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实践中能发掘商品的多种用途,科学客观地介绍商品、准确评价商品质量,实现对商品的科学分类管理,促进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课程的任务是是要向学生完整介绍商品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够掌握足够的现代商品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
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商品学中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及各类商品的特性,分类,保管等基本知识。 2、通过对基本理论的学习来掌握商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操作的技能知识。
3、掌握商品的质量鉴定,分类,编码及储存,运输等操作运用,商品的特性,代码,保管帐务的处理。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商品学导论;
重点:商品的概念,商品的社会效应和时代效应;
2. 商品的成分与性质;
重点:商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机械性质、生物学性质 3. 商品质量与认证;
重点:商品质量的要求;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4. 商品的分类和编码;
重点:商品分类的标志、方法和体系 5. 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重点:商品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商品标准化 6. 商品检验; 重点:商品检验的方法 7. 商品包装与装潢;
重点:商品的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 8. 商标及管理;
重点:商标,商标侵权,商标管理,防御商标
9. 商品运输;
重点:商品运输和销售包装 10. 商品的储存与养护;
重点:商品储存,相对湿度,防霉腐锈 11. 新产品开发;
重点:产品开发的途径和程序
三、学时分配建议
学时分配建议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学 时 分 配 教 学 内 容 讲课 课内 实训 0 0 0 1 0 1 1 1 1 0 0 5 小计 4 6 6 6 4 6 4 4 4 4 2 50 作业 题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0 备 注 商品学导论 商品的成分与性质 商品质量与认证 商品的分类和编码 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商品检验 商品包装与装潢 商标及管理 商品运输 商品的储存与养护 新产品开发 合 计 4 6 6 5 4 5 3 3 3 4 2 45 四、说明
1、本课程为2.5学分;
2、本教学适用于市场营销学生。完成课程教学的总学时数为50学时,其中讲课45学时;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和分工
五、推荐教材
郭洪仙,商品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