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初2013级10—11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2011·1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请将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工整地抄写在下边格子内。(3分) 2.下列句中画波浪线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bǐ)的。 . B.一霎(shà)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 C.我暗暗地在那里匿( lì)笑,却一声儿不响。 . D.人们说,他们像一对孪(luán)生兄弟。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肃杀 惊惶 决别 憔悴 B.寒战 信服 委屈 菡萏 C.祷告 荫蔽 滑稽 爵士 D.呈报 陛下 疏星 灵敏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意。( 费尽心思做某事。) B.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形容人听力不好的样子。) ....C.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 形容无所不能....的本领。)
D.尽头处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水波明净。) ....5.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我国现代女诗人冰心的诗歌创作深受印度著名诗人 的影响,诗歌大多篇幅短小,富含哲理。
②安徒生是 (填国名)的著名童话作家,他的童话具有世界声誉。
“琴棋书画”是古人传统而优雅的文化生活方式,古琴更是富有民族文化内涵。请完成下面两题。
6.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修改。(4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秉承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理念,在2010年“十·一”期间,将为广大山城市民倾情献上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凤鸣巴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历代古琴展》。①将馆藏古琴珍品向广大市民公开。在这个展览中,摆出了唐、宋、元、明、清历代古琴四十多张,②其中多
第 1 页 共 10 页
数是第一次公开与市民见面。③观众们在展览中不仅不可以看到一千余年来的古琴真品,了解中国古琴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能听到古琴家们的现场演奏。十月一日这天,④古琴家们还将现场演奏并讲解,让我们感受上古遗音的独特魅力。
⑴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 ⑵第②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⑶第③词语赘余,应删去 。 ⑷第④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三峡博物馆收藏的一把宋琴“松石间意”,琴底有苏东坡、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等十多位历史名人的题识,堪称国宝级文物。
①这把宋琴名字取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使人感到古琴优美、祥和、自然天成的旋律。请你为这把古琴另取一个四字的名字。并简要阐述..取名理由。(2分)
②琴声悠扬,如一粒粒珍珠滚落玉盘,如一声声鸟语应和林间……请仿照划线句的格式和内容再仿写一句。(2分)
重庆地方戏曲非常具有特色。你和同学小明组成了一个实践活动小组准备探究“戏曲之美”。以下是你们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小明收集了以下几则唱词制作知识卡片,请你任选一则,完成下面的资料卡片。(6分) ①你选择的是 (填序号)(1分) ②这句唱词中哪个字眼用得好?为什么?(2分) ③这句唱词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3分) ⑴更阑静,夜色哀,月明如水浸楼台。——川剧《情探》唱词片段
⑵看夕阳照枫林红似血染,秋风起卷黄尘四野凄然。——京剧《九江口》唱词片段
⑶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昆曲《牡丹亭》唱词片段(注:荼蘼:即蔷薇花。)
第 2 页 共 10 页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1分,每空1分) 9.默写填空。
⑴ ,秋寒妇念寄边衣。(《声律启蒙·五微》) ⑵ ,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⑶ ,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⑷分野中峰变, 。(《终南山》)
⑸《泊秦淮》全诗通过对歌女的描绘,指向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的一句名句是: 、 。
⑹《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一句名句是: , 。
⑺争渡,争渡, 。《如梦令》
⑻《观书有感》中集中表现作者的哲理思考的一句名句是: ,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3题。(14分)
古代寓言两则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0.解释画横线的词。(4分) ⑴暮而果大亡其财( ) .⑵其马将( )胡骏马而归 . ⑶丁壮者引( )弦而战 . ⑷疑邻人之父( ) .11.下列各项中,“之”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其邻人之父亦云 B.近塞上之人 C.人皆贺之
D.此独以跛之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第 3 页 共 10 页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3.寓言往往以动物的故事讽刺人类社会的问题。读下面这幅漫画,请联系实际用一两句话阐述其主题。(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8分)
落叶是
朱成玉 ⑴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⑵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⑶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⑷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⑸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 ⑹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⑺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
第 4 页 共 10 页
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⑻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这个屋檐。 ⑼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⑽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⑾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⑿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⒀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
第 5 页 共 10 页
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⒁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⒂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⒃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 ⒄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天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14.通读完全文后,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出最适合的一项将标题补充完整。( )(3分)
A.疲倦的蝴蝶B.一朵红晕C.一个誓言D.一声叹息
15.文中的落叶摇曳多情,含义深远。请问落叶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6.文章善于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行文生动。请品析文中第(6)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7.当我站在母亲的坟头,看着漫天的落叶,心中一定思绪万千。请摹写出“我”此时的心理活动,50字左右。(6分)
1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恩情如春天的暖阳让我们永远难忘。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感恩”的认识。(3分)
(二)阅读《杜做酒》一文,完成下列19—23题。(20分)
杜做酒
第 6 页 共 10 页
陆明
①杜字有多种解释和用法。方言“杜”即是“自己、自家”的意思。农民自己织的布叫“杜做布”、“杜布”,屋前屋后种的竹子叫“杜竹”。自酿的米酒则称“杜做酒”。“杜”和“土”虽然意思有些相近,却不能随便含混。从前吴语地区的文人,是很注意用到“杜”字的。“青布短衫,杜做布鞋,嘴里吸辛辣呛人的旱烟”,这是比较贴切地描写了一个江南水乡的农人的形象的。若把“杜做布鞋”改成“土布鞋”,那也可以是北地的老农了吧。
②我猜测“杜”的发音远在造字之前,并且跟酒有关。早在六千年前,江南的先民就会酿造米酒了,这有出土的陶瓷(中间挖孔,用以蒸饭酿酒)可以证明。推想在那时的原始村落里,秋天过去了,割下的稻子已经磨舂成米,家家都酿了米酒,男人们兴奋地高喊:“来吃杜做酒呀,来吃杜做酒呀。”女人们则擎着平底的器皿,往一个个低足的陶罐里咕嘟咕嘟斟酒。聚饮,不分彼此。个个都醉得一塌糊涂。还有岁末的祭祀天地,全村人也要醉在一起的。
③四十年前,我在乡下看龙婶妈酿酒,自己也学着酿酒,并且从此爱喝上杜做酒后,从生活中得来的感受使我相信杜做酒的酿造法和远古的先民没有什么两样,只是酿具的陶瓮已经改成了一个木桶。做杜酒离不开酒药,酒药也是很原始的,秋天去采集来辣蓼(又名水蓼、红蓼,多生长在水滨)的籽,揉在面粉里搓成一个个丸子,置于阴湿地方,发霉出乌花(其实已形成酿酒必须有的“曲霉”),然后晒干收贮待用。乡下做杜酒一般选择在农历十月,这个月份正当立冬和小雪,天气已经寒冷,百虫绝迹,稻田也无水往河浜排放,用米用水都最洁净。做酒之前,先把糯米浸水一昼时,放入木桶蒸熟成糍米饭,过水漉一漉,稍减温度后倒入酒缸,把事先碾成粉末的酒药拌入,用力拌匀,然后把糍饭稍稍拍平,用拳头在中央捣一个潭,把酒药粉泡的一大碗热水徐徐淋下,盖上酒缸盖,四周围上稻草以保证发酵所需要的温度。龙婶妈的经验,大概人穿多少件衣裳,酒也穿多少件“衣裳”。人穿棉袄了,那么给酒缸也披上棉絮之类的御寒物吧。过三昼时,酒香来了,但这时千万不能去掀开酒缸盖看,哪怕是一条缝也不成,以防正在发酵的酒曲突然“伤风”,停止工作,以致坏了一缸酒。过了七昼时,酒酿已经可以下水了。出酒以一斤米兑一斤水最理想,兑两斤水则酒淡。有以酒代水的,称“酒套酒”,也就是“善酿”了。在做酒的时节,一个男子拎着水桶去河埠汲水,往家飞奔的样子就在告诉别人,他家在给酒下水了,很兴奋,因为过个三五天就可以去酒缸里舀酒喝了。
④酒药的好坏凭经验(这个,我说不上来),一般好的酒药十斤米配一丸。农历十月做的酒,可长贮不酸坏,称“十月白”;因做酒的米、水、酒药都白,故又称“三白酒”。把竹叶煎水兑入酒中,名“竹叶青”。还有所称的“靠壁清”,这是指“十月白”经长年贮藏后,酒滓沉淀,酒色特别清冽。清代诗人朱竹垞做诗称赞的名酒“清若空”,我想应该指的就是这种酒。
⑤杜做酒温温的,几碗不醉;但真要喝多了,它的酒性子特别长,或竟可以使人整日整夜地沉醉难醒。
第 7 页 共 10 页
(选自天涯网络社区,有删改)
19.请摘录原文概括杜做酒的含义。(2分)
20.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在发酵前制作杜做酒的流程图。(6分)
糯米浸水一昼时→ →过水漉后倒入酒缸→ →把糍饭拍平并用拳头在中央捣一个潭→ →四周围上稻草以发酵。 21.文中所述农历十月做的酒有着各种有意思的名称。请列举这些名称及得名原因。(8分)
22.文章第③段划线句在结构上起着怎样的作用?(3分)
23.作者在文中写道,“但这时千万不能去掀开酒缸盖看,哪怕是一条缝也不成,以防正在发酵的酒曲突然‘伤风’,停止工作,以致坏了一缸酒。”这句话显得特别有趣,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句话语言的趣味所在。(3分)
四、作文。(55分)
24.题目:我经历的一件难忘的事。 要求:⑴文章体裁不限。 ⑵字数在600字以上。
命题人:郑文 审题人:张鸣
第 8 页 共 10 页
重庆一中初2013级10—11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语 文 答 案2011·1
(一)
1.抄写准确无误,字迹工整清楚即可得分。抄错两字扣一分,字迹潦草不清酌情扣分。
2.C “lì”应为“nì” 3.A“决别”应为“诀别”
4.B正确含义是“使人十分吃惊害怕。” 5.①泰戈尔 ②丹麦 6.(1)“展示”(2)“摆出”改为“展出”(3)“不”(4)“讲解并演奏。” 7.(1)取名一分,理由一分。言之成理即可。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符合语境皆可。 8.本题为开放式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二) 9.(1)夏暑客思欹石枕(2)久在樊笼里(3)竹喧归浣女 (4)阴晴众壑殊(5)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惊起一滩鸥鹭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1)丢失(2)带领 (3)拉开 (4)老人 11.C 12.(1)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2)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13.该漫画反映了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借别人的声势去吓唬别人的现象。 (三)
14.A(3分)
15.落叶寄托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的情感。(3分) 16.分析:作者选用独特的喻体,设喻新奇,(1分)充分表达了游子与家乡的情感,(1分)表达出作者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1分) 17.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能表现出作者的复杂心理即可。(6分) 18.本题须联系实际来谈,否则酌情扣分。(3分)
19,自酿的米酒则称“杜做酒”。(2分) 20.放入木桶蒸熟成糍米饭,(2分)拌入碾成粉末的酒药用力拌匀,(2分)徐徐淋下热水后盖上酒缸盖。(2分) 21.“十月白”:因农历十月做的酒可长贮不酸坏;(2分) “三白酒”: 因做酒的米、水、酒药都白得名;(2分)“竹叶青”: 把竹叶煎水兑入酒中得名;(2分) “靠壁清”: “十月白”经长年贮藏后,酒滓沉淀,酒色特别清冽。(2分) 22.承上启下。(过渡作用)(1分)承接上文对杜做酒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引起
第 9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