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试卷中g=10N/Kg)
一、 题号 选项 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有关的是 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B.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C.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D.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2. 某同学静止在磅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磅秤的压力和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人对磅秤的压力和人的重力 D.磅秤的重力和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3. 用一根绳子拉着地面上的物体作匀速运动,如果绳子突然断裂,则 A.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 B.物体将立即停止运动 C.物体速度将减小到零
D.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运动,且速度逐渐增大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物体夹在两块木板之间匀速竖直下滑, 若将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它匀速向上运动,则F为 A.mg B.2mg C.0 D.无法确定
5. 在下图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6. 如果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 A.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这两个力肯定不是一对平衡力 C.这两个力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D.无法判断 7.下列运动的物体中,受力平衡的是
A.自由下落的苹果 B.加速上升的火箭 C.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 D.减速行驶的机车
8. 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9. 如图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10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 A.F1<F2,v1<v2 B.F1=F2,v1<v2 C.F1=F2,v1>v2 D.F1>F2,v1>v2
10. 起重机吊着2.5吨货物,甲货物以4米/秒速度匀速上升,乙货物以2米/秒速度匀速下降,丙货物静止在空中。那么起重机钢绳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受力大小是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三种情况一样大
11.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N
F
F B.3N C.6N D.12N
12. 如图所示,,在一辆足够长的光滑平板车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两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条件不足,难以确定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 质量为3500千克的飞机,悬停在空中,则直升飞机受到的升力是____ ____N,方向______________,若飞机做加速俯冲飞行,则飞机受到的是____ 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14. 气象学家经常放飞探空气球,某科学家放飞的探空气球下吊着一些科学仪器。在空中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突然仪器上的一个零件因松动而下落。在零件下落之初,零件会向
方向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 的缘故。
15. 行进中的自行车、飞行的子弹,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它们都将保持 。停在那里的汽车、放在草地上的足球,如果没有别的物体对它们施加力的作用,它们都将保持 。 16. 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如图所示)。 (1)发射月球车的火箭在穿越大气层时速度越来越快,那么,火箭受到的推力与自身重力 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地月之间的距离约为3.9×105千米。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如果行动指令从地
球发出,到达月球车至少需要________秒(指令传播速度为3×l05千米/秒)。这样月球车的行动就不连贯了。因此我国研制智能型月球车,具备独立行动能力; (3)月球车的车轮凹凸不平,目的是为了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17. 室内天花板上悬挂一只吊灯。灯绳对灯的拉力和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灯
对灯绳的拉力和________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8. 雨滴在空中下落时受到重力G和阻力f的作用,则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F合=______(用上述字母表示)。若阻力f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在雨滴下落越来越快的过程中,G______f(填“<”、“=”或“>”);当速度逐渐增大至f=G,此后雨滴的运动状态是______。
19. 如图 (a) 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 (b) 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 (c) 和 (d) 所示。
由图5(a)、(b)或图(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得到上述结论
是
利
用
了
木
块
和
水
都
具
有
的性质。
20.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 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持静 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当物体B重为3N时, 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
此后物体A做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
21.张大爷用30N的力推着小车在大街上匀速行走,此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突然他发现车的前方有一个小孩正在捡东西,于是用70牛的力向后拉车,则此时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N。
22.小李用50N的力提质量为8千克的物体,物体将处于__________状态,物体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_N。
23. 如图所示,把质量为m的半球体沿竖直方向切成质量相等的A、B两部分后.它们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紧贴竖直墙壁保持静止状态,则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A受到B的摩擦力方向为
_____________。 三、
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
24. 图a用50N的力将一重100N的物体静止压在竖直墙壁上,请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5. 图b为小球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画出小球在各点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图a 图b
26. 图c中,一质量为5Kg的木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27. 如图d所示,小车重100 N,在A点受到大小为75 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用力的图示法画中小车所受到的重力和拉力。
图c 图d 四、
实验、探究题(共34分)
28. 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Fl=F3=F4>F2,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比较图(a)、图(b)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_______有关;比较图(a)、图(c)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比较图(a)、图(d)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综上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6分)
29. 是一个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装置,其中有小砝码、小木片、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柱和弹性钢片。请你说出:在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整个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到的两个物理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例如:物理现象:小木片飞出后,小砝码在支柱上保持静止 物理知识:小砝码具有惯性
物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
理
知
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
理
知
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0. 如图所示,在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7分)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的小车运动的距摩擦力大小 离s(单位:㎝) 大 较大 小 18.30 26.83 ⑴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⑵
小
车
每
次
从
同
一
高
度
滑
下
,
是
为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就越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
⑷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 ______ 运动。著名的______________定律就是在这
样的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得到的。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 ____ 的原因。
31. 在探究物体的稳度大小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时,她制作了三块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实验记录如下表。
(1)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小,间接反映了物体的稳度越 (选填“大”或“小”)。
(2)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和 的大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 法。 (3)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越 ,其稳度越大。 (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 层_____(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倒。(4分)
32. 在生活、生产中我们常遇到下面事例:打夯时夯锤
被高高抛起又下落,砸在工作面上;打桩机打桩时重锤被高高拉起又下落,打在桩面上……
(1)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事例: 。 (2)这些事例涉及到的共同物理知识是: 。
(3)小军看到打桩机,思考“重锤对地面打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提出猜想一:打击力的大小与重锤的质量有关。请你另提出一个猜想二:打击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
(4)小军找来排球和足球模拟“打桩”来验证猜想一。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a.用台秤分别称出排球和足球质量m1、m2。
b.在光滑平整的地板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叠放一张复写纸。将排球从纸的正上方一定高度静止下落,排球打在复写纸上,在白纸上留下打击的复写印迹。记为“印迹1”
c.换用足球从另一高度落下,重作上面的实验。得到足球打击的“印迹2”
d .如何利用台称较准确地测出排球和足球的打击力F1、F2的大小?小军有点
为难,请你完成测出F1、F2的方案: 。(5)请对小军的实验方案做出评估: 。(5分)
33.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⑴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___和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者下落时间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4. 张宁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了一个木块、两个滑轮、一些
砝码、细线及普通桌面,整个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他已经知道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于是他选择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来探究F1与F2的关系。他的实验结果是左盘中砝码为100g,右盘中加150g的砝码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他认为两个力平衡时,其大小不必相等。(3分)
(1)张宁同学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对他的实验做一些改进,写出你认为比较科学的探究方法。
(3)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放重为2G的砝码,物体M恰好以速度v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右盘中的砝码不变,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以2v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左盘中砝码的重应为(小盘重不计,绳子与轮的摩擦不计)( )
A. G B. 2G C. 3G D. 4G 五、
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过程,共6分)
35.一测量范围是0—5N的弹簧测力计能不能测出质量为0.48Kg物体的重力?为什么?(3分)
36.质量为60 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本身重力的0.2倍,问: (1)水平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1分)
(2)如果将物体置于更粗糙的地面上,摩擦阻力变为其本身重力的0.3倍,若人的拉力增至为原先的2倍,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多大?方向如何?(2分)
《力和运动》单元测试答案
一、 题号 选项 二、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A C B D B C D C D C B 填空题
13. 35000 竖直向上 非平衡力 14.竖直向上 物体具有惯性 15.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16.不相等 1.3 增大 17.灯所受的重力 绳对灯的拉力 18.G-F > 匀速直线运动
19.向右减速或向左加速 惯性 20. 2 减速 3 21.30 100 22.静止 0 1
23.2 mg 竖直向下 三、
作图题
24. 25.
26. 27.
四、
实验、探究题
28.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29.合理即可得分
30.(1)63.20 (2)小 远 (3)匀速直线 牛顿第一 运动状态 31. (1) 小 (2) 物体的支持面或外形 控制变量 (3) 低 (4) 下 32. (1)铁匠用铁锤打铁或者举起石头砸地面等 (2)重力做功或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等 (3)下落高度或物体的速度
(4)把“印迹1”放在台称上,再将排球放在“印迹1”上,用力向下压排球,
使排球的形变与印迹1重合,读出此时台称的示数,即为F1。用 同样的方法测量F2
(5)没有控制两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或测量F1、F2时不易操作或没有进行多次测量等
33. ⑴1、3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材料无关
⑵不等,纸所受的阻力相对于纸的重力不能忽略不计(如答出阻力太大,或阻力不能忽略不计,均可视为正确答案) 34.(1)摩擦力 (2)合理即可 (3)C ..五、
计算题
35.G=mg=0.48Kg×10N/Kg=4.8N<5N 所以能
36.(1)F=f=0.2G=0.2mg=0.2×60Kg×10N/Kg=120N (2)F’=2F=2×120N=240N
f’=0.3G=0.3mg=0.3×60Kg×10N/Kg=180N F合=F’-f=240N-180N=60N F合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同水平向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