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南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云南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现代商贸工业 NO.01.2012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2年第l期 云南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罗 敏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处于一个较为不利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分析了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一些问题,并 就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O1—0094—02 1云南省农产品进出口现状 元,同比增长134 ;大黄豆1.63亿美元,同比增长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内陆,与东盟国家毗邻让云南省 266.6 ;绿豆4579万美元,同比增长3952.2 ;芝麻3151 的区位优势倍显突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又 万美元,同比增长一9.3 ;花卉种球3097万美元,同比增 使得云南省农产品具有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2010年,全 长55.6 ;香蕉2452,同比增长129.6 ;甘蔗2468万美 年农产品进出口实现22.2亿美元,同比增长58 。其中, 元,同比增长37.6 ;玉米1320万美元,同比增长15.1 。 农产品进口24.6万吨,进口总额8.7亿美元,同比增长 其他进口超过500万美元的农产品为:木薯干、乳清、核桃、 108.6%;出口70.6万吨,出口总额l3.5亿美元,同比增长 龙眼干、脱荚干豆、西瓜等。以上这些进口产品占云南省农 36.6 ,占全省出口的l7.8 ,农产品是云南省第二大出El 产品进口总额的6O 。 产品,其出口额持续保持西部省区排名第一的位置。 云南省具有较强资源优势的烟草、松茸、蔬菜、香料油、 2010年,云南省农产品进口8.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 咖啡、茶叶、蘑菇、果仁、花卉等九大类重点农产品,一直占 长108.6 。进口上千万美元的农产品为:棕榈油3.9亿美 有全省农产品出口的绝大部分份额。2010年,仅这九类产 出口水产品共被国外通报38起,其中因重金属超标姬报2 近海海洋污染致使重金属富集于海洋生物体内,企业 起,占了整体的5.26 。2010年9月,某公司的海鲜配菜产 在后续生产加工过程中无法去除。通过上述实验检测数据 品通关后在流通市场领域被俄罗斯卫生部门抽检并通报镉 显示,重金属为低风险项目,但需要长期监控。不考虑样品 超标。2011年1月,某公司的冻梭子蟹(冻切梭子蟹)产品 来源和样品种类的差异,检测项目的风险大小排列为:镉> 被欧盟官方口岸查验并通报检出镉1.22±0.31ppm,该批 铅>无机砷>汞>铬,因此水产品重点监测的项目应是铅、 货物后被退柜处理。 无机砷和镉,汞和铬不合格的风险相对较小,具体应针对某 3讨论及应对措施 些种类样品进行适当的监控。水产品因生活习性和来源不 3.1数据分析讨论 同,其重金属污染程度也不一样,应对不同种类水产品中易 检测的286份水产品样品中,样品超标率为2.45%,并 超标项目进行重点监测。 且在近两年有增长趋势。 3.2应对措施 从超标的水产品种类分析,鲭鱼和鲣鱼分布于我国温 综上所述,建议采取如下措施,降低重金属污染危害, 带海区,常集群洄游于沿岸表层。因此受重金属污染风险 保障出口海产品质量:(1)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切实遵照 较高。而实验监控频次最高而无重金属超标的安康鱼属于 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2)控制工业污染源,改进生产工 近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多栖息水深3O一4O米、海藻丛生的 艺,防止重金属流失,回收三废中的重金属;(3)加强对近海 岩礁地带及泥沙底质海区,常潜伏海底,无集群习性。 海域环境监测;(4)加强对易超标水产品种类、易超标项目 从超标的重金属项目分析 分别为铅、镉、无机砷。当 的重点监管,加强源头控制,加强对原料验收环节的管理, 前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以河流为 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贸易国家地区标准;(5)做好水产品质 主的陆源排放,其中88.0 左右来源于河流排放,7.5%左 量安全监控检测工作,充实监测数据库,为科学合理地评估 右来源于排污口,只有4.5 左右来源于大气沉降。长江流 水产品重金属污染风险提供依据。 域排海通量占东海陆扰海域排海总量的比例最大,平均为 参考文献 92.4 左右,钱塘江流域平均只有3.9 左右,闽江流域平 均只有3.7 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1O月,舟 [1]中国新闻网.2010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创历史新高[EB/OL]. 山已有三十余家船舶企业分布各海岛沿岸。舟山船舶行业 [2oi1—2一l1].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2—11/ 规模体现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可能存在海洋污染 2836883.shtm1. r2]ASCHNER M.Neurotoxic mechanisms of fish—borne methyI— 的隐忧。且有关职能部门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也需要进 mercury[J'}.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2002, 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l2(2):10l-1O4. 从水产品重金属国外通报情况看,所占比例较小,但是 [33姚祖榕编著.东海地区经济水产品原色图集[M].北京:海洋出版 仍须引起重视。欧盟在(EC)No 1881/2006指令中对水产 社,2002:45—49,51—65. 品重金属限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俄罗斯食品安全及食用 E4]王长友,王修林,李克强,等.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重金属排海 价值的卫生要求也作出了相应重金属限量的规定。 通量及海洋环境容量估算[刀.海洋学报(中文版),2010,32(4). 作者简介:罗敏,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94---—— No.01,2O12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2年第1期 品出口额就达到1O亿美元,同比增长4%,占全省农产品出 口总额的74 。 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过 去环境资源被看做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公共财 农产品出口市场国别也有所增加,亚洲、欧洲仍是云南 产被无偿使用,滥砍滥伐、排污超标、盲目引进国外污染产 省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2010年,云南省农产品出El国 业甚至进口“洋垃圾”等事件频繁发生,这些都使得生态环 别达91个,比2009年增加了12个,由于对东盟农产品出口 境不断恶化,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先污染,后治 增长迅猛,亚欧两大市场仍占云南省农产品出口近9O 的 理”、不惜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不计代价盲目引进项目的 份额,如对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三国的蔬菜出口,已占全省 发展观念已经给云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 蔬菜出口总额的71 ;对德国、日本的咖啡出口,已占全省 扰。转变传统政绩观,转变落后经济发展模式已势在必行。 咖啡出口总额的76 ;对越南、泰国水果出口,已占全省水 (2)发挥农业产业集聚效应。 果出口总额的95 。 2云南省农产品出口面I临的挑战 近些年来,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要 求越来越高,其所构筑的绿色贸易壁垒也不断加高加厚,这 对于农产品出口大省的云南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面 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有以 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滞后。 目前,由于受到资金、技术、设备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缺 乏系统的监管制度和配套的工作体系,云南省的农产品质 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仍有着很大的差距,部分农产品的 检测标准还存在空白。同时,相当一部分农民的质量安全 意识十分淡薄,农产品生产缺乏质量规范和安全约束,许多 出口的农产品的生产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 技术不符合国际标准,滥用农药、化肥、抗生素、激素等现象 时有发生,致使出口农产品的农药、化肥、抗生素等药物的 残留量超标,产品质量达不到进口国的要求,产品出口遭受 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封杀。 (2)农产品加工和包装技术发展滞后。 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多为原料型和初级加工产品,质量 差,产业链短,加工增值程度低,附加值不高,缺乏自主的民 族品牌。如野生食用菌仍处于原料型出口阶段,进入市场 的产品还是以盐渍鲜菇和冻干产品为主,总体经营水平不 高。另外,发达国家根据其本国的资源条件、消费偏好等因 素,通过法律手段设置了绿色包装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 无形中增加了云南省出口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仅降低了 出口农产品的利润水平,而且使这些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 争中丧失价格优势,削弱了国际竞争力。 (3)市场流通渠道不畅。 国外终端客户资源较少,致使云南省大量农产品资源 流往省外,是云南省在农产品贸易链中,更多地充当了原料 供应地的角色。如云南省供港蔬菜全部由深圳企业出口, 出口业绩不能直接反映在本省。 3对策与建议 (1)革新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它的出现表 明了人们逐步意识到人类与环境需要和谐共处,人类需要 当地政府应大力扶植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几个大的龙 头企业,改变当地农业产业以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的现状, 使农产品种植集中,经营集中,发挥云南省农业产业的集聚 效应,为农产品出口持续稳定的增长的提供后劲。这种集 聚效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云南省各农产品企业在生物技术、生态技术、病虫害检 测预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技术较为落 后,已成为农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农产 品的出口数量。各企业应尽快培养这些真空领域的技术人 才,努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生 产”,加强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尽量避免滥用禁用农药、 化肥,并加强对废物产品的再利用,变废为宝,逐渐减少废 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政府可以对在绿色技术创新领域有突 出贡献的企业实行一些奖励措施。 (4)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 为了达到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防止资源过度 开发消耗,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 (ISO14000)。企业取得了ISO14000认证证书,就意味着在 进入国际市场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方面附加了一张“绿色 通行证”。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绿色环境标 志制度,发展中国家要想进入这些国家,取得这张绿色通行 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无疑为自己的产品增加了一枚沉 甸甸的绿色筹码。云南省农产品的主要贸易对象国如日 本、美国、加拿大等基本上都实行了绿色环境标准制度,它 公布了可申请绿色标志产品的目录。因此云南省各企业必 须积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主动获取绿色标志认证,使农产 品能够突破绿色贸易壁垒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王星丽.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J].市场周刊,2006, (3). [23周文良,庄丽娟.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09,(3). [33潘祖和.云南农产品对外贸易应对“技术壁垒”问题探析[刀.经济 问题探索,200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