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中学时代
1.1中学序曲
1、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有什么新体验?)
(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相比有哪些变化?
①学习科目增多 ②学习难度加大 ③学习方式和习惯不同
④自主管理要求高 ⑤自身角色发生变化
2、成长的礼物
(1)初中生活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2)我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1
3、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怎样的“我”?
新的我会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1.2少年有梦
1、有梦就有希望(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2)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密不可分。
2、努力就有改变(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1)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努力,需要立志。
(3)努力,需要坚持。
3、如何看待努力是一种态度?
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部下追
2
求。
4、努力需要我们怎么做?
(1)努力需要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把自己的志向同祖国和人系在一起。
(2)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即使过程再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进一步。
(3)努力需要方法,方法对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观点:1、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2、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3、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4、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努力不一定能实现梦想,但要实现梦想一定得努力。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2.1学习伴成长
1、打开学习之窗(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3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5)学习没有终点。
3、中学阶段的你怎样看待学习?
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中学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等等。
4、学习需要怎样的态度?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2、学习点亮生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作用?)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2) 学习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
4
(3) 学习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的生活方式;
(4) 学习提升了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5) 学习让我们变得更加和自由;
(6)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7)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2.2享受学习
1、体味学习
(1)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2)如何体味学习中的苦与乐?
①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②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③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5
(3)学会学习(如何学会学习?)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观点:(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2)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第三课 发现自己
3.1 认识自己
1、人贵自知(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
6
(1)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
(2)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3)我们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3、如何对待他人的评价?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了冷静的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里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3.2 做最好的自己
1、我们怎样接纳自己?
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2、我们怎样欣赏自己?
①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
7
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3、我要飞得更高(怎么做更好的自己?)
(1)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2)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3)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4)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5)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的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4.1和朋友在一起
1、我的朋友圈(进入初中,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要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经常对朋友关系做梳理有什么作用?
8
对朋友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朋友对一个人有什么影响?
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在交友中我们应努力给朋友带去积极的影响。
4、友谊的力量(朋友对我们的作用)
(1)朋友,陪伴了我们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①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
②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
③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2)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4.2深深浅浅话友谊
1.友谊的特质(特有的内在素质)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9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2.友谊的澄清(如何正确认识友谊?)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4)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观点:(1)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5.1让友谊之树常青
1、如何建立友谊?
(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10
(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3)有助于建立友谊的具体方法:面带微笑,记住对方的名字,真诚夸赞,寻找共通之处,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保持好奇心。
2、如何呵护友谊?
(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4) 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3、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①保持冷静。
②坦诚交流,不回避。
③及时处理。
④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⑤换位思考。
11
5.2 网上交往新时空
1、网上交友
(1)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2)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利: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了朋友圈。
弊: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2、慎重结交网友(我们如何理性结交网友?)
(1)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3、如何看待网上交友?
(1)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与同伴建立深厚的友谊,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12
(2)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他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拓展了人际交往圈。
(3)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4)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5)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6)不管互联网生活多么精彩,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虚拟的世界中。
4、网上交友自我保护:
(1)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
(2)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
(3)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