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IiN¥1GHTl I匪蛋团 我国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 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 一文/薛轶张向军 卢世刚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电动汽车是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 EV/PHEV为20%~30%、FCV为3% 起成立了“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 根本途径,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 以下。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能 确立了把纯电动车作为中央企业战略 家和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正在积极推 源展望2009”的研究,2030年全球电 发展的重点,通过联盟共同推进电动 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和商业化。美国 动汽车将占汽车销量60%,其中HEV 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基于其能源安全战略,2009年提出至 占30%、PHEV和EV占30%。 建设。目前,电动汽车产业已列入我国 2015年普及15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 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经历了 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未来5年,我国 汽车(PHEV)。德国以降低排放为战 l0余年的研发历程,基本掌握了电动汽 将建立电动汽车产业体系,2015年后, 略目标提出了至2020年普及100万辆 车的关键核心技术,具备了小批量的整 电动汽车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至 纯电动车(EV)和PHEV的目标。日本 车生产能力。通过国家“863”计划、 汽 2030年,电动汽车将有望成为我国的主 的电动汽车产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车振兴产业规划》、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 要交通工具。 丰田公司自1997年以来,累计销售混 策 等的支持和“十城千辆”、北京奥运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 合动力汽车(HEV)超过200万辆,占 会、上海世博会等的示范运行,我国政 为了明确未来20年我国电动汽车用动 全球销售量的80%;201O年日产公司 府积极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和商业化。 力电池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在 在日本、美国开始销售纯电动车,至 国内相关企业积极行动,把电动汽车作 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2012年将达到20万辆的产能;2010年 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 会的支持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 4月日本经产省提出,2020年电动汽 要举措。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8月,在 担了我国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工程科 车的乘用车在新车销售中比例最大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指 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相关课题的研究,本 将达到50%,其中HEV为20%~30%、 导下,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 文简要介绍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 EV/PHEV为15%~20%、燃料电池汽 东风汽车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 车(FCV)为1%以下;2030年电动汽 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国家电网 一、动力电池现状与发展趋势 车的乘用车在新车销售中比例最大 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 目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主要 将达70%,其中,HEV为30%~40%、 保利集团公司等16家中央企业联合发 有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在已经商 新材糊产业NO.1 20"11■殂 业化的混合动力汽车中主要采用镍氢 电池,而目前PHEV和EV主要采用锂 离子电池。 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 从动力电池陛能上看,目前车用动 力电池比能量为100~150Wh/kg,一 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及其材料的需 求,可以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模作 出以下判断:至2015年,我国电动汽 车产业将在依赖政府的推动下形成初 步产业规模,生产量将达到100万辆, 我国已开发的混合电动汽车广泛 使用了镍氢电池,如一汽集团、东方汽 次充电后EV行驶里程为100-200kin, 不及传统汽油车的1/3。在大力提升目 车集团、长安汽车和上汽集团等。目前 前车用动力电池安全性、寿命、低温特 其中,}昆合动力汽车预计占主导并将 在建镍氢电池产能接近4亿Wh,主要 有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中炬森莱高技术有限公司、湖南 神州光电能源有限公司、江苏舂兰清 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稀奥 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等。根据汽 车产业发展态势,预计未来5~10年, 我国相当一部分混合动力汽车仍将采 用镍氢动力电池。 自2005年以来,电动汽车用锂离 子电池的研究与产业化明显加速,全 球产业投资已超过100 ̄L美元,集中在 2009-2010 ̄投产,并计划在201l_2013 年实现量产。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 主要采用锰酸锂(LMO)、镍钴锰氧 化物(NCM)、镍钴铝氧化物(NCA)、 磷酸铁锂(LFP)等正极材料,钛酸锂 (LTO)、石墨(C)、硬碳(HC)等负极材 料。表lyJJ出了目前投产锂离子动力电 池的主要类型、性能指标。 我国在建锂离子动力电池超过 45亿Wh,若按每辆车30kWh计算,可 满足15万辆装车要求,主要生产企业 包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力神 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电池 有限公司、万向集团有限公司、苏州 星恒电源有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 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光字蓄电 池股份有限公司等,此外还有一大批 中小型企业。总体上看,我国锂离子电 池产业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 力和竞争力,未来2~3年,特别是以 LFP/C、LMO/C体系为主的产品将 实现商业化,将能够满足我国近期电 网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y 性,降低成本的同时,新型电池技术已 实现商业化,达到80万辆,插电式混 经成为各国竞争焦点,2009年日本政府 合动力汽车和小型纯电汽车预计形 投入2l0亿日元研发先进锂离子电池 成20万辆产业规模,以商业化示范运 (>250Wh/ ̄)和先进电池(500Wtv ̄、 行为主;2015-2020年,电动车产业 700Wh/kg)技术。为大幅度提升动力 特别是HEv产业将迅速发展,2020 电池比能量,新型电极材料成为研究 年电动车将达到450万~600万辆,其 的热点,有报道称,日本松下采用纳米 中,HEV达到250万~300万辆左右, 硅材料为电池负极、以镍基氧化物为 PHEV达到15O万~200万辆左右, 正极组装的18650型电池,比能量超过 EV达到50万~100万辆左右;2020年 了250Wh/Kg;而美国一家公司开发 以后,我国电动车产业将进入高速发 的镍基固溶体类正极材料比容量达到 展时期;2030年电动汽车将可能超过 280mAh/g,组装的20Ah电池比能量 传统汽车,预计达到800万~1000万 达到了250Wh/kg。 辆,其中,HEV达到320万~400万辆、 我国电池材料产业具有一定的优 PHEV占320万~400万辆、EV达到 势,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球形氢氧 160万~200万辆。 化镍(Ni(OH),)年产能达到20 000t, 依据以上判断,结合电池产业自 负极贮氢合金年产能达到20 000t左 身发展规律、资源、政策等因素,北京 右,产品都实现了出口;锂离子电池 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对未来20年电动 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均可 汽车用动力电池及其正负极材料的 以满足便携式电子产品对电池的要 需求进行了预测,表2ytJ出了有关预 求,但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方面,技 测结果。预计镍氢电池将主要应用于 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新型电极 混合电动汽车,2015年需求量预计占 材料的研发亟待加强。 动力电池总需求量的30%,2020年以 后则只占10%左右。电动汽车总量增 二、面向2030年的动力电池及 加,对镍氢电池及其材料的需求将保 其材料需求预测 持平稳的增长态势。锂离子电池将保 未来20年将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 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0年电动 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预测未来20年 汽车对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将到达 表1 已投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要类型和性能指标 指标 LM0/C LMO/LTO LFP/C NCM/C NCA/C 比能量/(Wh/kg) 70~120 6O~100 50~120 200 50~l85 比功率/(w/kg) 2000——4500 4000 500——5000 500 4500 寿命 5~1O年 1O余年 10余年 l0余年 l0余年 lHSiGHTI匪蛋 450亿~550亿Wh,而2030年将超过 表2面向2030年动力电池及其材料的需求预测 1000亿Wh。从表2中我们还可以看出, 2011年 2015生 2020焦 2030焦 随着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 电动汽车产量/万辆 50 100 400——600 800~1000 材料特别是锂离子电池材料将同样高 电池需求/{LWh 45 10O 500——650 1200~1500 速发展。 镍氢电池需求/ ̄LWh 3.6~5 30 50~100 l0O~200 锂离子电池需求/'[LWh 40 70 450——550 l1O0~l300 三,面向2030年的动力电池工 镍氢 正极材料/t 1500 l0 000 15 000~20000 30000——40000 程科技任务和目标 电泡 负极材料/t 1200 10 000 l5 000~20000 30000~40000 我国基本掌握了混合动力汽车的 锂离子 正极材f- ̄-/t 9000 l0 000 3500O~45 0O0 70000~80000 核心技术,预计未来5年将向产业化迈 电池 负极材料/t 5000 6000 25000~30000 40000——45 000 进;今后电动汽车将主要开发插电式 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车技术,通过 表3面向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及材料的工程科技发展任务和目标 示范运行完善产业技术和基本设施建 目标内容 2010焦 2015芷 2020正 2030芷 设;纯电动汽车将向300km行驶里程 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关键技术研 世界先进水 世界领先水 锂/硫、锂/ 发展,至2030年可能达到500kin以上。 发与产业化 平,先进锂离 平,先进锂离 空气等先进 至2015年,我国车用动力电池技 电池及材料产业体系 示范 子电池产业 子电池大规 电池达到实 示范 模应用 用水平 术将围绕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完善 镍 比功率( )/(W/kg) 2000 >2000 高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和锂离子动力产 氢 电 比能量( )/(Wh/kg) 60 >60 业技术;为支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池 和纯电动车大规模商业示范,必须进一 锂 比功率/(W/kg) 30000) 4500(I) 1500(2) 2000(2) 步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降低生 离 比能量/(Wh/kg) 70~100 150~200 250——300 500~700 子 产成本,使电池性能和成本满足100~ 电 成本/(元/kWh) 5000 l500 900 450 200km纯电动车商业化的要求。至2020 池 行驶里程/km l00 <200 >200 >500 年,我国车用动力电池技术将可能保持 注:(1)混合动力汽车;(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与世界同步发展,电池的性能和成本将 为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大力加强 达到500~700Wh/kg。 满足300kin纯电动汽车商业化的技术 关键材料及共性技术的开发。预计至 总体而言,在世界各国发展电动 要求;2020-2030年将以开发新体系电 2015年,通过磷酸铁锂、镍基正极材料、 汽车的竞争中,动力电池是关键。我国 池为主线,力争2030 ̄实现500kin纯 石墨等关键材料性能提升,加强电池设 应当加强动力电池及材料工程科技的 电动汽车用电池的实用化。 计、长寿命、高安全性等共性技术和产 研发,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及其 表3为面向2030 ̄我国动力电池及 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可望使比能量为 关键材料产业工程”重大项目,建设镍 材料的工程科技发展任务和目标。未来 150~200Wh/kg的锂离子电池达到实 氢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相关 20年我国将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 用水平;至2020年,硅基和锡基负极材 材料的产业基地,形成混合动力汽车、 力电池及材料产业体系,2015年锂离子 料、镍基固溶体正极材料、新型电解液、 插电式}昆合汽车和纯电动汽车3个系 电池比能量提高到150 ̄200Wh/kg, 隔膜等材料将达到实用水平,锂离子 列的产品;同时建设国家级研发机 2020年达到250~300Wh/kg,2030年 电池比能量提高至250~300Wh/kg; 构,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 比能量为500~700Wh/kg的新体系 2030年,通过开发以锂硫、锂空气为代 电池和材料。搿牡口 电池将达到实用水平。 表的新体系电池,动力电池的比能量将 10.3969/j.issn.1008--892X.2011.O1.006 致谢:感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干勇、陈立泉、屠海令、吴以成等院士的指导以及专家 和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意见和建议,向他们誊示感谢!此外,文中有关数据主要依据公开发表文献、资料和网站整理, 没有一一列出,也在此表示感谢! 新鲥料产业NO.1 2011—0E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