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质量控制要点
在框架、剪力墙、框剪工程中的一些非承重的混凝土结构、构造柱、过梁等一些在装饰前需要完成的部分,称为二次结构。今天我们总结了二次结构施工、交底要点,一起来看。
01
加气混凝土砌块
加气混凝土砌块进场应有合格证,检测报告;并现场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实验室复验,砌筑前应适量浇水湿润。
灰缝要求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上下皮竖向缝应相互错开,错开宽度应不小于200mm;
采用水泥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5mm,竖向灰缝厚度宜为20mm,采用混合砂浆时,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均可控制在10mm左右。
禁用部位
(1)干湿交替部位或潮湿部位;
(2)长期处于80℃以上的高温环境部位;
(3)建筑物地下部位;
(4)受化学腐蚀较严重的部位。
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得设置脚手眼,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预留和预埋。
质量要求
(1)砌筑砂浆和砌块的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方法:检查砌块的合格证、检测报告和复试报告;砂浆试件的试验报告。
(2)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得与其他材料混用。
02
二次结构施工流程及控制要点
基层验收、墙体放线 控制要点:砌筑基层的楼地面浮浆、残渣清理干净并弹线。填充墙的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应准确,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植筋 1.植入深度控制
控制要点:砌体与柱或剪力墙间的拉结筋,过梁、圈梁、现浇板带钢筋与结构连接及构造柱立筋与上下层连接采用植筋方法,结构胶采用合格的结构胶,植入深度不小于12d(ф6拉结筋按80mm施工),间距500mm。
2.植筋胶及拉拔试验
钻孔应用吹风机清理干净,保证钻孔深度,植筋必须经过拉拔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所需的植筋胶要提前选好厂家,保证性能合格、操作简单。
构造柱 1.设置部位及施工流程
需要设置构造柱的部位:不同材料交接处;内外墙交接处;墙长大于4m;砌体无约束端;洞口宽度大于2m。
2.截面及模板要求
250mm墙厚,配筋为 4ф12(HRB335)ф6@200。构造柱两侧的墙体设马牙槎,采用先退后进方式,马牙槎边口应吊线砌筑构造柱边贴双面泡沫胶条,厚度不小于5mm,构造柱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20,砌体模板要有可靠的加固及支撑措施。
3.混凝土及钢筋要求
(1)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砌体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2)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40mm × 240mm,其厚度不应小于墙厚,角柱、边柱的截面宽度可适当加大。柱内的竖向受力钢筋,对于角柱、边柱不宜少于4ф14;对于中柱不宜少于4ф12。
4.箍筋要求
构造柱的箍筋在楼层上下500mm范围内宜采用ф6,间距100mm,一般部位宜采用ф6,间距200mm。
拌制砂浆 控制要点:砌筑砂浆不准使用隔夜砂浆,而且使用过程中不准随便加水,搅拌后的砂浆要尽快在短时间内用完,避免时间过长,砂浆终凝。
底部
1.标准砖
控制要点:砌块填充墙砌筑时,墙底部应砌3皮标准砖。
2.混凝土止水带
控制要点:厨卫等防水房间设200mm高素混凝土止水带。
墙体砌筑 1.排砖及砌体要求
填充墙砌筑时应预选、预排砌块,并清除砌块表面污物,剔除外观质量不合格砌块。墙体砌筑时应挂线,砌体的平整度、垂直度要随时用靠尺校正。
2.组砌要求
填充墙砌筑应错缝搭砌,加气砼砌块搭砌长度一般为不得小于砌块长的1/3。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砌块。
3.灰缝要求
填充墙砌体的水平灰缝应平直,按净面积计算的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竖向灰缝应采用加浆方法,使砌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不得出现假缝、瞎缝、透明缝。竖缝的饱满度不应低于80%。在砌筑砂浆终凝前后时间内,应将灰缝刮平。
4.拉结筋要求
填充墙砌体与结构的连接,每500mm间距设置ф6后植的拉结筋,伸出结构墙柱边700mm。拉结筋根数设置根据墙厚,每120mm宽时设置一根,120~240mm时设置2根,小于120mm时设置一根,大于240mm时设置3根。
腰梁(窗台梁) 1.控制要点
(1)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
(2)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ф10,箍筋6ф@200;其他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厚度不小于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ф8。
2.窗台梁要求
窗台顶面应浇成内高外低,高差在60mm以上的斜面。
塞缝 1.砂浆(细石混凝土)
控制要点: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预留30~50mm的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
并至少间隔15d后,再用C20细石混凝土或高强度水泥砂浆进行塞缝。
2.砖
控制要点: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以45°~60 °角顶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03
质量通病控制要点
对于砌体结构,裂缝是最大的质量缺陷,为了避免裂缝的产生,需要从设计、材料、施工方面进行考虑,采取“抗、放”结合,以抗为主的方式进行控制。
表现形式:水平缝、竖向缝和斜裂缝;
主要原因:不均匀沉降,温差,材料收缩,施工因素等。
1、设计要求
(1)建筑物外围结构应采用符合节能规范和标准要求的保温措施,且优先采用外墙外保温措施。
(2)建筑物长度大于40m时,应设置变形缝;当有其他可靠措施时,可在规范范围内适当放宽。
(3)顶层圈梁、卧梁高度不宜超过300mm。有条件时宜在顶屋盖和墙体间设置水平滑动层。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应大于240mm×24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积高度应不大于300mm。
(4)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ф10,箍筋6ф@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厚度不小于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ф8。
(5)顶层门窗洞口过梁宜结合圈梁通长布置,若采用单独过梁时,过梁伸入两端墙内每边不少于600mm,且应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不小于2ф6@300通长焊接钢筋网片。
(6)顶层及女儿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或采
用预拌砂浆。
(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当墙长大于4m时,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8)当框架顶层填充墙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粉刷应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等措施。
(9)屋面女儿墙不应采用轻质墙体材料砌筑,当采用砌体结构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 m的构造柱和厚度不少于120mm的钢筋混凝土压顶。
(10)洞口宽度大于2m时、两边应设置构造柱。
2、材料要求——砖、砂
(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厂停放期不应小于28d,不宜大于45d;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
控制要点:二次结构采用商品混凝土时,为便于商品混凝土运输和现场施工,在施工现场设置混凝土临时存放池,池底铺塑料布,同时要求商砼站延长混凝土的终凝时间,避免时间过长混凝土终凝。
3、施工要求
预留洞
宽度大于300mm的预留洞口应设钢筋混凝土过梁,并且伸入每边墙体的长度应不小于250mm。
管线埋设
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和开凿水平槽;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
04
成品保护措施
1、暖卫、电气管线及预埋件应注意保护,防止碰撞损坏。
2、墙体上的管线槽孔以预留 为主,因漏埋或未预留时,应弹线用云石机切割,严禁乱凿墙体。
3、砌筑施工应及时清除落地砂浆,做到活完场清。不得直接在结构面拌和砂浆及混凝土。
4、砌筑墙体,严禁在墙体上留脚手眼,不许在砌块上放脚手架,防止发生事故。
5、拆除施工架子时注意墙体及门窗口角。
6、手推车应平稳行驶,防止碰撞墙体。
7、拌和砂浆及混凝土必须用专门的器具和量斗计量,严格控制材料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