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每年学校学生发生不少安全事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预防学校的安全事故,给小学生们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也是我们政府、教育部门、学校所关心的一件大事情。安全教育人人有责,学校、教师应从身边小事做起,要从小抓起,养成好习惯,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目前,学校要抓好抓实安全教育工作,逐步增强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能力,杜绝学校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浅谈 教师 学生 安全 教育 工作
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教育责任重大,我们时刻不能放松。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活泼好动,还不完全懂事,自理能力、自治能力较差,往往做事不计后果,预见不到危险的存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平时要时时注意,处处留心,时刻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防患于未然。班主任应该怎样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呢?在这里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时时讲,事事讲,润物细无声
小学生活泼好动,安全意识淡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养成“时时讲,事事讲”的好习惯。每天的早会课,我都会结合学校的安全教育计划或社会中、学生中发生的一些事向学生灌输一些安全知识。另外,我也通过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反复向学生传授各种安全知识。每逢重大节日或放假前夕,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盗、交通等安全教育是我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而我们学校这方面也做得不错,除了要求老师要狠抓安全教育工作外还开设了专门的安全教育课,每学期也要求对学生进行安全演练。班主任养成“时时讲,事事讲”的好习惯,把安全教育落实到学生的实处,那么学生的安全意识自然会提高了。
二、多留心多观察多提醒,防范于未然
安全教育重在防范,如果出了事后再来教育,那就失去了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安全隐患。安全隐患,顾名思义就是隐藏着的安全祸患。既然是隐藏着的安全祸患,那就不容易被发现。如一颗小钉子,如果你没发现,可能会划伤一个同学;教室里松脱的插座,容易发生漏电危险……要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乐于并且善于发现隐患,防范于未然。而乐于和善于发现隐患,则不仅是对班主任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要求。那么,作为班主任,平日不但要自己多留心多观察多提醒可能存在于学生身边的安全隐患,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发现后要马上报告老师。通过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真正避免隐患,把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实处,使学生身心受益,健康成长。
三、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所以我们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人手,在生活细节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比如:同学间相互推搡、相互追逐,上下楼梯跑和跳,玩尖锐的硬器,随意乱抛硬物等,是发生事故和伤害的根源,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让学生早点认识到位,提高防范意识的能力。学校可以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醒学生在公路上行走时应注意的事项,教育学生在社会中如何保护自己。还通过网络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进行收看,学生会从一个个血淋淋的画面中受到教育,会在一个个悲惨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会认真去读安全知识资料中的每一句话。
四、让体验成为提高学生自护能力的最好途径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不断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无法真正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要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如:学生有时流鼻血或不小心划破了手等就会惊慌失措,没有自
己处理的意识,其他学生也只会找老师,我们要利用这些机会让学生学会自行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经历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同时,我们还要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如:让学生观看安全教育影片,参观一些安全教育图片展等,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
五、家校合作,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不只是教师、学校的事,家长的教育也同样重要。在学校里,除了老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外,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在家如何保障安全的知识。学校要专门开设一节安全课、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文化橱窗、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及多种形式,利用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预防火灾、拥挤踩踏、交通、溺水等事故的教育;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特别是要以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应对洪水、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自救演练训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比如:如何正确使用煤气,防止煤气中毒;如何安全用电等。家长也应时刻提醒孩子:危险的地方不可以去,不该做的事情不能去做。而学校也要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例如:根据社会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向家长及时宣讲交通法规和学校的要求,提醒家长为了孩子不仅自己必须遵守交通法规,还要督促孩子注意安全。家长也要根据学校要求,主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除此之外,家长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经常向学校提建议,共同搞好交通安全教育。让我们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让学生在反复叮咛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总之,安全问题很重要,安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我们要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中,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我们一定要坚持用制度规范各自的履责行为,恪尽职守,亲力亲为,坚持用机制管理校园的交通安全,内外结合,标本兼治。只有群防群治、加强管理,确实给广大的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安宁、安心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安全无小事,教育尤重要”,安
全教育是教师的一门必教课程。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从点滴小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并且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应常抓不懈,还要注意探索能够易于为小学生接受,乐于为小学生接受的教育模式,开展好安全教育工作,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安全的校园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