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烟台市2020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山东省烟台市2020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来源:筏尚旅游网
山东省烟台市2020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8分) (共6题;共18分)

1. (3分) (2020九下·耒阳月考)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叱咤(zhà) 姹紫嫣红 藤蔓(màn) 轻歌漫舞 B . 熨帖(yù) 尉然成风 惶恐(huáng) 富丽堂皇 C . 亢奋(kàng) 引吭高歌 佝偻(lóu) 伛偻提携 D . 拾掇(duo) 勤学不缀 绯红(fěi) 妄自菲薄 【考点】

2. (3分) (2013·哈尔滨)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玷污 诡秘 辨伪去妄 B . 嬉戏 嗔视 待才放旷 C . 幅射 旁骛 险象迭生 D . 沉湎 屏障 再劫难逃 【考点】

3. (3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则别出心裁的公益广告,也是一个震动人心的警示。

B . 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C . 向明的《小夜曲》就是这样沁人心脾的一首好诗。

D . 那些几乎是被上帝抛弃的孩子,他们遇到袁妈妈,真是三生有幸。 【考点】

4. (3分) (2016·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已肆虐半年多,迄今至少已有五千人被传染,夺去近三千人左右的生命。 B . 出版业当然要讲究装帧艺术,讲究宣传造势和市场营销,但要想真正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C . 由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过多地表达了对财富的炫耀和追求,被《人民日报》批评为“‘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

D . 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第 1 页 共 18 页

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考点】

5. (3分)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心里有时湿湿的,暖暖的,像饱满的河水,可有时又空落落的,像干枯的河床。

B . 金融危机来了,并不都是冰雪一片,寻寻觅觅,绿草、红花也时有所见,关键是我们要有像罗丹说的“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C . 社区居民闻讯后踊跃报名,参加“学双语、学礼仪、学技能”的各类培训班,积极性和热情程度大大超出组织者想象。

D . 从书目中可以知道过去有哪些书,现在出版了哪些书,各学科门类有哪些书? 【考点】

6. (3分) (2016·杭州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的范仲淹,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家之一,他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对后世影响极大。

B . 宋濂是明代文学家,代表作《送东阳马生序》,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C . 鲁迅在我们初中阶段留下了许多的作品,在作品中有许多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老师的怀念之情,例如选自《朝花夕拾》的《藤野先生》就是其中的一篇。

D . 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揭示了人们“嫌贫爱富”的变态心理,而美国科学家利奥波德在《大雁归来》中则是呼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考点】

二、 阅读理解(12分) (共5题;共65分)

7. (1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各小题。 珍惜弱点

①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②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零上40摄氏度以上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摄氏度不会裂开。反过来说,海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这个事例说明什么呢?事物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向愈弱。

第 2 页 共 18 页

③同样,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面愈强。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一生太谨小慎微了,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但被诸葛亮所否,知识魏延至死都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大失误。然而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摆空城计,司马懿之所以不敢⑴ (悍然、毅然、贸然)进城,是诸葛亮凭借一生用兵谨慎的“弱点”赢得了这步险棋。可以这么说,弱点也是强点,所以弱点也需珍惜。

④任何一个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规律。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以老鼠为例,其相貌卑琐,鬼鬼祟祟,无犬之忠,无猫之乖,无牛羊之肉香,无鸟禽之美丽。正因为它的“弱点”,人不仅不驯化它,还要打杀之而后快。兵法上说“至于死地而后生”,这老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

⑤世界万物无绝对的强点和弱点。弱点于人不是什么赘疣,生出来便是人的累赘。因为弱点在任何一个物种中,犹如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根本谁也离不开谁。性格急躁失之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世界上没有谁会有一个绝对的优势,也没有谁一点儿优势也没有,基于这一点我们任何人不须自卑,更不用自暴自弃。

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学业上事业上都能进取。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几近失明,然而他凭借感觉绘画,反而开创另一境界,成一大家。

⑦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可弱点一旦被他人利用便不是吉兆了。像吕布好色的弱点被人掌握,一个美女貂禅便让他如木偶般任人摆布,最后英雄身手异地。珍惜自己的弱点,别让他人利用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存的保护色,是 ⑵(抱憾、缺憾、遗憾)之中的聪明。

(1) 请为文中⑴、⑵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 文章认为,缺点与弱点有两点不同:一是________ ;二是________ 。 (3) 第③段运用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 第⑦段中“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5) 根据文意,简要说说应该怎样珍惜弱点。 【考点】

8. (16

分) 沙原 隐泉 余秋雨

第 3 页 共 18 页

①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

②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③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只管爬。

④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A)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①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于是,满眼皆是畅快。

⑤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尚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瞰,此时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B)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坐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够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一位年迈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

⑥是的,这无论如何不是它来的地方。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这样的纤瘦和婉约。按它的品貌,该落脚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或是从虎跑到九溪的树阴下。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把它吸干?

⑦怎么走近它呢?我站立峰巅,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峰坡,陡峭如削。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一咬牙,狠一狠心。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才两脚,已嗤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再稍用力,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实在惊呆了!想想刚才伸脚时的悲壮决心,哑然失笑。

⑧来不及多想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湾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丛丛水草, 。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至此,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

⑨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

第 4 页 共 18 页

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⑩——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

【注解】①黛赭:红里透黑的颜色。黛:青黑色;赭:红褐色。 (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有删改) (1) 通读全文思考:作者用优美深邃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爬沙原观隐泉的游历,描绘了鸣沙山 和月牙泉 的特点;抒发了作者 的人生感悟。

(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A.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画曲线A句。

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 B. 第⑤段画线B句中作者用“莽撞”“怪异”来形容初见月牙泉的感受是否合适?为什么? (3) 请揣摩作者第⑥段写富春江,雁荡山,虎跑、九溪的匠心所在。 (4) 阅读⑧段,根据语境展开想象,续写一段文字,展现月牙泉的美景。 丛丛水草,

(5) 作者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的山水”,请结合文章一处具体语句,谈谈你所体会到的人文感悟。

【考点】

9. (12分) (2019九上·丽水期末)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钓船笛① 【宋】张辑

载酒岳阳楼,秋入洞庭深碧。极目水天无际,正白苹②风急。 月明不见宿鸥惊,醉把玉阑拍。谁解百年心事,恰钓船横笛。 【乙】游岳阳楼记(节选) 【明】袁中道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A)白溪练③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④以悲,泫然不自已也。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

“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第以束发⑤登朝,(B)为名臣,(C)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⑥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⑦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第 5 页 共 18 页

【注】①钓船笛:词牌名。②白苹:亦作“白萍”,水中浮草。③练:白色丝绢。④愀然(qiǎo):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⑦毛锥子:毛笔的别称。

(1) 请将文言词语“出”“入”“着”准确填入(A)(B)(C)处。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泫然不能自已也________ ②昔滕子京左迁此地________ ③壮心日灰________ ④是则真可哭也________

(3) 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共断3处。

取 酒 共 酌 意 致 闲 淡 亭 午 风 渐 劲 湖 水 汩 汩 有 声。 (4) 根据选文画横线句的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古人惜墨如金,却蓄意无尽。有人认为要解读古人文意,翻译不如品味咀嚼。“炮车云生”,绘尽云之状貌;“猛风大起”极言风之狂烈;“湖浪奔腾”摹写浪涛之________;“雪山汹涌”则描画________之澎湃,类周密《观潮》句: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5) 下列句子中的“醉”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与例句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月明不见宿鸥惊,醉把玉阑拍。(张辑《钓船笛》) A .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

B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C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D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

(6) 结合《钓船笛》《游岳阳楼记》,说说张辑、袁中道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古仁人的情怀有何不同?

【考点】

10. (19.0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第 6 页 共 18 页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百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西。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B . 河曲智叟亡以应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C . 帝感其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D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经纶世务者,窥谷念反 (2) 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以我酌油知之

C . 投诸渤海之尾 友人惭,下车引之 D . 其如土石何 其妻献疑日 (3) 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移山。 B . 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 . 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表现人物形象。

D .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4) 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考点】

11. (6分) (2017八上·永定期中) 阅读诗歌,的哈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第 7 页 共 18 页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句中的“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写出了暴风对茅屋的________。

(2) 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考点】

三、 语言表达(32分) (共3题;共17分)

12. (7分) (2016八下·丹东期中) 古诗文默写。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 ③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他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⑤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考点】

13. (5分) (2016八上·汉中期中) 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10月12日讯,秋意盎然,阳光灿烂,运动场内彩旗纷飞。12日下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举行首届“叠床被·养良习”千人活动,来自全校各班级的1000名学生共赛叠床被,展示该校的生活风采和寝室文明。

据了解,本次叠床被比赛的1000名选手,是由该校各班选派代表班级水平的内务高手组成,最后由14位评委教师评出200名优秀选手。

该校负责人介绍,从小事做起,增强学生的文明卫生意识,一直是该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借此活动契机,可进一步规范宿舍管理,提高学生的内务整理水平,让学生有创造舒适、温馨生活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考点】

14. (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做学问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蜘蛛一样,整天忙于从自己肚子里吐丝织网;二是像妈蚁一样,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三是像蜜蜂一样,忙于采花粉,酿造成蜂蜜。

第 8 页 共 18 页

请参考第①句,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分别概述材料中所说的做学问的第二,三种方式。 ①自我封闭,不知借鉴;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考点】

四、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

15. (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多少年来,它给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丰厚的资源。珍爱它,它将会给我们以温馨的馈赠;践踏它,它将会对我们施以严酷的惩罚。

请联系现实,以“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考点】

第 9 页 共 18 页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8分) (共6题;共18分)

答案:1-1、 考点:解析:

答案:2-1、 考点:解析:

答案:3-1、 考点:解析:

答案:4-1、

第 10 页 共 18 页

考点:解析:

答案:5-1、 考点:解析:

答案:6-1、 考点:解析:

二、 阅读理解(12分) (共5题;共65分)

答案:7-1、

答案:7-2、答案:7-3、答案:7-4、答案:7-5、考点:

第 11 页 共 18 页

解析: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答案:8-5、

考点:解析:

第 12 页 共 18 页

答案:9-1、

答案:9-2、答案:9-3、

答案:9-4、答案:9-5、 答案:9-6、

考点:解析:

第 13 页 共 18 页

第 14 页 共 18 页

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答案:10-4、

考点:

解析:

第 15 页 共 18 页

答案:11-1、答案:11-2、

考点:解析:

三、 语言表达(32分) (共3题;共17分)

答案:12-1、考点:解析:

答案:13-1、

第 16 页 共 18 页

考点:解析:

答案:14-1、考点:解析:

四、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

答案:15-1、考点:解析:

第 17 页 共 18 页

第 18 页 共 1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