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论文课程
经管学院会计专业 201101030410 李傲 由于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及政府的相关鼓励措施我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导致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出现大量持续顺差。
据统计。除1998年外,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实现了顺差,2004年以前,除2000年有所下降外,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不断增长。2004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到1106.59亿美元,为历年来的新高。从2005年开始,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不断下降,2006年降至66.7亿美元,达到2001年来的最低点,2007年又恢复到较高水平,为735.09美元。从2001年开始2006年达到历史的低点,其在总顺差中的比例为3%。2007年,该比例有所上升,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比例为17%。,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增长55%,连续五年大幅增长,使得经常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比重高达97%,创历年以来的新高。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经常项目顺差继续扩大,由上年的2533亿美元增加到3718亿美元,占总顺差的比例达到83%,继续实现了较快增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呈现“双顺差”
的状态。尤其是2005年以来,双顺差的规模仍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持续16年的“双顺差”格局,在国际经济中是非常罕见的。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政策原因、外部环境等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不可能短时间消失,并且,长期的“双顺差”状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弊大于利,因此,找出导致“双顺差”的原因对于改变这种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长期持续出现高额顺差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 国际原因
1.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不断紧密,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同时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
2.我国的国内金融市场并不完善,有待发展,大量的外国资本通过金融市场流入我国企业,从而增加了资本流入,而对外投资的扩大也是形成我国高额顺差的重要原因。
二.国内原因
1.我国的业结构,加工贸易仍将占主导地位,而顺差主要就是来自于我国密集的加工贸易企业。
2.内需不足,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则意味着不断增加的产出不能被国内消费所吸收,于是过剩的供给只能通过出口来出清。内需是拉动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内需的低迷也是我国发展与鼓励对外出口的原因。
3. 国内投资效率低。由于我国的资本、劳动力、能源、土地等要素价格偏低,造成某些行业的盲目投资,生产能力过剩,只好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卖到国外市场。而有些产业则投资不足,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出于个人政绩或寻租目的而进行的投资,使投资在产业间失衡更加严重,降低了投资效率。
4、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较难逆转。过去几年中,全球结构调 整和产业转移加快,外国资本在华投资迅猛增长,东亚地区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已大量转移到我国。这些投资已陆续形成了生产能力,开始向欧美市场转移产品,形成中国对欧美市场的较大贸易顺差。另外,在大量国内资本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外资仍大量涌入,这也是造成资本项目下顺差的主要原因。
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有利有弊
一. 有利方面
1.国际收支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二.不利方面
1.国际收支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因此,国际收支顺差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收支顺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收支顺差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我国贸易顺差增加,就意味着与我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逆差,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我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2.国际收支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外汇流入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而增多,在固定汇率和
外汇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要以人民币购买外汇,货币的投放随着外汇流入的增多而递增。随着大量的人民币被动地投入到流通领域,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账户更加受制于外汇的流入,不但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应,还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3.国际收支顺差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外汇操作总是有风险的,最明显的是汇率风险。我国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每当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我国外汇储备都随之贬值,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国际收支顺差越大,需要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运营的外汇越多,国家外汇储备的成本越高。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资金流出。在结售汇制度下,由于流入的外国资金都要转换成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主要是储备美元、欧元的债券。国际收支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越多,外国债券越多,资金流出也越多。这两方面形成了内在的矛盾:国际收支顺差引导外资流入,出口越多和外国直接投资越多,资金流入越多;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越多,资金流出越多。
巨大持续的国际贸易顺差对国家来说利大于弊因此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顺差的扩大与发展
1.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改善民生,扩大内需。 3.开拓进口渠道,扩大进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