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古今词义的变化例谈 李宝强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第二中学河北唐山市063700 摘要:古今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表现在词汇方面 是有些词的古代意义一直保留到今天,而有些词的古代意 义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先后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古今 意义相同的词,不会给阅读古书带来什幺妨碍。值得注意 的是古今意义不同的词。 同形异义的双音节词,如:亲戚、妻子、中国、非常、其实、春 秋、烈士、牺牲、故事、中间、祖父、交通等等。 古今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表现在词汇方面是有些 词的古代意义一直保留到今天,而有些词的古代意义则随 着社会的发展而先后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古今意义相 同的词,不会给阅读古书带来什幺妨碍。值得注意的是古 关键词:实词虚词古今词义 文言词汇是构成文言文的基本要素,从意义和用法上 今意义不同的词。这类词有的和现代汉语词不同,有的在 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从数量上说实词远比虚词多,从理解、 古代不同时期词义也先后有所不同。例如: 掌握的角度说也比虚词难,因此词汇学习的重点在文言实 ①反袂拭面,涕沾袍。(《公羊传・哀公十四年》)一“袂” 词。文言文选文大都在课外,且都是整篇的阅读试题。一般 (mei),衣袖。“涕”,眼泪。 对常见实词的考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命题,例如 ②一兔走,百人逐之。(《商君书・定分》-一“走”,跑, 2008年全国考试题对“檄、喻、稽、杜行”等词语的考查,就 逃跑。 属于单独命题的性质。另一种是隐含性命题,是指在文句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 翻译中的间接式测评,如每年的文句翻译试题。 所害。(《左传・僖公三十年》)——“东道主”,东方道上的主 为了有益于文言文备考,下面从古今词义的变化的角 人。“行李”,外交使节。“共”,通“供”,供应。 度谈一谈文言实词的复习。 ( 齐君之语偷。臧之仲有言日:“民主偷必死。”(《左 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 傅・文公十七年》)——“偷’,,苟且,不严肃。 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 以上四例中加点各词的古义和今义是大不相同的。如 的性质。 果把“涕”理解为“鼻涕”,把“走”理解为“走路”的“走”,把 2.词义缩小。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 “行李”理解为出门携带的铺盖箱件,把“偷”理解为“偷 只表示坏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 窃”,那显然是错误的。 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意义不用了。 ⑤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 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羽、张飞、马超为爪牙。(《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 “偷”,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主”,指刘备。“领”,接受[官职]。“牧”,汉朱一州的军政长 4.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时表示地位低下,见识 官。“股”,大腿。“肱”(g6ng),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股 浅陋,并无贬义,现在则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爪牙”, 肱”,比喻帝王左右辅助得力的臣子。“谋主”,出主意、定计 古代是得力帮手之意,是褒义词,现在是贬义词;“锻炼”, 划的人。“爪牙”,武臣。 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 ⑥内外乖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乖”,违 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背,不协调。 5.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 ⑦齐人取子纠杀之。(《春秋・庄公九年》) 等。此外,还有词义的弱化和强化等。要特别注意一些古今 ⑧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 主动性,在注重阅读的基础上,要思考如何教会学生 不同表现的学生,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和方法。 进行汲取、解读,要教会学生通过交互式学习对所涉及的 所以,我们要在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 问题进行评判与创新。当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 有效的阅读教学。因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 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语文学习的困境突出表现为基本能 力和教师的教学辅导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7 力的缺失:生字词的掌握与理解、语言的表达等等。因此, 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j的积极性和明 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这些农村教师 确的目的性,有利于拓展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教育 的确应该去尝试一下。但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学的教学方 资源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合作、 法应该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而定,它要受学生的 探究精神。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从自动到自得,最后 基本素质、学习的环境等诸因素影响和制约。所以在具体 达到自在的预期效果。 实施先进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段、 50 l[— 舅舅 2009年第8期 论曹操 那么,如何给与曹操一个正确评价呢?我们可以通过 王秀茹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独羊岗中学河北石家庄市050600 摘要:曹操是汉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 人。同时他还具备许多常人所不具备的优秀品质和非凡 他一生所作所为,以事论人。 曹操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东汉末年,在 黄巾军讨伐董卓以及败袁绍中初露锋芒,显示出他卓越的 军事才能。同时,他善于用人,不计门第,求才若渴。采用谋 的才能,文武兼备,独领风骚,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英雄真 才子。政治上,他通过一系列举措,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军 事上,对中事思想做出了重大贡献。曹操谋求集权, 礼刑并用,唯才是举,不信天命,力陈社会陋习等主张及其 文学主张,都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思想的继续 和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曹操字孟德,东汉权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妇孺皆知 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对他的评价可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 一士毛玢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畜军资”的战略性建 议,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这是曹操政治上的 一大成功。他还采纳部下枣祗等人的建议,在许下募民屯 田,得谷百万斛,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在兴置屯田 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先后采取招 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口等办法, 。《魏书》中称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中国的 充实编民,恢复农业生产等等。通过一系列措施,使频干崩 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是曹操在经济上 的又一大成功。 迎献帝于许和恢复农业生产是曹操得以成功的两个 重要条件。 戏剧舞台上,曹操更是一个对天子大不敬的白脸奸臣。但 也有很多人认为曹操是一个有胆有识能文能武的真英 雄,王安石赞曹操:“青山为浪入漳州,铜雀台西丘。蝼 蚁往还空垄亩,麒麟埋没几春秋。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 天至此休。何必地中馀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鲁迅也曾 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此后,曹操利用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东 征西讨,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有着 寤汝尔。(《颜氏家训・勉学》)。 “子”二词词义的变化,都是所表示的概念缩小了。 例⑤的“爪牙”本来不是贬义词,到现代则成了贬义 词,词义由好变坏了。例⑥的“乖”,本来是个贬义词,到现 代表示“乖巧”的意思时,变成了褒义词。例⑦的“取”是“捕 (13)王访于箕子。(《尚书・洪范》)——“王”,指周武 王。“访”,咨询,征求意见。“箕子”,殷代贵族,纣王的叔父。 (14)惩恶而劝善。(《左传・成公十四年》)——“劝”, 鼓励,勉励。 得”、“俘获”的意思,到现代“取”跟“拿”的意思差不多,词 义由强变弱了。例⑧的“郑重”本来是“一再”、“频繁”的意 思,到现代变成了”严肃认真“的意思,词义由弱变强了。 ⑨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滕文公 下》) —(1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汉书・陈胜项籍 传》)——“购”,悬赏征求。 (16)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四》) —“给”,供应,供给。 以上四例中加点各词古今词义都有细微的差别。如果 ⑩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尚书・尧典》)——“睦”,和 睦。“平章”,辨别彰明。 (11)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暗,因陵丘堀穴而处 焉。(《墨子・节用中》)——“古者”,古峙。“堀”(k0),穿。 用今义去解释古文,把“访”理解为“访问”、“看望”。把“劝” 理解为“劝说”,把“购”理解为“购买”,把“给”理解为“给 予”,虽然也勉强讲得通,但和原意有出入。要想准确地了 (12)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先选》)——“妻”, 嫁给。“之”,代孔子的学生南容。 例⑨的“江”指长江,“河”指黄河,最初都是专有名词,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般江河的通称。例⑩的“百姓”,在战 国以前是对贵族的总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到了 战国以后,逐渐泛指不做官的人。“江”、“河”、“百姓”三词 解古文原意,就必须特别注意古今词义之间的细微差别。 古今词义不同的情况在阅读古文中常会遇到,词义的 变化又有种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如果不 留意,有时很容易望文生义,误解古文的原意。要想真正读 懂古文,首先要特别注意这些古今词义有变化的词。 这类词的古义虽然和现代意义大不相同,但在现代汉 词义的变化,都是所表示的概念变大了。例⑨的“宫”在秦 以前指一般房屋、住宅,到秦汉以后则专指帝王所住的房 屋,就是宫殿。例⑩的“子”,本来指孩子;包括男孩儿和女 孩儿,所以女儿也可以称“子”,后来则专指男孩儿。“宫”和 语的成语中,在某些用它们作语素的复音词中,仍然保留 了它们的古义,如“感邀涕零”、“走马观花”、“自给自足”、 “苟且偷生”、“劝勉”、“乖戾”等。利用这些成语和复音词, 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一些词的古义。 量舅量 2009年第8期l一一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