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2014-04 诗歌朗诵的技巧要点探讨 牛颖 (东莞市大岭山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820) 摘要:诗歌作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朗诵技巧近年来也受到了人们及业界人士的普遍关 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通过介绍诗歌的各种特点,重点探讨了诗歌朗诵过程中的技巧要点,旨在提高诗歌 朗诵的质量,以供类似研究参考。 关键词:诗歌朗诵;表现手段;语流;技巧要点 中图分类号: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1—026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格 前低后高式可以用来表达激动、昂扬的情感,这种感情不断 局,现代诗歌作为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已逐渐成为人民 增强,到最后以最强音爆发出来。例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 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食粮。现代诗歌具有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 祖国》的最后一段: 象经营重于修辞和形象鲜明等特点,其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 内容高度反映了群众的现实生活,表现出科学民主的思想。 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 而朗诵作为一种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和传情艺术,是朗诵者把 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在各种文学文体中,诗歌从 这一段开始时,语势低沉平缓,读到后来,声音越来越高,到 本质上是最适合朗诵的文体,但不同的诗歌有其独特的形式,若 最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句,可以用激情澎湃的声音喊 朗诵者没有认识到诗歌朗诵的特征点,不深人把握诗歌的意蕴, 出,让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尽情进发出来。 是无法充分表达出诗歌的真实意境的。因此,朗诵者必须掌握必 中高式又分为缓升缓降式和缓升突降式两种。缓升缓降式 要的朗诵技巧,才能更好地进行诗歌朗诵。 一般用于诗行的内部,诗行意义的重心在中间时,可以在被强调 一、现代诗歌的特点 的词语处用重音表达,而重音自然是语势的高峰,前面可以让语 诗歌形式与其它文体的区别主要在于诗歌需要分行,韵律 势逐渐上升,后面可以让语势逐渐下降。例如舒婷的《祖国啊,我 和谐,节奏感强。现代诗歌与古代格律诗的不同之处在于,现代 亲爱的祖国》中“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一句,重心在 诗歌没有固定的行数字数,少了一些呆板、固定的格式,多了一 “历史”一词,它既是这一句的重音,也是语势的高峰,前面的“照 些变换自由,这有利于自由、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在”三个字逐渐升高,后面“隧洞”一词应稍低于“历史”的语 现代诗歌在内容上极少有客观的陈述,而是通过直抒胸臆 势,而“蜗行摸索”应再低一些,其中“摸索”一词应比“蜗行”再稍 或选取几个典型的生活场景来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爱憎等思想 低一些。 感情,即使像《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样的叙事诗,也具有强烈的 缓升突降式一般出现在诗行与诗行之间,一些感情比较强 抒情性。现代诗歌用有限的篇幅表达一种感情,往往具有语言和 烈的诗句中,如四旬或四句以上的排比句,在朗诵的进程中,朗 情感上的跳脱性,其所表达的内容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更容易 诵者的感情不断加强,表现在声音上,语势也逐渐升高,当升到 引起现代人感情上的共鸣。 一定程度时,语势由逐步上升转而突然下降,这样转折的好处在 二、现代诗歌的朗诵 于能够舒缓听众越来越紧张的情绪,也便于调节朗诵者的情绪, 现代诗歌的朗诵,要把握的是诗歌的内在韵律节奏,即诗人 更顺利地转入下面的内容,还避免了单一上升模式的单调。 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这种感情的起伏变化在诗歌朗诵中的表 例如鲍老师在朗诵《历史的脚步》中的一段: 现手段,一是声音的高低起伏,一是语流的快慢停延。 海湾那一边是什么?是汪洋大海不见边;汪洋大海那一边又 (一)声音的高低起伏 是什么?是彼岸,是银海湾,是金海滩;这一路,是蔚蓝色的梦幻; 声音的高低起伏可以表现在诗行内部和诗行之间语势的高 这一程,是蔚蓝色的浪漫;是让人心念念有词的银晃晃;是让老 低变化,也表现在诗歌语句末尾语调的升降抑扬。诗行内部和诗 天爷都睁开双眼的金灿灿…… 行之间的语势变化大致有四种类型:高低起伏式、前高后低式、 在这一段朗诵中,鲍老师采用慢调低起的方式,然后语 前低后高式、中高式。 速加快,语势逐渐升高,到了“这一路,是蔚蓝色的梦幻”一句,语 高低起伏式是诗歌语势高低变化最常见的模式。一首比较 速减慢,声音稍低,接着又逐渐升高,到最后一行的“老天爷”三 长的诗歌的朗读,总体上都有起有伏,这种起伏没有固定的格 个字时,语势达到这一诗节的最高点,然后突然低下来,慢下来, 式,否则就会形成固定、单调的模式。另外三种模式其实都是这 这样,让听众激昂、高亢的情绪突然得到释放,紧张的心情得到 种形式在一定范围内的特殊变化。 舒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前高后低式可以用来表达幽深空蒙的意境和悲怆苍凉的情 诗歌语句末尾语调的升降抑扬与一般文体的朗诵也不一 感,例如席慕容的《长城谣》的第二句“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 样。诗歌比普通的叙述性的文体语调的升降变化要频繁得多。在 支”中,“尽管夺了焉支”要高起,“又还了焉支”则应降下来,这样 一般文体的朗诵中,语调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在句子的末尾,而且 一高一低,表现出历史的沧桑感。 以平调和降调为主,这两种语调适合表现陈述(下转第262页) 260 学术沙龙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201 4—04 重要的方法,也同时是电视新闻的画面流畅美学及电视观众的 并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示空间画面的流动,所以,电视新闻是时空 审美需求。电视新闻不仅现场画面感十足,而且它的画面生动流 复合艺术,具有时空上的流畅美。在观看电视新闻是,观众可以 畅,尤其是新闻发展和时间地进行的流畅性,生动逼真地还原新 看到新闻发生的场景,又可以听到事件传达的信息,通过视觉和 闻发生的大致情形。 听觉两个方面来作用于感知系统,因此电视新闻是一种视听艺 四、电视新闻的时空流畅美 术。这个视听艺术的美感在于所表达事实的真实准确性能够给 电视是一门视听艺术,电视新闻是由空间画面和时间声音 观众产生共鸣,而不是直观画面的绚丽多彩;在于将画面和声音 两大传播体系构成的,它并不是一种单成分的信息传递,而是一 结合的流畅,行云流水般还原信息产生的过程。流畅美并不是流 种复合成分的事实还原。所以,在电视新闻信息的播放中,同报 水账,流畅美也不是层层设障的思维迷宫,它是一种自然美,是 纸、期刊、广播、杂志单纯以文字、声音和图片一种成分为载体的 一种天然美,像小桥流水、曲水流觞般的浪漫与舒适;“清水出芙 传播媒体不同,电视新闻依靠的是动感的画面和柔美的声音,靠 蓉,天然去雕饰”,没有夸张,没有缩小,不用铺垫,只是款款而谈 这两者有机融合的画面语言来传递的。从时空结合上来看,电视 的抒情和叙事。电视新闻流畅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美,听起 画面能够向观众提供完整流畅的播放空间,并在空间的延伸中 来来洋洋洒洒,意气磅礴,酣畅淋漓,不娇柔不煽情也不造作。 表现时间经过的流畅性;声音向人们提供完整流畅的时间进程, (上接第260页J和肯定的语气。 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排影子;在小河里;你/走 (二)语流的快慢停延 了;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 诗歌中语流的停延,既受标点和诗行的制约,又不完全被标 在//河水里;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珠;哪里/都有河 点和诗行所控制。 水;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 诗歌分行,客观上就造成了每个诗行间的停顿,这样,在自 频繁的、长时间的停顿,表现了诗中那种有些沉重有些缠绵 然口语中没有停顿的地方,如果是在换行的位置,自然就要有停 又有些压抑的离别之情。 顿。 蓄积式停顿,指的是在感情爆发之前而进行的停顿,目的是 说诗歌的停延不完全受诗行、标点的束缚,是因为它主要受 积蓄力量,让感情的爆发更加强烈。例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 到感情的表达、重点的强调的影响。在行与行的停顿中,我们朗 国》的结尾处,可以在“我亲爱的”后面,有一个较长的停顿,使最 诵时也应照顾到诗歌的内容。例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 后的“祖国”两字用一种较强的力量爆发出来。 国》: 诗歌的停顿连延,与朗诵的语速密切相关。~般说来,表现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 沉重或细腻感情的诗歌,朗诵时语速要慢一些,表现欢快或激昂 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的感情的诗歌,朗诵时语速要快一些。语速慢时,感情停顿比较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很像一 多,延长音也比较多,音节、词语、语句间隔较长,甚至一字一顿, 组排比句,读的时候很容易一气呵成,但从内容上看,“是淤滩上 语速快时,则一气呵成,音节、词语、语句间隔较短,朗诵时,要快 的驳船”与下面的句子练习更紧密,所以在它前面应作较长的停 慢结合,疏密相间,这样,就有了一种摇曳多姿的变化美。这种变 顿。 化的韵律节奏在相同格式语句的朗诵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 在诗行之间或标点之间,有一些句子表达的感情需要一泻 赵忠祥老师在朗诵流沙河的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中“劳人听 千里式的喷发,那么诗行之间或标点之间的停顿要短于正常停 过,思妇听过”两句时,“劳人听过”一句没有停顿,而“思妇听过” 顿的时间。例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最后一段:“迷 中,“妇”字拖长,而且后面有一个长时间的停顿,并且,前句句尾 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与“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 上扬,后一句句尾下降,正体现出了现代诗歌朗诵的变化美。 由”这两处,是作者对祖国热爱之情的爆发,读起来要一气呵成。 三、结语 诗行内部的停延,更多的是体现出诗歌的韵律节奏,与格律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的朗诵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若朗诵 诗不同的是,这种节奏不是一种整齐的节奏,而是一种不断变化 者没有把握好必要的技巧,是无法表达出诗歌的真实意境及意 的韵律节奏。 向的。本文通过探讨诗歌朗诵的技巧要点可知,朗诵者在朗诵过 诗行内部的停顿,比较有特色的有两种:一是跌宕式停顿, 程中,必须注重声音的高低起伏,使得诗歌朗诵具有很强的音乐 二是蓄积式停顿。所谓跌宕式停顿,指的是为了表现诗歌中感情 性,同时还需要注重语流的快慢停延,以体现出诗歌的变化美。 的起伏跌宕而进行的停顿,这种停顿时间比较长,比较适合表达 细腻缠绵的情感,例如,王小、r和刘芳菲在2008年新年新诗会 参考文献: 上朗诵的吴奔星的诗歌 U》,就采用了大量的跌宕式停顿: 【1 求叶.诗歌朗诵探究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O5期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 一串笑容;在/夕阳 [2]郝素玲.浅谈朗诵的技巧的艺术叨.大家.201 1年第10期. 里;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你//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