护理活动。 2、具有对高危妊娠病人进行监护的能力 妇女常见疾病的评估与预防保健 生理解妇女常见疾病的评估与预防保健。 活动二: 练习妇科检查(阴道扩阴器检查、双合诊、三合诊检查)。 活动三: 通过教学见习使学生能够应用妇科检查的方法。 活动一: 2+8 1、描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围绝经期综合征单元10 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叙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处理原则。 1、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提供护理及自我保健指导。 2、能为围绝经期的妇女提供健康教育。 3、能为接受雌激素治疗的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月经失调患者护理 通过理论讲授、多媒体、录像、等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月经失调患者的评估与护理。 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性激素的临床应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活动三:(校外实训) 通过教学见习使学生能够对月经失调妇女进行评估与健康宣教。 2+4 7
1、描述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及处理措施。 单元11 2、讨论有关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随访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3、叙述常用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 1、描述子宫颈癌的病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2、描述子宫肌瘤的分类、临床单元12 表现及处理原则。 3、描述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4、描述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1、识别滋养细胞疾病个案,并提供整体护理。 2、识别化疗药物常见的毒副作用,并列举有效的应对措施。 3、为接受化疗的个案提供整体护理。 4、识别妇科常用抗肿瘤化学药物的剂型、用药途径、毒副作用及护理要点 滋养细胞疾病的患者护理 活动一: 通过理论讲授、多媒体、录像、等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滋养细胞疾病的患者评估与护理。 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活动三:(校外实训) 通过教学见习使学生能够对滋养细胞疾病的患者评估与健康宣教。 2+4 活动一: 通过理论讲授、多媒体、录1、按护理程序执行腹部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2、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个案提供出院指导。 3、为育龄期妇女提供预防保健知识。 腹部手术病人护理 像、等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腹部手术的患者评估与护理。活动二: 腹部、阴道手术前后护理(阴道擦洗、阴道冲洗) 活动三:个案分析讨论活动四:(校外实训) 通过教学见习使学生能够对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评估与健康宣教。 2+12 8
1、能因人而异的指导避孕方法。 2、具有周密的随访服务能力。 1、认识优生优育的深远意义。 单元13 2、熟悉各种避孕措施。 3、熟悉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3、熟练施行各种节育术的护理。 4、具有观察术后常见并发症能力。 5、能判断人工流产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6、能熟练运用负压吸引术、钳刮术的配合。7、能识别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预防。 活动一: 1、掌握各种常用妇产科护理操作的适应征、禁忌症。 单元14 2、熟知各种常用妇产科护理操作的用物准备。 3、1、掌握各种常用妇产科护理操作的护理要点。 1、能熟练进行各种常用妇产科护理操作。 2、熟知各种常用妇产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通过多媒体、录像、示教等教学形式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妇产科护理操作步骤。 活动二:校内实训 妇产科护理技术操作 常用妇产科护理操作(会阴擦洗、阴道冲洗、会阴湿热敷、阴道或宫颈上药、坐浴) 活动三:(校外实训) 通过教学见习、实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常用妇产科护理操作及各种常用妇产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计划生育的宣教与指导 活动一: 通过理论讲授、多媒体、录像等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计划生育的宣教与指导。 活动二: 实例分析讨论各类妇女的避孕措施。 2+8 0+20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课程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开展对妇产科护理活动项目来驱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多媒体、观看录像、个案分析、角色扮演、校内实训、医院见习、顶岗实习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式的教学过程,内容上树立课程的“知识与行动结构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完成妇产科护理的基本技能,获得妇产科护理所需的职业能力。
2、课程突出实用性、前瞻性。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知识、新方法及时体现在课程内容中。课程应以学生为本,内容要突出重点且表述清晰,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重在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9
3、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个案教学或项目教学,注意以任务引领的个案或项目,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学习或项目活动中,了解妇产科护理的工作内容。
4、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视实践,探索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以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创新能力。 (二)考核评价建议
突出过程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课程综合能力评价,结合护理个案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参照护士执业资格的标准。
(三)教材编写建议
根据课程内容选用比较先进、针对性与适应性较强的教材,根据教学能力目标的确定,编写相对应的实训指导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在创作,编写好讲义、教案,制作课件。教材设计以护理程序为知识构架,以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护理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及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建议使用卫生部规划、高职高专适用教材。 (四)实验实训建议
充分利用院-校合作的实习基地、满足学生见、实习的需要,并注意职业能力的发展,使院-校合作平台的资源成为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校内护理实训中心的模拟真实妇产科护理场景,开设课间实训,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利用优质核心课程、校本教材、精品课程、网络资源,通过搭建、动态、活跃、模拟场景的课程训练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积极的创造性等综合能力。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