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法理学多选题

来源:筏尚旅游网
法理学多项选择 1 法理学多项选择 1.法的保护性价值实现的方式是( BC )。 A.确认法律关系 B.惩罚犯罪

C.恢复被侵害的权利 D.分配社会财富

2.社会主义法通过以下(ACD )方面直接调整和保护生产力的发展。

A.对劳动者的保护 D.对经济制度的保护 C.对生产资料的保护 D.对科学技术的保护 3.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因为(ABC )。

A.它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 B。它的对象是法律现象 C.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 D.它是多层次的意识体系 4.法的渊源具有不同的含义,可以分为( ABCD )。

A.法的理论渊源 D.法的历史渊源 C.法的物质渊源 D.法的政治渊源 5.法的正式解释包括(ABC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官方解释

6.法与政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BCD )。

A. 反映的内容不同 B.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不同 C. 形式不同 D.调控的功能不同 7.法律调整的基本要素是(ABCD )。

A. 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 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 )。

A. 有国家就有法制 B. 有国家就有法治

C. 有法制就有法治 D.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

9.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ABC )。 A. 个人法律意识 B.群体法律意识 C. 社会法律意识 D.国家法律意识 10.法律规范的效力包括(BCD )。 A.对事效力 B.时间效力 C. 空间效力 D.对人效力

11.法与利益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 )。

A.利益是法的创制的初始点 B.利益是法的实现的动力和归宿

C.法确认、协调、实现利益 D。法的实现就是法所保护的利益的实现 1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包括(AC )。 A.法治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原则 13.法律文化是( ABCD )等活动的经验的积累。 A.法的制定 B.法的实施 C.法律教育 D.法学研究

1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ABCD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5.《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察案件范围的规定》属于( BD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检察解释

16.法与利益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 )。

A利益是法的创制的初始点

B.利益是法的实现的动力和归宿 C 法确认、协调、实现利益

D.法的实现就是法所保护的利益的实现

17.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包括(AC )。

A法治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原则 18.法律文化是( ABCD )等活动的经验的积累。

A.法的制定 B.法的实施 C.法律教育 D.法学研究

1

法理学多项选择 2 法理学多项选择 19.法具有( ABCD )等特征。

A.规范性 B.阶级意志性

C.国家强制性 D.物质制约性

20.以下关于法与利益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利益是法的创制的初始点

B.利益是法的实现的动力和归宿 C.法确认、协调、实现利益

D.法的实现就是法所保护的利益的实现

21.以下关于新法与旧法之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新法肯定旧法 B.新法批判旧法 C.新法继承旧法 D.新法否定[日法 2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包括( AC )。 A.法治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原则 2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D )。

A.有国家就有法制 B.有国家就有法治

C.有法制就有法治 D.有法制不一定实行法治 24.法的创制是( AD )。

A.制定新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B.不包括修改旧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C.不包括废除旧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D.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25.我国的立法程序,通常包括( ABCD )。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

26.按着法律规范调整方式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 ABD )。 A.积极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27.法的体系包括( ACD )。

A.法律规范 B.法律条文 C.法的部门 D.法律制度 28.法学是( ABCD )。

A.一门如何组织和运用国家权力的学问 B.以法律现实为研究对象

C.确认和保护社会成员权利义务的学问 D.具有阶级性的科学

29.法的形成经历了以下的过程( ABC )。 A.从个别调整发展为规范调整 B.从自发调整发展为自觉调整

C.从一般规范性调整发展到法律调整

D.从无强制性的规范调整发展为有强制性的规范调整 30.法与政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BCD )。

A.反映的内容不同 B.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不同

C.表现形式不同 D.调控的功能不同 31.我国法的创制工作的基本原则有( ABCD )。

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B.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C.科学的创见性 D.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32.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BC )。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法律后果 33.法的体系包括( ACD )。

A.法律规范 B.法律条文 C.法的部门 D.法律制度 34.以下属于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有( ABCD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 35.清理法规可能产生三种结果,分别是( ABC )。 A.明令废止 B.责成修改

2

法理学多项选择 3 法理学多项选择 C.延长法律效力 D.直接修改 36.法的实现的基本形式有(ABCD )。

A.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 B.不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 C.法的遵守 D.法的适用 37.法的适用的主体是( AC )。

A.国家专门机关 B.单位的保卫部门

C.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D.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部门 38.法律规范的效力包括( BCD )。

A.对事效力 B.时间效力

C.空间效力 D.对人效力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