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学概论资料

文学概论资料

来源:筏尚旅游网
文学概论资料

名词解释:

1、文学四要素:20世纪美国的文艺批评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说.他认为文学是由世界、作品、作家和读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系统,所以他主张文学理论要研究文学系统的全部关系。

2、文学性概念:文学性:雅各布森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笼统的文学,而是文学性.文学性是指使一部作品成其为作品的东西,也就是文学的言语和形式特征.这个概念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形式主义文学观点.

3、陌生化(反常化):形式主义理论的领袖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而要感觉到事物就是要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这就需要运用艺术技巧使对象陌生,使对对象形式的感知变得困难,这就是所谓的反常化.按照这个观点,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形式上变换花样,这显然是比较极端的形式主义主张。

4、狭义的题材与广义的题材:狭义题材:经过作家的选择、加工,写入作品,成为作品内容要素的社会生活内容;广义的题材:指作品描写的社会生活的领域或范围.如农村题材、工业题材、军事题材或者爱情题材等概念中的“题材”一词.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题材概念.主题的定义:狭义的主题:又称中心思想,指作品中作品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及作家对这种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的思想实质.(在作品中统帅题材的主要问题及解答.)广义的主题: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主题.在具体作品之外,在不同时代和民族中反复出现(永恒主题),可以成为孕育具体作品的思想基础(母题).

6、有机形式与附加形式:有机形式指结构和文学话语;附加形式指体裁.

7、反讽:一种矛盾的语义状态.或者指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文字上都出现(悖论),或者指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相反——所言非所指(反讽)。

8、作品的结构:反映在文学话语的线性组织中的,作品内容单元的组织构架,它具有布置全局的作用.

9、体裁概述:体裁是在文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学作品的类型。它是由文学作品外表形态(语体、篇幅等)的差别及其内含的审美精神的不同来划分的。简单说,体裁就是文学作品具体存在的不同样式。

10、网络文学:广义的网络文学指所有以电子符号为媒介的文学活动.包括口语媒介文学和书面语媒介文学的网上传播也被看作网络文学.严格的网络文学指只能以电子符号为媒介的文学活动,包括超文本文学和多媒体文学. 这种网络文学不能进行媒介转换,它具有综合性、延伸性和互动性等特征.

简答题: 1、陌生化

首先,从语音上看,文学话语重视语音,利用谐音双关是一种重要的陌生化手法.其次,从语法上看,文学话语可以对语法常规进行大规模的反叛,如对语序进行必要的调整,对话语进行自由的切分,对词汇的原有性质进行有意的变换,等等。其次,从语义上看,文学言语往往借助特定语境(说话时的情境、上下文等)的作用积极地促使“语言义”向“话语义”的转变。再次,从语体方面看,文学言语常故意逾越本语体的常规模式,而侵入到他语体的范围里。从而造成一种语体的混淆再次,运用夸张、比喻、用典等修辞手法进行陌生化表达.;最后,对通常说法的反其道而用之.

2、主题的形成(1)主题形成于作家的生活体验(2)主题离不开作家对素材的提炼——追求创新与深刻.

A、作品要吸引人,要求主题新颖,而这就要求作家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从素材中,敏感地发现新时代的内容.——文学家要有时代的敏感。

B、作品要深刻地震撼读者的心灵,需要作品的主题深刻,而这取决于作者的心灵深度,取决于作者对素材的开掘深度.

3、体裁的三大特点1.稳定性---每一种文学体裁一旦形成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形式规范与法则,在作品的语体、篇幅、审美精神等

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作为人们艺术地把握世界的一种具体形式而长期存在着,并对文学创作、欣赏起着规范作用。2.文学体裁的变异性——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A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B.文学体裁的变异性也与文学自身的创新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3.体裁发展趋势的互渗性 . 某些文学体裁积极吸收其他体裁的因素特点,用以充实和丰富自身。

4、中西常见的文体划分方式

三分法与四分法的比较:(1) “三分法”更注意文学反映现实的内在特点和规则,有比较系统的逻辑分析,具有值得重视的科学性,但是“三分法”有缺点,它忽视了作品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因此把注重韵律节奏的诗歌作品划入两类:叙事诗(史诗)被划归叙事类,抒情诗则被划入抒情类。(2)“四分法”照顾到了不同作品在言语运用上的差别,分类比较全面具体。“四分法”的缺点在于,分类标准本身不够统一,因此在具体分类时易出现重迭交错的情况。如对于诗剧、散文诗等等作品,就一下子难于令人满意地归类。(3)“三分法”以叙事类作品即“史诗”作为“文学”的“中心”类型,这与西方文化的叙事传统分不开;“四分法”以诗歌作为作品的“标准”体裁样式,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关系密切。

5、戏剧文学四个特点1)主客体统一性,也就是客观描写与主观抒情的统一.2)戏剧语言富有高度的表现力.3)戏剧冲突的尖锐性.4)戏剧结构的紧凑性.

6、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比较.1、写作上的自由化.2.文本载体的数字化.3.文学阅读上的读屏.4.网络文学内在文学精神的不同.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典型的“机械复制时代”文学类型,侧重于艺术品的展示价值.(传统艺术,光晕艺术,围绕艺术品有一种神秘的氛围,让人有心理距离上的崇拜原本之感;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则只重视展示.

(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比较.(1)偏重于生活个体“当下”“生命体验”的展示. (2)网络文学偏重于生动地展示人的生命体验(幽默地、游戏性地生动展示).网络文学的图像化追求和文学形式上的戏仿游戏等,使其对人的生命体验的展示,显得轻松诙谐.再如语言上, 各式各样的网

络用语,以及各种各样的有趣句式.

论述题:

1、文学的作用1:诉诸人的感觉和心灵视觉听觉、想象、情感、记忆、思想2:通过诉诸感觉和心灵而影响人的生存文学是一种语言符号实践,通过语言符号作用于人,影响人的社会实践3:人类文化的想象维度。由语言艺术开拓、无用与无价之间、无力与有力之间、调节人的生存体验

2、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①话语层 a、文学语言与文学话语 b、对文学话语的基本认识c、文学话语的特点: 自指性、表情性、含蓄性、陌生化②现象层指文学话语所描绘的人物、景物、事件、情节、环境等构成的整个作品的形象体系,它表现为完整或片断的生活情景,这一生活情景构成了一个自足的审美幻象世界.③意蕴层指作品形象层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性观念,比如生命意味、历史意味、哲理性意味等.

3、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内容、形式有机统一论.(1)内容、形式不可分割.(2)内容与形式互相作用.1)内容确定形式.一定的内容需要相应的形式来表现它,新的形式是随着新内容的出现而出现的.2)形式反作用于内容.首先,形式可以征服内容:2)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其次、形式可以影响内容。一方面形式的完美与否在作品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合适的形式严重影响作品的美.2)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形式的相对性。最后,形式的相对性。形式有相对的形式美要求,作品形式的发展还能反过来促进整个文学的发展.——体裁的性;文学语言、结构的美感要求等。3)内容与形式的融合转化。内容与形式虽然各有自身的规定性,但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黑格尔曾说:“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比如情节,相对于文学语言表达来说,就可以看作是内容。

4、方法的不同层次:元方法、类方法和具体的科学方法由高到低形成了一个方体系。元方法是唯一的;类方法是多元的.类方法即认识文学的具体文学观念.在具体的科学方法层面上,我们可以按诸多不同的具体科学的观点去认识文学活动.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学理论形

态.

5、文学理论学习建议:第一,阅读文学。第二,汇通文艺。第三,理论思索。第四,跨学科阅读。第五,体验人生。第六、上课方式、第七、参与式学习、第八、文学理论的体验性、阐释性与实践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