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扫除障碍,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以自我感情变化和思想的深化为线索的写法, 理解小溪显示的生命力 量,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
3.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拟人、比喻修辞和 白描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 学习以自我感情变化和思想的深化为线索的写法,理解小溪显示的生命力量,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 【学习难点】
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拟人、比喻修辞和 白描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导学:
①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划出文中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同桌合作扫除障碍。
2、自读课文。圈点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找出我的游踪,画出我的游览路线图。 ②文学常识填空。
米哈依尔•米哈依洛维奇•普里什文(1873-1954),苏联作家.处女作《在鸟不受惊的地方》.他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对大自然的如诗的感受,展示了人的精神生活,歌颂人的创造力.主要作品收入《普里什文文集》.
③熟读课文,掌握下列重点字词。
颤(chàn)动 涟漪(liányī) 潺潺(chán) 簌簌(sù) 萦(yíng)绕 和煦(xù) 分道扬镳(biāo) 乏味(fá) 车辙(zhã)旋涡(xuànwō) 吝啬(lìnsâ) 干涸(hã) 花蕾(huālěi)
二、课堂研讨: (1)展示交流:
学生把各自课前的自学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 (2)合作探究:
1.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 沿小溪而行,用图示法标绘出小溪的流程及沿途的景象 (在文中)
3.小溪在流向大洋的途中遇到哪些障碍又有哪些坦途呢?
4小溪对待障碍的态度是什么?
5.你能从以上概括出“小溪”的性格特点吗?并结合具体文句谈谈看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堂课所讲内容 二、讨论下列问题
1.随着小溪我们不仅进行了一次自然自旅,而且还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那么,作者对小溪持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呢?(组内轻声朗读第33——34段。并结合背景讨论。)
2.小溪在林中奋然前行和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受到的启示
2.请以“我看到了一条————————的小溪”为句子表达赞美或感悟。
3.课文除写小溪一路前行外,还写了那些景物?在此基础上,美读31段,分析美在何处?
5.在小溪流经的途中,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像它一样的积极乐观执著和坚定呢?那么它们又是怎样的呢?说说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三、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举例说说运用该修辞手法的好处
四、拓展延伸:
收集古诗中与“流水”有关的诗句
五、总结归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