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PCB板检验规范

来源:筏尚旅游网
。

版本 A1

部 门 份 数 签 署 总经办 业务部 工程部 PMC 生产部 品质部 管理部 财务部 修改内容 新增 修改人 修改日期

制 作: 审 核: 核 准:

1

。 1. 目的:

明确PCB板来料品质验收标准,规范检验动作,使检验、判定标准达到一致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所有PCB板类来料检验。 3. 检验条件:

3.1照明条件:日光灯600~800LUX; 3.2目光与被测物距离:30~45CM; 3.3灯光与被测物距离:100CM以內; 3.4检查角度:以垂直正视为准±45度;

3.5检查员视力:双眼视力(包括戴上眼镜)1.0以上,且视觉正常,不可有色盲,斜视、散

光等;

4.参照标准:

依照MIL-STD-105EⅡ级单次正常抽样标准CR=(正常抽样Ac/Re:0/1);MA=0.65;MI=1.5 依照MIL-STD-105EⅡ级单次S-2 特殊抽样标准. AQL:2.5抽样 5.检验顺序:

包装 丝印附着力 外观 可焊性 导通 尺寸 抗剥离强度 导通 板的翘起度 孔位要求 耐热冲击 外观

5.检验内容:

(1).包装:包装箱应为一次性包装箱,供应商不可回收,包装箱外应标有物料品

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出货检验合格章及供应商名称;内包装应采用真空包装,最小包装应无破损、混料现象,在正常储藏条件下(温度10℃~35℃,相对湿度≤75%),周围环境不允许有酸性、碱性或其它对印制板有影响的气体和介质存

2

。 在,一年内不能出现异常。

(2). 外观:印制板的板面应平整,边缘应整齐,应完整的标有导电图形、供应商标识、生产日期以及板材质的代号,不允许有碎裂、起泡、分层与毛刺等不良; 印制板上应印有完整的标记符合,且标识清晰易辨认, 印制板上的所有孔位均必须钻通,不允许有漏钻孔、钻错孔、破孔、穿孔不良、堵孔、缺金属等不良现象;焊盘的喷锡应均匀,不允许有堆锡、露铜、氧化、划伤、不允许线路有翘起,无特殊露铜要求不允许线路露铜粘锡现象;阻焊油表面不允许有指纹,水纹或皱褶情形产生;零件面丝印不能有损坏的不可辨认;PCB板面不能残留助焊剂、胶质等油污,因本厂对丝印特殊要求,如果PCB要求盖黑色油,则丝印必须为黑色。

(3)尺寸:尺寸根据我司印制板的图纸要求检验。PCB的结构、尺寸、厚度、相互配合孔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 连板要求:采用双面V形槽(V-割)时,两边V形槽的深度应控制在单边1/6

板厚,双边1/3板厚左右,要求刻槽尺寸精确,深度均匀。 (5). 导通性:线路无短路或开路现象

(6). 零件插件孔及孔偏要求:孔破面积小于5%,沾漆(阻焊油上PAD焊盘),面积小于5%;实际线路宽度不得偏离原始设计宽度的±20%;阻焊油丝印偏移不超过±0.15mm。孔偏要求:焊盘中心孔的偏移,导致焊盘环宽的一边减少,其剩余环宽的最小值不得小于环宽的1/3。

(7) .非线路之导体(残铜):非线路之导体(残铜)须离线路≥2.50mm以上, 面积必须≤2.50mm,外形公差为±0.15mm, PAD(焊盘)上沾漆面积必须小于是10%原始面积。

3

。 (8) .丝印附着力:丝印和绿油的附着力用3M胶纸贴在丝印或绿油覆盖处, 2秒钟后用力快速撕去,丝印或绿油应无脱落。

(9).可焊性:将PCB板过波峰焊(260±5)℃后,PCB板的所有焊盘上锡应饱满,不允许出现绿油和铜箔起泡现象,PCB上锡率≥95%。 七. 质量标准:

(1).抗剥离强度:铜箔的抗剥离强度应符合以下实验:

①印制线路板在125℃±5℃连续置8小时后,基板不应有分层起泡、焊盘与基板分离、互连电路不得断开等不良现象。

②将PCB板(正常)过波峰焊(235±5)℃后,应无绿油脱落或板材起泡现象。 (2). 印制板的翘起度:PCB变形,弯翘程度小于基板之斜对角长的1%,测量方法:将印制电路板平放在标准平台(玻璃板)上用数字卡尺测量,或用厚薄规去测量翘起的高度。

(3) .耐热冲击:从来料中随机抽取3-5PCS做回流焊实验,温度在235±5℃,时

间为10S,实验后的翘曲度应符合质量标准的b项的规定值。 (4) . 漏电起痕:实际测试结果应符合其国标要求; (5) .失效率:使用的失效率要求≤100PPM。 (6) 八. 检验项目、缺陷等级

4

。 检验项目、缺陷等级 项目 1 抗剥离强度 2 3 4 5 7 8 9 10 11 板翘 耐热冲击 导通性 连板要求 孔偏要求 外观 可焊性 尺寸 包装 来料检验项目 不定期抽检项目 √ √ √ √ √ √ √ √ √ √ √ 样品验证项目 √ √ √ √ √ √ √ √ √ √ √ 缺陷的等级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 √ √ √ √ √ √ √ √ √ 轻缺陷 √ 6 丝印附着力 备注: 备注:

1、规范中常规来料检验项目:为来料时必须检验项目;

2、规范中不定期抽检项目:一年最少也要进行两次确认检验(可参考供应商提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3、规范中样品验证项目:为新供应商或产品变更时必须检验项目 6.相关文件 <进料检验管理程序> <不合格管理程序> 7.记录: <来料检查报告>

<供应商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

5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