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白芨种茎种苗采收时间试验研究

白芨种茎种苗采收时间试验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l0期 园艺学 白芨种茎种苗采收时间试验研究 陈淼 罗光辉 艾传惠。周奇 周树勇 罗光琼 (・贵州省遵义县苟江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遵义563102; 遵义县南白镇农业服务中心; 正安县绿野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进行白芨种茎、种苗采收时间试验,结果表明:白芨种苗采收的适宜时间是4月30日前,采收的最佳时间是3月30日至4月 20日。白芨种苗移栽的适宜时间是4月30日前.最佳时间是3月20日至4月20日。采收白芨种茎的适宜时间是9月下旬至11月上旬 最佳时间是9月底至10月底。 关键词 白芨;种茎;种苗;采收时间 中图分类号¥567.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0—0071—03 为了确保白芨栽培过程中所需优质白芨种茎和种苗, 本试验试图通过白芨种茎种苗采收时间的研究,寻求获得 (B )、9月20日(C )、9月30日(D )、l0月10日(E )、10月 20日(F )、10月30曰(G )、11月10日(H )、11月20目 优质白芨种茎种苗的最佳采收时间,以便给大田生产提供 试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I )、11月30日(J )。每处理采收400株,每个处理设4个 子处理(当天移栽、储藏10 d移栽、储藏20 d移栽、储藏30 d移栽)。每个子处理栽植100株。 每个时段采收的种茎除当天栽植的外,其余的分别按 照l0、2O、30 d的储藏要求,均采取毛毯覆盖湿润沙藏方式 保管『2 。每个时段采收的种茎均按照方案栽植于已整好地 白芨种茎种苗为正安紫红花白芨。采收工具为锄头,运 输工具为背兜。 1.2试验方法 的土壤中。第2年4—5月分别调查其出苗率、出苗势和栽 植后的成活率。 2结果与分析 2.1种苗采收时间试验 1.2.1种苗采收时间试验。本试验于2013年3月至2014 年6月设在海拔1 260 m的桴焉乡永合村白芨良种繁育基 地进行,共设9个处理,分别为3月20日(A)、3月30日 (B)、4月10日(C)、4月20日(D)、4月30日(E)、5月10日 在白芨种苗的采收过程中,除去白芨种苗地下部的泥 (F)、5月20日(G)、5月30目(H)、6月10日(I)。每个处理 采收的具体时间是每次采收期的上午.每处理采收100株。 土较为困难,稍不注意,便会损伤白芨苗的叶片,甚至折断 白芨茎口 。且采收速度较慢,不宜在大田生产中广泛使用。 但只要掌握得好,在大田生产中不易缺苗,能为实现高产奠 定良好的基础。 移栽密度为行距26.67 em、窝距16.67 em,移栽后及时浇灌 定根水。 每个时段采收的种苗均于当天栽植于已整好地的土壤 中。以后分别调查其返青率、当年成苗率和栽植后的成活率, 同时收获其产量并加工称重_lJ。 1.2.2种茎采收时间试验。本试验于2013年8月至2014 年6月设在海拔1 260m的桴焉乡永合村白芨良种繁育基 地进行,共设10个处理,分别是8月30曰(A )、9月10日 2.1.1 白芨种苗不同采收时间与移栽后的返青关系。通过试 验,经过栽后30d调查,4月30目前采收的白芨种苗栽后易 返青.5月10日后采收的白芨种苗栽后返青率降低(表1)。 但3月20日至3月底采收,气温低。影响人工操作。分析其 原因,主要是由天气状况和白芨苗的生长发育特性造成的, 移栽早,气温偏低,叶片蒸腾作用小,水分蒸发慢,叶片失水 表1 白芨种苗不同采收时间与移栽后的返青关系 少,白芨易于返青。 年成苗率低。 2.1.3白芨种苗不同采收时间与移栽后成活率的关系。通 过试验.经过栽后第2年进行白芨正常出苗后调查,4月30 日前采收的白芨种苗栽后成活率高,出苗整齐,单株出苗数 多,5月10日后采收的白芨种苗栽后成活率也较高,但单株 出苗数偏少,出苗不整齐(表3)。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第1年 2.1.2白芨种苗不同采收时间与移栽后成苗的关系。通过 试验,经过栽后60 d调查,4月30日前采收的白芨种苗栽 后易成苗,与返青数量成正相关,5月10日后采收的白芨种 苗栽后成苗率虽逐渐下降(表2)。分析其原因,与白芨返青 率存在较大的关系,返青率高,当年成苗率高,返青率低,当 收稿日期2015—04—10 成苗率高的植株,地下块茎积累的干物质相对较多,块茎萌 71 园艺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0期 发所需养分供应充足,易于出苗。而当年地上部干枯的植株, 表5不同储藏期对白芨种茎质量的影响 由于不仅缺乏干物质积累,而且还因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大 量消耗原块茎能量。导致供应白芨新生芽萌发的养分不足, 影响白芨出苗率。 2.1.4不同移栽期对白芨产量的影响。不同移栽期对白芨 产量的影响是不同的,早期移栽的产量高于后期移栽的产 量(表4)。其中处理B产量最高,达到911.5 g,分别比处理 A(882_3 g)、处理C(869.4 g)、处理D(658.5 g)、处理E(565.8 g)、处理F(487.6 g)、处理G(412.9 g)、处理H(290.2 g)、处理 I(243.9 g)高29.2、42.1、253.0、345.7、423.9、498.6、621.3、667.6 g,处理A次之,处理C位居第3位,处理I产量最低。由此 可见,白芨移栽的适宜时间是4月30目前,最佳时间是3 月20日至4月20日。 处理 A B C D E 产量 882.3 911.5 869.4 658.5 565.8 处理 F G H I 产量 487.6 4l2.9 290.2 243.9 综上所述,白芨种苗采收的适宜时间是4月30目前, 采收的最佳时间是3月30日至4月20目。白芨种苗移栽 的适宜时间是4月30日前,最佳时间是3月20日至4月 20日。 2.2种茎采收时间试验 2.2.1不同储藏期对白芨种茎质量的影响。由表5可知,9 月10目前采收的白芨种,随储藏时间的增加,严重失水的 比例增大,烂种率随之增加;11月20日以后采收的白芨种, 也随储藏时间的增加,严重失水的比例增大,烂种率随之增 间的增加,冬季气温偏低和干燥的空气相互影响,导致白芨 块茎失水较多,如遇冰冻易造成冻伤,影响白芨种茎质量。 因而,采挖白芨的时间应掌握在9月20日至11月10日之 间较为适宜。 加;9月20曰至11月10日采收的白芨种,相对严重失水的 比例小,烂种率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过早采收,在储藏期 间,温度相对较高,易引起失水和霉烂;过迟采收,尽管温度 2.2.2白芨种茎不同采收时间与出苗的关系。由表6可知, 无论何时采挖,只要当天或10 d左右种植,出苗率、出苗势 均高,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出苗率和出苗势逐渐降低,因而 随采随栽是促进白芨全苗的有效措施。但在现时生产中,往 往受作物茬口和农耕季节的影响,不方便,也不可能都能做 相对较低,但由于白芨在土壤中萌发的新生芽较多,采收时 不易去泥,易折断幼芽,造成感染,引起霉烂,加上随储藏时 72 陈淼等:白芨种茎种苗采收时间试验研究 表6不同采收期和储藏期对白芨种茎出苗的影响 到随采随栽,尤其是受种源的,更难做到随采随栽。因 此,确立有效的采收时间至关重要。在本试验中,考虑到各 方面的原因.宜选择9月20日至11月10日之间采挖较为 有利。 2.2-3白芨种茎不同采收时间与成活率的关系。由表6可 知,采收白芨后,及时栽种有利于提高白芨的成活率,往往 随储藏时间的延长,成活率有降低的趋势,但不是绝对的。9 月10目前和11月20日左右采挖的白芨种茎随储藏时间 的延长。成活率明显降低。9月20日至11月1O之间采挖的 白芨种茎无论储藏时间长短,成活率均较高。因此,选择9 月20日左右至11月l0日左右采挖白芨有利于保证白芨 种茎质量.能为白芨实现优质高产提供优质种茎。 综上所述,采收白芨种茎的适宜时间是9月下旬至11 月上旬。最佳时间是9月底至1O月底。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白芨种苗采收的适宜时间是4月30目 前,采收的最佳时间是3月30日至4月2O日。白芨种苗移 栽的适宜时间是4月3O日前,最佳时间是3月20目至4 月20日。采收白芨种茎的适宜时间是9月下旬至l1月上 旬,最佳时间是9月底至10月底。 4参考文献 [1】郑传胜,冯敢生.中药白芨的新用途【JJ.中华肿瘤杂志,1996(4):305— 307. [2】刘逢芹,夏丽娅.中药白芨的现代研究概况[J】.山东医药工业,2000 (5):32—33. [3】汪庆平,张东华.颇具开发应用价值的白芨资源[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0(4):216—217. [4】石云平,李锋,凌征柱.白芨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广西农 业科学,2009(11):1408—1410. [5】石晶,罗毅波,宋希强.我国白芨市场调查与分析 中国园艺文摘, 2010(8):48—50. [6】张洁,王军晶,方小波,等.贵州道地药材白芨工厂化育苗技术fJ].种 子.2014(3):114—115. (上接第70页) 处理 表7鸡纵菌丝液体发酵L9(3 )试验设计及结果统计分析 pH值 (C) 培养时间(D) 氮源黄豆粉 碳源葡萄糖 (A) (B) 菌丝于重∥ l00 mL Ⅱ Ⅲ Ⅳ 平均 I l48. 2002(3):318-325. 【2】罗晓妙,史碧波.鸡姒菌菌丝体研究概况fJ1_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 (3):17—19. [5]赵琪,张颖,袁理春,等.丽江市大型真菌资源及评价【J].西南农业学 报,2006(6):1151—1155. 【3]胡尚勤,刘天贵,李贤柏.鸡±从菌的培养条件研究 .食品与生物技术 学报,2008,27(1):67—70. 【4】王向华,刘培贵.云南野生贸易真菌资源调查及研究fJ].生物多样性, [6】窦国祥窦勇.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续三)[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9 (5):19—21. 【7]张金华.人间美味鸡±巩菌【J].保健医苑,2014(7):48—49. 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