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第2卷第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79・ Jan 2010 Vo1.2 No.1 浅议《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王小莲 ,王芳芳: (1.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张掖,734000;2.兰州市卫生学校,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 分析了ll蠡床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造成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培养应从基础课教学开始,谈了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医学微生物学》教学 对一位医学生而言,如何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病 人身上,如何“以病人为中心”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疾病,都 少不了临床思维的培养。但是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临 床课教学和实习阶段进行,而应贯穿整个医学教学活动中,从 学生学习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等医学基础 课时,就应该有意识的进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1 现代临床思维的概念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 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医学的需求。现代 临床思维的概念已经转变为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 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病人为中心通过沟通与交流,进 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 料,借助手头的和其他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病人的 家庭与人文背景,根据病人的症状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 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 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活 动[ 。 2 医学生临床思维缺陷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都是分学科学习,从基础到临床,从病 因、发病机制到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虽然每种疾病都进行 了详细的讲解,但这些知识点却是分散的,这让医学生在学习 的过程中逐渐习惯了从因到果的顺向思维模式,在进入临床 以后发现,对某些看起来很熟悉的疾病,却不知从何下手,不 知如何判断和解决。比如,对肾炎病人,通过书本的学习,学 生知道肾炎病人可能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 而对于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的病人,却不知如何分析和 判断。 医学生在刚进入临床时,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临床经验缺 乏,见识的疾病又少,往往存在各种临床思维缺陷:(1)思维 片面,遇到某些疾病时感觉和印象中的某种疾病很相似,于是 断章取义,取其相似之处,忽略其内在差别,张冠李戴;(2)思 维简化,对某些不典型的病例,只是单纯的看见疾病的某种症 状和体征,或是过分依赖实验室检查,从而忽视了整体分析和 判断;(3)思维表面化,在分析疾病时,只看到疾病的表面现 象,没有分析其本质原因,在解决问题时只会对症处理,没有 抓住问题的根本。 3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临床病例表现错综复杂,每个病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书本上的典型症状、体征,在病人身上可能表现不一样,即使 同一种疾病,也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这就要求医学 生在面临这些问题时有科学的临床思维。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应从基础课程教学开始,以下从《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面谈 谈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3.1 正确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每一种病原微生物都会引 起相应的疾病,在遇到这些疾病时,首先要采集病史,指导学 生进行恰当的问诊和仔细的查体,再进行有选择的辅助检查。 3.2 加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3.2.1 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最简单、最容易 活跃思维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提问一学生回答一老师总结 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诊断思路,在考虑其他疾病时,也能触类 旁通了。例如在讲到微生物学检查时,要解释为什么要做这 项检查,应该从什么部位取材,什么时候取,取什么;微生物检 查如果是这种病原微生物应该怎么治疗,不是又应该怎么办, 通过教师的引导,凡事问个为什么,使学生养成讨论的习惯、 思考的习惯,学习更有目标,也更有兴趣。 3.2.2 病案讨论在学生已有的医学知识基础上,让学生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各抒己见,带教老师启发、引导作用。 目的是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遵循以问题为中心 的学习,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例如志贺菌属会引 起细菌性痢疾,在学完志贺菌属一节后,向学生展示病案: “一36岁女性,农民,急性腹泻2天,每天lO余次,水样便有 粘液,有里急后重感,腹痛、肠鸣音亢进,体温38%,血压正 常,白细胞数16 x10 /L,中性粒细胞0.77,淋巴细胞0.16.取 粘液便镜检红细胞3个、白细胞8个,未发现阿米巴原虫。你 认为最大可能是什么病”然后,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启发引导 学生逐一分析和讨论,从病因到诊断、治疗等进行讲解,通过 归纳、分析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串联、融合起来,指导学生 如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作出分析、 判断。这种紧密联系实际、有因有果的病案分析,可以使学生 听起来犹如随同老师一起直接给病人诊治,既能激发他们的 学习热情与兴趣,又有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讲 课过程中还可以穿插介绍一些学生感兴趣而又与临床实践密 切相关的新动态、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拓宽学生们的知识 面,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2.3 兴趣讲座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不定期给医学生开 展兴趣小讲座,比如针对现在比较热门的医疗改革实践, SARS、甲型Hl Nl流感等等,从不同的社会事件中学习临床 知识。 参考文献 [1]曾勇,鲁映青.论临床思维概念[J].医学教育探索,2005,4(1): 46—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