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实践与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实践与研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这就决定了现行的作业必须实行分层,因此,我们对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进行了实践与研究。

一、背景分析。

“世界上没有安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也是这样,每个学生在个性特征等许多方面都有差异,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施教,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然而现阶段我们的教学工作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尤其是对人数多的“大班”而言,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做到“因人而教”。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确立了“分层作业”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如何分层。 确立了研究主题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学生如何分层。对学生按照什么标准分层?然后根据学生分层结果再对作业进行分层。于是课题组第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放在探索制定“分层”的依据上。经过课题组成员商讨,决定本次按其长项综合能力来分层。

A层学生:

1、学习基础好,具有勤奋好学,比较会学(会听课,会做听课笔记等),课后自觉学习。

2、有学习兴趣,善于读一些课外书,做一些课外调查等活动,解决一些简单的生产生活中与之相应的问题。

3、注意力集中(达20分钟以上),能集中精力听课,能自我做重点笔记,积极思考。

4、记忆力较强,当堂知识当堂几乎可以记下来。

5、有较好的综合思维能力。只要有教师(或书上)提示就能学好各科知识的学生。表现为语文、数学、英语至少两科为优秀,另外一科也接近优秀的学生。

B层学生:

1、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知识,较勤奋,比较会听课,也能积极做听课笔记,有时在教师的提示下做好重点笔记。

2、对学习比较有兴趣。

3、注意力易集中(10分钟以上)。能通过学习,课后及时复习,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4、记忆力中等(通过数次复习能记住所学内容)。

5、综合思维能力中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综合某些知识。 C层学生(学困生):

1、基础差,基础题要教师反复督促、指导。 2、学习兴趣差(文化学科),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 3、注意力较差(多短时注意),上课要教师适时提醒和培养其注意力。 4、记忆较差,在教师的辅导下,通过多次学习,才能记住所学内容(要采取分段记忆某篇文章)。

5、综合思维能力较差。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笔记;在教师的适时辅导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三、分层策略 1、分层策略 对学生分层后,教学中在对待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策略也不尽相同。如对A层学生主要是“望着他们走(学)”,即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习,不需太细的指导。对B层学生主要是“指着他们走(学)”,即重在点拨,适时指导。对C层学生主要是“扶着他(她)走(学)”,即重点辅导,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对学习上的困难耐心、细致地辅导。

2、作业分层

针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布置三类难度不同的题目,要求各层次的学生必须完成对应层次的作业。布置作业主要以基础题和综合题为主,如果有时间在黑板上出一两题思考题作为附加题,主要让A类学生选做,也鼓励B、C层学生做中、高等难度的题目,但要保证质量。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能力完成作业,得到不同层次的训练和提高。

3、批改分层

对A层学生少量作业互改,互评。多数作业(重、难点)教师批改;学生之间讨论批改;教师提示(帮助)学生选择部分课外读物。这样教师就可少花时间。整理与复习时学生可以自己(或合作)整理出知识结构。教师可以不板书(让学生在笔记本上整理,教师作个别抽查)。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提供给学生生产生活中与课本知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培养其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促其发展。对B层学生适当推荐课外读本、课外练习;作业可课后改,有问题当面指出让其更正。对C层学生反复抓,抓反复,促其巩固知识。教师要分解知识,降低难度和要求,培养运用知识和综合思维能力。

通过作业的布置分层,批改分层,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提高了。A类学生具有挑战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当他们做完作业后,除重、难点作业教师批改外,其他作业相互讨论批改,他们有种当小老师的自豪感,并在相互讨论批改中又学到了知识。而B类学生基本上采取面批的形式,有问题当面指出,他们当时就能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而且当面指出又相当于一次讲解和辅导的过程。C类学生的作业只让他们解决基本问题,难度“门槛”较低,他们就不会感觉到厌倦或不会导致厌学。因此,通过作业的分层,学生普遍上作业质量提高了。而且,对于经常不按时交作业的C类学生,这种情况也减少了。相关联,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高涨。

但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对C类学生在教学中,作业批改、布置中,认为对这部分学生的要求越简单越好,因而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另外,在实施分层作业的研究中必须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怎样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还要我们继续去探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