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期中复习测试卷 -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23年春学期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复习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luò tuo jiǎo huo qīn xí jīng huáng ( ) ( ) ( ) ( ) pái huái róu dòng kù xíng yán jùn ( ) ( ) ( ) ( ) 二、名句积累。(6分)

1. ,冷露无声湿桂花。 2.千锤万凿出深山, 。 3.生当作人杰, 。 4. ,莫把无时当有时。 5.良药苦口利于病, 。

6.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22分) 1.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黄焖鸡(mēn) 藤蔓(wàn) B.祈祷(qǐ) 畜养(xù) C.消逝(sì) 机杼(zhù) D.挪移(nuó) 花圃(p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1分)

A. 通霄 心平气和 重见天日 B. 书藉 誉满天下 头晕目眩 C. 控制 念念叨叨 翻箱到柜 D. 拨弄 伶伶俐俐 空空落落 3.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泣涕零如雨(零:零落,落下) B.焉知非福(焉:哪里) C.终日不成章(章:花纹) D.无济于事(济:接济) 4. 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滔滔不绝(绝:断) B.独出心裁(裁:裁剪) C.心平气和(和:平和,和缓) D.死得其所(所:地方) 5.下面诗句与节日搭配有误的一项( )。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 C.空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秋)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

6. 与“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 。

A.莫道君早行,更有早行人。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 )

A.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消防战士们勇敢地冲进火海,救出被困群众。 B.十全十美虽不可能,但把它当作追求目标亦无防。

C.他唱歌时随心所欲,和原唱几乎一模一样。 D.如果政府机构过于臃肿,就要精兵简政。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学生是培养良好习惯和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B.我们要运用并理解学过的词语。

C.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小说,深深地为汤姆的冒险精神所折服。 D.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9.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春尚浅,山顶上的几枝梅花却挣扎着吐出了花苞。 B.他在这巴掌大的房间里来回地踱着步子。

C.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分钱一样,老阳儿(阳光)也不用花一分钱。 D.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 10.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秋思落谁家”,“落”字化动为静,表达诗人思乡情感。 B.《那个星期天》文章以母亲的视角,刻画了一位勤劳的母亲形象。 C.《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D.“星期五”“哈克”和“尼尔斯”分别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和《骑鹅旅行记》里的人物。

11.阅读名著时,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读名著时,我们可以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B.阅读前,大致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C.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方便查阅。 D.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名著中人物时角度可以单一。 12.下面阅读、表达方法不合适的一项是( )。

A.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可以决定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 B.尼尔斯淘气、顽皮,但体贴护父母,所以我们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C.学习《鲁滨逊漂流记》,我们可以从鲁滨逊的动作、心理中体会人物特点。 D.写文章要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不能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

四、课外阅读。 (一)选择题(10分)

13.被称为“五言长城”的是( )

A.韦应物 B.李白 C.刘长卿 D.柳宗元 14.写下被称为“孤篇盖全唐”作品的诗人是( )

A.骆宾王 B.王勃 C.陈子昂 D.张若虚 15.《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人物品质分析不当的是( )。 A.敢于探险 B.勇于创新 C.不屈不挠 D.绝望屈服 16.林茜茜在课堂上晕倒,同学们用什么把她送到医院?( ) A.救护车 B.三轮车 C.自行车 D.汽车 17.《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每日必读的一本书是 ( ) 。 A.《圣经》 B.《诗经》 C.《易经》 D.《书经》 18.“不劳动者不得食”,这在哪个国家也通用?( )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19.鲁滨逊是用来 ( )治疟疾病的。

A.烟叶 B.浸了烟叶的甘蔗酒 C.甘蔗酒 D.葡萄酒 20.恶人( )死在了山洞,得到应有的报应。 A.酒鬼波特 B.印第安•乔 C.罗宾逊 D.哈勃

21.在 《今天我是升旗手》中,不能表现肖晓英雄主义的情节是 ( ) 。 A.举行义卖筹药费 B.公园智抓偷猴贼 C.空中索道传物品 D.街头勇追胖抢匪

22.叶叶学得最好的科目是( ) A. 数学

B. 语文 C. 英语 D. 物理

(二)判断题(正确的标上“A”,错误的标上“B”。)(5分) 23.叶叶爸爸犯了故意杀人罪。 ( ) 24.李佳同走的时候,刘莎给了他相机。 ( ) 25.《同在蓝天下》这篇作文的作者是肖晓。 ( ) 26.宋朝素有“小李白” 之称的词人是苏轼。( ) 27.肖晓的好朋友巴顿最擅长拼装模型。 ( ) 五、读短文,完成练习。(19分)

(一)气候变暖产生的“虫虫危机”(10分)

《蚁人》《蜘蛛侠》《大黄蜂》……各类以虫类为主题的科幻大片层出不穷。然而,幻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蚂蚁不会任人指挥,却可能成为令人头疼的入侵物种(比如火蚁);被蜘蛛咬一口,也不能获得飞檐走壁的超能力,却可能带来中毒的风险。

虽然已有海量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传染病威胁,但最近的两项新研究无疑又給这样的现实以重磅一击:结果显示,气候变暖极有可能增加虫类传播流行病的可能,甚至会产生新型虫类,衍生新的疾病。

不知你是否听过令人闻风丧胆的“床虫大军”?蜱虫(床虱)就是其中之一。可千万别被名字误解,其实这种小虫的主要栖息地是草地和森林。蜱虫个头虽小,但却威力无穷。由蜱虫传播病菌产生的莱姆病将导致心脏病、关节炎和神经系统损伤。即使获得妥善治疗,这些病症也会在患病后六个月内反复造访患者,使这些菜姆病患者痛苦不堪。新的研究表明,蜱虫的肆虐与气候变化脱不了干系。

事实上,过往的研究者已经意识到气候变暖会导致更多的莱姆病。美国环保局甚至将莱姆病视为环境变化的风向标。而这项新硏究则更加直观地显示出莱姆病与气温之间的联系。简单而言,平均气温越高,蜱虫越活跃,患者也就越多。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莱姆病髙发区内的患病率可能会继续上升。研究人员计算,即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1世纪中叶,莱姆病患病率仍然将会增加21%。人类,正处在危机四伏之中。

在第二项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汇集了分类数据、化石证据和DNA序列,用以追踪过去1.95亿年间新型蚊子出现的速度。随后,科学家分析了物种形成率的变化与全球温度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匹配情况。研究小组发现:历史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时,新的蚊子种类形成得更快。在较为温暖的时期,物种形成率也更高。

研究人员表示,历史上蚊子的物种生成模式预示着:现在大气的高二氧化碳浓度和持续变暖的气温“将以同样的方式促进新型蚊子的诞生”。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蚊子传播的疾病。研究人员已经发现,随着气候变化,蚊子多样化可能会增加,并可能导致某些地区已经根除的疾病“死灰复燃”。

现有的研究结果揭示着一个令人担忧的未来:新型蚊虫携带未知的病毒纷沓而至,令我们难以招架。人类即将面临来自“虫虫危机”的全新考验。

28.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蜱虫(床虱)的主要栖息地是草地、森林。 B.目前,莱姆病患病率增加了21%.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时,新的蚊子种类形成更快。 D.新型蚊虫携带着未知的病毒,威胁着人类。 29.画“——”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30.文章讲述最近两项新研究,说明了人类处于“虫虫危机”之中,这两项新研究是( ) A.蜱虫会传播莱姆病带给人们极大的威胁,蚊子传播的疾病每年夺去100万人的性命。 B.随着温度的上升蜱虫会带来更多的莱姆病,而莱姆病不易治愈,使病人痛苦不堪。 C.气候变暖会有增加虫类传播流行病的可能,气候变暖会产生新型虫类衍生出新的疾病。 D.气候变暖使得某些疾病“死灰复燃”,新蚊虫会携带病毒让人产生新的疾病。 31.根据本文的内容,带来“虫虫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虫类携带大量病毒。 C.人类户外活动增加。 D.虫类在不断变异。

32.文章开头用科幻大片引入,关于这样写的好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科幻大片引入,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科幻大片中的主人公都是虫类,自然就引出了与虫类有关的话题。

C.科幻大片中的主人公是有超能力的正义的虫类,与下文中虫类给人类带来危机形成对比。

D.科幻大片中涉及的几种虫类将在下文中展开叙述。

(二)种子

①父亲不含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都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②那一年,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有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兜里的那张百元票子被人盯上了,等他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票子就不见了。那时,100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父亲急得满头大汗,翻遍所有的ロ袋,确定钱丢了之后,他感到眼前一黑,差点儿

晕倒。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③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ー个女人声嘶力竭地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④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车里人都对这个女人表示同情,纷纷遣责那个偷种子的。

⑤“不管怎样,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了盗贼的人。 ⑥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大捧一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儿,我也少种点儿,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举动,也都打开自己的袋子,往那个女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不一会儿,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向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⑦满车厢的人都目睹了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自始至终也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⑧下车的时候,人很挤。父亲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他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巴巴的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⑨望着从车上下来的每一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小偷了。

33.根据提示,用简练的语言把短文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父亲和乡邻去买种子→ →女人的种子被偷一→ 一→父亲的钱失而复得。

34.短文第⑥段主要是对父亲 和 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 的人。(3分)

35.对第⑧段中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失面复得”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2分)。 A.父亲粗心大意,上车后没有仔细找那张百元票子,误以为把钱弄丢了。 B.那个丢种子的女人为了表示对父亲的感谢,悄悄塞给父亲一张百元票子。 C.父亲的善举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他悄悄地把百元票子还给了父亲。 D.大家看父亲丢钱可怜,好心人悄悄塞给父亲百元票子。 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与下文父亲帮助丢种女人的行为形成对比。 B.第④段采用了倒叙写法,介绍了丢种子女人的家境,突出了她的勤劳与节俭。 C.第⑧段中画“---”的句子属于细节描写,说明这100块钱对父亲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因此他非常看重,一直舍不得花。

D.“一袋种子”不仅帮助了丢失种子的女人,还帮助父亲100元失而复得。

六、习作。(30分)

题目:这真让人

生活中很多事情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感受,可能是尴尬、愤怒、匪夷所思、激动、欣慰……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补充题目,把事情的经过,当时的心情,情感的变化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标点符号使用正确。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④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400字。

答案

一丶

骆驼 搅和 侵袭 惊惶 徘徊 揉动 苦刑 严峻 1.中庭地白树栖鸦 2.烈火焚烧若等闲 3.死亦为鬼雄 4. 常将有日思无日 5. 快走踏清秋 6. 被初阳蒸融了 1-5 DDDBD 6—10 CCDCC 11-15 DDCDD 16-20 BACBB 21-27 CCBBBBB 28-32 BBBAD

33 .(2分)父亲的100块钱被偷 父亲和乡亲分手时给女人 34.(3分)动作 语言 善良无私,乐于助人 35.C (2分) 36.B (2分)

习作

一类文(27—30): 1、字迹工整、美观;

2、精心选材,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能进行生动而细致的描述; 3、段落层次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想内涵;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类文(24—26): 1、字迹比较工整、美观;

2、内容比较具体,能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得较清楚,描述较生动; 3、能合理地分段写作;

4、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三类文(18—23): 1、字迹欠工整.

2、内容欠具体,中心基本明确,缺乏生动的描写;

3、层次不够清楚;

4、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四类文(0—11): 1、字迹潦草辨识困难;

2、语句不通顺、不完整,病句多,错别字多;

3、内容很简单,没有中心,记流水帐,重复啰嗦,不知所云; 4、标点符号错误明显; 5、跑题;

6、字数很少、只写一个作文题目,或者干脆空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