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海上实习报告

海上实习报告

来源:筏尚旅游网
实 习 报 告

学 院:系 部:班 级:学 号:姓 名:

年 月 日

一、实习说明

我海洋技术专业于2013年9月23日早7点出发去秦皇岛市实习。下午13点伴随着微凉的秋雨,我们的第一实习地点为国家海洋局秦皇岛环境监测站,主要任务为了解海洋预报的监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及海水水质监测。9月24日上午8点我们参观了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主要任务为学习潮间带取样及固定。9月25日上午8点我们的目的地为渔轮码头,主要任务为出海采样,观察浅海海域的水文特征。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1、国家海洋局秦皇岛环境监测站: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业务体系日臻完善,综合技术实力日益雄厚。于2002年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取得了《海洋倾倒区选划资格证书》,具备了国家海域使用测量乙级资质。建成了国家首批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示范站,并于1999年6月成立了河北省海洋预报台,目前已经完成河北省海洋环境监测总站的筹备工作。已成为集海洋水文、气象、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科研调查、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海洋公益事业单位。

此次实习我们重点参观了其预报台,环境监测室,数据采集室。主要了解其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模拟系统。学习了微生物粪大肠杆菌的检测从而测定水质。

2、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是一所以海洋科学、水产养殖为主,信息工程、机电工程、水环境保护与监测、旅游与商务英语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院,其隶属于河北农业大学。

此次实习我们主要学习潮间带采样以及浅海水域底栖生物采样,海水温度测量,不同深度海水及浮游生物的采样。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1、 海洋预报:海洋水文气象预报的项目,已超过20个。主要包括海浪、潮汐、潮流、风暴潮、地震海啸、水温、盐度、密度、声速、海冰、海流及大风、台风、海雾、能见度等。涉及海洋条件预报、渔情预报、最佳航线推荐、专项开发作业保障服务、各类海洋灾害警报和海洋污染预报等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应用预报和专业预报。分为短期预报(时效在3天以内)、中期预报(时效3~10天)和长期预报(时效一般为一个月)。有时也发布时效为数小时的短时预报,适用港口和浴场的专项预报,和时效为数月乃至数年的超长期气候展望。就目前科技水平而言预报方法有经验法,数据法,统计法。经验预报法见于海洋预报初期,如今在单站预报中仍在采用且为主要方法。天气图预报法,广泛应用于短期海洋天气、海浪、风暴潮等预报业务,但在图表填制、分析等方面,已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迈进。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海洋站、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站、调查船、志愿船、锚泊资料浮标、漂流浮标、潜标、水下智能观测平台及海底观测平台等多种观测系统【1】。根据监测数据的空间和时间特性, 可划分为定点实时连续监测数据、海区实时连续监测数据、船舶/ 浮标航线实时监测数据、卫星与航空遥感实时或延时监测数据、水下监测系统监测延时数据等【1】。

目前小型多参数海洋环境监测浮标为主要监测手段。它的优点为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实现无人值守的全天候、全天时长期连续定点观测,不仅可以监测海面附

第 1 页 共 5页

近的环境参数,还可以观测海洋水下环境剖面参数【2】。

2、海水水质检测:以粪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水质是否污染。粪大肠菌群是大肠菌群的一种,又名耐热大肠菌群,是生长于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的一组肠道细菌,随粪便排出体外,约占粪便干重的1/3以上,故称为粪大肠菌群【3】。 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好氧及兼性厌氧,在37℃、24h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它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通常可作为水体粪便污染的指标菌大肠菌群【4】。国家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每升中不超过3个,细菌总数每mL不超过100个。

水质粪大肠菌群检测仪器:JMS2009型大肠菌群在线快速监测仪,可以对大肠杆菌,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总粪大肠杆菌等多种生活中常见菌类进行快速检测.

3、取样:

(1) 潮间带取样:潮间带是在潮汐大潮期的绝对高潮和绝对低潮间露出的的海岸即介于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区域。潮间带的幅度、随潮差的大小、地区及坡度而异,可以缓冲海浪直接冲击陆地的力量,如果潮间带太窄太小,大浪将对陆地造成大破坏。潮间带是我们亲近海洋时最先接触的地方,海边丰富的生物,是自然教育最佳教室。

取样方法:采集主要是通过一个自制的针筒,将其前半段截去,留下带有刻度的部分,并在针筒的刻度处标出相应潮间带深度,之后选取潮间带上海浪没过的区域(无人干扰区)向下放入采集器,放入一定深度后取出,将多余的沙子去除,也就是原来在针筒上自行标志出的深度。将取出的样本放入收集容器中,加

【5】

入固定液(6%甲醛液)保存在带入实验室观察即可。

(2)浅海海域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的取样 浮游生物采集:所用仪器0.5mm浮游生物筛子采集器。分别用300 目和200 目的浮游生物网过滤20 L 水,得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定量样品, 按体积比1 %和5 %分加入甲醛(体积浓度38 %) 固定。用浮游生物网∞形捞取得定性样品,按体积比5 %加入甲醛固定【6】。

浅海海域底泥的采集:所用仪器为盒形定量采泥器。这种采泥器为长方盒形, 以垂直切割泥土, 采集面积为192 平方厘米, 深度可达10 一15 厘米, 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操作及携带方便, 采泥器本身重量只有4 公斤【7】。使用时时需要打开阀门,接上绳子,然后放入水底,当期接触底泥时,用力向下按压,使其切入泥内,然后拉绳子关闭阀门,从海水中取出后,打开阀门放入容器中,并加入少量固定液,并在容器上做相应的记录。

海水温度测量:海水温度计首次使用时需要用海水润洗三到五遍,然后将温度计完全浸入海水中(所需要测量的海水的深度)五分钟左右,然后取出来读数,因为海水的温度与空气的温度相差较大,所以要及时的读取,以免发生误差。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通过此次实习,我对海洋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课堂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海洋的基本知识,最基本的水文要素,最基础的温盐密的变化。通过在海洋监测站的学习,我了解到海洋的潮汐、风速、风向等一些海洋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在海洋预报中我们已经从简单的人工监测发展到多功能立体监测系统,利用各种模拟系统能更好地推算浮冰的漂移速度,污染物扩散,24小时赤潮漂移是否会上岸等。实现了中长期预报、预警报、专项预报等多种形式。为渔船出海,各海滩的游人

第 2 页 共 5页

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经过近距离接触大海,我个人觉得大海真的很神奇,一直没见过海也没去过沿海的城市生活,初到秦皇岛我觉得秦皇岛的天空是那么蓝,空气很清新,我想这应该就是海洋的调节作用吧。海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占地球总面积的70%左右,含约有80多种元素,且有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21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在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即210万种【8】。在能源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日益恶劣的今日,海洋是生命的源泉、资料的宝库、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和未来的希望,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我国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6500多个岛屿,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

【8】

域的海洋大国。可是对于海洋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我们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技术不成熟,长期重陆轻海的意识阻碍了中国海洋技术的发展,比起大海的神奇,我觉得我们学习的知识与技术还很肤浅,曾经我以为海洋的资源无非就是一些化学资源的提取与利用,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海洋的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海洋是一个巨大宝库,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海洋渔业当中,使捕鱼率大大提高,但也导致天然渔业资源的衰退。因此国家非常注意开发海洋牧场,学合理地进行捕捞。从而使海洋渔业由传统的捕捞垂钓型向养殖放牧型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方向发展。其次,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为改善海产品的质量。例如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生长激素使鱼的体重比对照的鱼增加了近一倍,而牡蛎、蛤、扇贝、贻贝和鲍鱼的产量则提高了25%。第三,利用海藻提取蛋白质等成分【9】。海洋正发展为人类的“第二粮仓”。第四,向海洋要药。科学家们通过对多种海洋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进行研究,分离出数千种活性化合物,它们具有特异的化学结构,是陆生生物无法比拟的。其中许多化合物在抗癌、抗病毒、抗放射性、抗衰老、抗心血管病方面显示了特殊的功效【10】。

2、海洋矿物资源的开发

世界海洋矿产开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海洋油气的开采,其产值占海洋开发总产值的70%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表现出高速、高效的明显特点。当前仅次于油气的海洋矿产资源是滨海沙矿。已开发利用的滨海沙矿主要有金刚石、金、铂、锡等金属、非金属、稀有和稀土矿物等数十种。海洋矿产资源中还有一潜在的宝库———大洋多金属结核,总储量达3万多亿吨,其中一些锰、镍、铜和钴等主要有用金属的含量是地壳中平均含量的300多倍【11】。

3.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世界海洋能的蕴藏总量高达750亿千瓦,包括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和波能。由于这些能源具有可再生性、永恒性、无污染、分布广、数量大等优越性。

4、海水资源综合利用

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海水淡化技术开发研究,其中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美国、日本等都把淡化海水作为解决淡水不足的主要办法。海水淡化除过去主要采用的蒸馏法以外,利用渗透膜和分离膜淡化以及太阳能蒸馏法亦显出美好的前景。我校海洋学院致力研究利用渗透膜和分离膜淡化海水,且初具成果。

海水还是含有多种可开发利用的元素的液体矿床。其中溶解着近80种元素,陆地上的天然元素在海水中不仅几乎都存在,而且有17种元素是陆地上所稀少的。现代技术已能对海水中溶解的卤素以及镁、钾等资源提炼制备。我国钾资

第 3 页 共 5页

源稀缺,我校海洋学院多年来积极研究海水提钾技术,现已初具成果。

5、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传统的海洋运输业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在世界上各种方式的运输中,海上运输起着主导作用,海洋为此提供了无数条不用维修的“天然铁路”。不仅洲际间往来大多依赖于船舶,而且近岸海洋在运输上也功不可没。海上运输成本低、运量大,如今超级油轮的容量可达50万吨以上,当这种油轮以15海里/小时的速度在海上航行时,相当于1万节满载的火车皮同时在轨道上奔驰。

其次是开发海上的生产、生活空间。诸如海上人工岛、海上工厂、海上城市、海上走廊、海上牧场、海上机场、海上油库、海上公园等。科学家预测,至迟到21世纪末,人类将有十分之一的人口移居海洋城市。

第三是海洋中和海底空间的开发利用。如在海底铺设电缆、建设海中隧道、海底隧道、水下航行、海底输油管道以及海洋合理倾废场等。

当代社会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意识还不是太过强烈,虽说也在着手这方面的开发,但其利用价值完全还未达到最大值,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当代有志青年的来完善、改进海洋开发技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我们更应有这个使命与责任去勇接此重担。因此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在校努力学习,努力改善自己能力,为将来为自己珍惜时间博闻强识,培养自己未来能担此大任的能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努力吧!

五、参考文献

【1】周智海,刘志勇,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研究与

设计,海洋技术,2003,22:1.

【2】李林奇,熊焰,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的重要手段小型多参数海洋环境监测浮标,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4,3:20.

【3】周群英,高廷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M].第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2-123.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M] .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15-80.

【5】陈国通,杨晓兰,南麓列岛环境质量调查与潮间带生态研究,东海海洋,1994,12:2.

【6】袁先春,郑绵平,西藏阿里地区盐湖浮游生物生态调查,地质学报,2007,81:12.

第 4 页 共 5页

【7】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1994-2013,25.

【8】崔木花,崔彬,我国海洋资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资源产业,2006,8(2):43.

【9】缪辉南,方旭东,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研究概况与展望,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9,21(4):12

【10】缪辉南,方旭东,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研究概况与展望,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9,21(4):13-18

【11】叶青,海洋矿物资源开发的前景,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1994-2013:57.

第 5 页 共 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