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长虹 魏蓉
摘要:在新闻业发展中,新闻价值同其客观性间的关系一直是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很多从业人员在工作当中所面临的困境。在本文中,将就新闻客观性与新闻价值的关系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新闻客观性;新闻价值;关系
新闻是我们现今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项生活内容,在社会发展中,能够成为新闻的事件有很多,作为从业人员,如何从这部分事实当中选出一部分进行报道,则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该过程也正是对新闻价值的选择过程,可以说,无论是报道的方式还是在题材的选择,都同受众所获得的新闻价值具有密切的关联。
一、新闻客观性与价值问题概述
客观性,即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即事物不掺杂个人主观倾向的面目。在实际新闻报道当中,则经常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新闻倾向,且同价值论问题具有指向。对于两者而言,则具有一定的矛盾关系,并因此使新闻从业者在实际报道当中因追求其客观性而一直存在价值倾向方面的困惑。在实际报道中,对于相同事件的报道,很可能导致不同结果的发生,而这从客观以及立场等方面则具有一定关系,由此可知,新闻客观性并非仅仅为哲学角度的研究,而更是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
对于一条新闻,如何评价其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无论从新闻实践还是新闻理论层面来看,新闻价值则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做好区分:第一,事实本身存在的意义,不会因不同理解角度产生区别。对于该种新闻价值而言,其标准同人们日常理解的客观性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这部分事实当中,由于已经具有特定的含义以及价值,即通过对该价值的正常阐释,即能够得到公正、客观且具有较高价值的报道;第二,从受众角度定义。在新闻传播中,受众是主体,通过从受众
角度出发所进行的价值选择,则能够更容易获得来自受众的肯定,也能够使媒体在现今社会当中具有更好的生存机会。当新闻从这个角度报道时,将具有价值以及客观的特征;第三,从传播者角度定义。在新闻传播当中,新闻从业人员将先进行目标事件的选择,如果在选择时没有做好相关价值准则的遵循,就会使新闻报道存在无规则的情况,且从业人员在面对新闻时也将感觉无从下手,对此,新闻价值则成为了从业人员对事实进行选择、衡量的重要标准。
二、坚持新闻的价值与客观性
在新闻价值同其客观性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对于经验丰富的新闻从业人员,能够对新闻的价值以及客观性一直保持清晰的直觉,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而在现实新闻行业中,无论在价值的选择上还是客观性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目前,很多新闻都存在“标题党”的情况,受众在看到新闻标题时,往往会对新闻价值存在歪曲情况,甚至因此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对于这部分突出、歪曲标题的新闻来说,其通常都是没有经过良好客观价值选择的新闻,在发布当中不仅会占用信息页面,且会对受众的价值观存在强制影响的情况。该种情况的存在,不仅不会对社会形成积极、有利的影响,甚至会使人们因此对新闻出版产生不良的看法,对此,则需要新闻工作者能够从以下方面入手,保障新闻的价值性以及客观性:第一,要形成客观报道的素质与习惯,在题材选择时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题材。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人们同以往相比具有了更多的信息接收渠道以及方式,信息量也因此存在了过剩的情况。在该种情况下,人们对新闻的价值以及可靠性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作为新时期的媒体从业人员,则需要积极做好客观报道职业习惯的保持,避免出现报道假新闻的情况,也不能够没有底线的盲目选择自杀、性、犯罪等类型的新闻报
道。即在面对新闻素材时,应当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在将新闻当中不同价值做好平衡处理的情况下为人们提供更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以此实现良好新闻秩序的创造;第二,落实职业规范。新闻价值性同客观性间内在联系的存在,即确定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题材选择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在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当中,也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在新闻报道当中,不应当歪曲事实,不得刊播同生活常识、科学相悖的内容,做好新闻信息来源的核实等。而在实际操作当中,我国新闻行业也缺少具有监督、操作性的规范。而在现今网络在人们实际生活中影响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则需要能够做好网络新闻的完善。在未来规范制定中,需要能够做好假新闻与问题新闻的举报、处罚相关规定,通过这部分条款的制定与细化提升新闻的客观性。
三、结束语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新闻的客观性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在未来工作中,需要新闻工作者能够认清新闻价值同客观性之间的关系,报道出有价值、客观性强的新闻。参考文献:
[1]杨凯.再探新闻客观性起源[J].国际新闻界,2013(01):80-86.
[2]王霞.美国新闻客观性的社会语境[J].新闻传播,2012(04):111-112.
[3]刘清华.论网络媒体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2(12):99-99.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广播电视台)
1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