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范围:1.4-1.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湿润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枯燥的是〔 〕
A.H2 B.CO2 C.CO D.O2 2.〔2021•郴州〕以下关于氢氧化钠的描画中错误的选项是〔 〕
A.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B.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少量的热 C.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蜕变
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普遍运用于肥皂、纺织、印染等工业
3.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 〕
4.研讨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局部实验及现象记载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
序号 A B C D 实 验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外表皿上,放置一会儿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现 象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溶液变红 有氯化钠生成 发生蓝色沉淀 5.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OH==2Y+Cu(OH)2↓,那么 〔 〕
A.X一定是Cu(NO3)2 B.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大 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该反响类型为中和反响
6.氢氧化钠溶液中参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以下实验能证明两者恰恰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过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测得反响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D.滴入过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7.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参与碳酸钠粉末〔不思索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
如图横坐标表示参与碳酸钠粉末的质量,依据图像判别,纵坐标能够表示〔 〕 A.生成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pH
8.〔2021•广州〕以下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蜕变 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响生成蓝色沉淀
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恰完全反响
9.用如下图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
经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动值,就能到达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发生气体〕。以下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 〕
A.省去装置是甲和丁
B.将丙中的NaOH溶液换成Ca(OH)2溶液 C.装置乙不再发生气泡时,立刻中止抽气
D.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
10.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在所得溶液中参与指示剂,那
么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石蕊试液变红 B.石蕊试液变蓝 C.酚酞变红 D.酚酞和石蕊都不变色 11.物质寄存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质变大且蜕变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 12.以下物质参与到无色酚酞试液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
A.KOH溶液 B.CaCO3固体 C.Cu(OH)2 D.CuO
13.实验小组探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响进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失掉如下图曲线.以下
有关该实验理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恰完全反响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蓝色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要氯化钠 14.右上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恰完全反响的微观表示图,由此得出的以下结论中
正确的选项是 〔 〕 A.反响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响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响后的溶液不导电
+
C.反响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要Na和Cl― D.反响前后一切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15.A、B、C三只小烧杯内区分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以
下图所示停止探求活动,不能失掉的结论是 〔 〕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 16.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 〔 〕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一定是中和反响
D.碳酸盐与盐酸反响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响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7.对NaOH和Ca(OH)2性质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
①都是白色固体; ②都易溶于水放出少量热; ③溶液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④与酸都发作中和反响; ⑤向其溶液中通入CO2都变混浊; ⑥其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都变混浊。
A.② B.⑤⑥ C.①② D.②⑤⑥ 18.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pH判别,在以下各组物质中,区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
变色、变蓝的是〔 〕 物质 食盐水 pH 7 厕所清 洁剂 1.7 血浆 7.4 牙膏 8.2 肥皂水 9.2 橘汁 3.5 草木 灰水 10.6 柠檬汁 2.5 A.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 B.牙膏、蒸馏水、肥皂水
C.草木灰、蒸馏水、柠檬汁 D.橘汁、食盐水、草木灰水 19.下表为家庭中一些罕见物质的pH:蚊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内注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
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弭这种症状,应在叮咬处涂抹以下物质中的 〔 〕 A.食醋 B.食盐水
C.牙膏或肥皂水 D.火碱液 20﹒(2021·宁波)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以下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质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恰完全反响)。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2分〕 21.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
〔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以下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参与? 。
A.CO2 B.CaCO3 C.Fe(OH)3 D.CuSO4
22.如以下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作了化学反响:将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
馏水区分参与两瓶等量二氧化碳气体中,用U型管衔接。充沛反响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可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
〔1〕室温下应用此装置,你还可以研讨 。 A.比拟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才干 B.比拟氯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才干
C.比拟饱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才干
〔2〕进一步思索、迁移:有 变化的对比实验都可以用此装置停止探求。 23.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蜕变,现向一定质量且局部蜕变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参与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响进程中溶液质量随参与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状况。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24.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保管的进程中假设密封不严容易蜕变。近年以来,化工
原料市场供不应求,各种化工原料价钱继续上扬.某化工厂为了添加效益,方案将一批库存的氢氧化钠投入市场。假设你是质检员,请你按以下方案抽取样品对该批氢氧化钠停止检验,看能否蜕变。 【实验方案】 【推断和结论】
〔1〕假定现象a为有气泡发生,那么参与的A溶液能够是 ,说明氢氧化钠曾经蜕变。
〔2〕为了进一步探求该产品蜕变的水平,再取大批样品,参与的A是过量的CaCl2溶液〔CaCl2溶液呈中性〕,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白色,那么证明该批产品 〔填〝局部〞或〝完全〞〕蜕变。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蜕变的缘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5.对知识的归结和总结是学好迷信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窗总结了氢
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可以发作化学反响。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
响,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
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色。
〔2〕应用氢氧化钙与盐反响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大批的氢氧化钙杂质,
请写出该化学反响的方程式 。
三、实验探求题〔每空1.5分,共24分〕 26.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讨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味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求CO2的制
取和性质:
(1)该兴味小组用枯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于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______;假定将铜网换成铁网,能够发生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兴味小组同窗将制得的CO2区分通入廓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
前者变混浊,后者无清楚现象。CO2和NaOH能否发作了化学反响?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作了化学反响,如右图所示。实
验现象为:甲逐一软塑料瓶变瘪,乙逐一〝瓶吞鸡蛋〞。
小虎同窗以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雯同窗提出质疑,她以为上述实验还缺乏以说明CO2和NaOH发作了反响。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窗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参与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现象,从而证 明CO2与NaOH曾经发作了反响。
27.实验小组同窗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参与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清楚现象。
【提出效果】两者能否发作了化学反响?
【实验探求】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 。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区分参与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
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进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小军以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中央,请帮他指出: 。 【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窗们剖析了两位同窗的实验进程,分歧
以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 。在此基础上,同窗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正确的选项是推理 (选填〝1〞或〝2〞〕。
28.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说法,〝肥皂水是碱性的,洗衣粉溶液是酸性的〞.这种说法
正确吗?肥皂和洗衣粉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吗?某迷信兴味小组对此停止了探求,实验进程如下:
①取三个塑料杯,区分编为甲、乙、丙,在甲杯中参与5克洗衣粉、乙杯中参与5克肥皂、丙杯中参与2.5克洗衣粉和2.5克肥皂
②在三个塑料杯中,区分参与相反温度、相反质量的水,充沛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并测出溶液pH。
③在相反温度下,将三块大小、油污水平均相反的白棉布区分放入三杯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取出观察,实验结果记载如下: 洗濯前洗濯剂溶液pH 甲 10 乙 8 丙 9 去污效果 基本去除油污 基本去除油污 基本去除油污 换另一种品牌洗衣粉和肥皂做异样实验,实验结果记载如下: 洗濯前洗濯剂溶液pH 去污效果 甲 8 乙 9 丙 9 完全去除油污 完全去除油污 完全去除油污 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效果:
〔1〕〝肥皂水是碱性的,洗衣粉溶液是酸性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选填
〝正确〞或〝不正确〞〕
〔2〕将肥皂和洗衣粉混合运用会降低去污效果吗? 〔选填〝会〞或〝不
会〞〕。
〔3〕为什么要换另一种品牌洗衣粉和肥皂重复异样的实验? 。 29.迷信兴味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廓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
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停止如下实验〔假定能发作的反响均恰恰完全反响〕: 〔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参与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参与AgNO3溶液后,过滤,失掉白色沉淀A和滤液 〔4〕向滤液中参与NaOH溶液,失掉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废水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盐是 。 四、剖析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30.某学校探求小组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某品牌纯碱(杂质为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停
止了如下实验:
①在三个烧杯中都参与了11克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 ②向三个烧杯参与质量不同的CaCl2粉末;
③将充沛反响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濯、枯燥失掉W克的白色固体。实验数据如下:
参与CaCl2的质量/克 W/克 烧杯I 5.55 5 烧杯Ⅱ 12 10 烧杯Ⅲ 15 10 回答以下效果:
(1)碳酸钠中钠、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比)为_________。 (2)将烧杯Ⅲ的滤液蒸干,失掉_________克固体,该固体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只填
化学式)组成。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1.某同窗家的下水管道梗塞了,于是他买了一瓶〝管道疏浚剂〞(局部说明如图)。疏浚剂
是应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时放出少量的热,以加快氢氧化钠与毛发等淤积物的作用,反响的原理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请回答以下有关效果: (1)该管道疏浚剂需求密封保管的缘由是 。 (2)依照运用说明,该同窗对〝疏浚剂〞作了进一步研讨。先向烧杯中加人206g水,再
参与本品200g,当铝粉全部反响后,求:(计算结果保管1位小数) ①生成氢气的体积多少升。(ρ氢气=0.09g/L) ②反响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11 C 2 B 12 A 3 D 13 B 4 C 14 D 5 B 15 B 6 C 16 B 7 C 17 D 8 A 18 D 9 D 19 C 10 A 20 B 二、简答题
21、〔1〕降低溶液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蒸发溶剂〔2〕AD 22.〔1〕A C 〔2〕气体体积 23、有气泡发生 NaCl(或氯化钠)
24.〔1〕稀盐酸〔2〕局部 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25、〔1〕红;〔2〕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三、实验探求题
26.(1)大理石(或石灰石) 铁网被腐蚀,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H2
(2)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发作反响,瓶内气压降低 CO2能溶于水, 也能使瓶内气 压降低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异样的实 验,看现象能否有差异。
②稀盐酸 有气泡发生(或加氯化钙溶液有沉淀生成等) 27、(1)两者发作了反响
(2)应取用试管①中的全部溶液与2ml稀硫酸做比对实验
(3)试管①溶液pH大于7(H2SO4曾经反响完或试管③中滴入 Na2CO3无气泡) (4) l
28、〔1〕不正确;〔2〕不会;〔3〕扫除实验的偶然性,添加实验结果的牢靠性 29、酸;氯化铁 四、剖析计算题
30.(1)23:6:24 (2)16 NaCl CaCl2 (3)96.4%
31、〔1〕易潮解,吸水后会蜕变〔2〕66.7L 1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