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支柱组立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深茂铁路站后四电集成项目部
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日
一、编制依据
1、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江门至茂名段站后工程四电集成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国家及中国铁路总公司现行的有关验收标准、技术标准和施工技术指南、规程; 4、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5、施工现场调查报告。
二、适用范围
适用江门南至茂名段接触网支柱安装。
三 工程概况
本工程江门至茂名段东起江门市新会区江门南站,终至广茂铁路茂名东站。正线全长265.111km,配套工程江门南至新会直通线2.172km、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至既有广珠铁路上行联络线1.837km。全线桥梁101座108km,隧道12座总长17.07 km,桥隧比为39.48%,其余为路基段。全线共有支柱12573根,其中混凝土等径圆杆62根,格构式钢柱4512根,H型钢柱1323根,硬横梁484根。
四、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接触网支柱安装主要采用机械化方式。轨道铺架前,支柱安装采用汽车吊或高架桥支柱专用安装设备进行安装,轨道铺架后采用安装列车进行安装。
高架桥支柱专用安装设备为可拆装式吊装设备,已在多条类似工程中得到成功的应用,适合桥梁不连续、轨道没有铺架时进行接触网支柱安装的要求。
支柱安装时,根据支柱自身重量的大小和跨度对吊车采取加固、支撑等安全措施,同时注意线路上方有无高压线缆及跨线建筑物,确保施工安全。吊装支柱时,应使用尼龙套或外包黑橡皮管的钢丝套,避免破坏支柱表面。安装钢柱前,确认基础螺栓位置是
否正确。
钢柱安装前,先复核预埋基础螺栓限界及相互间距,再安装,达标后,对角循环将螺母拧紧。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种质量记录,隐蔽工程施工过程要请监理参加,并填报隐蔽工程记录报监理签认。
现以汽车吊进行H支柱安装为例,介绍接触网支柱安装。 2、工艺流程
基础质量检查材料运输支柱外观质量检查支柱吊装支柱整正测量检查填写记录
3、施工方法
(1)基础质量检查
工艺流程图进行支柱吊装前,必须对支柱基础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主要检查的内容:跨距检查、侧面限界检查、螺栓外露长度与防腐质量、螺栓间距检查、基础接地端子预埋质量检查、基础顶面的高程偏差、基础的方位(垂直线路中心,允许误差2°)。对存在有问题的基础,及时与站前施工单位联系解决,落实整改和处理结果(螺栓间距检查如下图)。对无法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基础在交接时做好记录。
钢尺测量模型板测量
安装支柱底板下螺母垫片
(2)材料运输
厂家发货的支柱,由作业队派人引导运货车,就近运送到施工点或附近位置卸货,在现场作好验收检查;施工时,再另行组织车辆转运支柱。
(3)支柱外观质量检查
按照产品规格书和技术标准要求,主要检查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支柱型号与标识、外观尺寸、预留孔位、挠度与平直度、防腐和表面等质量情况。
(4)螺母预调整
在进行支柱吊装前,提前安装下部螺母,用自制水平尺调整水平,再戴好垫片,以减少支柱安装后的整正工作量。
(5)支柱安装
支柱安装前应核对基础型号及支柱型号,作业负责人引导汽车吊到合适位置,打上支腿,同时运杆汽车配合汽车吊运行到位。支柱吊装应采用高强度尼龙吊装带,防止损伤支柱表面漆层及镀锌层。支柱吊装对位时防止碰撞基础螺栓,下落时要缓缓下落,防止刮伤螺纹。每个螺栓都戴上主螺母、预紧后,方可收吊臂。
吊车在桥上、桥下吊装接触网支柱安装见下图:
吊车上桥吊装 吊车在桥下吊装
(6)支柱整正
先对支柱的纵线路方向和横线路方向斜率进行检查,对不达要求的进行调整。调整时,先松动主螺母,用撬棍抬动支柱,根据斜率,有目的的调整柱底调整螺栓。紧固螺母时,应对角循环紧固,主螺母紧固到标准力矩后,上好锁紧螺母,依次紧固锁紧螺母。柱底调整螺母应至少有一个与基础顶面相接触。施工时应注意支柱法兰盘上下与螺母之间均有垫片。
支柱斜率测量、螺母调整与紧固见下图:
支柱斜率测量 螺母调整与紧固
(7)填写记录
支柱安装整正后,现场书写杆号。 五、劳动组织 1、劳动力组织方式
作业队组织模式。 2、人员配置表
每个作业队人员配置表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 目 施工负责人 技 术 员 测量人员 配合人员 机械负责人 技 术 员 作业人员 安全防护员 单位 人/组 人/组 人/组 人/组 人/组 人/组 人/组 人 数量 1 2 3 1 1 1 12 1 备 注 统一指挥,作业人员分工及配合 基础高程、限界、螺栓间距测量 配合测量 基础施工质量确认,测量基点确认 负责机械正常运转及排除机械故障 技术标准掌握、技术指导 支柱安装、支柱整正 负责安全防护 六、设备机具配置
每个作业队机械设备配置表
单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名 称 水平仪(含塔尺) 钢圈尺 钢圈尺 螺栓间距模板 吊车 斜率尺 经纬仪 水平尺 呆口搬手 螺母紧固套筒 撬棍 吊装带 钢丝刷 规 格 位 50m 5 m B型 自制 600 M39、M42 5T 套 把 套 套 组 把 台 把 把 套 根 套 套 1 1 1 1 1 2 1 1 2 1 4 2 1 基础面高程检查 里程检查、跨距检查 基础限界、螺栓外露等检查 检查螺检间距误差 含运输支柱货车 支柱斜率初调 支柱斜率检查 柱底螺母调平检查 螺母预紧 含加力杆 一端圆锥形,另一端鸭嘴形 平吊和立吊支柱,各一套。 除锈 数量 备 注 七、质量控制及检验 1、质量控制
(1)一般桥梁地段基础面距离轨顶面设计高度为260mm,路基地段基础面距离距轨顶面设计高度为500mm,支柱安装时根据基础面标高测量数据对支柱打孔位置进行复核。
(2)H型钢柱法兰盘下底面至基础顶面距离为50mm。 (3)地脚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4)支柱装配采用预留孔内安装形式,钢柱底座位置预留了间距100mm的四排孔,基础高度施工偏差在±50mm内选用标准钢柱,超过该值的选用特型(孔位)钢柱。 (5)当侧面限界小于2.95m或曲内正定位、转换柱等侧面限界小于3.0m,通过软件验证不能保证零部件安装位置时,要作为异型柱,调整预留孔位置,支柱类型确定时特
别注明。
(6)基础顶板与支柱底板间填充的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 2、质量检验
(1)钢柱型号、规格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H形钢柱端面应与线路平行,支柱扭面允许偏差为±2°
(3)钢柱侧面限界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 八、安全及环保要求 1、安全要求
(1)钢柱整正时,严禁卸掉螺帽。
(2)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学习、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参加施工的起重工、吊车司机等必须持有相应的专业资格证;
(4)采用的高强度吊装带,强度必须满足相应的支柱起吊何载。每次起吊前都应检
查其磨损情况,损伤严重时,应及时更换。每次吊支柱离地时,应停顿一会,观察吊装带变形情况,确认安全后,继续施工。
(5)运杆车、吊车应尽量在线路中心运行及施工,吊车在箱梁上打支腿时,应在两
线中心5.5m范围内。
(6)大风、雨、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施工,雾天能见度低时,应在距施工点两端
300米外、设置防护和警示标志,防止其他车辆危及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的安全。
(7)如遇到“三电”线路(立杆前施工负责人应指派专人调查),确认立杆安全作业距
离并采取措施,避免接近、触及电力线路。
(8)支柱吊装后每个基础螺栓都必须至少戴上一个主螺母并拧紧,整正时,不得将
主螺母完全退出,支柱吊装后,应及时整正,补齐螺母。 (9)施工人员在桥上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坠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