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 有趣 有爱
──《我喜爱的小动物》习作教学设计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一小 虞琴
教材内容:
这是一次读写结合的练笔。具体要求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它的外形、生活习性及特有的技能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里介绍你最喜欢的动物。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推荐大家认为最优秀的动物到全班参评,要说清楚自己的理由。在全班评选会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评选动物明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留意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水平。渗透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理念。
2、能按一定的顺序描述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教学重难点:学习怎样抓住特点,具体有序、有趣地描写动物的外形和生活 习性。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充分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搜集资料。 2、教师:课件。 过程:
一、创设情境,说动物。
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最亲近的朋友,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丰富
1
多彩,有了它们,我们的世界才温馨美丽。在第二单元课文中,我们又认识了几位动物朋友,它们是谁?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二、读中悟法,说外形。
1、出示两条谜语激趣,引导学生明白抓特点的重要性。师口述“两只耳朵四条腿,一条尾巴在后面,两只眼睛一张嘴。”猜猜看。生答案五花八门,师说一个谜面只有一个谜底,怎么有这么多答案呢?原来老师没有抓住动物的特点说清楚。现在老师将谜面改为:长长的耳朵四条腿,短短的尾巴在后面,红红的眼睛三瓣嘴。生再猜。
小结:因为第二则谜语抓住了小白兔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三瓣嘴的外形特征,所以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猜出是小白兔。看来抓住动物的特征描述很重要。如何抓住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呢? 2、读写结合——读中学法
①师生交流《翠鸟》一文中描写外形的方法。课文《翠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请同学描述翠鸟的外形,引导学生按从头到脚和从脚到头不同的顺序描述,并启发学生总结观察的顺序,师配以简笔画让学生明白作者的观察顺序 。
小结:我们在观察小动物外形时,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也可以按从下到上的顺序,还可以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只要有一定的顺序就可以。
②张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猴子的外形。注意学生要描述的有顺序用词准确。
③生交流自己所喜爱的小动物的外形。
小结:小猴子是老师所喜欢的小动物,你所喜欢的小动物长得是什么样
2
的呢?请同学们认真回忆或观察课前准备的图片,先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说要说清楚,听要听明白,最好能给对方一些小小的建议。
生生交流后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只描述外形,不说动物的名称,让其他学生猜猜它是谁。猜出后引导学生点评。点评重点围绕观察是否有序,遣词造句是否生动具体。
小结:只有留心观察,才能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他们说的清楚具体,同学们不仅会听,也很会评,知道在描述小动物外形时,不仅要有序观察抓住特点,而且还知道运用准确的语言,使小动物的特点鲜明。 三、领悟写法,说习性。
1、读写结合,读中学法。
①师生交流《翠鸟》一文中描写翠鸟生活习性的方法。
打开课本第五课快速浏览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语句。引导学生品味“蹬─叼─飞”几个动作的妙处,体会怎样描写。
②病文探路,剖析修改。
出示片断描写并贴相应的猴子荡秋千的画面,引导学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进行修改。
病文:猴子荡秋千才有趣呢!它坐在秋千上,就荡了起来,荡的真高哇!后来,它跳上假山,飞快地跑了。
生边读边看图,读后交流自己的看法,全班集体修改。
小结:真是文章不厌百回改,一个动作敏捷的猴子在同学们的共同帮助下,被描述得调皮可爱。这个片断的修改过程让老师知道了写小动物的活动时,一定要说清楚它的动作和样子。
③内化重点,创造性地说。生交流自己所喜爱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出
3
示描述提示: 教你几招: 1、一种小动物可写的内容有很多,但应结合你观察的重点选一两个方面介绍,把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2、可借鉴本单元的写法,灵活运用课前收集的小资料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生小组内交流后请代表到台上交流,并引导学生及时点评,并根据讲述的情况评选出动物明星。 四、谈收获、促迁移。
1、交流自己的收获。生从写作和爱护动物等角度谈。
2、总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让我们关爱它们,和它们共享阳光的灿烂,共享生命的快乐。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