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交焦虑、依恋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交焦虑、依恋的关系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交焦虑、依恋的关系研究

作者:欧阳洁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5期

摘要:本文探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社交焦虑产生的原因、基本特点、大学生心理依恋类型等的分析,进一步明确社交焦虑、心理依恋和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也表明,大学生依恋水平会受到社交焦虑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依恋作为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直接影响个人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交焦虑;依恋

引言:大学生时期,人际交往的理念和价值观等都刚开始形成,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当前社会中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学生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现象,加之其成长过程中依恋关系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 1.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主要是个人在面对某一类或者多类社交场面时出现的紧张、恐惧、担忧等情绪以及由这些情绪引发的一系列逃避社交场合的行为。现有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现象多发病于青春期,与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等有直接关系。伴随着大学生活中社交场面占比的增加愈加凸显,更有甚者,会因为社交焦虑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人群总体性格更为内向,容易出现情绪不稳、抑郁等心理倾向。而社交焦虑的形成,与家庭教育环境和手段、个体成长过程中的性格特征等都有直接关联。

2.社交焦虑的特点

从现有研究来看,大学生群体的社交焦虑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虽然社交焦虑在性别差异上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女生的社交焦虑情况依然比男生偏高;

第二,理科生的社交焦虑,比之文科生更甚。 3.社交焦虑的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社交焦虑的特点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可以得出:

首先,女生的社交焦虑状况比之男生更严重,主要是因为社会角色、接受的教育方式以及自我评价水平等的差异。在当前社会认知中,女生的家庭角色依然重于社会角色,因此男生被要求更多的去接触其他人,去探索一些新的发现等,社交几率较高。女生则更多的被要求照顾家庭,因此社交几率较低,且对于社交活动中的负性评价也更为敏感。从教育方式角度来说,女生被鼓励接触新环境、尝试新办法的几率较低。最后,在自我评价方面,由于青春期所受教育的影响,女生更易产生对自身的负性评价,且更在意自身是否为他人所接受[1]。

其次,理科生的社交焦虑比之文科生更为严重,主要是因为,文科专业中有更多研究人与人际关系的知识,受到这些内容的滋养,文科生的情感抒发方式更为多样,在面对人际问题时,处理方式也更加灵活,对于他人的情绪也较为敏感。而理科生则更多注重理性思维,对人们的情感关注较低,因此情感体验性较差,进而社会交往能力也相应较低,由此造成高度的社交焦虑。

二、大学生心理依恋 1.依恋

依恋主要是婴儿时期与照顾着之间建立的特殊情感关系。这种关系延伸到大学生阶段,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于童年时期依恋关系或者曾有过的依恋经历的再现。 2.依恋类型

一般来说,依恋关系可以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两种。 (1)安全型

处于安全性依恋关系的大学生,更容易对自我和其他人产生正性评价,且更易对他人产生信赖,享受情感的亲密,同时能够与他人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另外,在面对挫折或者困难时,能够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利用人际交往的优势解决问题,有效降低挫折环境对自身造成的危害,并积极促进个人成长,获得更高程度的自我肯定。因此总体来说,安全性依恋关系下,个人社交焦虑的产生几率较低。 (2)不安全型

不安全型依恋主要表现为冷漠型、恐惧型、迷恋型。

一般来说,冷漠型的依恋关系中,个人的独立性被强调,同时个人对于维持人际关系往往保持回避态度,很少关注来自他人的负性评价。通过回避或者否认其他人的方式处理人际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系,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个人受到他人情绪影响或者无法适应人际交往环境的可能性,因此社交焦虑发生的几率也较小。

在恐惧型的依恋关系中,个人对他人和自产生负性评价的几率较高。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因为担心遭遇其他人的负面情绪影响而尽量避免亲密关系的建立。且一旦建立亲密关系,对他人的依赖心理较重,因此经常伴有严重的社交焦虑情况。

迷恋性的依恋关系中,个人通常对自身抱有严重的负性评价,但是对其他人的评价却较高。且通常依赖于其他人对自身的认可,一旦对方认可度降低,则容易陷入社交焦虑状态中[2]。

三、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依恋水平会影响个人的社交焦虑程度,而社交焦虑则影响了个人在日常人际关系中的表达能力、情感抒发能力等,使得个人对于他人的负性评价更为敏感,形成孤僻、抑郁的性格,进而影响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另外,处于不安全依恋状态的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更易产生,进而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使个人较难以正向、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问题,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结语:

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焦虑、依恋的关系可以发现,依恋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因素,社交焦虑作为依恋的一种反应方式出现,同样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基于此,各高校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依恋和社交焦虑两方面出发,利用正确的价值观评定标准,引导大学生形成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认识,避免遇到问题时过分自责或者将原因归咎于他人,进而降低社交焦虑程度,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鲍芳.艺术院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交焦虑和依恋的关系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1(19).

[2]吴静珊.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作者简介:

欧阳洁,(1986-),本科,琼台师范学院,助教,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心理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