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小练
1. 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
)
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
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
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
D.电闪雷鸣的雨天, N2 与 O2 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2.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催化剂
A.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
4NH3+ 5O2==========4NO+ 6H2O
△
B.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 C.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
0.76 g ·L-
1
D.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
3.下列制备氨水的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
A B
4.将充有C
n mL NO
和 mmL NO 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然后通入D
n mL O 。
2
2
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
mL
mL mL
mL
5.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则图③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
4
A.无明显现象,因稀 H2SO不与铜反应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
Cu(NO3) 2 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红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
-
2+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 8H +2NO3 ===3Cu +2NO↑+ 4H2O
D. 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n,
m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
△
NH4 + OH =====NH3↑+ H2O
+
- +
-
△
B. NaOH溶液与 NH4Cl 溶液混合加热: NH4 + OH =====NH3·H2O
+ +
C.氨水中加盐酸: NH3·H2O+ H ===NH4+ H2O
+ D.氨水中通入少量
2
2
3
2
4
CO: CO+ NH·HO===NH+ HCO +H O
-
3
2
8.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NO2, 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
O3,加重空气污染。反应过程为
NO2
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
①2NO―→2NO+ 2O,② 2NO+ O2―→2NO,③ O+ O2―→O3。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产物叙述正确
的是(
)
B
. NO起催化剂作用
A. NO2 起催化剂作用
C. NO2 只起催化剂作用 D . O3 与 O2 互为同分异构体
9.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 ①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NH3 的稳定性比 PH3________( 填写“强”或“弱” ) 。
(2) 如下图所示,向 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表面皿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固体可能
②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
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
是 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 。
③FeSO4 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
Fe2+ +
2NH3·H2O===Fe(OH)2↓+ 2NH4 和 ________________ 。
+
(3) 空气吹脱法是目前消除NH3 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 适 量 NaOH 可 使 NH3 的 脱 除 率 增 大 , 用 平 衡 移 动 原 理 解 释 其 原 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
(HNO2) ,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中有
) 。
mol 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
硝酸的质量为 ________ g(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2012 江苏单科 ,16,12 分) 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
( 含 NO、NO2) 反应 , 既能净化尾气 ,
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
Ca(NO2) 2, 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
(1) 一定条件下 ,NO 与 NO2 存在下列反应 :NO(g)+NO2(g) N 2O3(g),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2) 上述工艺中采用气 - 液逆流接触吸收 ( 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 , 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 ), 其目的是
; 滤渣可循环使用 ,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填化学式 ) 。 ?
(3) 该工艺需控制
NO 和 NO 物质的量之比接近
2
1∶ 1 。若 n(NO) ∶ n(NO )>1 ∶ 1, 则会导
2
2
致
; 若
n(NO) ∶ n(NO )<1 ∶ 1, 则 会 导
致
(4) 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
。 ?
, 在酸性溶液中
2 2
Ca(NO) 会发生分解 , 产物之一是
NO,其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 ?
11.(2013 全国大纲 ,28,15 分, ★★ ) 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
回答下列问题 :
(1)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的名称是 (2) 式
(3)C 的作用是 置对调并说明理由
,a
,b 的名称是 和 (NH4) 2SO4
。 ? 制
写 出NaNO2 反 应
备 。 ?
氮
气
的
化 学 方 程
,D 的作用是
, 是否可以把 C与 D的位
。 ?
(4) 写出 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5) 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 , 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 , 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答案: 1-5CABAD6-8ACA
n
4. 解析:可认为首先发生反应4NO+ 3O2+2H2O===4HNO3,反应后剩余 4 mL O2 ,然后发生反应
4NO2+ O2+ H2O===4HNO3, mL O 2 消耗 NO2
n
n mL,则 NO2过量,最后剩余
NO的体积为过量 NO2
4
的三分之一,即
m- n
3
mL。
9. 答案: (1) ①
N??N②强
(2) ①NH3+ HCl===NH4Cl ②NH4HSO4或 (NH4) 2SO4
③ 4Fe(OH) 2+O2+ 2H2O===4Fe(OH)3 (3) 氨在水中存在平衡:
NH+HO
3
2
NH·HO
3
2
NH
+
4
+OH
-
,加入 NaOH后 OH
-
浓度增大平衡
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4)2NH + 3O =====2HNO+ 2HO
3
微生物
2
g
10. 答案
(12 分 )(1)
(2) 使尾气中的 NO、NO2 被充分吸收Ca(OH)2
(3) 排放气体中 NO含量升高
+
产品 Ca(NO2) 2 中 Ca(NO3) 2 含量升高
2
(4)3N
11. 答案 +2H N+2NO↑ +HO
(15 分 )(1) 微热 b, 这时 G 中有气泡冒出 , 停止加热冷却后 ,G 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
管形成一段水柱 , 则气密性良好 (2 分 )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 每空 1 分 , 共 2 分 )
(2)(NH 4) 2SO4+2NaNO 2N 2↑ +Na2SO4+4H2O(2 分 ) (3) 除去氧气 ( 及氮氧化物 )
除去水蒸气 不能 , 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 ( 每空 1 分 , 共 3 分 )
(4)N 2+3Mg Mg3N2(2 分 )
(5) 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 , 加少量蒸馏水 , 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 , 可闻到刺激性氨味 ( 把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 , 试纸变蓝 ), 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 ; 弃去上清液 , 加入盐酸 , 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 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 (4 分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