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教学小故事

教育教学小故事

来源:筏尚旅游网


教育教学小故事

第二中心小学教师 李瑞宁

老老实实做人 不少“恨铁不成钢”的老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的“好学生”、“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优秀,而我眼中的“好学生”是老老实实的孩子,他们不会“投机取巧”,不会“人前背后”,不会撒谎骗人……他们老老实实做事,诚诚实实说话。一位名人就曾说过:心灵的纯美,是实现人的价值的第一标准。 他回家作业没有做,问其原因,吞吞吐吐的,鼓励他别怕,说实话。他终于说了:昨天玩得太晚,想起做作业时好困,于是便睡下了。我没有像某些老师那样对其“狂轰乱炸”一番,而是先表扬他很诚实,然后要他在规定时间内补出作业,而且告诉他补作业很累,还会失去课间玩耍的时间,这样岂不是得不偿失?我始终认为,诚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最为重要的,不诚实比不做作业更不可原谅。时间长了,学生们都了解我的性格,所以我班同学不会像其他班同学那样经常发生“作业本忘家里”的现象,其实谁都心知肚明,所谓“作业本忘家里”,十有八九是没做作业来糊老师的。 做人要老实!而不少成人却错误地“教育”孩子什么“人善被人欺”。在这种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往往忽视了也要努力提高人文素质,人文是求善,是关于认识精神世界的问题,是揭示“应该是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善是真的基础,真是善的导向。教育要培养人,就是应该培养真人。为此,我要郑重地告诉孩子们老实人只求问心无愧,老实人得到的是别人的信任! 语文阅读落到实处 家中买的书要读,尤其是学校推荐的必读书要读,养成习惯。平时及阅读课上,不少同学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做完作业爱捧着书看,阅读课上更是争分夺秒,读得津津有味。但也不时发现一些学生做完作业没有静下心来看看书的习惯,甚至阅读课上,手拿书本也是心不在焉。对于这样没有看书意识的孩子给点压力是有必要的,譬如,规定他们必须读完10页,老师随机抽查阅读情况,说说阅读收获。在家家长也可对其采取一些措施,如每晚读半小时(当然因人而异,以做好作业为前提),问问孩子最近又获得了哪些新知识,读到哪些感触深的文章等。 人都是有惰性的,成人尚有,更何况孩子,一直以来,我们都对孩子念

叨:多读书是学好语文最好的途径。孩子要养成勤读书的好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孩子、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本学期,我想让孩子们准备一本“读书日志”,每天记录自己的读书情况,在家读书情况得请家长督促啦,日日坚持,一般读上10—30分钟,一周写一次读书感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希望长期以往,养成习惯。我想,这对于学生将是终身受益之事。 文以真为贵 现在的孩子电视看得多,课外书也读了不少,习作里面的真实内容和感受也越来越少了。写自己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地称自己是“读书迷”,又无一例外地叙述内容是看书看得太入迷,把饭都煮焦了;写他人,又多数写的是妈妈,写妈妈如何关心自己,所举事例又那么凑巧,都是雷电交加的夜晚,自己发烧,妈妈冒着大雨把自己送去医院...... 前不久,学生练写了一篇作文,要求写一位令自己怎样的人。习作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还是老毛病——不真实,不能感动读者。然而当我几乎丧失发现佳作的信心的时候,居然阅读到了一篇令我热泪盈眶的文章,文章写的是“令我难忘的人”,事件的主人公是小作者已故的太姥姥,文章选取了从“我”出生到太姥姥去世这段时间中发生在“我”和太姥姥之间的典型事例,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位老人对小辈无微不至的疼爱,虽然事件很小,但是由于是小作者亲身体验,又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真切切的平常事,所以感人至深。我对全班同学说,批阅了同学们四十三篇习作,就一篇令我感动了。然后我请那位作者把习作读给大家听,读着读着,小作者已是泣不成声,教室里也是鸦雀无声。读毕,我不失时机地对同学们说,这才是真正的好文章,因为它真实! 读《丁有宽与读写导练》有感 丁有宽老师说:“我在引导寻美作文过程中,结合导读课文,重视教给学生观察、想象和分析事物的方法,指导学生寻找美的真谛,挖掘美的实质,写出美的真情实感。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观察、了解事物的全貌,注意诱导学生在观察中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通过比较分析,抓住事物特征和特点。我很重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已经发生的情节,通过想象生发出新的情节;让学生从观察到的环境,想象人物在这样环境中的行动;让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行动想象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并要求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等一系列活动中注入自己的情感,有鲜明的态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教学命题。本学期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分析写作技巧是我语文教学的一个

教学重点,但学生所学习的写作技巧是一个个点状或块状的,复习期间对一个学期所学课文中最具有特色的语言和写作技巧进行回顾、总结、提升,达到从技巧学习到作文运用的迁移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我以“寻美”为主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从新的视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再认识,开展新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复习课的整体功能,让学生沐浴着美的阳光,体验复习课的快乐。 [题目] 大自然神奇而美妙,人生充满快乐和希望,大千世界的人与物,需要我们用真情去欣赏。有人说,一个不懂得欣赏的人是缺乏信心的人,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欣赏人生;善于欣赏自己、欣赏他人。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指导] 这是一则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让学生在同一个话题下,叙述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表达富有个性的感受。话题作文只提示写作的内容指向,强调的是与话题的相关性,即所写的内容与话题有关即可,其写作角度与选材立意有较大的自由度。 写好话题作文,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拟好题目。拟定一个好题目,就等于有了开启写作灵感之门的钥匙。话题作文的题目是动态的,既可以以话题为题目,更鼓励与话题相关的自由拟题。文题力求准确、生动,富有美感。 其次,扬己之长。话题作文给了学生极大的写作自由,因此,必须扬己之长,发挥自身的优势。写作时,应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和自己熟悉的内容。话题作文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写作思路宽、可运用的材料多,我们要善于根据自己的写作优势,有所舍,有所取。 本题的写作范围宽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可以欣赏丰富多彩的人生,可以欣赏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可以欣赏自己成长中的闪光点,也可以欣赏他人的高尚品行;一本蕴含着丰富感悟的书,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都可以引起我们的欣赏。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我在引导学生感美——寻美——学美——颂美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美好事物、美的对象面前,受到直观的感染,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受到美的感化、陶冶,达到教育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