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 内容:导语,《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和《语文园地一》。认识47个生字,书写39个汉字。
教学目标
1、 认识47个生字,书写39个汉字。
2、要引导学生多读, 读出感情。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
3、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的机会。
4、引领学生走进春天的大课堂,唱一唱春天的歌,画一画春天的美景,诵一诵春天的诗文。
重点难点
1、认识47个生字,书写39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要求背诵的诗文。
课时安排
《找春天》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笋芽儿》 2课时 《小鹿的玫瑰花》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3课时
1、找春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声字认识“躲、符”、熟字加偏旁认识“触、鹊、羞”熟字换偏旁认识“遮、掩探嫩”,通过观察、范写、互评等方式会写“脱、冻、溪、棉、探”5个左右结构的字。
2.通过组内互读、展示交流等方式读通、读准难读的词语和长句子。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学习所得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认识“羞、遮、掩、躲、探、嫩、符、触、鹊”会写“脱、冻、溪、棉、探”。
2、注意“溪”“探”字的写法、“遮”、“触”的读音。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
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描写春天的词语。)
预设:柳绿花红、万物复苏、春回大地
2.是的,春来了,春来了,他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 组长组织学习: 合作要求
1.读通课文:小组内分工读文,并汇报圈出的生字新词。其他同学听音、正音。
2.读准字音:组内轮读圈出的生字新词,其他人纠正,把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再读一遍。找出易错字音,汇报时提示其他同学注意。
3.理解词语:组长组织成员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组长整理集中,其他同学也可以汇报。 4、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展示交流
1.展示读文: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2.质疑词语:组长汇报刚才组内不能理解的词语。 (预设:害羞、遮遮掩掩) 老师板书,记录词语。 3.互助学习:(生生、师生) 小黑板出示:(朗读)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
(如果学生不能自主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①什么是害羞?你遇到什么事情会害羞?谁能来表演一下?
②通过朗读课文,我们发现“遮、掩、躲、藏”都是动词,谁能来表演一下。) 谁能再说出几个AABB式的词语(认认真真、摇摇摆摆、飘飘荡荡…….) 4.组内互考:两人一组互相读词,利用认字条检验认读情况。 5.全班检测:
(1)开火车读词语。重点读准生字词。 (2)每组选一人赛读生字。
(3)检验难读的词句,各组派代表挑战。
A、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学生讲讲读好的方法。
生1:我来读读第一句。我觉得“遮遮掩掩”和“躲躲藏藏”都是 “害羞”的具体表现,所以读时要轻声一些。领读。
生2:我给大家读读第二句和第三句。这两句都有问号,读时语调要上扬。指读。 生3:我来读第四句,“看、听、闻、触”都是小朋友感受春天的方式,所以要重读。范读。
生4:第五句是以省略号结束的,语音要稍稍拖长一些,留下更多的想象给大家。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只要坚持下去,你们的朗读会越来越棒。 6.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5个字:“脱、冻、溪、棉、探”读一读。 2.观察,说一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请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
例如:“脱、冻、溪、棉、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探”字写时注意秃宝盖不能写得太宽,“小八”的右边是点,“木”字横要短,撇捺要舒展。请大家跟我读“探”。(老师随即指导探—深形近字的区别)我的组词是:探索、深浅
4.师指导书写:探、溪(“溪”字右边比较复杂,写时教师应作细致的指导。) 5.学生写、同桌互评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我们的收获很大,不仅认识了许多生字,还会写了5个左右结构的字,在下一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发现春天的魅力。
版设设计:
1.找春天
害羞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探出 嫩芽 音符 触到 喜鹊 杜鹃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字卡词卡巩固认识9个生字,通过观察、范写、互评正确书写“摇、野、躲、解”
2.在理解感悟、结合插图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中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春天。 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 2、背诵课文,愿意去大自然中观察、发现春天。 课前准备: 字卡
学生收集与春天有关的资料(图片、照片、诗歌、散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读字词卡 二、交流感受:
学生通过课前的自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1:通过预习我知道“探出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树木吐出的嫩芽、解冻的小溪”这些都是春来了的消息。
生2:我也可以通过看、听、闻、触方法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 生3:我觉得春天非常美丽,也很热闹。 三、合作展示: 1.提出重点问题:
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呢?他们找到了怎样的春天?请你在文中圈一圈,画一画,并和小组成员交流。 2.明确自学要求:
先读一读,再围绕问题说一说,小组成员做补充,再次读出情感。 3.小组合作学习:
(老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想法,和个别理解上有困难的小组交 流。)
4.小组汇报点拨:
(1)小黑板出示: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组长:通过自学,我们小组找到了以下句子。先请××给大家读一读。 生1:朗读。重读“冲出”和“奔向”。
生2:我们从“冲出、奔向”这两个词可以感受到小朋友们寻找春天的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
师:春天容易找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小黑板出示: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组长:春天不容易找,我们是从这句话中看出来的,请××给大家读一读。 词语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AABB式词语 师:你能照样子再写几个吗?(随机板书) (3)春天的特点:
组长:我们小组从以下四个方面找到了春天,我们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生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生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生4: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师:你能把这几句问句换一个说法使意思不改变吗? 例: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组学生自由练习,小组展示,学生自评) 师:哪个小组能把春天的特点概括出来呢?(生说师板书) 师:小朋友们还在哪里发现了春天?(朗读最后一段)
5.尝试背诵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可组内交流背诵方法,如借助板书背诵、瞧
图背诵、设想情境背诵等。) 四、指导写字。(方法同第一课时)
1.出示要写的4个生字“摇、野、躲、解”,领读。 2.观察四个字的结构特点说一说怎么写好它
生汇报:“摇、躲”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野、解”写时要注意左右是大致相当的。
“躲”字要注意“身”的撇后边不能出头,“朵”字要写得瘦长一些,并注意第二笔是横折弯,与“几”要进行区分。 3.师指导书写:躲、摇 4.学生写、同桌互评 五、课堂小结:
春天来了,你愿意和书中的小朋友一样到外面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触摸春天的脚步吗?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我们在语文园地中来交流。 板书设计:
1.找春天
小草 探头 眉毛 看到了她 野花 早开 眼睛 听到了她 春天的 春天来了
树木 吐芽 音符 闻到了她 小溪 丁冬 琴声 触到了她
2 古诗两首
草
教学目标:
1. 通过形声字或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枯、荣”2字,通过观察、范写互评会
写“枯、荣、烧”3个字。
2.通过组内合作、展示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 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2、背诵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 了解诗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你会背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2.板书:草。很多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指名背)诗里的字你都认识吗?诗的意思你了解吗? 3.简单介绍诗人。 二、合作学习: 合作要求:
1.自由读古诗:学生出声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组内读古诗:小组内分别读古诗,每人读一遍,比比谁读的准确、流利。 3.汇报生字:说一说古诗中有哪些生字。
4.组长总结:刚才谁的哪个字音没有读准,请他重新读一遍。 5.再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6.组内质疑:组长组织成员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尝试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组长整理集中。
二、合作展示
1、展示读。分小组,由组长组织采取不同的形式读。(可以每人读一句、可以齐读、也可以先分读再合读)
2、质疑词句。组长汇报组内不能解决的词句。 (预设:离离、枯荣) 3、互助学习。(生生、师生) (1) 观察书中的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这里的草长得怎么样?(理解“离离”) (2) 你能用“枯”和“荣”分别组词吗?
师:对了,“枯”就是“枯萎”,“荣”就是“繁荣、茂盛”。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4、明确要求:组内再读古诗,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及感受。 想一想,怎样能读出这种感受。 5、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理解诗句有困难的小组) 6、小组汇报点拨。
组长:我们组通过学习讨论,理解了每个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组成员来说一说。 生:“离离原上草”意思是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读的时候要把“离离”要上扬,“原上”要加重。
生:“一岁一枯荣”意思是小草每年秋天枯萎,到了第二年春天又会发芽,长得茂盛。
生:读第二句我感觉到小草的顽强精神。读时“不尽”“又生”要稍微重一些。 (其他诗句同上)
7、学了这首诗,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 8、启发感悟: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配乐,生边读边想象。 2、背诵,组内背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3个字:枯、荣、烧”3个字,读一读。
2. 观察说一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请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
生:我是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烧”的。“浇”去掉“三点水”加“火字旁”就读“烧”,请大家跟我读两遍,可以组什么词?
生: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宽右窄”,右边的上半部分没有“点”。 (其它字方法同上)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教学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目标:
1. 通过熟字加偏旁认识“徐、篱、宿”熟字换偏旁认识“疏”,熟字去偏旁认识“未”通过观察、范写互评会写“未、追、店、徐、菜、宿”。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背诵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了解诗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草》。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板书:宿新市徐公店。正音:宿、徐、店。 3.简单介绍诗人。 二、合作学习: 合作要求:
1.自由读古诗:学生出声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组内读古诗:小组内分别读古诗,每人读一遍,比比谁读的准确、流利。 3.汇报生字:说一说古诗中有哪些生字。
4.组长总结:刚才谁的哪个字音没有读准,请他重新读一遍。
5.再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节奏。6.组内质疑:组长组织成员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尝试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组长整理集中。 二、合作展示
1、展示读。分小组,由组长组织采取不同的形式读。(可以每人读一句、可以齐读、也可以先分读再合读)读准字音:疏、径、追。 2、质疑词句。组长汇报组内不能解决的词句。 (预设:篱落、疏疏、一径) 3、互助学习。(生生、师生) (3) 观察书中的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相机引导理解“篱落”。“篱笆”围得很稀疏,用诗中的词就是( )。(理解“疏疏”)
(4) 在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用诗中的句子就是( ).(理解“一径
深”)
4、明确要求:组内再读古诗,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及感受。 想一想,怎样能读出这种感受。 5、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理解诗句有困难的小组) 6、小组汇报点拨。
组长:我们组通过学习讨论,理解了每个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组成员来说一说。 生:“篱落疏疏一径深”意思是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读的时候要把“一径深”要拖长。
生:“树头花落未成阴”意思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不能成为树荫。“未成荫”读得要平缓。 (其他诗句同上)
7、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配乐,生边读边想象。2、背诵,组内背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6个字:未、追、店、徐、菜、宿。读一读。 2.观察说一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请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
生: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菜、徐、店”的。“草字头”加上 “采”就读“菜”,请大家跟我读两遍,可以组什么词? 生:写的时候要注意,“草字头”要盖住下面的“采”。。 宿:宝盖不宜太宽
未: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4、师范写
5、学生写、同桌互评 (其它字方法同上)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3.笋芽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形声字认识“扭钻唠抚滋”、熟字加偏旁认识揉“笋唤轰”生活积
累识字等方式“ 漆冈豪”,通过观察、范写、互评等方式会写“世界、笋芽、呼唤”3个词。
2. 通过组内互读、展示交流等方式读通、读准难读的词语和长句子。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学习所得的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
1、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认识“润、冈、豪”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笋芽、呼唤”3个词。
2、“笋、钻、滋”的读音“世、界、唤”字的写法。 课前准备: 字、词卡
学生搜集有关笋芽儿、竹子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猜谜语: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预设:柳绿花红、万物复苏、春回大地
2.你见过竹笋吗?(出示笋的图片)笋芽是怎样长成健壮的竹子的? 3.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指导写“笋芽”。 二、小组合作学习 组长组织学习:
1.读通课文:小组内分工读文,并汇报圈出的生字新词。其他同学听音、正音。
2.读准字音:组内轮读圈出的生字新词,其他人纠正,把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再读一遍。找出易错字音,汇报时提示其他同学注意。2、质疑词句。组长3.理解词语:组长组织成员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组长整理集中,其他同学也可以汇报。 4、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展示交流
1.展示读文:小组展示自学情况。指导读准字音:冈、唠、漆。 2.质疑词语:组长汇报刚才组内不能理解的词语。 (预设:滋润、自豪) 老师板书,记录词语。 3.互助学习:(生生、师生) 小黑板出示:(朗读)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了”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
(如果学生不能自主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①“滋润”的部首都是什么?想想和什么有关?
②当你取得优异成绩时感觉最( )。你还在什么时候感觉到自豪? 4.组内互考:两人一组互相读词,利用认字条检验认读情况。 5.全班检测:
(1)开火车读词语。重点读准生字词。 (2)每组选一人赛读生字。
(3)检验难读的词句,各组派代表挑战。
A、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B、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C、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学生讲讲读好的方法。
生1:我来读读第一句。我觉得笋芽儿一直生活在漆黑的世界里,当她见到如此光明又美丽的世界应该是既兴奋又激动的。领读。
生2:我给大家读读第二句。要读出春雨和太阳对笋芽的像妈妈一师:对了,样的爱抚、呵护。指读。
生3:我来读第三句,这个句子比较长,要注意断句。在“打鼓”后停顿,“嗓音”后停顿,“重重”“粗重”“呼唤”读得要重一些。范读。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只要坚持下去,你们的朗读会越来越棒。 6.回文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世界、呼唤、笋芽”3个词,读一读。 2. 观察说一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请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例如:“呼唤”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注意“口”字的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唤”字“撇”上下连贯不能写成竖、撇。
“世界”中“世”的笔顺要注意。“界”是“田”加“介”。 “笋”中间横要长。
4.师范写世(注意笔顺)、界、唤 5、学生写、同桌互评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我们的收获很大,不仅认识了许多生字,还会写了3个词语,在下一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笋芽的生长过程。 板书设计:
3笋芽儿
呼唤 漆黑 扭动 钻出 唠叨 山冈 滋润 自豪 爱抚 揉眼睛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字卡、扩词方式巩固认识14个生字,通过观察、范写、互评等方式正确书写“冈、轰、喊”3个字。
2. 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
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好人物对话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前准备: 字卡
学生收集描写春光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14个生字读字组词。 二、交流感受:
学生通过课前的自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1:通过预习我知道笋芽儿生活在泥土里,四周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生2:我知道是春雨和雷公公把笋芽儿唤醒了。 生3:我知道笋芽儿钻出地面后心情非常高兴激动。 三、合作展示:
1.学习1—4自然段,提出重点问题: 自学提示:
①春雨和雷公公是怎样呼唤笋芽的?他们的语气一样吗? ②笋芽儿苏醒时是什么样子的?
③请你在文中圈一圈,画一画,并和小组成员交流。 (1)明确自学要求:
先读一读,再围绕问题说一说,小组成员做补充,分角色读出情感。 (2)小组合作学习:
(老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想法,和个别理解上有困难的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点拨:
组长:通过自学,我们小组找到了以下句子。先请××给大家读 一读。
生1:朗读春雨呼唤的句子。春雨是低声呼唤,语气要柔和、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
生2:读雷公公呼唤的句子。雷公公的声音是轰隆隆的,读得要粗重一些。 生3:读2、4自然段。笋芽先是“揉、伸、撒娇”后来“扭、一个劲地、钻”可以看出他由刚睡醒时的朦朦胧胧,到后来急切地想钻出地面。(做动作理解动词) (4)分角色表演朗读前4段。
词语训练:揉了揉眼睛 伸了伸懒腰 了 师:你能照样子再写几个吗?(随机板书) 2、学习5—7段。提出重点问题。(方法同上) 自学提示:
①笋芽钻出地面看到的春天的景色什么样子的?想想他还看到了什么? ②想象:假如你是这株竹子,你最想说什么?
(结合省略号进行仿说的练习。想象说话可以对春雨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3.启发联想: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 四、指导写字。(方法同第一课时)
1.出示要写的3个生字“冈、轰、喊”,领读。 2.观察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请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
观察这3个字的结构特点。
“冈”字要注意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轰”左边的捺变成点 4.师范写
5.学生写、同桌互评 五、扩展运用。
春天到了,还有谁会叫醒谁呢?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
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学生仿说仿写,展示作品) 板书设计:
3、笋芽儿
春雨 扭 妈妈呵护 春雨
唤醒 笋芽儿———向上钻———钻出地面——长成竹子- 春雷 一个劲儿 阳光
教学反思:
4.小鹿的玫瑰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熟字加偏旁认识“终玫瑰拐莺”、偏旁识字认识“骨惋瘸”。通过观察、范写、互评等方式会写“弟、哥、骨、谢、渐、微”6个字。
2. 通过组内互读、展示交流等方式读通、读准难读的词语和长句子。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学习所得的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
1、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认识“瑰、骨、终”等8个字,会写“谢、渐、微”等6个字。
2、“骨、瑰”的读音;“谢、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鲜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带来遐想;花香让我们的生活温馨,心
旷神怡。你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板书课题)指导“瑰”的读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 组长组织学习:
1. 读通课文:小组内分工读文,并汇报圈出的生字新词。其他同学听音、正音。 2.读准字音:组内轮读圈出的生字新词,其他人纠正,把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再读一遍。找出易错字音,汇报时提示其他同学注意。.理解词语:组长组织成员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组长整理集中,其他同学也可以汇报。4、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展示交流
1.展示读文:小组展示自学情况。指导读准:骨、终、拐。 2.质疑词语:组长汇报刚才组内不能理解的词语。 (预设:惋惜、一瘸一拐) 老师板书,记录词语。 3.互助学习:(生生、师生) 小黑板出示:(朗读)
(1) 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
(2)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
(如果学生不能自主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①你能用动作来表演“一瘸一拐”吗?(相机识记“瘸”字:加肉即多肉了,走起路来高低不平,自然会一瘸一拐。
②结合上下文,为什么“惋惜”?你能换个词吗?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惋惜的事?用“惋惜”说话。
4.组内互考:两人一组互相读词,利用认字条检验认读情况。 5.全班检测:
(1)开火车读词语。重点读准生字词。 (2)每组选一人赛读生字。
(3)检验难读的词句,各组派代表挑战。
A、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B、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C、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 学生讲讲读好的方法。
生1:我来读读第一句。我觉得“渐渐地长大“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读得要稍微慢一些。领读。
生2:我给大家读读第二句。要读出遗憾的心情。
生3:我来读第三句,这时一个感叹句,要读出微风的骄傲和自豪的心情。范读。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只要坚持下去,你们的朗读会越来越棒。 6.再读课文,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6个字:“弟、哥、骨、谢、渐、微”读一读。 2.选择一个你有信心写好的在书上写一个,。 (老师指名6人分别板书这6个字。)同时进行。 3.请6个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
例如:“谢、渐、微”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三个部件尽量写得瘦长。注意“身”字与“谢”“躺”中的不同。
“微”字部首是双人旁,去掉部首有十画。写时注意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变弯钩为提。请大家跟我读“微”。组词:轻微。学生书写。(剩下的字学法同上)
(“骨”字上边中间是横折,下面是“月”字撇为竖;“渐”字中间“车”横变提,写时教师应作细致的指导。)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我们的收获很大,不仅认识了许多生字,还会写了6个字,在下一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小鹿的玫瑰花。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字卡词卡巩固认识8个生字,通过观察、范写、互评正确书写“抽、拐、浇、终、静、躺”6个左右结构的字。
2.在小组合作中,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在交流汇报中,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课前准备: 字卡、词卡 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读字卡词卡 二、交流感受:
学生通过课前的自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1:通过预习我知道小鹿栽了一丛玫瑰花,常常去松土、浇水,玫瑰慢慢抽出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生2:我知道后来小鹿的脚跌伤了,很久没有去看玫瑰,等他好了再去时一朵花也没有看到。
生3:一开始他觉得很惋惜,但听了黄莺和微风的话,她有高兴起来。 三、合作展示: 1.提出重点问题:
鹿弟弟为什么说玫瑰花白栽了?后来,为什么又说玫瑰没有白栽?请你在文中圈一圈,画一画,并和小组成员交流。 2.明确自学要求:
先读一读,再围绕问题说一说,小组成员做补充,再次读出情感。 3.小组合作学习:
(老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想法,和个别理解上有困难的小组交流。)
4.小组汇报点拨: (1)解决第一个问题。
组长:通过自学,我们小组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在1—4自然段。先请××给大家读一读。 生1:朗读。
生2:我们从“常常”“高兴极了”等处可以看出小鹿非常精心的种花。 生3:当小鹿跌伤脚没能看到花开,他们都很失望,很遗憾,很惋惜,所以说玫瑰白栽了。
师:春天容易找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解决第二个问题。
组长: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请××给大家读一读。 生1:朗读黄莺和微风的话。
生2:黄莺看到了花的美丽,微风闻到了花的芳香,还有很多小动物也看到,闻到了,所以他没有白栽。
(3)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看过、闻过,他们会对小鹿说什么? 四、指导表演,加深理解
1、想不想把文中的内容表演出来?先练习朗读,做好准备。 2、研究角色,组内试演。 3、小组展示。
四、指导写字。(方法同第一课时)
1.出示要写的6个生字“抽、拐、浇、终、静、躺”,领读。 2.观察说一说在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请个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
生:这6个字的结构特点: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浇”字要注意右边上半部分没有“点”“躺”的“身”字旁注意“撇”不出头。 躺:身的写法 4、师范写
5、学生写,同桌互评 五、课堂小结:
“赠人鲜花,手有余香”小鹿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开,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里,别人感到快乐,小鹿也感到幸福。 板书设计:
4、小鹿的玫瑰花
小鹿 栽 一朵没看到 白栽?
玫瑰花 黄莺 看 美 没有白栽! 微风 闻 香
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加偏旁的识字法认识9个字,借助词语理解字义。
2.在交流中学习感知语言中的比喻,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会用比喻句。 3.学习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积累春联。
4. 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学习所得的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
运用加偏旁的识字法认识9个字,借助词语理解字义。 学习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积累春联。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很多事物之间都是非常相似的,你发现生活中哪一种事物像哪一种事物了吗? 一、 我的发现
1. 出示书中的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和组内同学说一说。 2. 交流汇报。
生: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生: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3.你还能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其他的事物吗?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合作展示 1、提出重点问题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说说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发现的规律 2、明确要求
(1)先读一读字词,在组内交流。
(2)给每个字组词,区别每组两个字意思。 (3)然后再读字词,进一步体会,总结识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
(1) 自读。借助拼音读字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 组内读。小组分工读字词,纠正字音,把字词读准确。
(3) 小组讨论。辨一辨字形,说说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发现
的规律。
(4) 组词,理解字义,总结识字方法。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3.小组汇报 生1:读字词。
生2:我们发现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是字音相同、有相同的部分,不同点是他们的意思不同,后三组的读音有变化。
生3:我发现,后一个字是形声字,它的声旁就是前一个字的读音。。 生4:组词。(可以组内分工或其他同学组词) 生5:我们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的。 4、检验生字
(1)出示“材、牺、牲、渡、帽、烈、达、按、笨”,读一读。 (2)扩词训练。
(二)读读背背 方法同上。
1.教师示范对联的读法,引导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
(注意读的节奏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 2.采取不同形式诵读。(师生对读、齐读、指名读) 3.指导背诵。 (二)我会说
1、读横线后面的词语,说说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2、在组内说说自己填的词语。
3、汇报交流。(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只要搭配正确就给予鼓励) 三、展示台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是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可以是有关春天的书法作品,还可以唱有关春天的歌曲等。 2、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全班交流展示。
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在你们自己的努力合作中又学习了很多知识,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才——材(木材) 列——烈(烈士) 西——牺(牺牲) 大——达(到达) 度——渡(渡船) 安——按(按时) 冒——帽(帽子) 本——笨(笨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与本单元主题结合,进行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 2.在合作交流、展示交流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3. 通过自己搜集材料,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口语表达清楚,交际有礼貌。 介绍市花有条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歌曲《小鸟小鸟》。
学生准备:搜集春天里的发现,有关各地“市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交流
1、播放歌曲《小鸟小鸟》,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 2、交流在春天里你有什么发现? 二、明确要求
可以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入手,发现要“新”,尽量与众不同。 三、合作交流
1、在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要求语言有条理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新发现,或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说具体。 四、展示交流 1、组长组织交流。 2、评选“最具慧眼奖”。
(注意引导学生说的先后顺序,要有条理) 3、写一写。
(1)学生先把自己的话加以整理,想想写话的顺序。 (2)写得形式可以灵活多样。4、读一读。 五、宽带网
1、读一读书中提供的有关市花的资料。
2、学生交流其他城市“市花”的资料。 3、指导评选最佳作品,出墙报。
师总结: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你就会有很多发现,就会创作出最美的作品。
2.教师示范对联的读法,引导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
(注意读的节奏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 2.采取不同形式诵读。(师生对读、齐读、指名读) 3.指导背诵。 (三)我会说
4、读横线后面的词语,说说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5、在组内说说自己填的词语。
6、汇报交流。(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只要搭配正确就给予鼓励) 三、展示台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是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可以是有关春天的书法作品,还可以唱有关春天的歌曲等。 2、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全班交流展示。
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在你们自己的努力合作中又学习了很多知识,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春天里我的发现:动物 植物 天气变化 人们的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