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解析】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讲述了一个冷酷、孤独、不懂得与别人分享的巨人在孩子们的感化、启发下变得和善、无私的故事。
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教学时以花园的环境变化为线索,抓住巨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巨人的内心世界,感悟巨人的转变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砌、牌”等11个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3.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4.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2.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砌、牌”等10个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3.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解读课题,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全班交流:
预设1:我读过《豌豆公主》。
预设2:我读过《白雪公主》和《灰姑娘》。
导入新课:是啊!童话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爱的小红帽,还有坚强
执着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童话巨匠王尔德,一起去读读他笔下《巨人的花园》。
教师板书课题(26.巨人的花园) 出示课件1:
2.解读课题
启发思考: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全班交流:
预设1:巨人长什么样子呢? 预设2: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3:巨人的花园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巨人。和他身边的孩子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课件2:
预设:哇!巨人太大了!
教师引导:是啊!童话中的人物就是这样奇妙。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巨人的,这是作家凭借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出来的形象。那么在巨人的花园中又会发生哪些奇妙的事?这篇童话又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已阅读过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通过感受巨人的形象,体会童话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朗读课文:同学们是不是都迫不及待地要读一读这篇文章了?请大家打开语文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相信同学们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自己试着轻声读一读,并想一想:这三组词语在课文中分别描写了什么?
出示课件3:
组织交流:
预设:我发现第一组词语描写的是巨人。
教师引导:你真善于思考!你来给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预设:我发现第二组词语描写的是花园的景色。
教师引导:是啊!这四个词语各代表一幅画面,能不能通过我们的朗读来表现表现?我们分组来读,男同学读前两个词语,女同学读后两个词语,边读边感受。
教师追问:第三组词语描写的是谁呢? 预设:孩子们。
教师引导:那就让我们带上表情,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吧。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不仅读准了字音,还关注了课文中的人物和环境,真了不起!学习了生词,我们来看看这几个生字,你认为哪些字在写的时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呢?
出示课件4:
组织交流:
预设1:“牌”字要注意左窄又宽,右半部分“卑”中间的短撇是一笔。
预设2:“啸”字要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先写两边的“撇”和“竖”,再写中间的“撇”和“点”。
预设3:我有一个“啸”字的书写口诀:口字在左肃在右,左窄右宽要紧凑,横折横横长竖穿,撇竖先写后撇点。
练习书写:你们都抓住了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和容易写错的地方,可真会学习啊!现在请同学们把咱们强调的字在语文田字格本上正确、美观地写一遍,再挑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练一练吧。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整体感知
启发思考:在巨人的花园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着用“开始……后来……最后”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课件5:
组织交流:
预设:课文讲了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开始很生气,就把他们赶了出去,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从此花园总是被冬天占领。后来,有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竟然就跟来了。最后,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拆除围墙,从此和孩子们一起在花园里玩耍、生活。
2.理清结构
教师引导:这位同学运用“开始……后来……最后”的句式为我们讲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借助这种句式为课文梳理结构吧。
组织交流: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巨人回来前,巨人的花园可爱而快乐。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巨人回来后,驱赶孩子,花园里充满了凄凉,没有了生机。 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发现原因后,巨人欢迎孩子,花园里又充满快乐。 教师肯定: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课文梳理清楚了。
(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四、细读文本,感受花园景象的变化
1.提出质疑
启发思考:同学们,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 组织交流:
预设1:巨人的花园为什么一开始是可爱而快乐的,后来变得凄凉,最后又是快乐的呢? 预设2:巨人的花园为什么由春天的景象变成了冬天的景象,最后又变成了春天的景象呢?
预设3:巨人为什么发生转变呢?
2.感受花园的变化
教师引导:看来同学们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要想知道巨人发生变化的原因,就得先知道花园变化的原因。那么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课件6:
全班交流:
第一种情况:学生按照文章顺序汇报
预设1:我觉得巨人回来前这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大花园。课文第二自然段“美丽花朵”“丰硕的果子”“悦耳的歌”这几个词让我感到花园很美丽很可爱,所以孩子们喜欢去花园玩。
预设2:我想补充,第二自然段中“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巨人回来前花园非常美丽、可爱。 预设3:读着第二自然段我感觉巨人回来前花园一年四季都很美。
教师小结:是啊!这真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大花园。 教师随机板书(花园:美丽可爱)
教师引导:同学们,此时,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呢? 出示课件7:
预设4:我仿佛看到小草发芽了,听到小鸟在枝头唱歌。
预设5:我仿佛看到夏天到了,大树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孩子们在树下乘凉。 预设6:秋天,花园的果树上结出丰硕的果子,到处都能闻到果子的甜香。 预设7:冬天,白雪皑皑,孩子们在花园里打雪仗、堆雪人。
教师引导:同学们,如果此时你就生活在这个美丽可爱的大花园里,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8:我在这里太开心了! 预设9:我们在这儿多么快乐!
指导朗读:那就让我们带着感受读一读这段话吧。
出示课件8:插入背景音乐《初雪》
预设10:巨人砌墙赶走孩子们后,他的花园一直是冬天的景象。第11自然段写道:“春天来了,乡下到处开着小花,到处有小鸟歌唱。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
预设11:我也觉得巨人赶走孩子们后这座花园很凄凉、冷清。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植物也不生长了。
预设12:“高兴的只有雪和霜两位……他每天总要在屋顶上闹三个钟头,然后又在花园里绕着圈子用力跑。”此时的花园真凄凉。
教师随即指导朗读:如此凄凉的花园,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吧。
教师小结:没有了孩子们,巨人的花园太冷清、太凄凉了!小鸟不愿意唱歌,植物都不愿意生长了。
教师随机板书(
凄凉冷清)
预设13:我觉得巨人转变后这又是一个快乐的花园。第11自然段写道:“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
预设14:我觉得这座花园很神奇。桃树能把树枝垂下去帮助小男孩。巨人把孩子轻轻抱到树枝上后,桃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也飞来唱歌。
教师随即指导朗读:这真是到处洋溢着快乐,非常神奇的花园,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吧。
教师小结:巨人转变后,花园又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在这个神奇的花园里快乐地玩耍。
教师随机板书( 快乐神奇) 第二种情况:学生不按照文章顺序汇报 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上的语文味要通过朗读、品悟语言文字表现出来,语言不是无情物,通过品悟语言文字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升华情感;通过想象,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场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细读文本,感受巨人的形象
教师引导:我们找到了花园的前后变化,那巨人的花园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伴随着花
园前后的样子,让我们来看看巨人的行为。
出示课件9:
组织交流:
预设1:“‘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叱责道。”我从“叱责”感受到巨人很凶。 预设2:“‘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禁止入内,违者重惩。”我从巨人的语言和行为看出来巨人很蛮横、冷酷,为了不让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还要砌高墙、挂布告牌。
预设3:我还想补充一点,巨人说,除了他自己以外,不允许任何人在他的花园里玩,这说明他一直独来独往,内心很孤独。
学生回答时,教师随即让学生朗读巨人的语言。
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抓住巨人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到了巨人的冷酷、蛮横、孤独,也正是如此,孩子们都离开了花园。
教师随机板书(巨人:冷酷蛮横)
教师引导:现在没有了孩子们,巨人的花园也发生了变化,别的地方早已万物复苏,而花园呢,依旧是冬天的景象,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因为巨人不让孩子们在花园里玩,所以花园一直是冬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悟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 六、布置作业
结束语:是啊,那接下来巨人又会有哪些想法?又会做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课下请同学们把《巨人的花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出示课件10:
七、板书设计
26.巨人的花园
花园: 美丽可爱 凄凉冷清 快乐神奇
巨人: 冷酷蛮横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拆”。
2.能说出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3.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感受巨人形象,体悟转变原因
1.感受巨人形象
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巨人把孩子们从花园中赶了出去,认识了一位蛮横、冷酷、孤独的巨人,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巨人为什么发生转变,让孩子们重新回到花园呢?让我们聚焦第二幅和第三幅巨人花园的画面,看看面对这样的花园,巨人又有哪些表现?请你们默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描写巨人的相关语句,并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课件11:
全班交流:
第一种情况:学生按照文章顺序汇报
预设1:我从“‘我不懂为什么春天来得这样迟,’巨人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凄凉的花园,‘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看出来巨人不明白春天来得迟的原因。
预设2:我想补充一点,从“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能看出巨人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教师引导:是啊!从巨人的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巨人急切地盼望春天的到来。 预设3:我从“巨人看到这个情景,心也软了。‘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看出来巨人后悔把孩子们赶出花园了。而且他也明白了正是因为他赶走了孩子们,所以春天不肯来。
预设4:“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我从“轻轻地”“静
悄悄”这两个词感受到巨人不想惊吓到孩子们,其实他是善良的。
教师小结:从巨人的心理与动作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巨人的另一面,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善良、内心柔软的巨人。
教师随机板书( 善良)
预设5:我从“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看出巨人很温和、有爱心。
预设6:“‘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从巨人的语言和动作中我感受到巨人的和善。
(此时教师随即指导“拆”字写法:“拆”这个字和另一个字特别相似,很容易写错,谁知道是哪个字?
预设:“折”字。
那么,这两个字你有识记的好办法吗?
预设:我有个识记办法,“折”字加“点”,拆下堵墙。)
预设7:从“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我感受到巨人对孩子们的爱,他很喜欢孩子们。
教师小结:通过分析巨人的语言和动作,我们感受到了巨人对孩子们的爱,感受到了巨人的和善。
教师随机板书:(爱孩子)
第二种情况:学生不按照文章顺序汇报 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2.体悟转变原因
教师引导:当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时,花园是什么景象呢?
预设:从“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我发现孩子们重新回到花园后,花园又变回了春天的景象。
教师引导:是啊,因为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花园中又有了孩子们的身影,所以巨人的花园又由凄凉冷清的花园变成快乐神奇的花园。是谁让巨人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呢?
预设1:我从“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感到是桃花和小鸟们的行为打动了巨人,所以巨人让孩子们回到花园中。
预设2:我觉得小男孩的手挨不到树枝,伤心地哭的情景触动了巨人,所以巨人发生了改变。
预设3:“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我觉得小男孩的做法打动了巨人。
教师小结:我们抓住植物、动物与人物的描写体会到巨人发生变化的原因,孩子们的来去为花园带来了变化,巨人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会让孩子们重回花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知课文内容,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感悟巨人形象,理解巨人转变的原因。) 二、放飞想象,领悟道理
教师引导:现在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同学们,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出示课件12:
组织交流:
预设:春天,万物复苏,树木长出嫩叶,冬眠的小动物也从睡梦中苏醒过来。孩子们围在巨人身边快乐地玩耍。他们有的爬到巨人的肩膀上——“骑大马”,有的从巨人的腿上滑下去——“坐滑梯”。
教师引导:从此以后,花园里到处都是巨人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许多年过去了,巨人老了,他不能再跟孩子们一块儿玩了,只能坐在椅子上看孩子们玩各种游戏,同时也欣赏着他自己的花园。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同学们,学完这节课,对于这句话你怎样理解呢?
出示课件13:
全班交流:
预设1: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给巨人带来了温暖。
预设2:小男孩感化了巨人,冷酷的巨人变得不再冷酷无情。他学会了给予。 预设3:巨人和孩子们在花园中快乐玩耍时我懂得了共同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教师引导:是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巨人懂得了和他人分享花园的快乐。 教师随机板书(分享快乐)
教师引导:你有哪些快乐和你身边的人分享呢? 组织交流:
预设1:我把新买的《细菌世界历险记》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看,可开心了! 预设2:秋天,苹果成熟了,妈妈买了一些红红的大苹果,我拿了一个送给我的同桌,他直夸我妈妈买的苹果甜呢!
教师引导:同学们说得真好!当你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时,一个快乐就会变成无数个快乐,那样,你才会感到内心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做个懂得分享的孩子吧!
(设计意图:在充分想象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前提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与人分享快乐”的种子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三、介绍作者,拓展延伸
介绍作者:同学们,《巨人的花园》的作者是英国的童话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作家、艺术家,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
在他创作的《王尔德童话》里还有《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星孩》等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的语言华丽唯美,情节纯真生动,堪称完美世界的化身。细细研读,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人间的冷暖,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出示课件14:
(设计意图:向学生推荐王尔德的作品,让学生走进王尔德的内心世界,感受王尔德童话的魅力。) 四、布置作业
结束语:课下,感兴趣的同学可阅读王尔德的童话故事,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 出示课件15:
五、板书设计
26.巨人的花园
花园: 美丽可爱 凄凉冷清 快乐神奇
巨人: 冷酷蛮横 善良、爱孩子
分享快乐
【课后反思】
《巨人的花园》作为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是落实“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和“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这两个语文要素的基础。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主要做到:以花园的环境变化为线索,抓住巨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巨人的内心世界,感悟巨人的转变过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描摹情景。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在于:
一、注重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在想象中陶冶情操。
教学中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和人物态度的变化,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孩子们见到美丽花园时的反应,巨人训斥孩子时的凶恶态度,训斥孩子后花园的凄凉,拆除围墙后花园的和谐,我都引导学生透过想象进入到童话的意境中,使之感同身受。学生的思维、情感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的过渡语、适时的教学点拨和反复的朗读、品味、互相启发中逐渐清晰、丰富,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内心的感悟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整个过程,把情感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中。透过对重点词、句的想象研读,步步深入,由文悟情,使学生在读、思、想、说、写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待人和善、与人分享快乐的熏陶与感染。
二、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在训练中增强学力。
整堂课都在一种自然,舒畅的情境中无痕地进行着语言训练。在感受花园的“美丽”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读中感悟,以读见悟;感悟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时,抓住重点语句,在引读点拨,细细地品味语言中理解童话的内涵。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随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开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
以下资料为班级建设资料,有需要可以用:《滴水精神》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
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
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
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 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 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 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 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 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 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 (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
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 (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
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
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 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 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 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 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
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
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 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 答:有。
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
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 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
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 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 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 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
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
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 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
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 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 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 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 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 (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 (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
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
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 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 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 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 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
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
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 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 答:有。
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 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 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
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 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 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 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