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西路新建右半幅路基软基处理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进行处理,在旧路加宽部分采用堆载预压法进行处理。在桥头等特殊路段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软基处理,在靠近高压线铁塔基础附近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本工程真空预压软基处理面积为86302.2平方米,堆载预压软基处理面积为90306.47 平方米,两者中共含有塑料排水板3184944米;桥头和涵洞地基处理的水泥搅拌桩为330213.1 米,高压旋喷桩为29512.0 米。

(一)堆载预压法的施工 1、堆载预压法的施工工艺

2、场地排水沟和排水砂垫层施工

(1)在铺设排水砂垫层之前,在场地四周挖宽40×40cm 的排水沟,场地内设宽30×30cm 的盲沟。盲沟与垫层相接。

第 1 页 共 22 页

(2)砂垫层采用含泥量不超过5%的洁净中粗砂或粒径不超过10cm 的碎石。材料在进场铺设前必须经过筛洗处理,不能有树枝之类杂物。

(3)砂垫层表面要求平整。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摊铺检平,压路机碾压。

3、塑料排水板施工 (1)材料

塑料排水板必须满足国家现行的标准《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JTJ/T257-96)的检验要求,在现场随机抽样检验,内容包括:外包装状况、排水板断面与长度、排水板和滤膜的接头情况、滤膜的完好情况,缝线和胶粘的情况等外观情况;排水板复合体和滤膜的强度、延伸率、滤膜的渗透系数和排水板的纵向通水量,滤膜的等效孔径等性能指标。

排水板进场后注意保管,防止日晒雨淋,避免在搬运时损伤滤膜。有破损变质的塑料排水板不能使用。

(2)排水板插设施工

塑料排水板采用RC-100 型插板机静压插设。

在铺设完的砂垫层上,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打设塑料排水板,插板间距1.2 米,插板穿透所要处理的软土层并进入砂层至少50cm,上端高出排水砂垫层20cm。

插板时,采用菱形套管套住插板,套管的断面必须接近排水板的尺寸、断面周长较小、入土阻力小、对土扰动小,而又保证

第 2 页 共 22 页

打设时套管有足够的刚度。

在插板施工前,根据测量放线,确定插板平面位置。根据所确定的插板位置摆好插板机,利用测量仪器,调整插板套管的垂直度,使插板底脚刚好对准放线的平面位置。

在插板机上安装排水板打设自动检测记录仪,以便记录准确的施工过程。

在插板过程中,不断观察插板的插入深度,保证排水板的插设深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控制排水板的回带量小于《塑料排水板施工规范》(JTJ/T256-96)的规定。

4、加载

(1)荷载要求按设计要求分级施加,每级荷载量要与地基强度相对应;

(2)荷载施加按设计加载曲线进行,加载时根据加固面积大小分区有序地进行;

(3)在预压过程中,不断地观测加载时地表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的变化情况,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地基失稳。严格控制荷载的加载速度,当发现地基有超过加载控制标准的异常表现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暂停加载或卸载,待正常后再恢复加载等。地基加载控制标准如下表所示:

控制项目

地表沉降(mm/s) 地表水平位移(mm/d) 孔隙水压力系数 第 3 页 共 22 页

控20 制值 5、当地基每天沉降量小于0.2~0.5mm/月时即可卸载停止预压,可以开始挖除超载土方,预压期不小于3 个月。进行路面结构各层施工过程中,垫层(基层)施工后沉降<3mm/月,方能开始下一层(基层、面层)的铺筑。

(二)真空堆载预压法软基处理施工

根据图纸设计,我项目部选定K10+060~K10+260 段右幅作真空堆载预压法软基处理试验段,以指导后续工作快速、有效的进行。试验段内包含两根高压电线杆,在真空堆载预压前对电线杆按设计图加固防护处理。

6 0.6 第 4 页 共 22 页

第 5 页 共 22 页

2、真空预压法的设备

以800 m 加固面积所需设备情况: 真空射流泵 1 台

真空薄膜(0.14~0.18mm 厚) 单块面积为920~1030 m,双层布置塑料主管(φ90mm) 长70~90m

塑料滤管(φ60mm) 长100~120 m 出口装置 1 套 真空表 4 只 3、主要施工方法:

(1)清除地表杂草,塘梗、垃圾、块石等,平整场地,调整场地标高形成工作面。

不存在水糖的部位,直接铲除表面杂草和垃圾,平整场地到设计工作面标高。若地面高于(交工面+预留沉降-1.5 米),应降低场地标高,然后铺粗砂垫层;对于路宽范围内的农田和水塘,直接抽排水、回填砂至设计标高;路堤边缘处水塘,须先填筑临时围堰,抽排积水,再清淤。

(2)回填不小于0.5 米厚的砂垫层。该垫层采用吹砂的方法进行施工,详见后面有关章节。

(3)打设塑料排水板,塑料板间距1.2 米,正三角形布点,必须控制塑料排水板不能穿透淤泥、淤泥质粘土层,切不能进入砂层。

(4)埋设监测仪器。

第 6 页 共 22 页

2

2

(5)回填不小于0.25 米厚砂垫层,挖密封沟,铺盖真空膜、土工布、土工格栅;

(6)分层碾压填土,回填堆载预压土,分层碾压填土厚度要考虑预留软土固结沉降深度;

(7)施工过程进行边桩位移以及孔隙水压力观测,控制加载速率和卸载标准;

(8)要加强对真空泵中水的抽排工作,确保井中的水能及时有效排至加固区外。

3、真空预压的加载和卸载

(1)加固区的分区:为获得较好的气密性、高的真空度,单块加固面积应可能大。

根据设计要求,**西路右半幅(除了跨河桥及引道外)均需要进行真空预压加固,本标段路根据桥梁间隔分成8 段,分区纵向间距为300~500 米计算,每段需要加固的区域按每区的加固面积为5000 m 进行划分。各分区应尽量同时进行抽气,以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2)抽真空设备及抽真空管路布置

真空预压的抽真空设备采用7.5kw 的射流真空泵,根据每台射流泵可加固800 m的软基计算,且真空泵中间间距不大于40m,最外侧两台泵距离边缘密封沟距离不大于10m 计,每个加固分区配置 6 台射流真空泵,整个工地配备射流真空泵50 台。

真空管路由φ90PVC 主管和φ60PVC 支滤管组成。真空管路

第 7 页 共 22 页

2

2

的各个连接点按规范要求进行密封,同时在真空管路中设置止回阀和闸阀,避免膜下的真空度在停泵后降低过块。滤管间距600cm,埋设在排水砂垫层中,其上砂覆盖层厚不得小于20cm。滤管外包一层薄无纺土工布,起过滤作用。滤水管布置成一个回路网。

(3)密封薄膜及密封沟

密封薄膜采用抗老化性能好、韧性好、抗穿刺能力强的不透气材料,薄膜厚度为0.14~0.18mm 聚氯乙烯膜,双层布置;密封薄膜热合粘结缝平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15mm。密封薄膜的周边埋入密封沟内。

密封沟布置在加固区的四周,宽度为80cm,深度为200 cm。 密封膜铺设前,先清理平整砂垫层,检除贝壳及带尖角的石子,填平打设塑料排水板时留下的孔洞,然后按区域先后顺序分层铺设与搭接。每层膜铺设完成后派专人检查膜时候完好,发现有破裂处,及时用清水清洗干净,尔后再用胶水贴补,完成后进行下道铺设膜工作。平搭膜部位用同样的方法粘贴。

铺膜过程中应随铺随用砂袋进行压膜,防止起风将膜卷走和撕裂。在铺膜完成的同时安装少量射流真空泵进行运转,以便将膜吸住。

密封膜铺设完成后,派专人检查膜是否完好,发现有破裂处,及时用清水清洗干净,并用胶水贴补,完成后进行下道铺设膜工作。

(4)真空度的控制和质量检验

第 8 页 共 22 页

在预压区膜下埋设4~8 块真空表以了解膜下真空度的分布情况。

在垂直排水通道和地基土中埋设一定数量的真空表,以便了解真空度的传递过程和地基中的情况。

抽真空开始,当真空度达到85kPa 以上并且能够维持稳定即可认为密封系统工程正常,否则必须做全面检查,找出原因,及时补漏。

真空预压时,每2 小时检查和记录真空度一次,并逐日汇总上报。

采用在预压区的面层安放沉降盘来检验施工质量和地基加固效果。抽真空前期每2天测量一次沉降,后期每5 天测量一次,直至预压结束。卸载后继续观测沉降直至沉降稳定,以便了解卸载后土体的回弹情况。

(5)在真空度维持在85%以上并正常抽真空预压15 天以上,同时沉降速率趋于稳定并且逐步开始下降时,即可在膜上铺一层无纺土工布。铺布前应对真空膜进行全面检修,土工布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用手提式缝纫机缝牢,进入密封沟长度不小于50cm,然后开始路基填筑施工。

(6)路基填土时,第一层填砂,厚度不小于50cm,上部机械行走尽量保持直进直退,严禁做大角度拐弯,以防戳破真空膜。

(5)卸载标准

连续五天实测沉降速率小于或等于2mm/d 时;

第 9 页 共 22 页

满足工程对沉降承载力、有效压力强度的要求时: 路基工后工后沉降量小于或等于0.3m;

桥台涵洞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的真空预压期间的增量之和不小于要求承载力;

卸载时达到的固结度与卸载时达到的稳定强度的乘积不小于要求的有效压力强度。

(三)水泥搅拌桩(喷浆)施工

本工程桥头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水泥搅拌桩按梅花形布置,桩径为50cm,水泥掺入量暂定为60kg/m,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水泥用量及施工工艺,水泥搅拌桩28 天强度大于1.0Mpa。

第 10 页 共 22 页

1、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22、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前的准备。

①场地准备。搞好场地的三通(路、水、电)一平(将场地内的地表杂土、腐植土、硬土层、旧路面清除并平整、压实,场地内局部地洼的地方分层回填粘土并按设计要求压实),在两侧砌筑临时排水边沟,探查地下是否有障碍物,如有即进行清除或迁移。

②测量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的桩间距测放桩位,并用木桩标识。如因地下障碍物或与桩基础位置相冲突等原因需要改动原设计位置,需经得设计、监理的同意。

③材料选择。水泥采用3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

第 11 页 共 22 页

必须备有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材料试验。

④试桩。先按不同的地质段进行试桩,以掌握现场的成桩经验和技术参数,试桩数不少于5 根。

⑤根据各地段设计桩长,对钻杆以米为单位用红油漆进行标识,杆上标明数字以便掌握钻进的深度。

(2)搅拌桩成桩

①桩机对中。用吊机将搅拌桩机移吊到桩位上方,调正导轨垂直度,钻头对正桩位。

②预拌下沉。待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电机,放松起吊钢丝绳,钻入0.5m 后开动空压机,喷压缩空气,使钻头沿导轨逐渐切土下沉到设计深度,钻进的速度根据试桩确定的参数并由电机的电流监测标控制,如果下沉的速度达不到要求,即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

③制备水泥浆。待搅拌机下沉到一定的深度时,开始按设计确定的水灰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进入集料中。

④提升喷浆搅拌。搅拌机进入持力层0.5m,提升钻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反向旋转,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路基中,边喷浆边旋转,边按试桩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搅拌机,停浆面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50cm。

⑤重复上、下搅拌。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边沉入土中,至设计加固深度再将搅拌机提升出地面。

⑥清洗。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的清水,开启灰浆泵,将管路

第 12 页 共 22 页

中残存的水泥浆清洗干净,清除搅拌头上的土。

⑦重复上述步骤,再移机进行下一桩的施工。

⑧操作人员将每根桩的钻进时间、提升时间、提升速度、提升的次数、钻进的深度等进行记录。

(3)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

①保证垂直度:设备就位后,必须平整,并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要注意保证机架和钻杆的垂直度,如发现偏差过大,及时调整,垂直度偏差控制不超过1.5%。

②桩机就位:必须对中,对中误差不得大于10 厘米。 ③水泥浆不得离析,水泥浆停置时间不超过2 小时。如停置时间过长,不得使用。

④确保加固强度和均匀性:

严格控制喷浆量,搅拌桩的施工应连续进行。输浆阶段必须保证足够的输浆压力,连续供浆。一旦停浆,将搅拌头下沉到停浆点0.5 米以下。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搅拌;

如停工40 分钟以上,必须立即进行全面清洗,防止水泥在设备和管道中结块,影响施工。

严格控制搅拌时的下沉和提升速度,保证加固范围内每一深度均得到充分搅拌,控制搅拌提升速度控制在0.5~0.8m/min。

遇到地下障碍物的处理方法: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地下障碍物使钻杆无法钻进时,及时通知监理、设计人员,及时采取补桩

第 13 页 共 22 页

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4)质量通病防治

①喷料不足:加固土桩、桩体加固料的剂量少于室内配方试验所要求的剂量(水泥用量小于55kg/m),使桩体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

A、原因分析

a、供浆不连续,由于机械故障出现听浆事故;

b、钻头提升速度过快,超过成桩试验所标定的提升速度; c、操作人员失误在尚没喷浆时,就进行提桩作业; d、室内配比试验的水泥品种或标号与施工现场所用的水泥品种或标号不同;

e、室内配比试验用的试料土与施工现场地基原状软土含水量,土质差异大。

B、预防措施

a.室内配合比试验,试料土的采集其土样与含水量,应与施工现场原状软土一致。

当施工现场所用的水泥品种与标号同室内试验所用的不同时,对每一种不同规格的水泥应备样进行配合比试验;

b、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记录压力、喷入量、提升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变化,当现场喷入量不足时,及时下沉复喷,至满足设计要求;

c、严格控制喷浆标高,不得无故中断停喷,严禁在尚没喷

第 14 页 共 22 页

浆的情况下进行提升作业。若因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喷浆中断,重新喷浆的搭接长度应大于1m。

d、水泥浆制备设备必须配置送料计量装置,并记录瞬时喷入量和累计喷入量,严禁无喷入量计量装置的设备投入使用。

C、治理方法

a、在施工过程中,供料必须连续,拌和要均匀,一旦由于机械故障或停电而停喷应使水泥浆搅拌机下沉至停降面以下0.5m,待恢复供浆后在喷浆提升。

b、成桩后经检测喷料不足,视强度损失情况予以重新补桩。 ②桩体施工搅拌不均匀 A、原因分析

a、机械故障或停电造成在喷入水泥浆过程中施工中断; b、钻头提升速度均衡,而软土基各层次密实度差异造成喷入量的差异;

c、软土基在不同浓度的喷入阻力的差异,一般讲深度俞深,阻力俞大;

d、操作施工时,未要求进行桩头部分复拌,即提升出地面桩头部分不均匀;

B、防治措施

a、供料必须连续,拌和必须均匀,储料罐容量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量加规定的备用量。当储量不足时,不得进行下一根的施工;

第 15 页 共 22 页

b、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对桩头部分进行复拌,使水泥浆与地基土均匀拌和。

C、治理方法

a、施工过程中,供料必须连续,拌和要均匀。一旦由于机械故障或停电而停喷应使水泥浆搅拌机下沉至停降面以下0.5m,待恢复供浆后在喷浆提升。

b、成桩后经检测,拌和不匀时,应关闭发送器,再次将钻杆下沉至要求的深度,在搅拌提升至地面,以保证拌和均匀。

3、搅拌桩的检验

(1)采用N10 轻便触探的方法进行自检: ①按规范规定的N10 的有效检验深度为4m。

②用钻孔,每延米钻孔0.7m,用N10 做0.3 米进行检验。 (2)用轻便触探N10 检验水泥粘土桩身的强度: ①一天龄期成桩的N10 击数大于15 击时为满足设计要求; ②7 天龄期成桩的N10 击数大于原天然地基的N10 击数1 倍以上者亦为满足设计要求。

(3)搅拌桩抽样检测数量要求

①在成桩3d 后,采用轻便动力触探(N10)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检测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1%,且不少与3 根。

②成桩28 天后,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检测数量为桩总数的0.5%;

③经触探和载荷试验检验后对桩身质量有怀疑时,应在成桩

第 16 页 共 22 页

30d 后,用双管单动钻机取芯样作抗压强度检验。

(四)高压旋喷桩施工

在受到高压杆影响而使搅拌桩长度受到限制的区域使用旋喷桩。旋喷桩采用单管旋喷工艺施工,桩径50cm,注浆压力不小于20Mpa。采用425 号水泥,水泥掺入比为160kg/m。旋喷桩28 天强度大于2.0Mpa。

高压旋喷施工机械:地质钻机、高压旋喷灌浆台车、注浆管、搅拌机、混合器、拌浆桶、高压注浆泵。

3.高压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第 17 页 共 22 页

4.主要施工方法:

(1)浆液的配制。采用单液注浆。单液注浆参数表如下 浆液扩散半径(m):0.5 水掺入比:160kg/m

注浆终压(Mpa)2.2(油压) 注浆速度(1/min) 20~40 分段长(m) 0.4

单孔单段注浆量(l)80~150L

选用合格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自来水配制,分别用体积法和喷量法计算浆量,取其中较大数量作为施工喷射浆量。水泥搅拌十,加入适量的早强剂如水玻璃掺量控制在3%之内。

(2)钻孔。采用地质钻机成孔。钻孔时钻机要平稳,开孔位要准确,钻进过程控制好钻杆的位置,使钻孔的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50mm。根据钻孔桩施工的地层情况,在淤泥层或细砂层等不利地层钻孔时,采用泥浆护壁,泥浆的主要性能指标控制为:比重1.2~1.3,粘度25~30s,含砂量<5%,稳定性<30g/mm3。钻到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将岩芯管拔出。

(4)插管。将旋喷管换到岩芯管的位置并固定,施工钻机系列设备组装好,喷头选择1200 夹角的喷头,检查其是否运行正常。钻机装好后将其移至设计孔位的上方并保持垂直,施工时控制旋喷管,使其倾斜度不超过1.5%。

(5)喷射作业。当喷射管插到预定深度后,由下而上进行

第 18 页 共 22 页

分段喷射作业,每段长度为0.4m。浆液压力20Mpa,流量80~120L/min;注浆管的提升速度20~25cm/min,旋转速度20r/min。注浆时技术人员时刻检查浆液初凝时间、注浆流量、风量、压力、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随时做好记录。如初凝时间超过20h,及时停止使用该浆液,检查原因。

(6)回灌。当喷射结束后随即在喷射孔内进行静压填充灌浆,直到浆面不再下沉为止,回灌浆液采用临孔高喷冒浆自流充填。

(7)冲洗。喷射施工完毕后,把管内的浆液换成水,在地面上喷射,使注浆机具设备内残留的水泥浆冲洗干净。

(8)移位。该孔施工完毕后,将钻机等机具设备移到新孔位上继续上述施工。

5. 注浆的质量

施工前按断裂带的地质情况进行试桩,了解该地段的旋喷参数、浆液配方和选用的外加剂材料是否合适,固结体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否则作相应的调整直到满足需要。

(五)土工格栅铺设

150 塑料土工格栅选用单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PP)TGDG150,其技术要求为:拉伸屈服力≥150KN/m,屈服延伸率≤10%,2%伸长率时的拉伸力≥62KN/m,幅宽为2.5m,必须一次拉伸成型。

钢塑土工格栅选用单向焊接双向伸钢塑土工格栅CATT30,其技术要求为:纵、横向拉伸屈服力≥30KN/m,屈服延伸率≤3%,

第 19 页 共 22 页

2%伸长率时的拉伸力≥27KN/m, 筋带的间距≤15cm,幅宽≥4.5m,格栅结点处必需采用超声波焊接。

土工布可选用200g/m,针刺土工布,其技术要求为:断裂延伸率>40%,抗拉强度>10KN/m,CBR 顶破强度>1.8KN,渗透系数>2*10-2m/s;

1、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流程

2

2、主要施工方法

(1)土工格栅铺设前,按要求将水泥搅拌桩桩头挖至设计标高,并铺一层厚为20cm砂垫层。

(2)土工格栅在平整下承层上按设计要求的宽度摊铺,土工格栅上下面填料不得有损坏土工格栅的尖石、树根等物。

(3)土工格栅横向铺设。铺设时必须绷紧,拉挺,不得有扭曲或坑洼。

(4)土工格栅采用铅丝绑扎,搭接宽度不小于0.1m。

第 20 页 共 22 页

(5)土工格栅铺好后,按要求及时在其面上摊铺厚度为30cm 的中粗砂层。为避免已铺好的土工格栅长期暴晒,土工格栅铺设后与其上的级配碎石摊铺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一周。

(6)禁止一切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直接行驶或堆放在已铺好的土工格栅上。

(7)施工中随时检验土工格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撕裂等瑕疵时,视其程度修补或更换。

(8)土工格栅上摊铺中粗砂,从两边向中间,碾压时应自中间向两边进行。

3、质量控制及要求 (1)基本要求

①土工格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平整的下乘层上全断面铺设,土工布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

②端部施工要符合设计要求; ③土工格栅连接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2)质量检查标准: 土工格栅施工质量检查表 项检查项目 次 下承层平整1 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符合设计要求 第 21 页 共 22 页

检查方法和频率 每200m 检查4 处 土工格栅搭2 接宽度 搭接缝错开3 距离

求 2% 符合设计要≥10mm 2% 钢尺,检查钢尺,检查 第 22 页 共 2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