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植筋的施工流程
弹线定位→钻孔→洗孔→钢筋处理→注胶→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绑钢筋浇筑混凝土 二、 材料要求
1、锚固胶:锚固胶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的规定,如是用其它品种的锚固胶,其性能应厂家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和认证。植筋用锚固胶的粘结强度设计值fbd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规定。
2、钢筋: 钢筋规格为Φ20,符号\"Φ\"表示HRB400钢筋,钢筋性能要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在植筋前要清除表明的铁锈。 三、 施工操作
1、弹线定位
根据变更设计图纸的钢筋数量及位置,标注出植筋位置。经质检部门、监理验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以钻孔。
2、钻孔
用冲击钻钻孔,钻头直径应比钢筋直径大4~8mm左右,钢筋直径为Φ20,钻头选用φ26的合金钻头。钻孔深度不小于400mm,钻头始终与墩身中线保持垂直。
3、洗孔
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孔钻完后内部会有很
多灰粉、灰渣,直接影响植筋的质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内杂物清理干净。方法是:用不掉毛的毛刷,套上加长棒,伸至孔底,来回反复抽动,把灰尘和碎渣带出,用水擦洗,再用空压机吹出孔内少量积水。
4、钢筋处理
钢筋锚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锈迹及其他污物,采用角向磨光机配钢丝刷除锈,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若钢筋锈蚀严重,要用稀盐酸浸泡除锈10-15分钟,后用石灰水中和,再用清水冲洗后擦干方可使用。
5、注胶
锚固胶要选用合格的植筋专用胶水,产品要有合格证明,要能够满足植筋施工要求。注胶要从孔底开始,这样可以排出孔内的空气,为了使钢筋植入后孔内胶液饱满,又不能使胶液外流,孔内注胶达到孔深的1/3或计算孔内的用胶量,应扣除钢筋体积,孔内注完胶后应立即植筋。
6、植筋
首先将配置好的结构胶注入孔内(宜孔深的1/3或计算孔内的用胶量,应扣除钢筋体积),并将结构胶涂于钢筋锚固端(宜2-3㎜),然后缓慢将钢筋插入孔内,同时要求钢筋旋转,使结构胶从孔口溢出,排出孔内空气,钢筋外露部分长度保证工程需要。
7、养护
植筋施工完毕后注意保护,24小时之内严禁有任何扰动,
以保证结构胶的正常固化。
8、检测试验
在植筋前,要对所用钢筋及植筋胶进行现场拉拔试验,以确定钢筋及植筋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方法是:制作与要植筋部位混凝土结构相同强调等级的混凝土试件,按植筋步骤,植入3组钢筋,待植筋胶完全固化后,进行拉拔试验。试验用专用的钢筋测力计,当加力达到钢筋屈服强度时,钢筋出现颈缩现象,继而拉断,这表明钢筋和植筋胶都是合格的。 植筋后进行非破损性拉拔试验,用来检测工作状态的植筋质量,检测的数量是植筋总数的10%。检测中,测力计施加的力要小于钢筋的屈服强度,大于设计提供的植筋设计锚固力值。公式为:FM 2、钢筋必须按要求除锈,钢筋表明不能有油渍等杂物。 3、植筋所用的锚固胶必须是合格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要符合规范要求。 4、为了保证植筋质量,必须避免影响植筋质量缺陷的各个因素发生,我们要从工、料、机、工艺、环境以及方法等几个方 面综合考虑,要做到万无一失。 5、植筋施工用电要按照项目的用电规程操作,避免违章。 6、植筋所用的设备及机具必须按找该设备或机具的操作规程操作,不允许违章操作。 7、植筋所用的材料不能到处乱扔污染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