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重点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推进,建设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审计机关原有的那种“事后”的审计监督方式显然难以适应,跟踪审计将成为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在道路建设工程中,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跟踪审计的含义和特征,着重对道路建设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重点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加强道路建设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措施。
关键词:道路建设;施工阶段;跟踪审计;重点
Abstract: as China’s investment system reform,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market process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audit institutions original the sort of “afterwards” audit supervision mode obviously difficult to adapt to, and follow up audit will be construction project audit developmentof a kind of inevitable trend, and in the road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phase tracking aud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audit tracking, and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 construction phase tracking audit key were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 construction phase tracking audit measures.
Keywords: road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tage; Follow up audit; key
一、跟踪审计的含义和特征
(一)含义
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审计机构以国家的法律、法规等为依据,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及结(决)算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和固定资产形成过程中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维护国家、业主及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有效控制和如实反映工程造价,促进管理和廉政建设,提高投资效益。
(二)特征
长期以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主要是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两种方式,都是事后的审计监督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找到了管理漏洞,但问题已无法纠正;二是查出了损失浪费,但资金已无法挽回;三是揪出了腐败案件,但人已经倒下;等等。与以往开展的常规审计相比,跟踪审计具有审计内容更全面、审计实施更为及时等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系统性。跟踪审计的内容涵盖了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各个环节,即设计、招标、合同、设备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变更签证到竣工等等。
二是时效性。审计跟踪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始终伴随着工程进展同步进行。随着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建设任务,有倾向性地确定相应审计对象和重点,选择最佳的审计介入点,采取灵活的审计手段,使审计随着工程进度活起来、动起来,从而达到对工程建设实时监督的目的。
三是预防性。跟踪审计的介入前移,由原来的事后审计变成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有机整体。跟踪审计实时监控,主动寻找问题苗头,发现隐患及时纠正,突出了预先防范作用。
四是效益性。通过跟踪审计的预警和监督作用,督促工程建设有关人员廉洁自律,实现投资效益,通过招投标、物资采购、工程施工过程、造价等审计,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取得经济效益。
道路建设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重点
(一)审核工程计量
1、在审核工程计量时, 正确判断工程量的正负误差。一是要熟悉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分清计算范围。二是要分清限制范围。三是要仔细核对计算尺寸与图示尺寸是否相符,是否加入了定额已给的施工操作损耗和钢筋搭接量。
2、工程款的支付应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约定方式执行, 可以根据设计或施工进度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地调整, 采取工程分部结算形式。分部结算能有效地减少审核的累计工作量, 避免在审核工期较长的项目中, 出现遗忘支付额度等现象。
3、审核工程价款结算书
对月度工程价款结算书进行审核, 审核签证记录的真实性、合法性, 然后核定确认工程量;审核工程所套定额或清单价是否与工程应执行定额或清单子目相符, 实物工程量与图纸不符、施工情况与施工图纸不符、施工用料发生变化, 必须获取必要的签证, 对暂定价款、综合单价调整、变更进度款要根据合同中的规定, 审核时据实调整。
(二)审查招标文件
道路建设工程项目通常都一定数量的暂估项目、暂定材料(设备),这些暂估项目、暂定材料(设备)不论是采用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不论是业主招标或总包单位招标,审计人员都应对招标文件进行事前审计。
审计人员应评价招标文件编制的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审查招标文件内容是否清晰完整,防范因招标文件表述产生歧义可能带来的审计风险。
(三)审查分包合同
对建设单位拟签的分包合同进行审查,检查工程内容、质量等级、工期要求、权利义务等条款的约定是否明确、合理;检查价款支付形式、报价明细要求、造价调整办法、双方风险分担比例是否合理;检查预付款及进度款、保修金等支付条款是否规范;协助双方规范签约程序,剔除不合理报价,减小争议风险,为合同正常履行提供服务。
(四)审核工程价款结算书
对月度工程价款结算书进行审核, 审核签证记录的真实性、合法性, 然后核定确认工程量;审核工程所套定额或清单价是否与工程应执行定额或清单子目相符, 实物工程量与图纸不符、施工情况与施工图纸不符、施工用料发生变化, 必须获取必要的签证, 对暂定价款、综合单价调整、变更进度款要根据合同中的规定, 审核时据实调整。
(五)对道路建设材料、设备的审查
把好对材料、设备采购的价格关。材料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50%~70%,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内容,因此材料的价格咨询成为跟踪审计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需要确定价格的材料,跟踪审计应根据工程进度,要求施工方提前报出所需的材料,在监理、基建质量把关的前提下,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询价,由各工程管理方参与讨论、议价,最后审计综合各方情况进行定价,并经各方签章认可,作为结算价格;材料若为甲供材料,则要对材料购买各个环节内部控制严密性进行审计监督。工程中使用的设备,也应公开进行招投标。通过以上的跟踪定价,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材料、设备供应中的一些不正当行为,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
(六)审查隐蔽工程
隐蔽工程是道路建设工程施工中最难监督、最容易产生争议的地方。工程施工中通常会涉及到大量的隐蔽工程,而由于隐蔽工程在隐蔽后无法看到,并且对结算审计效果以及最终工程的造价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很多施工单位都想在这方面做文章而赚取利润。因此,对隐蔽工程的监督成为审计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审计部门要和建设单位、监理部门、施工部门共同对隐蔽工程量进行现场取样和印证,并及时做好隐蔽工程跟踪审计底稿的记录,涉及造价增减的,要做到图片、文字资料齐全,及时办理确认手续并存档。例如,在支护工程隐蔽前,应重点检查以下几个方面:锚杆、土钉品种、规格、数量,钢筋笼规格、位置、槽底清理、沉渣厚度等;在地面工程中,则应对各基层(如垫层、找平层、隔离层、防水层、填充层等)的施工情况进行记录取证。
(七)对工程签证的审计
1、工程材料是否以次充好,偷梁换柱。对于公路路基来说,生石灰、水泥、
沥青、碎石、砾石、砂等材料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承包人往往在编制工程预算时以进口材料或高档材料报价,实际施工时使用的却是假冒或劣质的同类材料。
2、分析经济签证是否规范、合理
对于应在合同中约定的经济事项,不能以签证形式出现。例如:工日单价、议价项目、材料价格等;对于合同中没约定但在施工中由大量出现的经济事项,设计人员应建议建设单位以补充协议的形式约定相关事宜。
(八)对工程进度款的审计
工程进度拨款控制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审核进度款时既要做到使施工单位获得合理的资金用于工程的顺利施工,又要使工程款不能超付,一旦超付,建设单位就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步。为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在工程进度款的审核上,审计人员要根据施工合同条款予以严格把关,也可有理有据地拒绝某些施工单位的不合理的要求,从而避免工程款超期拨付的情况发生。同时,应密切注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分析由此引起的对工期及工程造价的影响,并向审计部门汇报。
(九)对工程变更的审计
对工程变更的审计主要包括对变更理由的充分性、合理性及合法性进行检查与核实;对变更事项及索赔资料的时效性、完整性、真实性进行核实以及对工程量及费用变更进行数据准确性复核,并作现场检查与核实。
具体来说,要重视事前沟通,在审查工作开始前, 先与业主进行交流与沟通, 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 熟悉业主提供的相关审查资料, 并持正确的态度与各施工方保持友好的工作关系,有利于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道路线路较长、各方面影响因素多、地质勘测资料也相对较粗的工程变更, 应在工程实施阶段,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全面收集资料, 对每一项变更, 严格按照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地勘报告及出图顺序认真核查, 判断其成立与否, 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对工程变更工作量的核实, 应注意变更方案申报时, “算增不算减”等问题。为了防止施工方串通监理方代表对工程量高估冒算, 即使建设单位、施工方、监理三方都已签证, 也应本着合理合法性进行审核。
变更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要加强审核力度就要按照行业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结合该工程变更管理实施细则和施工合同,审查申报变更的合理、合法性。对超出可提出变更要求内的变更事项予以否定,从而严格控制建设资金。
三、加强道路建设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措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
由于道路建设项目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一次性非重复性工作。因此,跟踪审计方案必须与工程项目相适应,切忌生搬硬套,否则非但不能起到指导性作用,反而让被审计单位认为跟踪审计只是走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降低了审计的权威性。因而,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项目特征、不同施工方案,有针对性地制定跟踪审计方案,使审计方案切实可行,真正对审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二)做好审计取证工作
审计人员应根据需要随时深入施工现场,参与相关会议、检验等工作,同时还应严格按照规定走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取证工作,鉴证审计事项真实性、合规性,为深入开展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三)把握好跟踪审计的深度,确定审计目标
道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过程中频繁的介入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供建设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把握好审计深度,避免偏离审计监督咨询建议的目标,介入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
跟踪审计主要是构筑以防范为主的预警机制,其参与是以堵塞项目建设漏洞、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为目的,是作为第三者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不是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促进这些工作规范、有效地运行。在跟踪审计工作中,应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介入不包办,独立不孤立”。
结语
在建设工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杜绝施工单位报送施工进度时无中生有、价量不实或与定额重复等情况,审计机关应在项目施工阶段,重点审计工程签证、工程变更及工程进度款等方面,监督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真实性、合规性,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伟明.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跟踪审计重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2.
[2]罗路.论跟踪审计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审计重点与相应措施[J].甘肃科技,2011.8.
[3]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