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勿夺其时,未必无饥doc

勿夺其时,未必无饥doc

来源:筏尚旅游网


勿夺其时,未必无饥

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这是他理想社会的表现,而现实并非如此。

春秋战国,是战乱纷杂的一个时代。农民们没有耽搁时令季节,朝天被日埋头苦作的同时,同样有饥饿困苦的人。不是因为夺其时,才有饥的,只是缺少了劳动力。

征战连连,官府征收各平民家庭的强丁壮汉。不仅仅是春秋战国时期,在任何一个有战乱的时代都有。杜甫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正是这一事实的再现。公公跳墙逃走以逃避上战场的悲剧,婆婆出门掩护,儿媳没有像样的裤子,不能出门。所以应该说“勿夺人力,可以无饥矣。”

陈涉吴广起义时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被官府征派徭役,因逾期不至,定有惩罚。与其被杀头致死不如反其一博。同样是死,也要死得其所,为自己的不公命运搏一击。同样,庄稼地中没有违时令,他们饥饿赶路又是为什么呢?应该算作“勿定等级,可以无饥矣。”

秦时暴政,苛捐杂税,农田里丰厚的收获在官府来后变得空乏乏的。原来布满喜悦的笑脸,此刻又爬上了哀愁。孔子的一声叹“苛政猛于虎也”,道尽了多少人家的心酸。即使在重农抑商的封建制度下,人们再努力地耕作,在交税之后仍有人家食不裹腹,杜甫《观刈麦》就是这样。慈禧太后的寿筵上,虽全国上下一片喜庆,可喜庆背后的黑暗与痛苦,

也只有被剥削的百姓懂。“勿苛捐杂税,可以无饥矣。”

“肥猪赛大象”,大跃进时代的中国人民积极生产,各地生产数量大的惊人,砸锅拿铁去炼钢。人们喜悦冲上了头,迷了神智,一片浮夸风笼罩了整个中国。中央的错误指令,人民公社化运动。所有人进入食堂吃饭,不计成本,不计节约,加上虚报数目,很快,农民的辛苦劳作,被大家挥霍一空,人们又过了困苦饥饿的日子。在那个饥荒年月里,苦了无数中国人。“勿浮夸,勿急功近利;可以无饥矣。”

改革开放之后,袁隆平研制的“东方魔稻”风靡全世界,解决了人们温饱问题,可是饥饿的问题还存在。

全球温室效应,加上暴雨灾害,有无数亩良田被淹没,没有“夺其时,有人饥”。农药喷洒灌溉,大米收成很好,只是毒量超标,会毒死人。核电泄露,大米及其他农田作物遭幅射,米亦是不能碰。电池埋入地底,土地受害,连棵草都长不出来。所以说“保护环境,可以无饥矣”。

“勿夺其时,未必无饥。”只有我们在不损害劳动力,社会平等观念下,没有苛捐杂税,没有急功近利的条件下,保护环境,不夺其时,才会“无饥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