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微博研究综述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微博研究综述

作者:王红 王鹏

来源:《消费导刊》2011年第09期

截止2011年5月30日,作者在CNKI中以“微博”为主题进行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有2976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37篇,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共3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5篇。中国学者对微薄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09年,2010年成为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迅猛增加,其中在2010年一年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有1507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35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共3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3篇。学者对微博研究的热潮不断高涨,2011年1月至5月短短五个月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就有相关论文1356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2篇。学者们对微博研究角度多元化,研究涉及社会学角度、信息科学角度、经济学角度、语言学角度、法律角度、教育学角度等等。 国内学者从传播学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微博的兴起与发展

微博发展起源于Twitter,Twitter提供一个互联网平台,由参与者自行组织其中的内容。Twitter的大致运营方式是:任何用户向Twitter上传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的消息,该用户相应的“跟随者”(followers)就能及时查看该信息并发表评论。

Twitter由埃文·威廉斯等人联合创建。2006年,这家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公司推出了Twitter服务,2007年3月开始起步。Twitter首先是一个网站(http://twitter.com/),在网站首页的显著位置用醒目的文字对其作用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大意是:Twitter是一种服务,它能让你与朋友、家人、同事保持紧密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与交流,你能随时随地并且快速地获得一个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又往往是我们最为关心、最急于获得答案的问题。那就是——Twitter:What are you doing(你在干什么)?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白宫、FBI、Google、HTC、DELL、福布斯、通用汽车等很多国际知名个人和组织在Twitter上进行营销和与用户交互。目前Twitter的独立访问用户已达3200万,超过digg、linkedin等网站。国内的微博网站包括新浪微博、随心微博、做啥、滔滔、分享网、贫嘴等。

二、我国微博发展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十几年,目前的发展势头强劲。从事“微博”的网站有新浪、搜狐、网易、腾讯、淘宝、嘀咕等,最近凤凰网“微博”也开始邀请内测,除提供140字的短信息发布功能外,还将着力增强微博互动和社交功能。随着开办“微博”网站的增加,“微博”的使用者人数也在以飞跃式的速度增加。

2009年7月,饭否、嘀咕、叽歪等几家国内较为著名的微博网站相继经历了闭关“维护”。中国的Twitter们集体失语,突然从火热的盛夏跌入到冰冷的寒冬。在饭否等网站集体停服的那段时间,中国微博硕果仅存的只有腾讯的“滔滔”以及MySpace的9911,com。然而,无论是滔滔还是9911微博,都无法填补中国微博的真空。于是,老牌博客网站新浪精准地抓住了这个时机,在2009年8月24日推出新浪微博,在中国微博网站几乎真空的时候进军微博市场,并利用其门户的优势及名人策略,迅速成为国内微博的领头羊。截至2010年6月,新浪微博独立访问用户数达4440万。时至今日,中国其余三大门户网站——网易、腾讯、搜狐也都开启了自己的微博功能,一场新媒介领域的角逐已经拉开帷幕。目前有预估,国内至少有30家网站在运营和准备运营微博。中国国内微博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发展时间普通较短,但注册用户的规模增长较快。新浪微博自2009年8月份内测以来得到了大量用户的普遍认可和关注,已经拥有注册用户百万,用户主要有公众人物、公司机构和草根个人。

三、微博研究的视角

(一)传统媒体与微博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由于微博平台的开放性和交流的便捷性,大量的、新鲜的第一手资讯在微博上发布,使微博更接近于公共的信息平台。传统媒体正借助微博的超强互动性、反馈及时性以及内容的无限转载性,弥补着前微博时代媒体自身的种种局限,如广播无画面、报纸缺时效、电视欠反馈等不足。

许多学者对报纸与微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有学者指出,与个人微博相比,报纸虽然表现出一些缺点,但它具有制度保证、媒体公信力、人员专业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积极地与微博有效融合,不断取微博之“长”来补自身之“短”,是报纸在微博时代制胜的关键所在。微博让人人都成了记者,这为报纸新闻源开辟了更广泛的渠道。

目前阶段,传统媒体要做的是,在充分了解微博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吸收、利用其传播优势,发挥自身的专业特点,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为社会组织健康、有利的舆论。传统媒体除了开通以自身品牌命名的官方微博外,媒体内各编辑、记者、栏目、频道等也在同一微博平台上开通微博,各微博间互相关注、互相转发,从而形成一个微博群,实现对媒体品牌的共同营销,即“微群”营销。对传统媒体来讲,善加利用微博就是在积极拓展信息渠道,失去这个重要的阵地,不仅意味着失去微博固有的草根阶层,也失去微博正在积聚的精英阶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微博传播机制

微博相较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络应用而言,实现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在同一层面的共存和融合,这是其相较其他传播平台的突出优势。

即时性、传播方式的便捷性、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传播形式的平民性、传播机制上的嵌套性,使得其作用很快突破了微博发明者仅仅希望通过微博“将手机短消息发布到一个公用平台上来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沟通,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的设想”。微博客的一项重要功能是能够根据关键字出现频率,统计出正在被热议的话题。微博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爆料,很多信息的最早的爆料是来自于微博,超过五分之一的原始新闻来源,实际上都是通过微博爆料的,这使得新闻媒体记者容易获取新闻信息来源。说到底,微博用户关注的核心内容是微博主的信息(前提是对微博主身份的认同),“粉丝”之间的互动也是以信息为中心的。由于网民身份的真实性,微博博主自然会对其言论负责,其自律性和互联网发展早期匿名的论坛、社区中的虚拟状态相比,有了质的提升。

(三)微博文本

在微博信息中,家长里短、情感困惑、片刻的心灵感悟等占据了很大比例。其中74%的用户在微博上最主要的行为就是“写微博,发表自己观点或发泄情绪”;而76%的用户主要发布的内容是“个人心情感受”,其次才是分享和关注。三言两语,无需构思。这是微博语言的特点。微博上文本日益碎片化,用它记载自己某一刻的心情,某一瞬间的感悟,或者某一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较之博客需要组织语言直抒胸臆或针砭时事,微博的“语录体”更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语境要求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最真实最自然的生活状态正是“围脖”的诉求。网民表达欲与倾诉欲,在短短百字间喷涌而出。

(四)微博价值

微博较好结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既可以是点对面的传播,也可以是点对点的传播。微博的受传者可以是众多网民,也可以是关注自己的某个友人或粉丝。从这个角度来说,微博对于商业推广、明星效应的传播很有研究价值。微博营销优于传统的广告行业,发布信息的主体无须经过繁复的行政审批,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由此可见,微博不仅开创了人际传播的新模式,而且开辟了企业营销的新阵地。目前,微博客的商业价值还没有被充分开发,显现更多的仍然是信息传播工具属性并兼具有一定的媒体属性,但微博客作为一个新的交流互动平台,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微博传播模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