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学原理课后答案

安全学原理课后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安全学原理课后答案

【篇一:中南大学《安全学原理》课程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 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包括设备和设施等本身固有的失误安全和故障安全功能 的根本体现 (c) 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

(d) 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参考答案: (c)

2. 不属于为防止事故发生而采用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

隔离(a) 与屏

限制能(b) 量和危

险物质

疏散(c) 和救

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 (b)

消除危险 (d) 源

参考答案: (c)

3. 根据国标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起重机安装时吊具坠落伤人属于

________。

(a) 起重伤人 (b) 物体打击 (c) 机械伤害 (d) 高处坠落

参考答案: (b)

4. 关于安全教育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在进行安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 安全教育的本质问题是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教育

(c)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员工偏重于主动的接受安全教育 (d) 承担着传递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生产经验的任务

参考答案: (c)

5. 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况为五个因素,对该五个因素的正确描述

是( )。

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

(a) 害

(b)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 (c) 失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认定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 (d) 故;伤害

参考答案: (d)

6. 事故分类按原因分类( )

(a) 自然灾害、人为事故

(b)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火灾、爆炸和中毒等

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和急 (c) 性中毒事故

(d) 放射性泄漏、毒物泄漏、生物污染等

参考答案:

(a)

7. 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 )a.因果性;b.偶然性;c.必然性和规律性;d.潜在性 e.

预测性

(a) abcd (b) acde (c) abcde (d) abce

参考答案: (c)

8. 人本原理中的激励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

内在

(a) 潜力

创造

(b) 热情 个人

(c) 兴趣 合作

(d) 精神

参考答案: (a)

,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 )

9.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中提出的防止事故措施是( )。

(a) 防止能量失控转移

(b) 防止人、物运动的时空交叉 (c) 从骨牌顺序中移走某一个中间骨牌

(d) 从事故模型中移走最后一个表示事故发生的图形

参考答案: (c)

10. 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 )。

(a) 故

不安(b) 全 危险

(c) 源 事故隐

(d) 患

参考答案: (a)

11. 某县城国庆期间将在人民广场举办大型游艺活动,如果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应当开

展( )。

(a) 消防综合评价 (b) 安全预评价 (c) 安全验收评价 (d) 专项安全评价

参考答案: (d)

12. 要做到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应采取的措施有( )a.提高设备的可靠性;b.选用可靠的

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c.提高系统抗灾能力;d.减少人为失误;e.加强监督检查

(a) abc (b) abce (c) abce (d) abcde

参考答案: (d)

13.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 )所造

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事(a) 故

(b) 险 管理不

(c) 善

违(d) 章

参考答案: (c)

14. 某企业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级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各级(层次)

部门各司其责,某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上一层次来协调,下一层次服从上一层次的有效控制。这种管理方式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整分(d) 合原

动力(a) 原则

封闭(b) 原则 激励(c) 原则

参考答案: (d)

15. 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 )。

人的不安

(a) 全行

管理(b) 的缺

物的不安(c) 全状

员工安全(d) 素质

参考答案: (c)

16.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伤害情况不可以认定为工伤事故的是________。

(a) 上班途中,受到汽车伤害的 (b) 患职业病的

(c) 上班期间,因喝酒过量而导致死亡的

(d) 上班期间,因单位发生盗窃,抓贼而受到伤害的

参考答案: (c)

【篇二:安全学原理复习题】

念是怎样的?

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

安全分为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

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广义安全,即大安全,是以某一领域或系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领域的大安全,广义安全是全民、全社会的安全。

2.安全指标、本质安全化、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固有危险度的定义,并理解其各自的含义。

(1)安全指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针对某一个系统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因为:★本质安全化的程度是相对的,不同的技术经济条件有不同的本质安全化水平;★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许多情况事先难以预料。

(3)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物质。

(4)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单元。

(5)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小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效益”;目前我们国家开展的安全评价工作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与安全现状评价。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可以有系统安全评价、随机安全评价等。

(6) 固有危险度:是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 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可以用两个参数来确定:①设备及物料单位计量具有的致害能力。②系统中拥有各种设备及物料的容量。 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中,一般只选择致害能力较大的设备及物料作计算依据。

3.如何理解安全的经济性?

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增长或损失有关,保障必要的安全投入是维护安全条件的基本,保障安全就是等于创造了经济效益。

4.安全要素的含义是什么?安全三要素指什么?

安全要素是指在特定的(即理想的)状态下,仅自身就能独立地成为实现安全的充分条件。

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加上安全的整体性因素—安全系统构成四因素)

5.解释3e对策

其一是engineering,即安全工程技术对策,是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其二是education,即安全教育对策,是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保障措施;其三是enforcement,即安全管理对策,该对策既涉及物的因素,也涉及人的因素。

6.安全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三方面?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学说,是以研究安全与危险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事物安全与危险的原因及后果,以及它们之间特有的相互关系,运用基础学科工程学科等相关学科对事物或系统综合功能的丧失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手段,以灾害事故的预测、防治和评价为研究目标。

具体地说,安全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②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与技术③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7.了解安全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三个发展阶段:

①初步建立阶段: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把劳动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安全技术是劳动保护的一部分,也得到了发展,主要在两个方面:★作为劳动保护的一部分开展的劳动安全技术★随着产业生产技术发展起来的产业安全技术

②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建立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所、中心、学会等,1986年,中国矿业大学获得了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使我国安全科学领域形成了从本科

到博士的完整的学位教育体系。

③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全科学体系和专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综合性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已有初步基础,随着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安全管理也逐步走向现代化。

8.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有哪些?应能自己领悟其含义

①生产领域(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方面)②生活领域(交通安全、消防与家庭安全等)③生存领域(工业污染控制与

治理、灾变的控制和预防)

第二章

1.安全的属性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安全的自然属性和安全的社会属性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①?? 安全的自然属性是其社会属性的基础②安全的社会属性对其自然属性具有制约和指导作用③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

会属性在一定条件下耦合,并且是不可分割的

●2.安全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平安无事是一回事吗?简单谈谈你对安全的理解

不是。

3.你是如何理解“安全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①内因是事物安全的决定性因素;②内在安全的事物通过一定的条件可以转化为外在的不安全;

③事物的外在安全与内在安全并非一致

4.什么是安全素质?谈谈你的看法

安全素质是指人在安全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形成安全意识并有意识地把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转化到实践中形成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素质的基础,缺乏安全意识就不可能具有良好的安全素质;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安全素质有关。

第三章

1.安全观的确立依据是什么?

安全观是人们对安全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世界观是由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共同组成,这是安全观的确立依据。

2.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①安全观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②安全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

●3.安全观的核心是什么?如何理解

生命价值是安全观的核心。人的生命价值具体表现为:①生命存在的价值②生命延续的价值 ③超于生命的价值即牺牲的价值。在人一切的价值中,生命的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其余一切价值都以生命的价值得到确认为前提。生命的价值是人们对人的一生为自己和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一种肯定,生命是人的价值的本源与起点,而安全最主要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顺利的延续,从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因此,安全是围绕着生命价值运动的,即生命价值是安全的核心,也可以说,生命价值是安全观的核心。

●4.安全观基础的认定包括哪些方面?请适当展开

安全观的认定取决于安全的现实价值,安全的现实价值的高低决定了人们对安全的态度,所以安全价值观是安全观认定的现实基础,其主体在于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安全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安全的战略价值、安全的信誉价值、安全的环境价值、安全的社会稳定价值、安全的生命健康价值。

安全经济价值的表现在:(1)安全作为安全商品、产业时所表现出来的经济价值。安全产业经济(安全技术产业、安全文化产业)、保安经济(2)安全在社会生产价值中体现出的价值。

●5.如何理解安全经济价值理论?安全经济价值的评价

安全价值可以参照一般价值工程的计算方法来表述,通过分析各单元的安全价值,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方案,以实现单元的最大安全价值,然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和计算,实线系统的最大安全价值,达到安全、高效的生产的目的。

安全价值vs=安全功能fs / 安全投入cs

分析可知,不能单纯降低安全投入或片面追求安全功能,而是要求改善两者之间的比值。

6.安全系数在0~1变化时,分别对应的生产价值怎么变化?

安全系数是表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当事故损失低于净产值时,可表示为:

安全系数 = 1 - 事故损失价值 / 净产值

安全系数在0~1变化,安全系数等于1的生产过程是绝对安全地,这时的生产效益只随效益系数变化,安全给予了充分保证,这种很少见,是安全工作追求的目标;安全系数小于1的生产过程,生产效益与效益系数和安全系数都有关。安全系数等于0的过程,生产效益没有丝毫安全保证,有生产就会发生事故,生产效率再高,生产效益值也小于0,即出现负效益。

第四章

1.安全科学认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安全科学的认识论是指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生存领域中技术风险的必然性、安全的相对性、事故的可预防性等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并解释含义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含义是:确立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思想,并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和保证条件,除此之外,要求设计部门、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以积极的

态度,从设计上,组织管理上和技术措施上,认真改善劳动条件,增强抗灾能力,为工人、职工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环境,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3.你觉得安全系统与系统安全有区别吗?

有。安全系统是把安全的各个要素考虑在内,以系统的观点研究安全,是手段;系统安全是把安全问题看成一个子系统,与其它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是目的。安全系统与系统安全之间是手段和目的的辩证关系

4.安全、事故隐患、事故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安全与事故隐患、事故是对立统一的

⑴危险是安全的对立面,包括事故隐患和事故,事故可以说是危险的一个极端表现。⑵从危险的角度讲,安全是一种包含人们可以接受的事故隐患和保证事故不发生的稳定状态。⑶事故是系统把潜在的事故隐患转化成现实,是安全状态的一种极端表现。⑷事故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内因,外界刺激条件通过事故隐患其作用导致事故发生。⑸安全、事故隐患、事故之间是可以通过一定条件相互转换化的。 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安全系统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就会远离平衡状态形成非平衡状态,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即表现为事故隐患,当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和能量交换达到一定程度,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临界值,系统通过涨落发生突变,就发生事故了。

5. 怎样理解主动预防和被动预防?

⑴被动预防是经验型的,即它是建立在事故统计的基础之上的,其主要特征是事故后整改。

⑵20世纪4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安全科学,80年代以来,安全科学的发展更加完善,表现在安全技术从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预测型的转变。⑶现代预测型的安全技术是主动预防,指在吸收以往事故经验的基础之上,更注重对事故的预测研究,既要实行事前控制,又要主动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总结事故的经验

6.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核心思想: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含的五种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m)2)人的缺点(p)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4)事故(d)5)伤害(a)事故因果理论包含的五种因素可以用多米诺骨牌来描述,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被相继碰倒(相继发生)。

●7.能量意外转移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⑴吉布森和哈登认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的释放。 ⑵麦克法兰特认为: 所有的伤害事故(或损坏事故)都是因为: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因次,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根据麦克法兰特的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将能量引起的伤害分为两大类:

1)第Ⅰ类伤害: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的损伤阈值而产生的

2)第Ⅱ类伤害: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8.轨迹交叉事故模式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该理论的基本思想:伤害事故时有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包括人和物(包括环境)两大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轨迹)中,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发生接触(交叉),能量转移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发生了。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的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第五章

1.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实施本质安全化方法?

控制事故发生所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方法是一种主动预防事故发生的方法,主要从物的方面考虑,可以通过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度来进行。

⑴降低事故发生概率:①提高设备的可靠性;②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③提高系统抗灾能力;④减少人为失误;⑤加强监督检查

⑵ 降低事故严重度:①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把大的事故损失化为小的事故损失;②防止能量逸散,设法把有毒、有害、

有危险的能量源存储在有限允许范围内,而不影响其它区域的安全;③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设法减慢危险源能量释放的速度④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一旦发生人身伤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什么是失误安全功能?什么是故障安全功能?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

⑴失误安全功能:操作者在操纵失误的情况下不发生事故和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或工艺

技术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⑵故障安全功能: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的功能

3.如何理解生产安全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办法?

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和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避免和减少经济损失,加强事故和职业病预防及其安全管理。 生产安全管理一体化方法主要是通过全面安全管理和安全目标管理来实现的

⑴全面安全管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全面安全目标管理;是对全面安全内容进行管理,使安全管理有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经过努力应可以达到或可能达到。重点目标是:在企业生产、业务活动范围内,各系统的协调与全局的、整体的筹划和统一。②全员安全管理;以各级领导为核心,广大职工共同参与的管理。③全过程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是抓好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安全管理。④全部工作安全管理;生产部门及为生产服务的工作部门全部参与,形成多层次,多级的管理形式。

在全面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方针是对所有其他要素起指导作用的核心要素;组织是渗透到其他过程要素之中,起保证作用的要素;特定时期的具体方针体现在计划目标中;管理评审相当于新一轮循环的初始评审状态。

⑵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基本内容: ① 年初,制定安全管理总目标; ② 层层分解,制定各级、各部门直到每个职工的安全目标及达到目

标的措施(把安全目标与经济发展指标捆绑在一起); ③ 开展一系列活动,实现目标;④ 年末,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考核、奖惩;⑤ 总结,制定新的安全目标,进入下一年循环。 实施程序:第一步:安全目标的制定和展开; 第二步:安全目标的实施;第三步: 目标成果的考评

4.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体现以人为本?

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教育的目的性原则,不同的对象,安全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现场说法、案例分析 ③教与学互动性原则④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

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与复习法,研讨法,宣传娱乐法,访问法,实验和实习,发现法,外围教育法,奖惩教育法,全方位教育法,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法。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在应用中应当结合实际的知识内容和学习对象,灵活采用。

5.安全确认型和危险检出型的思想有什么本质区别?对我们的安全工作有什么影响? 安全确认型仅认同被确认的安全,在被确认的安全之外,认为不安全,不允许作业; 危险检出型仅在危险被检出时认为危险,除已发现的危险之外,认为安全的,允许作业

安全确认型将确认的安全以外状态统统视为不安全,尽管被视为不安全的状态中确有可能存在实际上是安全的情况,但是这样处理不会代来危险的后果。危险检出型将发生了危险之外的状态统统视为安全,由于被认为安全的状态中可能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危险,安全无法确保,会造成危险后果,这正是危险检出型的致命缺陷。

第六章

1.什么是安全文化?它的具体表现形式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健康与安全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表现为有关安全的哲学、伦理道德、科学、艺术和政治法律思想及其构成的思想观念系统及相关制度、设施。

安全文化包括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价值规范文化,四者具体表现为安全器物层、安全精神智能层、安全制度层、安全价值规范层。

2.企业为什么要倡导企业安全文化?(从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这一角度来分析)

⑴ 安全认识的导向功能:安全目标指引方向⑵安全文化的凝聚功能:同心协力⑶安全行为规范约束功能:软约束

⑷传播辐射功能:宣传⑸激励功能:⑹调适功能:沟通各种矛盾和冲突

3.如果你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应从哪几方面入手来进行你们单位的安全文化建设?

⑴ 物质安全文化①建设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②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化③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⑵ 制度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法规标准及其落实 ⑶ 员

工心态安全文化建设①应急安全保护意识②间接安全保护意识③超前的安全保护意识

⑷ 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①建设树立集体主义的精神风貌②开展安全道德宣传工作③做好安全德育教育

4.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是怎样的?

“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篇三:安全学原理复习题(3)】

>第一章

1.安全的概念是怎样的?

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

安全分为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

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广义安全,即大安全,是以某一领域或系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

生产、生活、生存领域的大安全,广义安全是全民、全社会的安全。

2.安全指标、本质安全化、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固有危险度的定义,并理

解其各自的含义。

(1)安全指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针对某一个系统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因为:★本质安全化的程度是相对的,不同的技术经济条件有不同的本质安全化水平;★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许多情况事先难以预料。

(3)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物质。

(4)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单元。

(5)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小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效益”;目前我们国家开展的安全评价工作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与安全现状评价。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可以有系统安全评价、随机安全评价等。

(6) 固有危险度:是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

备及物料失

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可以用两个参数来确定:①设备及物料单位计量具有的致害能力。②系统中拥有各种设备及物料的容量。 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中,一般只选择致害能力较大的设备及物料作计算依据。

3.如何理解安全的经济性?

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增长或损失有关,保障必要的安全投入是维护安全条件的基本,保障安全就是等于创造了经济效益。

4.安全要素的含义是什么?安全三要素指什么?

安全要素是指在特定的(即理想的)状态下,仅自身就能独立地成为实现安全的充分条件。

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加上安全的整体性因素—安全系统构成四因素)

5.解释3e对策

其一是engineering,即安全工程技术对策,是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其二是education,即安全教育对策,是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保障措施;其三是enforcement,即安全管理对策,该对策既涉及物的因素,也涉及人的因素。

6.安全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三方面?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学说,是以研究安全与危险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事物安全与危险的原因及后果,以及它们之间特有的相互关系,运用基础学科工程学

科等相关学科对事物或系统综合功能的丧失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手段,以灾害事故的预测、防治和评价为研究目标。

具体地说,安全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②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与技术③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7.了解安全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三个发展阶段:

①初步建立阶段: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把劳动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安全技术是劳动

保护的一部分,也得到了发展,主要在两个方面:★作为劳动保护的一部分开展的劳动安全技术★随着产

业生产技术发展起来的产业安全技术

②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得到迅猛

的发展,建立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所、中心、学会等,1986年,中国矿业大学获得了安全技术及工程

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使我国安全科学领域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的学位教育

体系。

③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全科学体系和专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综合性的安全科学技术研

究已有初步基础,随着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安全管理也逐步走向现代化。

8.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有哪些?应能自己领悟其含义

①生产领域(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方面)②生活领域(交通安全、消防与家庭安全等)③生存领域(工业

污染控制与治理、灾变的控制和预防)

第二章

1.安全的属性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安全的自然属性和安全的社会属性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①?? 安全的自然属性是其社会属性的基础②安全的社会属性对其自然属性具有制约和指导作用③安全的自

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一定条件下耦合,并且是不可分割的

●2.安全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平安无事是一回事吗?简单谈谈你对安全的理解

不是。

3.你是如何理解“安全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①内因是事物安全的决定性因素;②内在安全的事物通过一定的条件可以转化为外在的不安全;

③事物的外在安全与内在安全并非一致

4.什么是安全素质?谈谈你的看法

安全素质是指人在安全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形

成安全意识并有意识地把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转化到实践中形成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素质的基础,缺乏

安全意识就不可能具有良好的安全素质;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安全素质有关。

第三章

1.安全观的确立依据是什么?

安全观是人们对安全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世界观是由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共同组成,这是安全观的

确立依据。

2.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①安全观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②安全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

●3.安全观的核心是什么?如何理解

生命价值是安全观的核心。人的生命价值具体表现为:①生命存在的价值②生命延续的价值 ③超于生命的

价值即牺牲的价值。在人一切的价值中,生命的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其余一切价值都以生命的价值得到

确认为前提。生命的价值是人们对人的一生为自己和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一种肯定,生命是人

的价值的本源与起点,而安全最主要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顺利的延续,从而实

现人的生命价值。因此,安全是围绕着生命价值运动的,即生命价值是安全的核心,也可以说,生命价值

是安全观的核心。

●4.安全观基础的认定包括哪些方面?请适当展开

安全观的认定取决于安全的现实价值,安全的现实价值的高低决定了人们对安全的态度,所以安全价值观

是安全观认定的现实基础,其主体在于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安全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安全的战略价值、安全的信誉价值、安全的环境价值、安全的社会稳定价值、安

全的生命健康价值。

安全经济价值的表现在:(1)安全作为安全商品、产业时所表现出来的经济价值。安全产业经济(安全技

术产业、安全文化产业)、保安经济(2)安全在社会生产价值中体现出的价值。

●5.如何理解安全经济价值理论?安全经济价值的评价

安全价值可以参照一般价值工程的计算方法来表述,通过分析各单元的安全价值,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和方案,以实现单元的最大安全价值,然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和计算,实线系统的最大安全价值,达到

安全、高效的生产的目的。

安全价值vs=安全功能fs / 安全投入cs

分析可知,不能单纯降低安全投入或片面追求安全功能,而是要求改善两者之间的比值。

6.安全系数在0~1变化时,分别对应的生产价值怎么变化?

安全系数是表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当事故损失低于净产值时,可表示为:

安全系数 = 1 - 事故损失价值 / 净产值

安全系数在0~1变化,安全系数等于1的生产过程是绝对安全地,这时的生产效益只随效益系数变化,安

全给予了充分保证,这种很少见,是安全工作追求的目标;安全系数小于1的生产过程,生产效益与效益

系数和安全系数都有关。安全系数等于0的过程,生产效益没有丝毫安全保证,有生产就会发生事故,生

产效率再高,生产效益值也小于0,即出现负效益。

第四章

1.安全科学认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安全科学的认识论是指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生产、

生活、生存领域中技术风险的必然性、安全的相对性、事故的可预防性等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并解释含义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含义是:确立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思想,并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

要素和保证条件,除此之外,要求设计部门、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以积极的态度,从设计上,组织管理

上和技术措施上,认真改善劳动条件,增强抗灾能力,为工人、职工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环境,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3.你觉得安全系统与系统安全有区别吗?

有。安全系统是把安全的各个要素考虑在内,以系统的观点研究安全,是手段;系统安全是把安全问题

看成一个子系统,与其它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是目的。安全系统与系统安全之间是手段和目

的的辩证关系

4.安全、事故隐患、事故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安全与事故隐患、事故是对立统一的

⑴危险是安全的对立面,包括事故隐患和事故,事故可以说是危险的一个极端表现。⑵从危险的角度讲,

安全是一种包含人们可以接受的事故隐患和保证事故不发生的稳定状态。⑶事故是系统把潜在的事故隐患

转化成现实,是安全状态的一种极端表现。⑷事故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内因,外界刺激条件通过事故隐患其

作用导致事故发生。⑸安全、事故隐患、事故之间是可以通过一定条件相互转换化的。 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的安全系统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就会远离平衡状态形成非平衡状态,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即表现为事故

隐患,当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和能量交换达到一定程度,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临界值,系统通过涨落

发生突变,就发生事故了。

5. 怎样理解主动预防和被动预防?

⑴被动预防是经验型的,即它是建立在事故统计的基础之上的,其主要特征是事故后整改。⑵20世纪40年

代以来逐步形成安全科学,80年代以来,安全科学的发展更加完善,表现在安全技术从传统的经验型向现

代预测型的转变。⑶现代预测型的安全技术是主动预防,指在吸收以往事故经验的基础之上,更注重对事

故的预测研究,既要实行事前控制,又要主动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总结事故的经验

6.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核心思想: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

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含的五种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m)2)人的缺点(p)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4)事故(d)5)伤害(a)事故因果理论包含的五种因素可以

用多米诺骨牌来描述,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被相继碰

倒(相继发生)。

●7.能量意外转移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⑴吉布森和哈登认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的

释放。

⑵麦克法兰特认为: 所有的伤害事故(或损坏事故)都是因为: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

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因次,各种形

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根据麦克法兰特的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将能量引起的伤害分为两

大类:

1)第Ⅰ类伤害: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的损伤阈值而产生的

2)第Ⅱ类伤害: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8.轨迹交叉事故模式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该理论的基本思想:伤害事故时有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包括人和物(包括环境)两大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轨迹)

中,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

发生接触(交叉),能量转移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发生了。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的

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第五章

1.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实施本质安全化方法?

控制事故发生所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方法是一种主动预防事故发生的方法,主要从物的方面考虑,可以通过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度来进行。

⑴降低事故发生概率:①提高设备的可靠性;②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③提高系统

抗灾能力;④减少人为失误;⑤加强监督检查

⑵ 降低事故严重度:①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把大的事故损失化为小的事故损失;②防止能量逸散,设法把有

毒、有害、有危险的能量源存储在有限允许范围内,而不影响其它区域的安全;③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

设法减慢危险源能量释放的速度④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一旦发生人身伤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

施。

2.什么是失误安全功能?什么是故障安全功能?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

⑴失误安全功能:操作者在操纵失误的情况下不发生事故和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或工艺技术具有自动防

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⑵故障安全功能: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的功能

3.如何理解生产安全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办法?

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和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避免和减少经济损失,加强事故和职业病预防及其

安全管理。

生产安全管理一体化方法主要是通过全面安全管理和安全目标管理来实现的

⑴全面安全管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全面安全目标管理;是对全面安全内容进行管理,使安全管理有明

确的目标,这些目标经过努力应可以达到或可能达到。重点目标是:在企业生产、业务活动范围内,各系统的协调与全局的、整体的筹划和统一。②全员安全管理;以各级领导为核心,广大职工共同参与的管理。③全过程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是抓好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安全管理。④全部工作安全管理;生产部门及为生产服务的工作部门全部参与,形成多层次,多级的管理形式。

在全面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方针是对所有其他要素起指导作用的核心要素;组织是渗透到其他过程要素之中,起保证作用的要素;特定时期的具体方针体现在计划目标中;管理评审相当于新一轮循环的初始评审状态。

⑵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基本内容: ① 年初,制定安全管理总目标; ② 层层分解,制定各级、各部门直到每个职工的安全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措施(把安全目标与经济发展指标捆绑在一起); ③ 开展一系列活动,实现目标;④ 年末,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考核、奖惩;⑤ 总结,制定新的安全目标,进入下一年循环。

实施程序:第一步:安全目标的制定和展开; 第二步:安全目标的实施;第三步: 目标成果的考评

4.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体现以人为本?

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教育的目的性原则,不同的对象,安全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现场说法、案例分析 ③教与学互动性原则④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

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与复习法,研

讨法,宣传娱乐法,访问法,实验和实习,发现法,外围教育法,奖惩教育法,全方位教育法,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法。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在应用中应当结合实际的知识内容和学习对象,灵活采用。

5.安全确认型和危险检出型的思想有什么本质区别?对我们的安全工作有什么影响? 安全确认型仅认同被确认的安全,在被确认的安全之外,认为不安全,不允许作业; 危险检出型仅在危险被检出时认为危险,除已发现的危险之外,认为安全的,允许作业

安全确认型将确认的安全以外状态统统视为不安全,尽管被视为不安全的状态中确有可能存在实际上是安全的情况,但是这样处理不会代来危险的后果。危险检出型将发生了危险之外的状态统统视为安全,由于被认为安全的状态中可能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危险,安全无法确保,会造成危险后果,这正是危险检出型的致命缺陷。

第六章

1.什么是安全文化?它的具体表现形式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健康与安全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表现为有关安全的哲学、伦理道德、科学、艺术和政治法律思想及其构成的思想观念系统及相关制度、设施。

安全文化包括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价值规范文化,四者具体表现为安全器物层、安全精神智能层、安全制度层、安全价值规范层。

2.企业为什么要倡导企业安全文化?(从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这一角度来分析)

⑴ 安全认识的导向功能:安全目标指引方向⑵安全文化的凝聚功能:同心协力⑶安全行为规范约束功

能:软约束⑷传播辐射功能:宣传⑸激励功能:⑹调适功能:沟通各种矛盾和冲突

3.如果你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应从哪几方面入手来进行你们单位的安全文化建设?

⑴ 物质安全文化①建设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②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化③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⑵ 制度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法规标准

及其落实

⑶ 员工心态安全文化建设①应急安全保护意识②间接安全保护意识③超前的安全保护意识

⑷ 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①建设树立集体主义的精神风貌②开展安全道德宣传工作③做好安全德育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