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识之”,学问要靠知识来的,这里的“识”在古代文字中是与“志、记、志”字通用,所以“默而识之”这句话就是说: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
“学而不厌”,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这在文章上读起来很容易了解,乍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深深体会一下,孔圣的学问就在这里,虽然非常平凡,但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平凡,能安于平凡是很难的,这也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引伸。
另一点便是“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但这在现实教育中很难遇到,有学习好的学生,必然就有学习差的学生,不可能你教的学生都是学习好的,所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精神,爱人爱世,须要有舍身饲虎、入海救人的牺牲精神才行,又像是亲自施用换心术硬要把自己的东西,装到他的脑子里去的这种心情,但要做到这样真的很难,如现在经常用的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很多人宁愿自己所学的失传,也不肯教给别人。
孔圣接着说:“何有于我哉?”我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事事留
意,默默地学习,求学问不厌倦,教人也不厌倦,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