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2、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3、图中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4、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 A.嫦娥四号
B.月球表面 1 / 9
)
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
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
5、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6、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R1:R2=1:2,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 )
A.2:1 B.1:2 C.3:2 D.2:3
8、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9、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 )
A.v甲<v乙,t一定为10秒 C.v甲=v乙,t可能为10秒
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D.v甲=v乙,t可能为30秒 2 / 9
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12、将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支持力 D.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13、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
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3 / 9
1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5N,0N B.0N,5N C.5N,5N D.5N,10N
15、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1N,0
B.0,1N
C.2N,1N
D.1N,1N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________能够传声.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3、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________斜射入________中时发生了________现象.
4、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5、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_____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力.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
4 / 9
迹.
2、如图所示,射向平面镜的一束光AO经镜面反射后沿水平方向OB射出图中,ON是∠AOB的角平分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α.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柱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
(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
2、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
5 / 9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据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_____有什么关系? (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
(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镇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____.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_(选“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f<u<2f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上学要花多少分钟? (2)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3)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如图所示,斜面长s=1.5m,高h=0.3m.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50N,忽略绳子重力。求:
6 / 9
(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 (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D 3、D 4、B 5、A 6、A 7、D 8、A 9、B 10、D 11、C 12、B 13、D 14、C 15、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振动 液体
2、浮力 竖直向上 3、水 空气 折射 4、凸透镜 会聚
5、原子 扩散 引力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
10分)
10分)
8 / 9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向瓶内吹适量的气 下降 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 外界温度 2、物距 10.0 照相机 增大 大于 小于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24分钟(2)5min(3)1.72km 2、(1)225J (2)66.7% (3)50N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