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当下所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2. 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出自俄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段古文中,“之”字的意思相同。
(3)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一行的顶格。
(4)“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月亮、地球”可按“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顺序排列。
(5)《红岩》《铁道游击队》《红日》《赤色小子》都是革命题材的小说。
(6)《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景阳冈》《三顾茅庐》都属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3. 王刚所在班开展了一次“好店名”主题实践活动。下面是他和同学搜集的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简要说明。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比作载人的小船。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1)你认为好的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
(2)王刚的姐姐开了家报刊亭。请你帮助拟一个合适的店名,并简要说明。
4. 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领家鞭笋过墙来。
(1)给下列字注音。
膏______ 频______ 晌______ 畦______ 笋______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春 季的景色。本诗描写的是春 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绿秀 可以看出,诗中的频 反映景色变化得特别
快。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是 ?
5.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1)千里送鹅毛,______。 (2)谁言寸草心,______。 (3)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6. 课外阅读。
从小爱祖国
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我们好娃娃,从小爱祖国。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爱——______好——______
(2)儿歌中写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他们分别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7. 课内阅读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特点,并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这个字好吗?请简要分析。
8. 日积月累。
(1)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
(2)______,______;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翠翠红红,______;风风雨雨,______。
(4)______,山外白云,______;池边绿树,______,雨落溪边。
9. 读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做一做。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诗题为《望洞庭》,是什么时候望洞庭?( ) (2)诗中“翠”的意思是( )
(3)诗中“磨”的读音是( )
(4)“在皓月银辉之下,远远望去,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别致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说的是诗中哪两句的意思?
10. 根据课文内容和古诗文填空。
(1)玉不琢,不______。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2)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______呢?(《匆匆》) (3)甘瓜苦蒂,天下物______。(《墨子》)
(4)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______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
(5)乡愁是诗人笔下一曲悠悠的歌。王维感叹:“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马致远悲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王安石追问:“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
(6)根据下面的手绘图和提示,将诗句补充完整。
西______白鹭______ 西______
11.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名句积累我能行。
①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③______,偏听则暗。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2)至美之景在自然。你看,三亚落日______(填成语):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______,______地从身上抖落下______,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______笔下的夹竹桃______(填特点):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看不出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______的时候,无日不______。
(3)至理名言寓水中。水______,______,从无惧色,它好像______。万物人水,必能______,它好像______……由此看来,水是______啊!
12. 阅读诗文,完成下面各题。
赠刘景文 苏轼
荷________擎雨盖, 菊残犹________傲霜枝。
________君须________, ________橙________橘________。
(1)把诗补充完整。
荷______擎雨盖,菊残犹______傲霜枝。
______君须______,______橙______橘______。 (2)诗中写了______、______两种花。
(3)诗中写了______、______两种水果。
(4)诗中的“擎雨盖”指的是( )
(5)诗中的“傲霜枝”指的是( )
(6)后两句诗写的是( )
13. 积累与应用。
(1)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我们认识了______的扫路人;从《山谷中的谜底》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______这个启示可以用成语______来替代; (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3)要敢于同坏人坏事坏风气做斗争,于谦的“______,______”就是最好的写照。
(4)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______;但是香气却毫不______,浓浓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______,______,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14.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 ______,______。
(2)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______,______。
15. 我能根据平时的积累,完成填空。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与育人同理。正如《传习录》所说的:______,______。
(2)优秀的古诗词是我国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杜牧《山行》中的“______,______。”能感受到诗人眼中秋天的美景。
(3)古人给我们留下灿烂的文化瑰宝,如教育我们珍惜时间的格言“______”;如勉励我们虚心好学的格言“______”。
(4)我国四大名著中,许多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人物还被后人编成了歇后语,如:“______”。
16. “青箬笠,绿蓑衣”的下一句是( )
A .斜风细雨不许归 B .斜风细雨不许回 C .斜风细雨不须归
17.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锄禾______,汗滴______。 (2)远看______,______水无声。
18. 填空。
(1)昨夜雨疏风骤,______。(《如梦令》宋·李清照) (2)枯藤老树昏鸦,______。(《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3)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毛泽东)
19. 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_,
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______,
大渡桥横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哪句诗是对全诗内容的总括?
(3)诗句中用“细浪”来比喻______;用“泥丸”来比喻______。这两个比喻句歌颂了红军战士______的英雄气概。
______
(4)诗句中“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暖”字表达了红军______,“寒”字表现了红军______。
______
(5)诗句中告诉我们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一词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之情。
______
20. 默写。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 (2)鸟翼______,这鸟便不能______。
(3)潮头像______,白花簇簇, ______;又如______,以______ 之势压了过来。
(4)______,师项橐。 ______ ,尚勤学。
(5)《增广贤文》中的名句闪耀着古人的智慧,展现了他们对学习及人生积极向上的看法。请你写一句,激励自己认真读书。______
21. 根据句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诗句。
(1)在寂静的月夜,忽闻桂花飘香,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 (2)当你寄情大自然,看到挺拔苍劲的竹子时,你会高歌“______”。 (3)当看到花蝶相戏时,你的脑海中定会浮现“______”。
22. 填空。
(1)古诗中洋溢着浓浓的情:“复恐匆匆说不尽,______”,那是思念家乡的深情;“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那是收复河山的激动;“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那是感悟人生的快慰;“归来饱饭黄昏后,______”,那是融人自然的自在。
(2)名言警句让人终生受益:“虚心万事能成,______”告诉我们勿骄傲;“______,行必果”告诉我们需诚信;“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______,______”教会我们珍惜时间。
(3)《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______。他引用司马迁的话“______”,来证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关于生死的意义,于谦借石灰表达了他的看法:“______,______”。
(4)经典名著,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______的江姐,你看她______;如______的孙悟空,你看他______;高尔基在《童年》中刻画了一个______的阿廖沙,你看他______。(人物形象与事例相一致)
23. 诗文填空。
(1)工欲善其事,______。 (2)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3)兴尽晚回舟,______。 (4)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24. 我会背诵我会填。
(1)蚂蚁搬家蛇过道,______。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
(3)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 (4)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
(5)爱人者,人恒爱之;______,______。
25. 先把句子补充完整,再连一连。
①有志不在年高,______。 《离骚》 ②莫等闲,______! 《荀子》
③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传家宝》
④不积跬步,______;不积小流,______。 《满江红》
26. 补充下面句子。
(1)______,长河落日圆。
(2)老骥伏枥,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4)杜甫要攀登上泰山之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写出一句惜时的名言警句:______。 (6)写出一句表达友情的诗句:______。
2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_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_______,低头思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床前明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______,低头思______。
(2)诗中划线字“疑”的意思是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思念之情。
28. 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春风花草香。 (2)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 (3)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
29. 想象场景,将诗句补充完整。
(1)春来思乡时: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送别友人时: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 (3)赏游西湖时:______,______。
30.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转回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个才华横溢、才智过人的人?找出有关语句 (2)你知道“初唐四杰”指哪四人?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你能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吗?
海内存知己,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