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来源:筏尚旅游网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习要求:

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传播的历史、类型、特点、模式、功能及传播中的符号、意义等传播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并理论联系实际,尝试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传播现象,为新闻传播学科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具体要求:1、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传播的历史、类型、特点及功能;2、熟悉信息传播的过程及模式、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3、熟悉传播的符号表征及其意义;4、用传播学原理与方法,分析社会发展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了解我国传播思想的主要源流,特别是近现代传播思想、当代传播思想的主要代表及其演变。

新闻学阐述的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学习新闻学,一要准确系统地了解新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二要正确把握新闻、新闻事业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三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指导新闻实践和新闻研究的应用能力。

二、主要复习内容: A、传播学复习重点 一、传播与传播学

1、什么是传播

2、什么是传播学

3、传播学的奠基人

4、传播学诞生的诱因及其源于美国的必然性

5、我国传播学研究的轨迹与主要成就

二、传播的类型

1、内向传播的意义;

2、人际传播的特点;

3、组织传播的特点;

4、大众传播的特点;

三、传播的基本形态

1、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的含义、新闻传播的系统学说;

新闻传播的要素、新闻传播的特征;

2、政治传播

政治传播的内涵;

3、经济传播

经济传播的内涵;

经济传播的发展趋势;

4、艺术传播

艺术传播的特征;

艺术传播的社会功能;

5、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定义;

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

文化传播的分类、文化传播的特征;

四、传播的自由与控制

1、传播自由的基本概念

传播自由的一般内涵;

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两个错误前提;

新报刊自由主义;

资产阶级传播自由理论的困惑与传播道德危机;

马克思主义传播自由观;

2、传播的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的涵义;

守门人理论、潜网说;

社会控制的手段;

3、《报刊的四种理论》

五、传播过程与模式

1、传播过程

传播过程四要素;

传播过程三环节

2、传播模式

什么叫传播模式;

单向线性模式、双向循环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香农模式、创新扩散模式;

六、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1、符号的基本概念

2、几种语言学理论

结构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3、关于“意义”的几种理论

4、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传播的基本类型与功能;

语言传播与非语言传播的区别;

七、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7、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的表现形态;

媒介文化的特性;

8、媒介的市场化

我国传媒市场化的进程;

我国传媒市场化的特点;

八、传播的效果

1、传播效果的定义

2、效果研究的学术传统

3、传播效果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4、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成果

枪弹论、二级传播论、创新扩散论、使用与满足论、议程设置论、文化规范论、意义建构论;

5、态度改变的研究

态度的定义;

劝服论、一致论、功能论、防疫论;

五种劝服性设计;

九、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的特点

2、经验社会学、统计数学、心理学与定量研究

3、定量研究的设计

定量研究的基本步骤;

课题与研究设计;

工作定义;

4、实地调查基础

实地调查的分类;

实地调查的程序设计(抽样设计、问题设计、实地访问);

抽样设计与实施(抽样与抽样调查、测量的信度与效度、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

实地调查的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因果分析)

5、实地调查——问卷法

问卷类型、结构;

问卷的制作;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6、实地调查——观察法

观察法的特点与类型;

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

7、实地调查——访问法

结构式访问与无结构式访问;

访问的程序与技巧;

访问员的挑选与训练;

访问法的特点;

8、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的特点;

内容分析的应用;

内容分析的步骤;

9、控制实验

控制实验目的;

实验的特征与控制;

实验的实施;

实验设计;

10、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的意义;

个案研究的特点;

个案研究的实施;

个案研究报告;

十、中国传播思想

1、近代传播思想

林则徐、王韬、康有为、严复、梁启超、章太炎;

2、现代传播思想

现代先驱者的传播思想(蔡元培、陈独秀)

五四时期传播思想的嬗变

现代传播思想研究的启蒙(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

自由传播理论与实践(《申报》与史量才、《大公报》、范长江、储玉坤)

毛泽东传播思想

当代传播思想家(王中、徐铸成、储安平)

B: 新闻学复习重点 一、新闻学与新闻

1、 世界新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

李普曼的《舆论学》、卡斯柏·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

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

2、 中国新闻学的发展状况:

洪仁玕、王韬、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新闻周刊》

徐宝璜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

3、 新闻的特征:

(1)事实传播的快捷性;(2)对世界变异的敏感性;(3)话语表达的直观性;(4)信息

覆盖的无限性。

如何理解“新闻姓‘新’”?如何理解“直观性”?

“陈述事实”和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二、新闻起源与发展

1、 西方学者关于新闻起源的观点:

约斯特的“新闻欲”、

格劳德、小野秀雄的“群居说”和“交流说”。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

2、 新闻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

传播技术与新闻事业的发展、社会形态与新闻事业发展

“耳目喉舌”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哈钦斯委员会)

三、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

1、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大众化报纸、资产阶级报团

2、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

《新莱茵报》、《火星报》、《真理报》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几种报刊

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政治家办报”、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四、新闻价值

1、新闻价值的由来

《纽约太阳报》、19世纪大众化报刊的主要特征、普利策、“黄色新闻”

西方新闻价值的实质

2、新闻价值的一般理论:

(1)基本概念;(2)新闻价值的要素(传统五要素);(3)新闻价值的实现。

3、功能性新闻价值:

新闻事业社会功能的三个层面 、新闻事业社会功能的四大构成

五、 新闻舆论与宣传

1、 新闻宣传与舆论导向;

宣传、宣传的特征、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舆论、舆论的特征、新闻对舆论的作用

新闻、舆论、宣传的关系

2、 新闻引导舆论的方式和途径;

典型、“社会参与论”、“光环现象”

3、 新闻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意义、舆论监督的范围和效果、危机报道

六、新闻传播效果

1、 新闻传播效果的基本常识

新闻传播效果、麦奎尔的说法

西方关于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

“魔弹论”、“两级传播论”、“沉默的螺旋”、“第三者效果”

2、 新闻传播效果的构成和类型;

新闻传播效果影响个人方面的因素、新闻传播效果的社会化构成

新闻传播的直接效果、间接效果(隐性效果)

3、 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途径;

微观层面、宏观层面

新闻受众对传播致效的作用。

4、 如何减小负面效果

新闻公信力、如何提高新闻公信力

高夫曼的“框架”概念、媒介框架、受众框架

七、新闻传播规律

1、新闻的本源:

(1)新闻实体;(2)信息与新闻信息;(3)符号与新闻信息“五要素”

2、新闻的传播:

反馈在新闻传播中的意义。新闻选择的意义。

3、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让事实说话”、提高新闻价值、增加信息量

新闻涵化、第一时间

4、新闻传播要求:

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

公正性与传播的倾向性之关系。

八、新闻传者与受众

1、传播者:

把关人、知察权、秘匿权

2、受众:

概念及含义、受众心理、受众负面心理

阅读期待、阅读注意、受众中心论

受众的选择性接触和影响选择性接触的因素

受众的选择性理解和“加入行为”

受众的选择性记忆和影响选择性记忆的因素

3、传受互动

内在动因、编码解码、互动的实质

瓦耶纳的《当代新闻学》

九 、新闻原则与规范

1、 新闻自由的概念与实质

2、 新闻自由的由来与发展

弥尔顿、洛克、杰弗逊

社会责任论

马克思的新闻自由思想

3、 我国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

5、新闻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内涵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新闻专业主义

十、新闻批评

1、 新闻批评的概念及内涵

2、 新闻批评方法

符号学分析、叙事学分析、意识形态批评、政治经济学分析、女性主义批评

3、 新闻学派

新新闻主义理论、调查新闻学、精确新闻学、发展新闻学、倡导新闻学、多视角新闻学。

三、参考书目:

1.《传播学通论》,戴元光、金冠军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郝雨著:《新闻学引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4.《中国传播思想史》(现当代卷、近代卷),戴元光、徐培汀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四、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