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法理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1)

来源:筏尚旅游网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法理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根据是否允许当事人或法律关系参加者进行自主调整、自主确定自己的权利义务关系,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 )。

[A] 调整性规则和保护型规则 [B] 授权性、义务性和禁止性规则 [C] 绝对性和相对性规则 [D]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2、法的最基本构成要素是( )。

[A] 法律原则 [B] 法律概念 [C] 法律规范 [D] 法律行为 3、司法机关对其法律、法规进行的解释,属于( )

[A] 行政解释 [B] 司法解释 [C] 立法解释 [D] 学理解释 4、行政法律关系属于( )。

[A] 平权型法律关系 [B] 隶属型法律关系 [C] 一般法律关系 [D] 具体法律关系

5、西方最早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学说起源于( )。 [A] 古雅典 [B] 古希腊 [C] 古罗马 [D] 古埃及

6、把法的规范作用划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的划分方法,是按照法的( )。

[A] 行为的主体不同 [B] 法律调整的范围不同 [C] 立法意图的不同 [D] 行为方式的不同 7、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 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法治等于法制

[B] 法治代表着一种法律精神 [C] 法治是民主的法制模式 [D] 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9、我国的司法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和( )的解释。 [A] 司法行政机关的解释 [B]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C]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 [D] 国务院的解释

10、行政处分适用的对象是( )。

[A] 全体公民 [B] 法人 [C] 国家公务员 [D] 社会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学说( )。

[A] 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B] 历史上所有的法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C] 法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的社会关系

[D]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 12、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 )。 [A] 撤销 [B] 拘留 [C] 改变 [D] 罢免

13、下列属于大陆法系中公法的有( )。

[A] 民法 [B] 商法 [C] 宪法 [D] 行政法 14、法的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法具有指引作用 [B] 法具有评价作用 [C] 法具有预测作用 [D] 法具有强制作用

15、甲公司是瑞士一集团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该公司将SNS柔性防护技术引入中国,在做了大量的宣传.,开始被广大用户接受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原甲公司员工古某利用工作之便,违反甲公司保密规定,与乙公司合作,将甲公司的14幅摄影作品制成宣传资料向外散发,乙公司还在其宣传资料中抄袭甲公司的工程设计和产品设计图、原理、特点、说明,由此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甲公司起诉后,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的有关规定,判决乙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5万元。下列关于我国法律体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国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国际法 [B] 由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因而在我国存在多个法律体系 [C] 已经失效或者还没有制定出来的法律不包括在法律体系内 [D] 法律体系可以简称为法系

16、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和原则是( )。 [A] 法律调整的对象 [B] 法律调整的主体

[C] 法律调整的方法 [D] 法律调整的目的 17、下列属于我国民法部门的法律有(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D]《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法通则》 18、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责原则包括( )。 [A] 责任法定原则 [B] 责任公平原则 [C] 责任合理原则 [D] 过错责任原则

19、按照人们认识法律的过程和水平,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 )。 [A] 法律心理 [B] 法律思想体系 [C] 个人法律意识 [D] 法律社会意识 20、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点是( )。

[A] 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B] 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C]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使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D] 社会主义法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1、法的专门法律职能是指法律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确认、建立并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并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这种社会关系的能力。根据法律调整的直接目的不同,法的专门法律职能可以分为法的调整职能和保护性职能。 ( ) 22、我国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由于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所以上下级法院之间和上下级检察院之间都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 ) 23、在立法程序中,最后一项是法律的公布,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法律都是由国家主席决定并公布的。 ( ) 24、根据我国宪法、组织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有权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25、法律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逻辑周全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加者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 ) 26、法的体系比立法体系更加稳定,因为立法体系是在制定法典与进行法律汇编时由人们合理地创造的。 ( ) 27、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包括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守法不属于法实施的基本形式。 ( )

28、仲裁是诉讼的一种形式,在我国仲裁主要涉及经济合同、劳动纠纷和争议、对外经济贸易和还是纠纷四类。 ( ) 29、法律关系客体也称权利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 )

30、按照法律制裁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分为恢复权利性制裁和惩罚性制裁。 (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1、法律规范 32、法律体系 33、法律原则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4、简述违法行为的概念及其构成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5、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

《法理学》模拟试卷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答案 1 D 2 C 3 B 4 B 5 B 6 A 7 D 8 D 9 C 10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1 AC 16 AC 12 ACD 17 ABCD 13 CD 18 ABCD 14 ABCD 19 AB 15 ABD 20 ABC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答案 21 T 22 F 23 F 24 F 25 F 26 T 27 F 28 F 29 T 30 T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31、法律规范

标准答案:法律规范是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逻辑周全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加者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复习范围:课件第八章第一节 32. 法律体系:

标准答案:法律体系又称法的体系或部门法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以根本法为和行,由不同部门法构成的和谐一致、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 复习范围:课件第九章第一节 33.法律原则:

标准答案: 法律原则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范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复习范围:课件第八章第一节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34、简述违法行为的概念及其构成 标准答案:1、违法行为定义

2、构成:违法行为的客体;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违法行为的主体;违法行为的主管方面。

复习范围:课件第十二章第一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35.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四章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法理学》模拟试卷二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根据是否允许当事人或法律关系参加者进行自主调整、自主确定自己的权利义务关系,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 )。

[A] 调整性规则和保护型规则 [B] 授权性、义务性和禁止性规则 [C] 绝对性和相对性规则 [D]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2、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 )。 [A] 人 [B] 法人 [C] 人格 [D] 精神财富 3、关于部门规章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部门规章的效力等同于行政法规 [B] 部门规章的效力低于行政法规 [C] 国务院总理签署公布部门规章 [D] 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权利属于( )。

[A] 对人权利 [B] 绝对权利 [C] 相对权利 [D] 道德权利 5、我国除宪法、民法等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是由( )制定 。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国务院 [D]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6、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章要报国务院和哪个机关备案?(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D] 本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法的制定是( )。 [A] 国家专有的活动

[B] 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共有的活动 [C] 统治阶级的一般活动 [D] 统治阶级政党特有的活动

8、承担违宪责任的主体是( )。

[A] 公民

[B] 特定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 [C] 国家机关

[D]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9、违反刑法构成犯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可以依法被判处( )。 [A] 罚款 [B] 罚金 [C] 拘留 [D] 劳动教养 10、在全部立法程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 [A] 法律议案的提出 [B] 法律议案的审议 [C] 法律议案的通过 [D] 法律的公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关于民主与法制之间关系的不正确表述是( )。 [A]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 [B]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力量源泉 [C]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原则 [D]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

12、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有效期间,包括( )。 [A] 法律规范何时开始生效 [B] 法律规范何时终止生效 [C] 法律规范有无溯及力 [D] 法律规范适用的对象

13、法律制裁的特点是( )。

[A] 法律制裁的主体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理论上来讲只有国家专门机关才能实施法律制裁

[B] 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前提,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后果 [C] 法律制裁具有强制性,是法律强制力的直接体现

[D] 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后果,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 14、以下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雏形 [B] 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彻底废除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C]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法到社会主义法的转型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D] 中国社会主义法是革命根据地的和解放战争初期新民主主义法的继续和发展

15、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对法和法律现象总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形成了人们的( )。

[A] 思想 [B] 观点 [C] 知识 [D] 心理 16、判断法律的效力等级应遵循以下原则( )。 [A]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 依照严格程序制定的法优于依照一般程序制定的法 [C] 后法优于前法 [D]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17、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享有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即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和个人包括( )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 [C]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 全国人大各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人大代表 18、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点是( )。

[A] 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B] 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C]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使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D] 社会主义法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19、法和执政党政策的重要区别是( )。 [A] 阶级属性不同 [B] 政策的灵活性大于法 [C] 政策要以法律为指导 [D] 调整的范围不同 20、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性质上来说,法典编纂是创制法的活动,是对原有法律文件进行修订、补充的立法活动,变动了原有文件的法律效力

[B] 法律编纂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结构性,要求对原有法律文件进行合理安排。 [C] 法规编纂则是不变动原有文件的效力,只是进行收集与清理。 [D] 法律汇编则是在不改变法律文件内容的基础上,将现有的法律文件进行简单分类整理。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1、法规清理的对象是已经颁布生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此外国家机关在适用法的过程中发布的非规范性文件也属于法规清理的范围。 ( ) 22、在法学理论中,通常把法律条文看作法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不把法律规范看作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因为法律条文能更够更好地揭示法作为一种社会调整手段的本质特征。 ( )

23、法律关系主体的能力分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 ) 24、任何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证,权利人享受权利依赖于义务人承担义务。 ( ) 25、法的形成和法的创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法的形成过程便是法的创制。 ( ) 2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

( ) 27、在我国,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合法、及时、合理和公正四个方面。( ) 28、公民再是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法的适用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也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必然延伸。 ( ) 29、按照法律关系产生依据是否适用法律制裁对法律关系作出的分类,法律关系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 ) 30、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现象。 (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1、法律汇编 32、法律权利 33、法的时间效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4、法律制裁概念及其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5、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理学》模拟试卷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答案 1 D 2 D 3 B 4 B 5 B 6 D 7 A 8 B 9 B 10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21 ABD 26 ABCD 22 ABC 27 ACD 23 ACD 28 ABC 24 ABCD 29 BCD 25 ABCD 30 ABCD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答案 31 F 32 F 33 T 34 T 35 F 36 T 37 T 38 T 39 F 40 F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31、法律汇编

标准答案:法律汇编是指在不改变其内容的前提下,将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汇编成册。 复习范围:课件第七章第三节 32、法律权利

标准答案: 法律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 复习范围:课件第十一章第三节 33、 法的时间效力

标准答案: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有效期间,包括法律规范何时开始生效,何时

终止生效和有无溯及力的问题。 复习范围:课件第八章第十节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34.法律制裁概念及其特点

标准答案: 1、法律制裁的概念:国家司法机关和国家授权的专门机关,对违法者因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而事实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2、特点:法律制裁主体具有严肃性、权威性。理论上只有国家专门机关才能实施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后果;法律制裁具有强制性,是法律强制力的直接体现。 复习范围:课件第十二章第三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35、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四章第三节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法理学》模拟试卷三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属地原则是指( )。

[A] 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B] 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 [C] 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 [D] 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 2、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国家司法机关 [C] 国家检察机关 [D] 国家行政机关 3、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 [A] 公法和私法 [B] 普通法和衡平法 [C] 普通法和根本法 [D] 普通法和一般法 4、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 )。 [A] 成文法的汇编 [B] 不成文法的汇编 [C] 判例法的规范化 [D] 成文法的整理

5、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 )。 [A] 法自古以来存在 [B] 法是与人类共始终 [C] 法将会永恒存在

[D] 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

6、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是( )。 [A] 社会调查的方法 [B] 历史考察的方法 [C] 语义分析的方法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7、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上层建筑因素 [B] 生产关系因素 [C] 劳动力因素 [D] 经济因素 8、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 )。

[A] 社会团体的解释 [B] 法系家的解释 [C] 法官的解释 [D] 司法解释

9、按照法律适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可分为( )。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一般法和特别法 [C] 实体法和程序法 [D] 成文法和习惯法 10、法律的溯及力属于( )。

[A] 法的地域效力 [B] 法的时间效力 [C] 法对人的效力 [D] 法对事的效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

[A] 国内法学 [B] 国际法学 [C] 理论法学 [D] 应用法学 12、立法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 [A] 从实际出发

[B] 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预见的原则 [C] 人人平等的原则

[D] 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

13、法的制定活动的基本形式有( )。

[A] 法的制定 [B] 法的修改 [C] 法的废止 [D] 法的汇编 14、属于法的要素的是( )。

[A] 法律概念 [B] 法律原则 [C] 法律条文 [D] 法律规则 15、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除了宪法外还包括( )。 [A] 行政法 [B] 商法 [C] 经济法 [D] 军事法 16、就法律意识的主体来说,它可分为( )。 [A] 单个人的法律意识 [B] 群体的法律意识 [C] 社会的法律意识 [D] 国家法律意识 17、法的规范作用表现为( )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教育作用 [D] 预测作用 18、从法理学的角度看,下列哪些表述不能成立( )。 [A] 在近代,法律责任与权利、义务是可以相互转移的 [B] 法律制裁是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方式

[C] 立法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 [D] 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过程同时是行使执法权的过程

19、根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 定法律加以规定( )。 [A]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B] 教育制度

[C] 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 [D]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

20、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以下哪几种( )。

[A] 正式解释 [B] 限制解释 [C] 字面解释 [D] 扩充解释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1、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法经》。 ( ) 22、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指导思想相同。 ( ) 23、法的关系根源于人与人的关系。 ( ) 24、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有法可依。 ( ) 25、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准则。 ( ) 26、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 ) 27、印度是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 ( ) 28、公民的选举权属于民事权利。 ( ) 29、法的强制力表现在以国家的名义并由专门国家机关所实施。 ( ) 30、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法系家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1、法规清理 32、法的适用 33、法律部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4、简答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5、试论述科学技术对法的影响。

《法理学》模拟试卷三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答案 1 A 2 A 3 B 4 C 5 D 6 D 7 D 8 D 9 B 10 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1 CD 16 ABC 12 ABD 17 ABCD 13 ABC 18 AB 14 ABD 19 ACD 15 ABCD 20 BCD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 2分,共20 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31、标准答案:

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复习范围:课件第七章第三节 32、标准答案:

法的适用是指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运用国家权力,把法律规则运用于具体的法律关系主体,以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21 T 26 T 22 T 27 F 23 F 28 F 24 F 29 T 25 T 30 T

复习范围:课件第十章第二节 33、标准答案

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因其本身性质而要求有同类调整方法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复习范围:课件第九章第二节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34、标准答案:

(1)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政党行为的法律化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复习范围:课件第十六章第三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20分,共20分) 35、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十七章第三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